贾雨村为什么不按照甄士隐的建议,选黄道吉日启程去赶考?
因为贾雨村功利心切,急不可待。更重要的,贾雨村已经预料到甄士隐在第二天会“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了。

咦?推荐他认识当官的朋友、可以免费住宿,这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贾雨村料到这个,就会提前出发、拒绝甄士隐的推荐?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先得说说甄士隐是个什么样的人。

甄士隐是个乡宦。什么是“乡宦”?读古代小说不多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实说来也简单,乡宦就是退了职的官员、曾做过官又回到家乡的人。因为有做官的经历,所以甄士隐有几个“仕宦之家”的朋友,可以推荐给贾雨村。

但甄士隐已经离开官场了,而且“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所以“年纪半百”就不想着再入仕途了——《红楼梦》里的官场好像没有强制退休年龄,秦可卿的父亲“年近七十”还在“现任营缮郎”呢。

甄士隐是古道热肠的那种人,送给贾雨村银子衣服,给他写荐书,想必都是出于一片赤诚。但是贾雨村这么势利的人,当然不会相信有什么“古道热肠”、不求回报。在他的理解里,甄士隐给他银子棉衣,就是一种投资:现在用五十两银子和两套衣裳,换取贾雨村的人情债,以后可以永远以恩人自居,可以不断地向贾雨村提出要求。

甄士隐已经不能再给他帮助了(除了有钱。但发达后的贾雨村,还会缺这点儿小钱吗?)。只要俩人以后来有联络,甄士隐就是索取的一方。虽然不知道甄士隐会向自己提出什么要求(他不相信对方会不提要求),但对于一个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人,贾雨村是一点也不愿付出回报的。

而一旦接受了甄士隐的荐书,和他从前的朋友相识,就难免保持联系,甄士隐就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

贾雨村必须匆匆离开,避免接受甄士隐的荐书、或者其他联络方式,斩断与甄士隐的一切联系。换言之,他要彻底赖掉欠下甄士隐的人情债。
不光从行动上,贾雨村要彻底从心理上赖掉这笔人情债——否则的话,在接受银衣之赠后,他不会“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

对比后来,贾雨村得到林如海的推荐,“谢不释口”“又谢了林如海”“唯唯听命”;得到贾政的帮助、以后常常来往、还每次都请见宝玉来讨好贾政。一样的受惠于人,反应却如此不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施惠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林如海与贾政是达官显宦,贾雨村救助他们的地方还多呢。

势利之情,溢于言表。
封神:申公豹为何有如此大的说服力,能让截教门人不顾一切下山?
当阐、截、人三教在截教总部碧游宫签下封神榜后,由于截教上榜之人众多,于是通天教主便以偈言的方式对截教门人下达“禁足令”,也就是禁止截教门人踏足封神战场,对此封神原文写道: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紫网2023-10-15 12:21:04000015个关于时间和生产率的秘诀
这是无聊读书会的第443篇原创。艺术家:OleksandrBogomazov一天有1440分钟。86400秒。时间流逝,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同样的时间,不同的人,产出不同。《21天戒掉拖延症》中,作者提出了15个关于时间和生产率的秘诀,极有参考意义。无聊读书会2023-07-29 10:17:12
0000甄府和贾府的世交、老亲是种什么关系?
01江南甄府和贾府之间,是一直一假关系,互为镜像,这已是红楼梦常识。二者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在第五十六回有详细描写。它非常明确地指出甄府和贾府之间,以宝玉为纽带,形成十分密切的关联。相关描写也透露出甄府和贾府所影射的对象,但这种透露又隐隐约约,不甚清晰,需要在字里行间体会和判断。其中有一点在小说中被两次提及,说二者之间是“世交、老亲”的关系。02《红楼梦》:乱伦偷情,那一场众所周知的秘密
作者:不贰过宁国府中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私通,是贾府最大的丑事。最终,这场丑事终结于秦可卿自尽,贾珍琵琶别抱,才算得上维护住贾府的名声。可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那个丫鬟小厮跟在身后伺候的年代,两个主子的私通,真的可以做到无人得知吗?或许,只有秦可卿一人认为,这是一件秘密。而在别人眼中,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人去说。写乎2023-07-28 12:49:43
0000《红楼梦》:林黛玉有没有继承百万家产?
自《红楼梦》问世后,就不断有人追问:林黛玉父母的百万遗产都去哪儿了?可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林如海并没有留下巨额遗产给女儿,即便有的话,黛玉得不到多少。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女儿没有财产继承权,黛玉最多得份嫁妆。林黛玉清代的财产继承制度与现代不同,沿袭了明代的财产继承制度,据《大明令》之《户令》的规定来看:十点历史君2023-07-29 14:35:5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