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2100000005

第5章 人本忧思与学理再创(2)

王氏认为天下最尊贵而又最神圣的莫过于哲学与美术了,可见王氏将哲学与美术看得何等之高!王国维接着写道:

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日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至为此学者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而求以合当世之用,于是二者之价值失。夫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其有发明此真理(哲学家)或以记号表之(美术)者,天下万世之功绩,而非一时之功绩也。唯其为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同上注,295页)

世人常言哲学与文学艺术没有什么用处,但王氏认为此观念丝毫无损于哲学与美术之价值,如果我们所有的人文学术只求当世之用,而不求其民族精神之根基———人文精神之价值,那么,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呢!王氏所言,实为人文价值根基而言。在一个世纪之前王氏便能看到此点,洵属不易。的确,哲学与美术若以“当世之用”之势利观念所衡量,便失去了它应有之价值。但王氏恰恰持相反之理念,即一生所坚执的“无用之用”之人文价值理念。而万世之真理,不是一时之真理,万世之真理只能靠一时一时之聚集,我们的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只要永远坚持并发扬此真理,那即具万世之大功也。王国维继续论述道:

就其所贡献于人之事业言之,其性质之贵贱,固以殊矣。至就其功效之所及言之,则哲学家与美术家之事业,虽千载以下,四海以外,苟其所发明之真理与其所表之之记号之尚存,则人类之知识感情由此而得其满足慰藉者,曾无以异于惜;而政治家及实业家之事业,其及于五世十世者希矣。此又久暂之别也。(同上注,第295页)由此可知,王氏所论有大用的恰恰是哲学与文学艺术,而政治与实业那仅仅是一时之用,不可能为“万世”之用,所以只能是小用。大用者,乃“最神圣、最尊贵”者也。美术之历史更迭与哲学之历史变迁一样,久暂之别,不足为凭,恐一幻觉耳。王国维认为,中国哲学与文学艺术之衰微,正在于哲学与艺术与政治不分,哲学家往往兼政治家,如孔孟墨荀等;艺术家亦立志追求政治并能飞黄腾达,如杜子美、韩退之等。王国维在这里呼吁的其实就是今天所讨论的学术独立。他要求真正之哲学家与美术家,当自觉坚持学术独立,维护人文学术传统。学术独立之要求本身即符合国家利益,故也是一种国家学说。学术不独立,何谈学术。当然,自古以来,很少人能够做到一个纯粹的学人,许多人文学者往往存在学理上的自我冲突,这种学理冲突往往也会表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其理论也往往与实际行动相互冲突。王国维认为“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皆是哲学家兼政治家,或文学家兼政治家。这样,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以作自我心灵之慰藉。王国维认为,倒不是哲学家与美术家不能兼政治家,而是认为“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又没有人为其“昭雪”。这里,王氏也说出了学术有时也无能为力,一旦受到不公正之待遇,往往连翻身之机会亦便失去。如此看来,人文学术之不能独立,学者在学理上的自我冲突有一定的内在合理性,反过来说,是无法避免。连呼吁学术独立之王国维也不能命例外,他也没有做到为学术而学术或为文学而文学。否则,他也不会写《颐和园词》之长诗,对西太后大加赞颂。诗中云:“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迅扫梭枪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王国维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2月版,第550页)如果从此一点看,王氏仍有政治抱负,他也想兼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此一点,在其晚年进宫做南书房行走时更看得清晰可辨了。所以,王国维又说了:“夫势力之欲,人之所生而即具者,圣贤豪杰之所不能免也。”(《王国维论学集》第296页)照王氏之说,天下所有人皆在所难免,既然连圣贤豪杰都不能免,况他人乎!如此下去,倡言学术独立不就成为一纸空言了吗?其实不然,倡言学术独立是绝对正确的,关键是作为一个学人,究竟如何超脱,如何独立,究竟怎样才能算是学术独立,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王国维后来在《人间词话》第六十则中所言之“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论学集》第332页)这其实讲的就是超脱,就是独立。但能否真正做到,那就是另外回事了。

五、苛求的学术批评

王国维在江苏师范学校任教时,一边继续研究康德哲学,每天皆抽出两个小时用于康德的研究。王氏尝在《自序》中言及:“尤以其(叔本华)《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中《汗德哲学之批评》一篇,为通汗德哲学关键。至二十九岁,更返而读汗德之书,则非复前日之窒碍矣。嗣是于汗德之《纯粹批评》外,兼及其伦理学及美学。”(《王国维论学集》第408页)亦即是说,叔本华对康德哲学的阐发对王氏来说,极富启迪意义,快进而立之年时重读康德,别有一番新解。昔日读康氏之著作时之障碍已不复存在,王氏基本上弄通了康氏之三大批判体系———知识论、伦理学及美学,亦即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三大巨著。这一年,王国维把几年来自己在《教育世界》刊发的学术论文及五十多首诗词,编成一本《静安文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代售。这是王国维的第一本文集。文集之内容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明显,但也可感觉出王氏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研究感到吃力。王氏在该文集的《自序》中也作了交待,“癸卯春,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苦其不可解,读几半而辍。”(《王国维论学集》第406页)所以在教学与研究之外,常以填词作诗自遣,兴趣渐由哲学而转入文学。是年底,罗振玉因父亲去世,辞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之职,王国维也辞职回到家中,闲居半年。此时,清廷成立了学部,即教育部。不久,罗振玉调任为学部参事,王国维亦随同进了北京,住在罗振玉家。

这已经是1906年春天了。2月,撰《教育小言十二则》;同时,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一文,颇具卓见。此文后转载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中,编者附按语说:“原文载《教育世界》第一百十八、十九两期,时为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及二月,该志为旬刊,以介绍新教育学术论讨教育问题为主旨。王氏著述甚多,此文在实际上虽未曾发生重大影响,但其思想超越,颇为时人所重。虽属论文,亦并论之,以觇当时教育思潮。”(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第40—41页)可见,王氏此论文影响之大,完全以思想价值取胜。4月,王国维集近两三年内所填词而刊之,名为《人间词甲稿》,大概因词中“人间”二字常见,遂以是为书名。仅一首《人间词》中,居然有三十八处“人间”。总共一百一十五首诗词中,有“人间”二字的占了三分之一。7月。撰写《原命》。此文仍发表于《教育世界》。8月,父亲王乃誉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岁,王国维在北京闻噩耗,即奔丧归里。9月,撰《先太学君行状》;同月,复撰《教育普及之根本办法》条陈学部,刊发于《教育世界》,复撰《教育小言》十则。是年,还在《教育世界》杂志发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对辜鸿铭翻译中之错误批评颇酷。辜氏本为学贯中西之大儒,精通多种外国语文,主要用外文写作,却始终留着长长的辫子,自命为清代遗老,性格奇特,自视甚高。王国维批评辜鸿铭是在用西洋哲学解释《中庸》一文。当然,用西洋哲学解释《中庸》也未尝不可,王国维不是自己也在用康德哲学评析《红楼梦》吗?问题不在这里,关键是辜氏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庸》一文原意或增或减,既不阐释《中庸》在中国哲学史上之地位,复不论析《中庸》与《论语》等箸作之相异之处,全文没有讲到作者之姓名,只说是孔氏之书,其实是子思之作品。又批评辜氏读西洋书多为文学,于西洋哲学则读得不多不深。王氏写道:“幸而译者所读者西洋文学上之书为多,其余哲学所入不深耳。使译者而深于哲学,则此书之直变为柏拉图之《语录》、康德之《实践理性批评》,或变为斐希脱、解林之书,亦意中事。又不幸而译者不深于哲学,故译本中虽时时见康德之知识论及伦理学上之思想,然以不能深知康德之知识论,故遂使西洋形而上学中空虚广莫之语,充塞于译本中。吾人虽承认《中庸》为儒家之形而上学,然其不似译本之空廓,则固可断也。又译本中为发明原书,故多引西洋文学家之说,然其所引证者,亦不必适合。”(《王国维论学集》第399页)如此等等。可见,王氏之批评甚苛。

但是,事过二十年后,王国维复读此文时,又写了一篇附记,检讨青年时代之不冷静。甚至有过失之处。现在,让我们看这篇附记之内容:

此文作于光绪丙午,曾登载于上海《教育世界》杂志。此志当日不行于世,故鲜知之者。越二十年,乙丑夏日,检理旧箧,始得之。《学衡》杂志编者请转载,因复览一过。此文对辜君批评颇酷,少年习气,殊堪自哂。案辜君雄文卓识,世间久有定论,此文所指摘者,不过其一二小疵。读者若以此而抹杀辜君,则不独非鄙人今日之意,亦非二十年前作此文之旨也。国维附记。(《王国维论学集》第400页)

从这篇附记可以看出,王氏之性格也是颇倔犟的,以至二十年后,他也仅仅是以文风、词藻而自责自哂,并认为那是少年习气。至于内容,则一仍其旧。可见,王国维也是很自负的。当然,其自负是要靠学识和才干来支撑的,只靠耍嘴皮子是不能服人的。说明王国维之自负是有学术基础的,其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此与年轻时受之学术训练分不开,即便文风有所不佳,王氏也不改一字,原文照发,只在《附记》中以“自哂”言之。当然,王氏之自负仍包含为人处世正直之一面,否则,事过二十年后他也用不着检讨少年之习气,连慧眼识英雄的罗振玉在释析王氏性格时也有“自待颇高”之语,其原因恐在此耳。

六、疲于哲学而移于文学

同类推荐
  •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主要内容分为“机略”“智慧”“恭谨”等。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历史的读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高尔基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高尔基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热门推荐
  • 谷城山馆诗

    谷城山馆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道劫

    圣道劫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棋盘。为揭天道不仁之相,一位寻梦的少年游离在人魔之战的棋局之中,他能否最终主宰万物,请看正文。
  • 嘘,亲亲相公安静点

    嘘,亲亲相公安静点

    她年纪最小的杀手,手上沾满了罪恶的鲜血,本以为不会去爱上任何人却无声无息的习惯了他的存在,他说你这么小,你失去的太多了,我想替你姐姐补偿你的一切,我很好养的,把你床给我分一半,每天你得食物我负责,我会赚钱养家的,乖以后我和你一起走过那些日子好吗?
  • 重生之商海风云

    重生之商海风云

    纵横商海,情揽苍穹,为您刻画一部风云激变的商海帝国
  • 寂静轮回

    寂静轮回

    三界秘闻,神魔趣事,为何万载过后,却成了一种茶后的一种笑谈
  • 血染江山的画

    血染江山的画

    青衣淡目形如泼墨轻言借过,恰是杭州西湖烟色天真淡漠,换君予我下笔落拓清冷轮廓,留于后人自是传说死生契阔。
  • 药田仙道鼎

    药田仙道鼎

    穿越的先辈们!没有金手指不可怕,只要拥有不屈不挠的心,和战胜常人的智慧,我们就可以创造一切。没有灵根,创造灵根,没有功法,创造功法,没有空间,创造空间!以身体为鼎,以天地苍穹为火,容纳天道于己身,练就绝世之仙。用别人的功法,空间算得了什么,那不是金手指,那是懦弱。即使是一本低端功法,我也能研究出无上天道,即使是别人给我一枚空间戒指,我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灵田空间。所以,真正的金手指在于自己的心,我相信我能,我坚定我行,方为康庄大道!
  • 神人时代

    神人时代

    末日结束,神人时代随之降临。全人类都拥有了各自的异能,而孟子昂却得到了一个神人系统,没有异能的他,该如何在神人时代风生水起……
  • 绣江山

    绣江山

    一个刚刚历经风雨而定的王朝,一张可以扭转世势的绝世绣图,引出各路人物,各种身份。她风华出尘,聪颖个性,背负深仇,误中剧毒,差点嫁与仇人,于重重计谋中从容应对,不乱始心;他凤目墨瞳,眸光流转于江山与美人之间,纵有深谋天下之智却也控住不住心之一动。而他隐光掩华,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却被惨痛记忆压迫,步步经营,谋划只为君临天下。二人各自为谋,走向对决江山。深藏的身份,上一代恩怨难解,黑衣人身份扑朔迷离。江湖朝廷,匈奴中原,锦绣江山,情劫难解,女主在猜疑与阴谋之后如何选择,绣图背后的真相为何?谁主江山,谁愿携爱傲群雄?
  • 英雄世界大乱斗

    英雄世界大乱斗

    凡人世界的和平被数位来自英雄世界的神秘组织打破,法师、刺客、美女、帅哥、速来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