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鄯善国的前世今生,何以"破楼兰、斩楼兰"在当时备受关注?
作者:李大奎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曾写"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掷地有声表达了唐军不肃清边患绝不回家的家国情怀。还有曹唐的《送康祭酒赴轮台》也说,"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这里的"楼兰",也就是西域的鄯善国。它是怎样演变又何以让后人关注?还以"破楼兰、斩楼兰"为誓呢。
"楼兰"真有那么讨厌吗?不妨说道说道。

(楼兰古城)
一、"楼兰"的由来
实际上"楼兰"是古文明的一大象征,并不"讨厌",还藏有文化、文物、书法、纺织等很多价值体现形式。
今所留下的楼兰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的若羌县,总面积大概十万平方米,早在公元4世纪末就已废弃。
楼兰古国最早源于3800年前古吐火罗人世居于若羌绿洲上的"小河",作为国名的记载,始于公元前176年,因匈奴的冒顿单于去信汉文帝刘恒表达和亲意愿时,专门提及西域二十六国皆被降服一事,其中就有"楼兰"。
原来楼兰是汉时西域诸国中最早建立的城邦国家,治所扜泥城,距阳关1600里,虽说人口不过万余人,却地处东西往来联系的要冲,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巨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要打通去往西域之路,得取决于楼兰是否真心归顺。可楼兰国小,一直对汉朝的招抚摇摆不定,一会儿归汉,一会儿又投奔匈奴,态度总是反复无常。
汉昭帝时期,辅政大臣霍光就曾说,"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言下之意,只有真正打通楼兰,才能通往西域。
古楼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主宰着古丝绸之路的命脉。

二、"楼兰"易名鄯善国
早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不满楼兰协助匈奴还抢掠汉朝商队,就派赵破奴将军统军剿灭过楼兰。后来匈奴归还的楼兰质子成为新的楼兰王后,便不愿归顺汉朝,经常阻断西汉与西域的往来联系。
霍光就于元凤四年,也就是公元前77年,派大汉朝有名的刺客平乐监傅介子,携金刺杀新楼兰王安归,刺杀成功后(即有名的傅介子计斩楼兰王),楼兰回归,正式纳入西汉的疆域范围。
楼兰便易名鄯善国,从此成为大汉戍守屯垦的重要边地,还专设了楼兰道,修建了烽燧群,隶属西域都护管辖。
到公元73年的东汉时期,班超首次出使出域,第一站便是鄯善国,班超见鄯善王受匈奴使者威胁不敢友好接待时,便亲率三十六随从一举放火烧了匈使营帐,击杀了百多人的匈使团。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经典传奇。
不再有后顾之忧的鄯善国,从此全力配合班超平定西域,痛击北匈奴的侵犯,实现边地稳定长达几十年。

三、"楼兰"的消失
到东汉末年,曹魏在鄯善国设置西域长史,负责大规模屯田。西晋时期仍沿袭这一国策,还派驻大量军队,有力保障古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往来。
但随着西晋王朝的衰落,鄯善国的西域长史在公元376年,也就是前秦灭掉前凉后,机构撤离,屯田制度随之废除。
到公元448年,北魏彻底消灭了鄯善国。
鄯善国,也就是"古楼兰"从此走向没落,逐渐成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的荒野地。
一度中兴的古文明小国"楼兰",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消失在茫茫边陲。

四、后记
不过,虽说古楼兰早在公元4世纪前就不存在,但它作为古文学的经典意象却存留了下来。以致后世不断探测楼兰古城的遗址。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就前往罗布泊地区发现了楼兰古城的大体位置,1914年还发掘出珍贵文物。
1979年,新疆社科院组队发掘楼兰古城。1980年,中科院新疆分院科考罗布泊地区,就生物、地学等相关问题深入研究。
1988年,古楼兰遗址地区文物普查队找到Lk、LL两座古城,精准测绘了地形图,完成古城遗址珍贵文物的采集,撰写了《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完美填补了楼兰考古的空白。
是为记,癸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湄江之滨。

作者: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红学"与汉史研究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西方“十字架”: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十字架源于中国“二绳”?
根据西方历史叙事,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为了处死叛逆者和奴隶等,发明了一种很残酷的刑具——十字架,就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任由犯人慢慢死去。这种死亡方式,往往被视为是最屈辱的。时光荏苒,十字架慢慢传到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后来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但公元431年开始,十字架在基督教会中出现,公元586年被立在教堂顶端,于是十字架不再是屈辱标志,而是基督教的信仰标记,并一直延续至今。百家杂评2024-03-06 11:05:55
0001宇宙地镇 很黑村,内蒙古霸气村子,名字怎么来的?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有个宇宙地镇,镇里有个很黑村。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东部,南北是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山脉,东西是辽河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西辽河(西拉木伦河)从克什克腾旗穿过,西辽河谷是高原游牧势力进入中原的重要通道。地图帝2024-03-07 10:08:22
0001李广领七任太守,都在哪儿?
近二十年时间,李广先后担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七个郡的太守,我们来看具体情况。公元前154年,朝廷平七国之乱后,李广擢升为上谷太守(官职三品)。景帝对李广是又爱又惧,仍对其抱有期待,过了两年,便问左右心腹。西汉边郡太守手握重兵,一般两三年太守就要另外任用,此时景帝还是想把李广调回长安重用。地图帝2023-07-30 09:05:29
0000从朝廷命官到皇亲国戚,为啥都被胥吏狠狠拿捏?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主讲:谢承汇策划:谢承汇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36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说到“官吏”这个词,其实应该拆开讲,官是官,吏是吏。“官”是指有俸禄可拿的正式编制人员。所谓“吏”,其实就是官府中那些非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像什么六扇门捕快,快壮皂三班衙役,师爷等等都属于吏的范畴。◇西方人绘制的晚清官员审案情景循迹晓讲2023-07-29 08:17:03
0000卫青直捣龙城后,是怎么把匈奴逐出雁门北的?
卫青在龙城斩首七百,焚巢捣穴,军臣单于吃了这个闷亏,巢毁卵破,当然要报仇。公元前129年,匈奴左部数千骑进入渔阳郡,边疆告急。还记得韩安国吗,马邑之围后从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官职一品)谪为少府(九卿之一,官职二品)。卫尉(九卿之一,官职二品)李广免为庶人后,韩安国转授卫尉,这次拜为材官将军,领兵屯守渔阳郡。地图帝2023-07-30 11:05:0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