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汉族的由来,到底与汉朝有多少渊源?
作者:李大奎
众所周知,汉族是我国主体民族的专称,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社会大家庭,合称"五十六个民族",谓之"五十六朵花"。
那,我国主体民族何以称汉族?到底与汉朝有多少渊源?
不妨细细溯源,一一道来。

一、汉族的前身
汉朝之前,没有汉族这一主体民族之说,统称为华夏族。上古古书《尚书》就有记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华夏"之意,实际上是光辉而又伟大的人,指代当时的中原人民十分匹配。
又由于我国成为"国家"之称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国人主要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陇泰一带,也就是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中原地区。
兼之夏朝承续于上古时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中原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融合为地位很高的华夏族。
到秦如皇一统战国,又统一了文字,建立了威武雄壮的大秦帝国。自豪感满满的华夏族由此正式形成,也就有了"泱泱华夏"、"炎黄子孙"之说。
这就是汉族的前身。

二、刘邦何以建立汉朝?
只可惜,大秦帝国仅历二世,只有十四年的统治时间,为华夏族易名汉族提供了可能。
因沛公刘邦斩白蛇起义,与西楚霸王项羽合力推翻暴秦后,刘邦在垓下之战又一举击败傲骄的项羽,从而横扫六合,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这就是汉朝。
华夏族易名为汉族,便与强大的汉朝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实际上刘邦开创汉家天下,源于他当年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之故。那时刘邦所治领地范围,也就是今天的陕南、湖北西北部及巴蜀、汉中等地。
这里的"汉",本指古代的"漾水"河。《说文解字》中就记载:"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故漾水又称西汉水,是汇入长江的一条支流。
《尚书》也称,"蕃冢导漾东流为汉",也指的是汉水,当时称东汉水。
公元前206年,刘邦正式登基称帝后,便将自己代秦而建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正式称为汉朝。
由此,汉人的说法,汉族的由来,传统文化称汉文化,文字称汉字,均与强汉有关。

三、汉朝的影响力
囿因在于大汉王朝沿续了四百余年,奠定了中原文化的基础,兼之国力几度空前强盛,威加海内,令万国来朝,成为日不落帝国,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尤其是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帝国威名赫赫,雄居东方,国人备感扬眉吐气。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朝人,久而久之,便将中原民族与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区分开来,中原民族称汉族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此传承延续下去,还形成独有的语言汉语,独有的文字汉字,再也没有更改。
即便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各个种族融入华夏,逐渐繁衍成今天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汉族仍是主体民族,在两千多年几经沉浮的拓展下,依旧保持民族特色与文化传统,团结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是为记,癸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于象山脚下。

作者: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红学"与汉史研究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美国宙斯盾系统有多耗油?平时压根不敢开机,全靠警戒雷达
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是一种先进的集成作战系统,在1981年服役美军,一套造价约2亿美元,旨在为舰船提供全方位的空中防御和防空作战能力。该系统的核心是AN/SPY-1雷达,能够同时追踪多达数百个目标,并具备对多个目标进行同时跟踪和攻击的能力。宙斯盾系统还包括垂直发射系统(VLS)和导弹防御系统,能够进行对空、对地、对海等多种作战任务。喵妹畅谈2024-02-19 17:05:46
0000淮海战役中,国军80万人是分布在哪些部队?
刚看完《年会不能停》这部电影,才回到家,想起上午的时候答应网友要写一篇有关于淮海战役中国军80万人员来源的文章,马不停蹄打开电脑,开始码字。上一篇文章写了淮海战役中我军60万人数来源,解释了为何开战前两大野战军及军区总计112万人,为何只有60万人参战的原因。新刚读历史2024-03-06 09:10:20
0000民间故事:新婚洞房,妻子取出一把铲子,说:你用这个挖墙脚
万历年间,茅山有一个小道士姓张,一心修炼法术,想要长生不老。但事与愿违,有一个姓苏的姑娘上山烧香,看上了张道士。当时张道士也才十七八岁,正值血气方刚,最后还是动了凡心,和苏姑娘喜结连理,并且生了一个女儿。事后,张道士很是后悔,一个人搬到山上继续修炼。他的女儿名叫张千金,从学跟着他一起看道教的书籍,修炼道教的法术,并且决定一辈子不嫁人,早日成仙。0000苏辙:皇帝看重他是个人才,因他生病推迟大考时间
作者:赵心放被世人称为“小苏”的苏辙是苏轼之弟,他虽比不上哥声名远播,但在北宋也自成一家,是著名的散文家,文章以策论见长。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尤如他哥苏轼所说,达到了看似平平淡淡,却有壮怀激列之情,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一)有才华有风骨之人写乎2023-07-28 15:31:39
0000一览苏联时期四十三位元帅
1935年授衔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1881年-1969年12月2日),苏联军事家、党务和国务活动家,苏联元帅。他在国内战争时期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击退了外国干涉军与白军的数次入侵,为早期苏俄立下汗马功劳;苏联成立后,又先后两次推进红军的改革,对苏联军事装备和战术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虛怀若谷2024-03-10 10:10: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