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太后的不同人生:她总想让幼子顶替长子称帝;她享受半生荣宠,却因太子而自杀

外戚传
外戚,又称“外家”“戚畹(wǎn)”,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外戚列传,专门记录外戚的兴衰。自《史记》开始,就有《外戚世家》,此后历代正史,都有外戚的相关记载。外戚们常年靠近权力中心,能对政局造成很大影响,有时外戚专权甚至能直接威胁政权的稳固,以至于改朝篡位。《汉书·外戚传》共两卷,记载了二十多位皇后及嫔妃,本书选取窦漪房、卫子夫为代表。
平民太后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的皇后,史称孝文窦皇后。
汉高祖去世后,儿子汉惠帝继位,吕太后大权独揽。窦漪房以清白人家女子的身份入宫伺候,被称为窦姬。

后来,吕太后要将一批宫女分别赏赐给诸侯王,窦姬也在其中。窦姬的家因为离赵国较近,找到负责分派的宦官请求说:“请一定把我的名字放在去赵国的名单里。”宦官忘了此事,窦姬被分到代国。直到要出发时,窦姬还埋怨管事的人把她派错了。但是诏书已下,无法改变,窦姬只好去代国。
代国的国王刘恒,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刘恒十分宠爱窦姬,没过几年她就生下了一女二子,分别是刘嫖、刘启、刘武。与此同时,刘恒的王后与她所生的四个儿子全部病死。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群臣铲除吕氏一族的势力后,商议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登基后不久,有大臣上书请求册立太子。经过议论,窦姬所生的大儿子刘启年纪最大,纯厚仁善,可以立为太子。又过了一阵,大臣上书请求册立窦姬为皇后,文帝同意了。
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尊窦皇后为太后。窦太后很喜爱小儿子梁王刘武。有一回,刘武来长安看望窦太后,与景帝一起吃饭。景帝多喝了两杯,见母亲这么疼爱刘武,随口说:“将来我把皇位传给弟弟!”窦太后和刘武很高兴。窦太后的侄子窦婴马上反对,窦太后将他开除了族籍。

不久,“七国之乱”爆发,刘武立下大功,开始骄奢起来,积极谋求帝位。几年后,刘武入朝,请求留在京城侍奉母亲,景帝因为窦太后溺爱刘武,只好同意。第二个月,景帝废黜了太子刘荣,窦太后趁机对景帝说:“我听说商朝的制度是兄终弟及,我百年之后,把梁王托付给你。”景帝清楚母亲的意思,不敢明确拒绝,大臣袁盎旗帜鲜明地反对此事,窦太后不再提及此事。
第二年,景帝册立年仅七岁的刘彻为太子。刘武由此怨恨袁盎等人,派人杀了他们。景帝怀疑是刘武派人干的,便进行追查,果然查到是他。刘武害怕,派人找窦太后和姐姐刘嫖说情,景帝这才宽恕了他。
不久,景帝的怒气消解,刘武请求入朝。走到函谷关时,谋士献计让他偷偷入关,躲在姐姐家中。朝廷使者在关口接到刘武的车队,但刘武不知所踪。窦太后听说后,哭着说:“皇帝杀了我的儿子!”景帝又担心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刘武这才自己带着刑具,跪在宫门前请罪。窦太后、景帝见他毫发无损,十分高兴,母子三人相对哭泣,兄弟之情也恢复如初。

几年后,刘武入朝,请求留在京城,景帝不同意。刘武回到封地郁郁寡欢,很快就去世了。窦太后哭得很伤心,每天不吃不喝,说:“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景帝担心母亲的身体,便把刘武的儿子都封王,女儿都赏赐食邑,窦太后才肯开心地吃饭。
景帝去世,儿子汉武帝继位,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窦太后喜欢黄老之学,讲究清静无为,而武帝一心想采用儒家思想治国,祖孙二人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支持武帝的两位高官被迫在狱中自杀,就连窦婴也被免去丞相之职,武帝推行的新政全部被废。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于霸陵。临死前,她将自己的全部遗产赐予女儿刘嫖。

一代贤后卫子夫
卫子夫(?—前91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
卫子夫出身卑微,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女。武帝登基后,迎娶姑妈刘嫖的女儿陈阿娇为皇后,但一直没有子嗣,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些良家女子,准备充实后宫。
一次,武帝外出祈福,返程路过平阳公主府,公主便把准备好的美人让武帝过目,武帝一个也不喜欢。接着开始饮酒,有歌女助兴,武帝一眼望去,看中了卫子夫,当即宠幸了她。
平阳公主得知后,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同意。临行前,平阳公主对卫子夫说:“入宫后要好好生活,若是将来富贵了,别忘了我的引荐。”

卫子夫到了宫中,一年多没有见到武帝。后来,武帝把一些用不着的宫女放出宫,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武帝看她哭得可怜,再次宠幸了她,不久有了身孕。武帝十分高兴,对卫子夫的宠爱一天比一天多。
卫子夫怀孕后,长公主刘嫖十分嫉妒,派人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准备杀了他。卫青因朋友帮忙,躲过一劫。武帝得知此事,大力提拔卫青,封赏卫家,以此表达宠信。
此后十年,卫子夫几乎获得武帝的专宠,连续生下三个女儿。陈皇后非常嫉妒,施巫蛊之术陷害她,后来事情败露,武帝震怒,废掉了陈皇后。
半年之后,卫子夫再次怀孕,于公元前128年为武帝生下第一个儿子。当时,武帝已经二十九岁,在位十四年。

武帝十分高兴,给儿子取名刘据,满朝文武额手相庆。有大臣奏请将卫子夫册立为皇后,武帝欣然批准。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征战匈奴屡立战功,分别被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卫氏一族显贵非常。
七年后,刘据被册立为太子。随着刘据逐渐长大,卫皇后渐渐色衰,武帝专宠她十五年后,身边有了新宠妃。尽管弟弟、外甥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卫皇后深知月盈而亏、水满而溢的道理,行事作风十分得体,处理事情很公正,深得武帝及满朝文武的敬重。
武帝晚年信奉巫蛊之术。有个叫江充的术士与太子结怨,害怕将来太子继位对自己不利,把一个桐木人偶藏在太子宫中,然后派人找到了木偶,以此诬陷太子。
武帝当时不在长安,在甘泉宫避暑。太子想找武帝辩白,江充予以阻拦。太子非常害怕,有口难辩,便把江充抓了起来,但江充的副手逃出,跑到甘泉宫说太子谋反。

太子将这件事告诉卫皇后,卫皇后护子心切,派出宫中卫队帮助太子,将江充的势力全部诛杀在长安城内。武帝听说太子谋反,派使者去长安打探消息。
使者不敢入城,谎称太子要杀自己。武帝这才派出军队镇压,太子兵败自杀,武帝收回了卫皇后的印玺。卫皇后自知难以辩白,也自杀身亡。
卫皇后治理后宫数十年,宫中再也没有嫉妒之事,也没有嫔妃因为嫉妒而互相残害,可见她的贤德。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三册《汉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千古一梦——《红楼梦》与《边城》悲剧性的比较
前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代表之作,叙述了一个繁华富贵之家的衰落,但不同于以往的古典小说,作者没有选择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通过塑造“几个异样女子”,并哀悼她们“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命运,以及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映照出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由盛转衰,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的必然趋势。“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近荒唐”,人间的悲剧岂会有终止。紫网2023-10-16 10:11:170000【金瓶梅解读】大话金瓶梅(六十四)李瓶儿私语翡翠轩 | 古典名著
话说来保从东京办事回来,在卷棚内回西门庆话,说到了东京见了禀事的管家,下了书,然后引见。太师老爷看了揭帖,把礼物收进去,交付明白。老爷吩咐说,过些天就写书,马上差人下给山东巡按侯爷,把山东沧州盐客王霁云等一十二名寄监者,尽行释放。翟叔还回复爹:说太师老爷寿诞在六月十五日,好歹叫爹上京走走,他有话儿和爹说。0000读《社会与我》感觉之一(读书札记)
《社会与我——心路历程微谭》是唐永龄老师于1999年10月写成搁笔。唐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原来是邵东六中历史教师,后调娄底师专任教。我只有唐老师“心路历程微谭”的上篇,没有下篇,得到这本书有个“拐弯”过程。洞霞尹后裔2024-02-21 17:10:28
0000潘建华详注《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题曰:朝叩(敲。)富儿(富人。)门,富儿犹未足(不足,不满足。)。虽无千金酬(报答。),嗟(感叹。)彼(她,指刘姥姥。)胜骨肉(指巧姐的舅舅王仁、堂兄贾蔷等。)。(这首回前诗写刘姥姥到贾府借贷,凤姐哭穷,只给了二十两银子。但刘姥姥受恩不忘,后来救巧姐出火坑,远胜过王仁、贾蔷等所谓“骨肉”至亲。)红楼心语2024-02-28 15:05:35
0008姜子牙凭啥大器晚成?四个条件,最后一条羡慕不来,却最为关键
《歪歪侃封神》第1719期封神里,姜子牙东海野人,半生蹉跎,四十岁上昆仑修道,七十岁学成下山,七十六岁才当了西岐丞相,硬生生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器晚成的上限拉到小八十,纵观人类历史,论起大器晚成,应该没比他更晚的。斯文卿相2024-02-28 11:05:4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