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400000047

第47章 孙幼军:一个生就的而非造就的童话作家(4)

但孙幼军笔下的人物形象的成功,主要还是表现在情趣上。小布头、小贝、小狗、小猫、白妞儿、竹脑壳、亭亭,一直到怪老头儿,他们能给人较深的印象主要不在他们性格的丰富,或揭示生活的深度,儿童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的生动主要表现在他们性格的情趣上。《小狗的小房子》中的小狗很善良,很老实,但给人的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憨”劲儿;小猫聪明,娇气,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她伶牙俐齿的厉害劲儿。同样的特征也表现在《云里国历险》中的竹脑壳和白妞儿这一对人物身上,只是竹脑壳更憨,白妞儿更伶俐。还有《怪老头儿》中的怪老头儿,更是孙幼军童话中的一个难忘的人物。这是一个成人形象,也不是以拟人的形式塑造的,但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仍在其情趣盎然的艺术效果。怪老头儿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怪”。第一,他有本事,会魔法。好好地坐在关着门和窗的公交车里,一眨眼就出来了。问他怎么出来的,他卖关子说:“怎么出来的?一迈腿就这么出来了呗!”越不说越显出神秘性。一抬手变出一套房子,把耳朵摘下来放在房间里偷听,把别人的鱼鼓捣到自己的桶里来,几乎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这种神奇魔法打破了现实生活对人的种种限制,对在生活中受限制更多但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孩子有着比大人更多的吸引力。魔法代表了一种本事,越是写有本事的人越能吸引小孩子。《西游记》如此,现在风行世界的《哈里·波特》也是如此。第二,他善良,有正义感。汽车上流氓闹事,他用魔法教训了他们;赵新新的老师没有地方住,他伸手为他变出了一套房子;他把别人的鱼鼓捣到自己的桶里来,因为那是个开着公车去钓鱼的人。孩子们喜欢有本事的人,但本事要用在正道上,没有这一点,也不能引起孩子的敬佩和喜欢。《西游记》中许多魔头的本事也不差,但孩子们喜欢的只是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不仅有本事还是“好人”。第三,更主要的,还在他幽默、滑稽,会淘气,有着与小读者心灵相通的孩子气。比如,他有本事,也爱显摆本事;会卖关子,会捉弄人;有时耍点小魔法捉弄人,弄得别人很难受,问他他又不承认;会耍赖皮;还装病,当面说谎话,被别人戳穿了也不难为情,总之一个调皮孩子能干的事情他都干。这不仅使他和孩子有了平等性,孩子们认同他,把他当朋友、哥们儿,而且使叙事充满了趣味,使人物在孩子中有很强的亲和力。怪老头儿是孙幼军童话作品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形象。

除了写人物、写性格,孙幼军童话还能恰到好处地写场面、写细节、写氛围,写生动有趣的对话,甚至一些心理描写和逸出故事的“闲笔”。《小狗的小房子》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其艺术魅力除了写活两个拟人化人物的性格外,还写了小河边美丽的环境,两个孩子的游戏,情趣盎然的吵架,伴随着事件进展的人物心理活动。这里有不少描写就属于“闲笔”,拿去并不影响故事的进展和意蕴的表达,但却会影响到作品的审美含义。故事是骨骼,性格、场面、细节、氛围、情趣、“闲笔”等是肌质,是神韵。孙幼军童话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在它们的故事,更来自它们的肌质,有血有肉,骨韵神丰,不仅可以讲,也可以读,真正将“讲—听”的对话方式和“写—读”的对话方式结合起来,为幼儿童话的创作开辟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童话以非生活本身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它的艺术世界在视觉上、在表现形态上与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有明显的差别。可以将童话和一般文学作品一样看做是生活的隐喻,即作为喻本的现实和作为喻体的童话世界之间重叠的部分较小,不重叠部分较大。但重叠部分较小不等于没有重叠,不能重叠。童话在形象的表现形态与现实世界差异较大,但仍可以在寓意上指向现实,揭示现实,发现现实,成为对现实的一种命名。离形求神,不似之形亦可求相似之神,但也不能说形越不似越好。从隐喻上说,确有喻本喻体距离越远、效果越好的说法,但这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二者的联系方式。如果二者的联系方式是直接的,揭示的内容是已知的,便达不到隐喻的效果。许许多多的寓言性童话便属于这一类。孙幼军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童话创作的,正是要求文学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时期,所创作的又是幼儿童话,艺术形象主要是小狗小猫小布娃娃一类,与现实生活天然地有着距离。如何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既有童话的神韵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既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又有现实意义,就成为作者创作时必须解决的难题。孙幼军童话的创作天赋也是从这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类是《小布头奇遇记》《没有风的扇子》这样的作品。在《小布头奇遇记》中,童话语境和写实语境并存。在写实语境中,小布头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一个小孩子的布娃娃,它和许多现实人物一起组成了一个现实的世界;在童话语境中,小布头是一个拟人化的儿童形象,它不仅是故事的主角也是周围世界的观照视角。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在深隐藏面表现人的成长的含义,而且表现那个时代人们教育儿童、引领儿童成长的具体方式;不仅设置了一个虚幻的童话故事,还展示了某些真实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作品中的小布头是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当代幼儿形象,他不了解旧社会,也不了解农村,因此不怎么爱惜粮食。展开点说,就是还不太懂得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于是故事中出现拟人化的大铁勺给小布头讲旧社会的苦难生活的场面,出现了小布头被下乡的卡车带到农村的奇遇,出现了农村的人们为生产粮食而辛勤劳动的场面。还有故事最后,小布头原来的小主人苹苹一家人下乡支农,与小布头在农村再次相遇的描写,这些都有我们熟悉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子。以这样的方式,作者像许多小说一样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反映。这种写法一直延续到十年动乱后的一些作品。如《没有风的扇子》,故事层面是两个女孩历尽艰险去为一个非常漂亮但却扇不出风的扇子寻找风,隐喻层次表现的是十年动乱中一代青少年如何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割断了他们与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的联系,满口革命的辞藻,内心世界却是极度的荒芜贫瘠,就像那把外表华丽却扇不出风的扇子一样。这和当时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在思想内涵、表现形式上大体是一致的。直到近年出版的《怪老头儿》,有些细节也包含着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讽刺。总体上看,孙幼军毕竟是一个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作家,和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心,习惯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社会代言人的角色。但和许多同类作家不同的是,即使是反映社会生活,即使是引导儿童向社会生成,他也很少塞进那些和儿童兴趣、能力明显不适应的政治、思想内容,没有那种以童话图解政治概念,影射现实,将童话寓言化的感觉。他很少在具体的场面、事件、意蕴上去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应,而是把握一种精神,从具体的现实社会生活中虚化出来,变成一种鲜活的有灵性的存在。《小布头奇遇记》融进了一些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如“忆苦思甜”。但主流话语是因为一些年轻人对现实的不满意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年轻人善于将现在和过去比,过去怎么苦,现在怎么甜,同时还暗含着一种政治警告:如果还要继续对现实不满,就要考虑自己的阶级立场站在哪一边去了。《小布头奇遇记》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它是从一般意义上引导孩子认识粮食的来之不易,幸福的来之不易,要珍惜它、爱护它、保护它。这就将一种政治含义的话语化解为一个品德教育的话语,和主流话语不矛盾但又不致使人感到牵强、僵硬。不牵强不僵硬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经过很好的艺术处理,将内容审美化,使思想溶解在情感中,无痕有味地表现出来。十年动乱后的一段时间,以各种艺术形式揭露、控诉、批判“文革”暴行的作品很多,阴阳脸,老妖婆,现实人物几乎可以对号入座。《没有风的扇子》也有类似的描写,但它却很好地从现实语境中虚化出来,创作了一把外表精致、华美却又扇不出风来的扇子的意象,整部作品就围绕着怎样去帮这把没有风的扇子找风的线索而展开,反映十年动乱造成一代人的失落及十年动乱结束后他们意识到这种失落后开始的寻找,形象生动,比喻贴切,现实的生活内容升华、虚化在童话的故事、场面中,有了文学的氤氲和灵动。即使离开十年动乱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它也能独立存在,作为一个引导儿童成长的故事而为后来的读者所接受。不过,这种写法毕竟离具体现实、离主流话语太近了一些。所以,外界条件稍一改变,作者自由活动的空间稍一扩大,孙幼军便及时地作出了调整:“《没有风的扇子》基本上还是《小布头奇遇记》的路子……不过,我有意‘反映时代精神’的童话,至此就是划了个句号。”①

①《孙幼军童话全集·序》,见《孙幼军童话全集》第1卷第12页,湖南少儿社,1996年12月。

另一类是《追心记》《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这样的作品,侧重表现从道德、人格,以至知识等方面引领儿童成长的内容。一般说,儿童文学可以有这样的内容,应该有这样的内容。特别是一个一辈子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人,作品中一点没有这样的内容是不可想象的。任何作品都包含对人的规范。只要你阅读一篇作品,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甚至只要一接触其结构、语言、音韵、节奏等,就走进了作者特殊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受到作者思想、情志、情趣、审美理想等的规范。读者接不接受这种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种规范,那是另一个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作品有没有对读者的规范、提升,应不应该对读者进行规范、提升,而在用什么去规范、提升,怎样去规范和提升。孙幼军也有将教训写得较为浅露的作品,如上面提到的《小布头奇遇记》,教育孩子对粮食,对今天生活的爱惜,虽然不是直接的教训,而是将主人公带入作者设定的故事情景,让人物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但用意仍是明显的。《追心记》是对上课分心、走神的揶揄、讽刺,教训也很明显,好在作者构思巧妙,化无形为有形,使作品在教训之外,平添了一种趣味,原有的教训也被冲淡了。还有《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一类作品,其中多少也包含着教训,如怎样不被自己先天不利的条件所局限,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同样能够健康成长,同样能获得成功等等。但这和《小布头奇遇记》《追心记》中的教训还是不同的。《小布头奇遇记》《追心记》中的教训主要是具体的关怀,有限的关怀,是针对儿童某些具体的缺点、需要进行的教训、教育,而《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则涉及人的人格的形成,是在形而上的层面关注人的成长,多少有了些终极关怀的意蕴。这就使作品的主题脱离一般的教育而真正进入文学的领域。不过,《小贝流浪记》《吉吉变熊猫的故事》的表现多少还是直白了一些。到后来,这些内容还在,却更加深隐,更加含蓄,浑然有机地融化在作品的故事、场面、人物性格中,形存体匿,无痕有味,内容也更向一般人性的方向发展了。如《小狗的小房子》,一篇较为典型的“无主题”作品,但其写小伙伴间的友情,写人物的善良,写关键时刻人们的互相帮助、救助,仍使人感到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其实很难缺失的意蕴。这种意蕴同样表现在《怪老头儿》《云里国历险》《绒兔子找耳朵》等作品中。

但就整体而言,《小狗的小房子》《影星娃娃》《绒兔子找耳朵》《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已是和《追心记》《小贝流浪记》等有明显区别的作品,区别就在,看上去,它们没有明显的内容上的含义;既无社会思想的含义,也无道德知识方面的含义,写出的只是一些经过童话棱镜片折射的儿童生活的画面,一些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一种只有在人的童年时代才有的情调、氛围。这种创作倾向其实在作者刚开始创作时就已存在。在谈及自己怎样选择、走上儿童文学创作道路时,作者曾说,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准备以自己熟悉的大学生的生活写一部成人小说,写了几万字,生了病,病榻上,摆弄一只从工艺美术商店买来的布娃娃,脑袋那里出个布娃娃的童话形象。“是啊,自顾尚且不暇,何必要为那些大学生苦恼?我决定抛开自己的长篇小说,和这个小布娃娃轻轻松松地游戏几天。”①这便是后来成为作者成名作的《小布头奇遇记》。《小布头奇遇记》并不是典型的游戏作品,但这种创作精神却在作者的创作中扎下了根,一直保留下来。这一“游戏”就不是“几天”,而是成为作者一生的事业。作者自我解!嘲说:“事情并非偶然,你本来就是块哄孩子的料嘛”只是,“哄孩子的料”并非人人能当。“游戏”或许人人都会,但游戏好却也不容易。“跟这个小布娃娃轻轻松松游戏几天”,这首先是一种创作心态:不是苦思冥想,不是绞尽脑汁,而是“轻轻松松”,潇洒自如,走进一个游戏的世界,笔下的人物就是自己的游戏伙伴。但这也可以看作对创作意义创作目的的一种理解:不是代圣贤立言,不是要指导谁教育谁,而是设计了一种游戏情景,引导小读者一起走进游戏,在无主题的游戏中表现出童话创作的意义来。

①《孙幼军童话全集·序》,见《孙幼军童话全集》第1卷第3页,湖南少儿出版社,1996年12月。

同类推荐
  • 滴水禅思

    滴水禅思

    本书以散文随笔的笔调,诠释了关于人生的许多道理。收入的文章包括《圈内圈外》、《学会快乐》、《朋友》等。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热门推荐
  • 越星河

    越星河

    在时空乱流中,人类强者暗影神侥幸逃生,是敌人的仇恨,还是权利的阴谋?一切扑朔迷离,十六年后的某一天,少年在一个女兵的带领下加入战盟,不久又离开,再次进入星海,不知不觉中悄然卷入暗流……跨越星河,万千光年,路在何方,始于足下!
  • 九重天外天

    九重天外天

    天降吾辈入世间,山登绝顶我为仙。男儿当遂凌云志,笑傲九重天外天。
  • 逃不出掌心

    逃不出掌心

    单相思?NO,我不要这样的爱情,毕业了就各奔东西,老死永不相见,“想逃,乖乖给我当秘书了”阴魂不散的皇甫隽却成了安易的上司,“你有未婚妻,不要来招惹我”安易可不想再跳进他的牢笼。皇甫隽抿了抿嘴角,好戏才刚刚开始……。
  • 编外鬼差

    编外鬼差

    姓名:徐翊职业:引魂者工作内容:抓鬼,附带勾魂技能:穿墙、透视、瞬移、隐身……任何人类渴望拥有的神通,只要功德值够,都能向地府买到!爱好:看着别人走向死亡!据说这是职业病的一种!偶像:柯南,因为他走到哪,别人死到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且看小小鬼差如何在没有神仙的天地间纵横驰骋!
  • 弃妇的随身庄园

    弃妇的随身庄园

    丈夫的出轨,小三蓄意的报复,她淡定机智地面对不该到来的孩子,奇妙的空间开启人生新的旅程潜在的缘分众多的追求,她只想平淡度日命中注定的感情,面对现实与困难携手共度难关看女主如何摆脱自我约束一步步变强,收获属于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 宠物小精灵之小智的旅行

    宠物小精灵之小智的旅行

    一个深爱神奇宝贝的同学,无意间在玩电脑时,穿越到了口袋妖怪世界,还成为了小智,让我们拭目以待。
  • 绝色轻狂:小小萌妃甜又甜

    绝色轻狂:小小萌妃甜又甜

    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她,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以废材三小姐的身份重生。因为,末日是她招来!然而,重生之后,天生残脉,受尽欺凌,更是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傻的王爷。孰不可忍,婶不可忍!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的潜能激发,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成为了无上至尊的存在!“你们不是想要我的命吗?”她冷昵天下强者,傲然地说道:“当我成就无上至尊,你们将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感受着死亡的恐惧!一切欺我辱我讽我之人,都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还珠之晴予希斋

    还珠之晴予希斋

    晴儿的身份并不是真正的谕亲王之女,而是雍正和其元后乌拉那拉澄兮的女儿,文中大部分与历史并不符合,所以偏向架空文,虽然历史上雍正元后和乾隆继后没什么关系,但是为了情节着想我还是将乌拉那拉景娴给改到雍正元后一支了,所以此文乃皇后党。男主角考虑到晴儿自小在雍正旁边长大,一般权臣弄臣,有心计的,圆滑的估计都不会喜欢,自认为找一个有可能像雍正那种虽然不善言谈但是能力高的更适合,想来想去觉得和琳不错,历史上的和琳有原则,清廉而且是个武将,相貌比照和珅应该很不错,综上,觉得雍正还是能接受这个女婿的,至于他的结局我一定会改的。主要是虐脑残,最近看新还珠,有点郁闷了,感觉那里的人太不可理喻,so本文出来了。
  • 史上最牛的老爸

    史上最牛的老爸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淫荡而年轻的老爸为了孩子而让自己崛起于11、走向校园、杀向世界的故事……当然别忘了还要泡孩他娘!~~嘎嘎~11是要适当的,花瓶是大大不要的!萝莉?御姐?这个是要适当考虑的!猪脚无敌是一定的,但乱放霸王之气是不可取的!“想做我老婆?先问问我儿子的意见!”“男人风流嘛,就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要不就是下流了!”“任凭白眼飞过,我自操行依旧!”都是流氓谁怕谁啊!~~“你丫可知道你现在很危险?”“为什么?因为我正强忍着爆扁你的冲动!”且看牛爸如何恣意花丛、转战世界!————————馒头JK的YY群:58642075(现只开通闲聊交友业务PS:万年潜水艇勿入)【签约作品,绝不太监,放心收藏!】
  • 央之念期

    央之念期

    钟子期,钟子墨是一对从小长大的兄弟。私生子钟子期因杀人罪判刑,钟家为了掩盖真相将其送往精神病院。两年后子墨心梗猝死,钟家派“林如是”接回子期,“林如是”是钟家司机的女儿。在子墨遗留的日记中他认识了一个女人——仓央,但在接触过程中,子期发现现实中的仓央和日记中的仓央完全不一样。仓央应该是个琴师,但现实中的仓央却是个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