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1800000029

第29章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6)

因此,有人将幽默、笑,叫做"精神上的消毒剂"。我觉得这种说法并不过分。笑、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高兴和悲哀等不同情绪,对于身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当你悲哀忧愁的时候,多么好的美味佳肴也难以下咽,即使你勉强地吃下去,也会由于"气裹食",感到胃里膨闷胀满,难以消化。这就是因为悲伤和忧愁,通过大脑影响了植物神经的正常活动,产生了生理上或者病理上的改变。

人们为什么在沮丧忧虑时,食欲会减退呢?这是因为当你在沮丧忧虑的时候,你胃壁的血液量就会减少,使得胃粘膜变得苍白无力,胃液分泌也随着减少了的缘故。你在大怒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胃部空虚的饥饿感觉呢?这是因为你在激烈发火时,胃粘膜会充血,血液增加,胃的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大量增加的缘故。同样地,如果你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下,那么,胃液会受情绪的影响,分泌过多,侵蚀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溃疡病了。由此可以看出,笑和幽默的对立面--悲哀、忧愁、沮丧、愤怒等等消极的情感和情绪,无疑地是"精神上的腐蚀剂"。这样一来,就更可以衬托显示出笑的积极作用了。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建议青年朋友每天看些、听些能使你开怀大笑,或者是耐人寻味的幽默的笑话、漫画、相声、喜剧、书籍、杂志等等。总而言之,我劝你每天都要尽量去寻找笑料,纵情地笑、开怀地笑,使劲儿地大笑。因为这样的笑,能够使你的心、肺、膈、肝等内脏器官,得到短暂的运动锻炼活动;能够清除呼吸系统里的异物;能够加快血液循环;能够加速心脏的搏动;能够促进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这样,你的"五脏六腑"功能就会大大增强,从而也就增强了免疫的能力。另外一方面,由于你的脏器功能的增强,可以刺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前面已经讲过的"儿茶酚胺"的激素,它可以激发你身体内部产生出一种天然的麻醉剂。于是就会帮助你减轻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帮助你解除厌烦、懊丧、忧郁和紧张心理状态。

研究幽默与笑的一位心理学家说:"笑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驱除疲劳、排除忧虑、解除烦恼、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又因为笑可以促进循环系统的功能,使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所以人在笑时面颊红润,容光焕发,眼睛明亮,显得格外年轻动人。"

那么,作为"笑疗法"的笑,应该怎样笑法?

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感的力量和笑的表现,要看是由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感受了什么事物来决定的。因而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法,就不必拘泥于什么笑的方式。不过,我认为作为心理疗法的笑,和美学家所说的笑是一种"艺术"、笑是一种"美"等等,还不大相同。因为我们着眼于"疗效",而不是去"欣赏"笑的美。

凡是发自内心、触动情感的"真心诚意"的笑,不管它是开怀纵情的大笑、含蓄深沉的浅笑、含情脉脉的微笑、风趣十足的一笑,等等;只要它们能够迷人、动人、感人,就可以程度不同地,达到心理治疗的疗效。电影《三笑》里,秋香对唐伯虎三次变化不同的笑,几乎都使痴情的唐伯虎"灵魂出窍",给他带来了快乐、宽慰和希望。

因此,我觉得作为一种心理疗法的"笑",起码应该有两个必须重视的基本条件。第一、应该笑的自然,不要勉强,不要为了笑而笑;第二、当你认为可笑时,就尽情地去笑好了,至于怎样笑法,完全可以不必去计较,因为我们不是在演戏,也不是在进行什么交际活动,因而无须过多地考虑笑的方式。封建社会里的大家"闺秀",闭锁在"闺房""绣楼"上,碍于封建礼仪,不敢纵声大笑,因而常常闷郁成病,这在现代化社会里,应该作为笑话或悲剧来看待了。

据说一位担任高中班主任的中年女教师,"教导"她的大学生女儿说:"女孩子家,不要笑得前仰后合!"这位母亲规劝的理由是,这样的笑法太"野",不成"体统",让别人觉得你"缺乏教养"等等。其实,这种"教育"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每个人笑的方式,往往决定于情感的强度,而情感的强度如何,又决定于外界刺激物的强烈程度。因而,当你面对十分开心、惹人发笑的景物时,你本应大声地笑,但你却抑压自己的情感表现,"唇不露齿"地微笑、或者不笑,久而久之,势必会引起不健康的心理。人们爱说,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文化水平,决定着人们具有不同的乐趣,以至会表现出不同的笑法。但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这就未免太死板、太拘泥了。所以我想再重复地讲一句: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笑不必分做什么"雍容大方"或"庸俗鄙陋"。而且实验证明,越是纵情地大笑,疗效也就越大。

总之,我们应该知道,生活中不能没有笑!你与其吃药、打针,不如使用"快乐牌"的"精神消毒剂"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追求笑、寻找笑,甚至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一些措施来使大家都发笑。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这种想法未免离奇,其实,这在国外已有先例:七十年代,在英国的一所大学里,创建了一个"幽默教室"。在那里,人们可以用各种手段发笑;而且经常举行关于幽默问题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许多人建议:建立一些城市娱乐中心,作为促进人们集体大笑的设施。我觉得这种想法很不坏,这对于促进人们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会大有益处。

除了对自身健康有好处完,另外幽默和微笑对于人际关系上的和谐交往,也很有必要。它可以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加强情感的交流,缩短人们彼此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使人们彼此更加亲密无间,促进团结。

苏联女作家库兹涅卓娃写的《生活在召唤》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什么东西能比真诚的笑来得更美好呢?笑可以使人愉快、高兴、精神焕发。由衷的笑可以使剑拔弩张的敌对双方互相谅解,能使素不相识的人们马上亲密起来。"大约经过二十年后,在法国的巴黎出现了一个叫做"在国际关系中运用幽默协会"的组织,这个协会的宗旨就是,让笑成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使各国人民更加相互了解的一种手段。

你能说"笑"不是一种疗法,不是一种精神"武器"吗?

(八)、音乐疗法

如果有人现在对你说,音乐是"巫术"、音乐是"魔法",我想,你一定会认为说这样话的人是太愚昧无知、太迷信落后了。可是,在古代,以至在现在,世界上某些未开化的落后地区,的确把音乐看成是巫术或者是魔法的。

埃及的古书里,曾记载把音乐当做一种自然药物,而加以利用的事例,认为音乐能够祛邪降福。西方研究音乐心理学的一些学者于是认为,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发现和使用音乐疗法的国家。实际上,最早使用音乐疗法的并不只是古埃及,还有我们的华夏古国。

古代埃及人发现了音乐的疗效作用,但却不知道为什么音乐会产生奇迹般的疗效。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就把音乐看做是一种"魔法"。在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除了在庆典祭礼时,都伴有音乐外,巫师们是唱着咒语为病人治病的,因而音乐被看成是"巫术"。

音乐疗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正式地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只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它出现在本世纪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后在美国首先应用于临床实践上,到了七十年代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美国对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在有三十九所大学,开设了四年制的音乐治疗专业,专门培养"音乐疗法工作者"。

西方心理学界认为,音乐疗法的第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是十八世纪末叶的I.M.阿特休勒。他第一次对病患者使用音乐来配合情绪和精神的节奏,发现音乐对精神病患者的反应有促进的作用。

其实,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已发现音乐对于人的思想和感情,能起重要的作用。《礼记》中的《乐记》写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意思是说:音乐的作用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品德,能深刻地激发人的感情,能移风易俗。《乐记》中还写道;"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大意是说:当微弱充满焦虑的音乐流行的时候,人民大众就会产生忧心忡忡的情感;而当舒畅、和谐、缓慢平易、内容丰富、而又节奏鲜明的音乐流行的时候,人民群众便会感到康乐和幸福。

你看,《乐记》这本古书里的记载,不是把音乐对人心理的作用,刻画得既鲜明而又很深刻的吗?

1981年上半年在瑞士,一批实验心理学家们聚会,研究音乐疗法的效果与可能性,他们提出了四千年前中国就曾使用音乐使人道德高尚的经验。由此可见,国外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音乐疗法这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那么,"音乐疗法"究竟有哪些"神奇"作用呢?

根据史料记载传说,一位名字叫做大卫的音乐师,在竖琴上弹拨出优美的曲调,曾使所罗门王忧郁不安的精神宁静下来;同样地,音乐家弹奏作曲家巴赫谱写的戈德堡变奏曲,治愈了凯瑟琳伯爵的失眠症。

你也许会觉得所罗门王也好,凯瑟琳伯爵也好,这些毕竟是"传说"罢了,不足凭信!那么,我再向你介绍一些有确凿根据的现代科学的实验例证。例如,波兰作曲家塔迭乌什.纳坦松创办的弗罗茨拉夫音乐治疗研究所,研究工作者把四百零八名病人分成两组做试验,一组采用音乐疗法辅助治疗;另一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接受音乐疗法的病人用药量显著下降,特别是镇定药和止痛药用得更少。又例如,在国外有人试验,高血压病人听一首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血压能下降十三至二十毫米水银柱。英国剑桥大学口腔科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成功地拔牙二百多例。在国外,甚至有人用优美的音乐来促进奶牛、母鸡的产奶、产蛋量,以至番茄等的生产量。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终生喜爱音乐可能是长寿的妙方!"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名叫唐纳德.阿特拉斯的医学副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后,在1978年所得出的结论。这位副教授不仅是一位思想活跃的博士,还是一位交响乐的积极爱好者和业余作曲家。他汇编了三十五名著名交响乐队指挥的名将事迹,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三点四岁。他说,美国男人的平均寿命是六十八点五岁,因而这个差别在科学上有重要的意义。三十五名指挥名将中,没有一个是五十八岁以前死去的。他们不仅寿命长,而且音乐作品多,被世界公认为是积极主动的非凡超人的天才家。阿特拉斯博士发现,三十五名指挥家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他们对自己的音乐指挥工作感到满意;2.他们的精神总是愉快的。

我觉得这些音乐指挥家所以能长寿、精力不衰,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他们终生和音乐为伴,受音乐熏陶,使他们悠然自得、无所牵挂,生活富有生气,不会感到烦闷、抑郁,因而延年益寿。

美国外科医生莱歇文博士,在1981年出版了《音乐与医学》这本书。他在书中指出,音乐和医学过去一直是,将来也仍然是相互密切不可分割的。莱歇文说:"音乐是最情真意切的艺术。"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把音乐夸大为是"万灵妙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疗中心的里奥里达斯博士说,音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辅助手段"。这种提法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接下去再谈谈为什么音乐可以起到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这个问题。

所谓音乐疗法,主要是对人的大脑皮层起刺激作用,影响情绪,从而收到疗效。音乐可以使人血压正常、肌肉松弛、脉搏放慢,从而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精力充沛,消除紧张、压抑、忧虑和烦恼的情绪。这已经几乎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了。

现代生理学家们发现,人体的各种节奏,例如,心跳时的脑电波等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它们趋向于和音乐的节奏同步同调。如果播放缓慢、庄重与平静的古典音乐,那么,人们的身体节奏就更能够和这种音乐相适应、相平衡。生理心理学家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生理仪器,对心理失常的人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当他们听舒缓、庄重的音乐的时候,他们的心跳平均至少每分钟减慢五次,血压也稍有下降。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来音乐可以改变脑电波的活动。许多人们喜爱的曲子中的许多部分,能诱导出一种使人陷入冥想状态的脑电波,它能使身体活动放慢,全身放松,精神轻松。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婴儿在妈妈哼哼的催眠曲声中,能够甜蜜安详地睡着?为什么当人们干重体力劳动活时,往往用歌声或者音乐广播来减轻紧张沉重的感觉?就是因为音乐可以直接地影响人们的大脑。

西方学者研究古典协奏曲的一些缓慢乐章,发现它具有一种奇妙的效力节奏。这种缓慢乐章每分钟六十拍,通常都有一把低音大提琴,像人的脉搏一样在跳动。当人们听这种放松的音乐的时候,身体就会趋向于按照它的节奏活动;心脏跳动的次数也会放慢到每分钟六十次,而每分钟六十次则是缓冲大脑的理想系数。于是,人体就会放松,头脑得到安谧。

如果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讲,音乐疗法之所以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作用,就是因为它用的是"乐音",而不是"噪音"。有一句唐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咱们可以把它解释为,南方的客人,乍来到炎热夏季的大西北时,聒噪的蝉鸣使他感到心烦意乱,神经紧张。为什么这位南方人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应呢?就是因为蝉翅在振动的时候,发出的声响是一种噪音;而这种噪音对刚从南方来的人说来,还很不适应,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噪音。噪音对人体的健康会起不良影响,它主要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注意力分散,容易疲劳。根据试验研究证实,即便是微弱的噪音,也会使人容易疲劳,而减低劳动效率达百分之四十以上。

一个人如果长时期受八贝尔以上的强烈噪音刺激,首先就会使他由于不能适应而使听觉逐渐迟钝,严重的可能造成耳聋;其次,由于中枢神经不断受到强烈刺激,呼吸、心跳就会加速,因而加重了心肺的负担,产生头痛、失眠等一系列症状。极强烈的噪音,象喷气飞机喷出的气流声,甚至会造成人的死亡。

谈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什么叫做"贝尔"?"贝尔"是嗓音响度的计算单位。一贝尔响度,大约相当于离人的耳朵两步远的轻轻耳语声,或者是微风吹动下的树叶的沙沙声。静驶的汽车能产生五贝尔的噪音;大声说话有六至七贝尔的响度;在十米以外的铆钉机会产生九至十贝尔的噪音。

同类推荐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哈佛心理课

    哈佛心理课

    本书收集整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学的所有教案,并进行了重新编辑加工,以便让中国的读者更易于接受与吸收。《哈佛心理课》系统地梳理了哈佛大学教授所讲述的哈佛幸福心理学、哈佛情绪心理学、哈佛逆境心理学、哈佛学习心理学、哈佛口才心理学、哈佛社交心理学、哈佛婚恋心理学、哈佛性格心理学、哈佛职场心理学、哈佛经商心理学、哈佛财富心理学、哈佛健康心理学等经典课程。让读者全方位的领悟哈佛心理学智慧,从而使读者和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享受生活。
  •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不堪重负的压力,难以应付的职场,复杂的人际纠葛……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就像潮水般涌来,让上班族无力招架、苦不堪言。这时他们需要最全面、最贴心的心理呵护,安慰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快乐。《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就是一本适合上班族需要的书。
  •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趣横生的心理学教科书

    不同心理学观点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自然科学一板一眼的研究相比,心理学更为生动多彩,但我们并非执著于哪个理论更完美,而在于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用这些理论合理地解释人类的行为。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然而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感受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有人说事业最重要,也有人说金钱更宝贵,于是便开始盲目地追求事业、金钱、成就和荣誉,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快乐和幸福。然而一旦失去了健康,所有的这些必将变成“零”。
热门推荐
  • 长生证道

    长生证道

    一个资质普通的下界少年,为了寻找自己身世的秘密,一步步从别人眼里的废柴,被逼奋斗成为大陆乃至上界仙族的顶尖强者,其名字也登入代表真仙资格的长生灵簿。然而,千难万险方才领悟的长生大道,里面却隐藏着足以震惊整个仙界的权力秘密,而此时他也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世早就注定了这一切绝不简单……
  • 逝去的时代

    逝去的时代

    这是一个残酷、恐怖、浩瀚、激情却又凄凉的世界!当掌控了这片天地,度过那恐怖的天地大劫后。千愁才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并没有如期而至。在那已逝去的时代中,他一路傲笑,横推诸敌,但却不知不觉欠下了太多的债。有些债,他无力偿还,及使已掌控了无尽宇宙依然不行。自己一路走过,却留下一路的血和泪,因此令他黯然、无奈。其中最令他叹息的是一个叫千纤儿的女子的故事。
  • 三世姻缘,我等你

    三世姻缘,我等你

    ICD,一个看似正义的组织,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南栀暖,一个普通的催眠师,却接到了一次次奇怪的任务。当风掀开掩藏在尘土中的秘密时,她,还能坚守本心吗?三世姻缘,我等你。
  • 清眸

    清眸

    这部书,经历了七年的时光才完成,凝结我的心血,凝结了我的期盼!本书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校园为背景,描写了当时一群生活在象牙塔里、最后的几批还由国家包分配的大学生的纯真浪漫而又多愁善感的生活,绝大部分故事来源于真实的大学生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来自当年曾经的日记与信件。那个白衣胜雪的纯真年代,每一次回忆就会有每一次的感动!那个时代的那方净土,也有爱情,但那只是青涩而朦胧的感觉,是一生都挥不去的只停驻在心海里的圣洁的回忆!在本书里,描述了当年的学习、生活和主人公最初的感情的羞涩,有师生之谊、有同学之情,还有当时的大学生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还很粗浅的判断。极值得一看!
  • 人面全非我心依旧

    人面全非我心依旧

    一间二手房,一枚戒指,一个突然的电梯事故,把她整个人,送到了三十年前的中国杭州。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上司,一个小她九年的小男生,让她陷入两难的选择!努力地寻找回去之路,是放弃爱情还是回家,让她再度为难!
  • 傻王爷的腹黑逆天妃

    傻王爷的腹黑逆天妃

    凤怜寒,一个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嫡女,性格温柔,却不成想,一位温柔的大小姐却在生辰时,变的狂妄,嗜血,一位性格温柔的大小姐怎会变的得如此冰冷,狂妄···他痴傻,是邻国的皇子,却受尽人欺负,直到她的出现,让他不在受人欺负,受人迫害,而他的痴傻也并非是天生的痴傻,而是另有隐情···
  • 小美啊小美

    小美啊小美

    她乖戾,她古怪,她有她的理由,可是她仍然需要爱。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是一个心理创伤的人需要理解和关怀的故事
  • 世子爷的绝宠妃

    世子爷的绝宠妃

    她,原本是人尽皆知的嗜血杀手,对于高层的任务从未失过手。当自己机械式的忠心不再看重时,她幡然悔悟,毅然投进陷阱,不做反抗。当她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成为秦府嫡女秦阮。她暗暗发誓,这辈子,她要将那些人面兽心的人一个个杀尽。而他,愿为了她,屡次为她破例,降低身份,愿一生一世宠着她,护着她,却不让任何人接近她,腹黑的将桃花一朵朵斩断。
  • 猎奇征途

    猎奇征途

    在水晶骷髅神秘力量的牵引之下。一对情侣来到陌生的“地球”。分隔无法阻碍二人的思念,历尽一切只为信念、只为彼此相拥的那一刻。同伴、敌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爱情、亲情,拼了命也要守护。解开一个个谜团又如何,站在世界巅峰又如何。都不及你那微微一笑。回望此生,只愿有你相伴。(标注:此书会有许多吐槽、恶搞、动漫成分、不喜勿入。)
  • 豪门婚宠:傲娇总裁的甜娇妻

    豪门婚宠:傲娇总裁的甜娇妻

    曾经,他百般无赖的缠着害羞的她,她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命运让他们生生分开,再次相见已是多年以后。两人从未放下,但他,却为了承诺打算娶另一个她。直到结婚前几天,真相大白,傲娇总裁从此不再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