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400000031

第31章 斑马:一个认命地走向儿童文学的东方精灵(3)

15.在斑马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一个经常遇到的形象是一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或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人——在《野蛮的风》中是海边打鱼的老头,在《康叔的云》中是被人唤作康叔的看河老汉,在《鱼幻》中,则是“浙沪104”船上的船员丁宝。他们一律木讷,很少言谈,古铜色的身子,布满皱纹的脸像峭岩那凹陷着粗粝的刻痕,坐在那里如同石头人;躺下来就能呼呼地入睡,动作蛮蛮地却十分机敏;虽然不善和人交流,却充满人类古老的智慧,偶尔也发出一两声“宇宙般的”叹息。作者是将他们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充满现代社会的狡诈、机巧又十分纤弱的文明人的对立物来表现的。这一形象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中就出现过,如叶圣陶《小白船》中那个乡野人。以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废名的作品中也一再出现,形成一个未开化的人、半开化的人的系列。但叶圣陶等偏重乡野人的纯朴、自然。斑马在表现他们淳朴、自然的同时,更突出他们原始的自然本性,如体质、蛮力,既混沌未开又充满大自然本身智慧的心。《鱼幻》将时间空间化,走进空间就是走进时间、走进历史。延伸到《迷失在深夏古镇中》,就是将文明空间化,将文化物质化,在物质性的、形而下的物质文化中探寻精神性的、形而上的文化。作者让一个男孩在盛夏的中午闯进一座古镇,一座明代建造的私人园林。那古镇从外表看形似空镇,但一走进去就如走进迷宫一般,不仅曲折盘绕、峰回路转,常于看似无路处别开洞天,而且古穆幽深,于无意处见出自然、造化的大神秘。原来这古园的主人就是陈派太极拳创立者,这古园就是按太极拳的拳路创造的。而这太极拳遵循的又是中华文化最智慧的原则:天人合一。这样,自然、人、拳、建筑就极为自然而和谐地统一起来了。走进古镇、古园,就走进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处,既自然和谐又博大精深。

《迷失在深夏古镇中》集中地反映着斑马儿童文学创作在文化上的追求。在谈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新起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追求时,斑马曾认为他们区别于以往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主要心理结构特征之一,就是其文化派气质。“他们竭力将‘儿童’和‘儿童文学’放到整个文化大背景中去理解,一下子很有声势地突破了过去以写‘儿童生活’为主的题材框架,创作主体自我意识的作用也突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加重了分量,不再局促,不再细琐,至少已使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雄壮起来。”一方面,让儿童走进文化作为一种策略首先是将教育派及其赖以生存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悬搁起来,一方面也是为儿童文学找到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生存的、更广大的艺术空间。这和当时整个中国文学都走向文化寻根是一致的。

16.《迷失在深夏古镇中》还表现着斑马着迷的另一个美学范畴:幽古。

“幽古”在《鱼幻》中已有所表现。《鱼幻》中的少年沿黄浦江逆流而上,船工丁宝曾告诉他说,这湖塘的下面曾是一座古镇,后来历史变迁,才沉入水底。当船经过时,少年趴在船舷上向下探望,隐约中似乎真看到那古镇的存在,引起无限的遐想。至《迷失在深夏古镇中》,男孩真的闯进一座古色古香的古镇古园时,思古之幽情便可感可触地在作品中出现了。

幽古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并不陌生的美学范畴。“怀古”“吊古”“古意”“发思故之幽情”,在古典诗词中几乎俯拾皆是。“古”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段古老的离现在已十分悠远的时间。古老的时间能成为一个审美对象,因为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联系着许多古老的事件和人物,这些事件经过时间的淘洗,犹如当初只是作为日常器具的青铜器长时间地埋在地下长出一层厚厚的铜锈,把时间具象地凝冻在上面,成了文物,成了审美对象。看见它,引起人对时间、对人生、对历史的无限感慨。这感慨很悠远,但一般不强烈,因为它没有具体对象,所以又称“幽古”。这应是复杂的有深度的审美感受,尤其和审美的文化修养连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它们较难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出来、中国儿童文学中几乎从无“幽古”这一美学范畴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探索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以《鱼幻》《迷失在深夏古镇中》这种方式表现出来,一般的少儿读者能否感受、体验,我以为是有些疑问的。但班马大概不会这么看,他认为这种幽古思绪和他所说的儿童的原生态正好是同构的。这一点,我们下面再作讨论。

17.最集中体现斑马幽幻小说特点的是《幽秘之旅》。

《幽秘之旅》是甘肃少儿社1996年出版的一套十本《少年绝境自救故事》中的一本。“少年绝境自救”,这一创意是对这套丛书的故事、主题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一种限定。命题作文,戴着枷锁跳舞,斑马却跳得很好。这里,我们再次邂逅李小乔。不过这已不是《六年级大逃亡》中虽然身在江湖而却心在学校、一提起学校就怔怔地在心里涌起阵阵温情的李小乔了。这是一个如鱼得水地遨游江湖旷野,在远离学校、家庭的无垠空间纵情地、潇洒地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李小乔了。在这一作品中,斑马通过一个丛书给定的“绝境自救”的故事,将作者理想中少年英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作品中,作家巧妙地将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反特小说综合在一起,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中同时展现大西南神奇的自然、人文风物和人物的幽秘心理。故事首先设置了一个“绝境”: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少年李小乔被一伙被称为“旧货”的文物走私贩子误以为是他们的神秘崇拜对象白面童子而遭劫持,而他身上正好还带着白头翁叔叔托他看管的30万元现金。他不仅要绝境自救、保护现金,还要阻止文物贩子将国家的宝贵文物卖到国外,冲突就在这多重的复杂的矛盾中展开。作者将“绝境”之“绝”写得淋漓尽致。从火锅店遇险到被“旧货”一伙人抬着背着在重庆城外大山里转悠到遇到真正的白面童子到与境外走私贩子的交易,一环扣一环,险象环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绝处逢生,并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保护了自己还拯救了宝贵的国家文物,一个大智大勇、机警灵活的少年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这是一个行动中的少年,和只在教室里听课做作业的“好学生”是完全不同的。

18.这就接触到了这个作品思想层面的含义。一个行动着的李小乔向我们演示了什么?回答是操作型思维。作者是将《幽秘之旅》作为操作性思维、操作性审美教育法的一个实例予以表现的。它是《六年级大逃亡》的续篇或姐妹篇。《六年级大逃亡》从反面揭示现代教育制度对人的扭曲、异化,《幽秘之旅》从正面展示作者肯定的操作性审美教育法的成功。

关于“操作型思维”的一些具体内容,我们在前面的评述中已经提及。柳老师说,像李小乔这样大的孩子,应该引导他们使用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用脑。怎样使用身体?在《幽秘之旅》中,作者有意识地对柳老师的理论作了一次实战性的演练。它首先是一种机敏的行为反应。比如李小乔在茶馆突然发现自己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所监视,厄运眼看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他实际上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处境及要应对的方式作出周密的理性思考,他是靠本身的素质、靠操作性审美教育法训练出的感觉而作出一种几乎是本能性的反应:采用非常手段盘下火锅店,使火锅店成为日后自己与外界联系的一个据点。事实证明,这是李小乔绝境自救关键性的一步。操作性思维在故事中最突出表现还是所谓的“地图感觉”,即在条件受到极大限制时,迅速地识别、判断周围的地形地貌,迅速地判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作出反应的能力。李小乔被走私帮伙带着在城里和山里转悠,虽然他不熟悉周围的环境,还是感到自己像游动在电脑中的鼠标一样,迅速判断自己的位置及周围的形势,迅速解开一个个随时出现的难题。这儿当然包括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李小乔发现“旧货”一伙和境外的文物走私贩子已经接上联系,一批宝贵的国家文物恐龙蛋很快就要被倒卖出境的时候,他大胆决定动用白头翁叔叔托他保管的30万元现金。依靠这批现金产生的效果,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在罪犯的前面,将这批文物掌握到自己手中,并成功脱险。作者将此比作一个特工的心理和能力,能够进行操作型思维就是具有特工的思维形式和反应能力。或者说,这二者根本就是同一回事情,思维就是反应,反应就是思维。形而上的思维融会在形而下的操作中,反应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幽秘之旅》无疑是成功的,班马有极好的艺术想象力,想落天外,又丝丝入扣,严谨缜密又轻盈灵动,有严肃文学的思想深度又有通俗文学的游戏情趣。但以此证明“操作性审美教育法”,作者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特工的操作型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操作型思维是否一定是“操作性审美教育法”训练的结果,以及这种训练具体是如何进行的,等等。

19.关于“野”。幽幻小说最突出的美学特色是“野”。《幽秘之旅》对这种美学特色的表现几近极致。

可以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理解。首先是题材的层面上,指题材的描写对象,人物的活动空间,不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范围内,而是在“野外”,在一些看起来听起来就很野的地方。“野出去”首先就是野到很野的地方去,如深山老林、荒漠大泽等。《幽秘之旅》背景就主要放在西南的大山中。二是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非常态。《幽秘之旅》中,李小乔无意中闯进的是一个黑社会性质的文物走私贩子的世界,不是一般的文物走私贩子,而是一群属于神秘的江湖宗教派别的走私贩子。他们说黑话,有神秘的行为方式和联络暗号,有时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并不相识,只凭传言和神秘的信物相认,因此误劫了李小乔,也给李小乔许多借题发挥的机会。总之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一个溢出常态的非常吸引人的好奇心的世界。三是人物思维、行为的野。斑马所说的“野”主要是就这个层次而言的。人物思维、行为的“野”就是他们的思维、行为常常不在人们熟悉的规矩方圆之内。但这决不应理解为草莽人物横冲直撞、蛮打蛮干。作品借李小乔之口说:“你晓得什么叫‘野’?喏,我佩服的南、北极探险家阿蒙森,叫野!我欣赏的真正熟透脚法的球王贝利,叫野!我看得起的制定和地面遥控外太空宇宙计划的科学家(倒不一定是宇航员),叫野!我看电视最要看的世界上一个又一个单人划艇横渡太平洋或者孤身乘热气球环绕地球的人,叫野!……什么杀人,放火,或者像‘旧货’这种龌里龌龊,或者像红卫兵这种血淋带滴结果又死掉,这能叫‘野’啊?这种叫‘土’吧。”这或许可以叫狂。不是一种胡乱的狂,而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基础上充满冒险精神的狂。它可能显得粗粝、粗犷,但充满原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斑马许多作品都在呼唤这种野性的回归。这种“野”同时也就成为了斑马作品美学上的一种特色。

20.“叔叔”。斑马小说中的成人,除了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属于半开化状态的康叔、丁宝等人外,另一个重要系列就叔叔型的人物(有时也可以算上舅舅和阿姨),如白头翁、摩托王、斑马等(在《巫师的沉船》中是舅舅老木,在《绿人》中是三姨)。和通常受到批评、嘲弄的“父亲”、“老师”不同,他们多是受到肯定的成人形象。摩托王卖黄鱼,身上有着江湖人的粗蛮与野性;“斑马”是一个和现实中的作家近似的形象,一个站在高处理解儿童的视角;“老木”、“三姨”是科学家,是真正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又亲近自然的人。白头翁也是一个有智慧的“叔叔”型人物,他在《幽秘之旅》中被作家中途调开是为了将舞台让给李小乔,不要抢了李小乔的戏。这些“叔叔”型的人物都是活得很潇洒的人。其一,他们年轻、有力量,既有科学上的力量也有身体上的力量,与腐朽、衰老相对立;其二,他们敏捷、不保守,甚至有些野,与循规蹈矩的社会规范相对立;其三,理解李小乔、欣赏李小乔身上的叛逆性。他们代表着李小乔理想中的成人世界,并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作者所以将这类性格放在这些叔叔型的人物身上,除了考虑他们在年龄上与李小乔们较为接近,思想情感更容易交流外,更主要考虑的可能是他们在生活中的地位,是他们与儿童们的关系。“叔叔”(包括舅舅、阿姨)属于父辈但又可以不承担父亲的义务、责任,因而比较超然,有较多的自由,可以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和下一代交往。在斑马作品中,“父亲”代表的是正统的、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叔叔代表的是非正统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比之前者,后者更具革命性,是一种积极的、消解性的力量。“叔叔型”形象既反映着班马关于人的理想,同时也是一种关于人类的理想。

21.作家“揭发”人物与人物议论作家。和《六年级大逃亡》一样,《幽秘之旅》采取的也是双重叙述,即它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叙述者。第一层,是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李小乔叙述自己的故事,受叙述者是“斑马”;第二层,“斑马”将李小乔的故事转述给读者。“斑马”不参加李小乔的故事,李小乔一般也不直接地面对读者。但“斑马”的转述用的不是直接引语而是间接引语,所以,李小乔在作品中是以“李小乔”而非“我”的身份出现。整个作品主要是以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的。

同类推荐
  • 半个城

    半个城

    《半个城》主要讲述了半个城的真实现状,生存家园因为缺水而受到空前的胁迫。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辑录了作者十年来所写的散文、随笔、创作谈以及演讲集等,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悲情感悟、行走的经历以及读写心得。文字清新、生动、隽永,充满浪漫的抒情性。一卷在手,如同与作者同行,听她娓娓道来一路的山川风光及内心的觉醒、感受,创作的艰辛与欢愉,以及,对文学、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和痴迷的热爱。
热门推荐
  • 匆匆的回忆

    匆匆的回忆

    就算,她不再爱我,我也会守护着她,永远爱着她,来补偿曾经的过错。
  • 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魔傲乾坤

    魔傲乾坤

    霸天,原本是地球的宅男,受尽欺辱穿越异界,由于有一个天才哥哥撑腰开启了一段霸道嚣张的异界之旅,而在一次意外中,天才哥哥死亡,留下自己独自一人,曾经自己后面的跟班也开始看不起自己,被自己欺负过的人也越聚越多…………
  • 重案六组之一生有你

    重案六组之一生有你

    一部重案六组,建筑了一个刑侦神话。今天伊小木也想自己来码码自己的重案,写写延续于于第二部杨季的重案六组。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小木对重案的延续,也穿插了马伊俐、黄磊的《七日》。两部电视剧相互交错,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感受。
  • 趁我还在原地等你

    趁我还在原地等你

    如果还能重来过,如果你没有忘了我,如果不是当初的离开,你是否还爱我,蔚【wei】瑾帆,丁唯伊还在原地等着你呢!
  • 末世之至尊法神

    末世之至尊法神

    在世界突变的前夕,黄浩天得到了与超能力不同的能力——魔法,且看一名17岁的学生依靠魔法在末世中如何生存,恢复人类文明,揭发突变背后的原因。
  • 老子不是西门庆

    老子不是西门庆

    老子不是西门庆,却能炮制潘金莲,嘿嘿,不信穿上我的衣服试一试?我叫西门金,是一名小裁缝,据说还是西门庆家族的后人,两年前因一次车祸被师父带到仙界,却因在瑶池偷拍潘金莲,不小心从天上掉落凡间,因此竟能做成含有潘金莲灵魂的衣服,自此红遍大江南北,生活浪得不行了!
  • 女娲与盘古的爱

    女娲与盘古的爱

    我生为最至高无上的女神,我为了我最在乎的子女可以付出所有,可是我的美丽却是我最致命的错误,爱我的神,都为我犯下一个个滔天的大错,虽为女神,却还是逃不过命运的牵绊,他们生生世世的轮回,造下的罪孽,在生必须赎的罪孽。我的任务,只能是守护人类,我若有爱,那人间便是难。
  • 红痣

    红痣

    一个30岁的穷小子和一个45岁的富豪女之间会发生什么?是欲望,是交易,还是生死相许的真情?如果一个男人在醒着的时候属于你,但是在昏睡中属于别人,这样的男人该要吗?欲知详情,请阅读红痣——女人的圣经,真爱的垂范。
  • tfboys倾心之恋

    tfboys倾心之恋

    自己看就知道了,我也懒得多说【本文虚构,较真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