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太医,治死两个皇帝还能全身而退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那是因为君王掌握生杀大权,只要触及逆鳞就会有杀身之祸。而太医又属君王身边危险系数最高的职业,不仅诊治不能出错,就连礼节示范也要十分重视,稍有差池那就必定是身首异处。因此宫中太医为了不出差错,用药十分温和。可明朝就有这么一位神人,不仅先后治死了两位皇帝,最后还全身而退,他就是明朝孝宗一朝的承德郎太医院判刘文泰。

刘文泰是江西上饶人,在成化年间通过传奉官制度进入官场。何谓传奉官制度?说白了就是不需要参加科举,只要被皇帝看中了就可以当官。因此被明宪宗朱见深赏识的刘文泰起步就是正四品的右通政,没过多久又被分配到了太医院工作。但史书并没有关于刘文泰医术的记载,也不知道他为何会被分配到太医院,不过从他后来治死两位皇帝的“壮举”来看,他的医术确实一般。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兢兢业业二十多年的明宪宗下诏辍朝休养几日,原因是腹泻导致身体虚弱。可谁也没想到几天后正值壮年的明宪宗就毫无征兆的驾崩了。文武百官自然不会相信一个腹泻就能要了皇帝的命,于是就开始查给宪宗治病的太医,不是别人,正是刘文泰。

群臣查阅了刘文泰的药方,最后给其定了一个“投剂乖方,致殒宪宗”的罪名,就是说刘文泰用错药了。这可不是小事,堂堂皇帝竟然被庸医的错药方治死了,不说株连九族,至少也要身首异处。可刘文泰偏偏没事,继位的明孝宗朱佑樘只是将他贬为了太医院院判,依旧留在太医院任职。可怜的明孝宗不会想到十八年后自己也会死在刘文泰手中。

弘治十八年(1505年)四月二十九日,孝宗在祈雨后感觉不适,就派太监张瑜去太医院问药,而张瑜与刘文泰是好友,自然就找刘文泰开药方。刘文泰根据张瑜描述的症状开了大热之剂。孝宗初用药时没什么不适,便下诏说自己偶感风寒要休养几日。当时正值春夏交际,感染风寒也属正常,百官也没把皇帝生病放在心上。谁料仅仅过了六天孝宗就突然病危,急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入宫交代后事,五月初七就驾崩了。

这下大臣又坐不住了,不好女色、不用丹药,年仅36岁的皇帝突然暴亡,换谁谁都怀疑此事有蹊跷。朝廷立刻开始调查,结果发现又是因为刘文泰用错了药,太医院施钦、方叔和、徐昊等先后视诊开药的也难逃罪责。最终都察院判张瑜、刘文泰、高廷和死罪,施钦、方叔和革职闲住,徐昊发回原籍为民。刘文泰连续治死了两位皇帝,怎么看这回都必死无疑了,可这哥们虽然医术不行,搞关系却是专业户,就连内阁的谢迁和李东阳与他都有交情,这二人可是明孝宗十分仰赖的重臣,在朝中颇有话语权。他们力排众议,最终将刘文泰保了下来,改叛流放广西。

刘文泰到了广西后没能再翻身,生活多年后病逝。
民间故事:儿子离奇暴毙,寡妇在龙王庙上吊,隔日引下天雷
淮安一带有个万马镇,这里大部分人家都靠养马卖马为生,不过除了输出骏马之外,万马镇还有个特色,那便是出邪阴阳先生的地方。正所谓世间分阴阳,人分好坏,有善的一面,自然就有恶的一面,阴阳先生亦是如此。当时万马镇的阴阳邪术盛极一时,成了许多杀人越货、驱鬼作乱阴阳先生聚集的胜地,而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魏师了。书剑庸人2023-07-29 14:42:06
0000清朝京师(顺天府)州、县行政区划
清朝京师(今北京)设顺天府,有厅四,曰:西路厅、东路厅、南路厅、北路厅。总领州五、县十九。西路厅(驻宛平县西,领州一、县四)领州一:涿州;领县四: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驻通州,领州二、县五)领州二:通州、蓟州;领县五: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南路厅(驻大兴县南,领州一、县六)领州一:霸州;领县六: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驻昌平州南,领州一、县四)蔓萝花2023-07-31 11:45:44
0000若没有西安事变,中央该怎样应对?徐向前:已规划好“新长征”!
据徐向前元帅回忆录记载:在西安事变前,我军曾与张学良、杨虎城等西北势力商议联合组建“西北联合政府”。但是,这个计划因蒋介石亲临西安督促围剿而流产。“加之,当时陕甘宁边的数万红军,在敌人重兵封锁下,缺衣少粮,难以过冬,不得不进行新的战略转移。”(《历史的回顾》第311页人民出版社2016版)兰州家长2024-03-15 14:09:24
00011黄克诚:此人有何特长,竟排在名将陈赓之前?战略眼光只是一方面
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是有先后排名的,军委会综合考虑候选将领在各个战争阶段所做出的贡献。粟裕、徐海东能够排在大将的前两位,自然有其原因所在。粟裕堪比“战神”,几十万军队在他手上指挥若定;徐海东在特殊时期为我军做出了特殊贡献。紫网2023-10-17 12:19: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