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9100000052

第52章 鉴才智慧——观人识百相(3)

古人囿于封建正统观念,对于篡汉自立的王莽一笔抹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但是,王莽为了篡权的需要,在此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有迷惑世人之处。我们体察《放言》一诗本意,借此说明知人论世之难。

王莽(前45-公元23年)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成帝时,王氏家族显贵。因为莽的父亲王曼早死,未及封侯,王莽在王氏子弟中算是比较寒微的一个:“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给人以恭敬、笃慎、勤恳的印象。大司马王凤(王莽的伯父)病重,王氏子弟只知享乐宴游,惟独王莽“侍疾,亲尝药,乱首蓬面,不解衣带连月。”因此,王凤对他很有好感,有名望的大臣也纷纷上书称扬王莽。汉成帝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王莽参与朝政后,待人更加谦躬,处事更加谨慎,不久,升为大司马尚书事,总揽朝政。

王莽秉政期间,做过一些好事,使他的声名大噪。一是搜罗人才。他征集天下通晓古今文经及天文、历算、文字、兵法、方术、本草的士人到京师,分别任用;又扩展大学规模,学舍可容万人,博得天下士人的拥护。二是推让爵禄。由于王莽甚得人心,当时有48万吏民联名请求太皇太后重赏王莽的功德,王莽坚辞。太皇太后封以“安汉公”,王莽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甚至请了病假,极力推让。太后不肯收回成命,王公大臣又劝王莽接受。王莽不得已接受封号,但坚持把封地辞退掉。三是严惩亲子。王莽的儿子王获无辜杀死奴婢,王莽认为这样做违背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原则,责令王获自杀。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奴隶供人驱使,过着非人的生活。王莽以人道为名,令子自杀,显然博取了奴婢和贫民的好感。四是,示俭助贫。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中原地区发生旱灾和蝗灾。王莽建议减税节支,要公府节省衣食,王莽全家带头吃素,又献钱100万、田30顷赈济灾民;官员富民也纷纷效法,有230人捐献田宅。王莽又废除皇家苑囿,设置安民县(今甘肃华亭县),募贫民迁居新县给予安置,还免费提供饮食。同时在长安城内建造住宅,以安置贫民。

王莽的上述行动,不但得到统治阶层的赞扬,也博取了民众的好评,甚至被誉有尧舜之德与圣人之行。尽管王莽已露出沽名钓誉、笼络人心的端倪,但人们并没有怀疑他、指责他。

王莽的矫作伪饰是在篡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他为了进一步操纵平帝,将自己未成年的女儿纳入后宫,立为皇后,同时杀死平帝生母卫姬一家。他诱逼平帝喝了毒酒,却又模仿周公的故事,向天祈祷保护皇帝平安,还将自己愿以身代的祷文密封匣藏,告诫大臣不要传扬。平帝不久病死,王莽号啕大哭,通令天下官吏600石以上皆守孝3年。他拥立年幼的孺子婴即位,却恶毒地指令保傅不得与孺子婴说话,将孺子婴终日禁闭屋内。他做了摄皇帝后,刘氏宗室起兵反对,王莽为了安抚人心,指天发誓要将政权还给孺子婴,但起兵失败后,又食言自肥,终于篡汉自立。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能以篡汉自立将王莽一棍子打死,至于王莽改制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他。但王莽个人品质遭人非议的确是事出有因,查有实据的。按照白居易的说法:“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王莽在刚刚成名、众望所归的时候死去,人们就永远会将他作为圣贤敬仰。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和本质有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实践的观点看,王莽并非自始就是野心家和小人。换一个社会环境,在另外一种历史条件下,王莽亦有可能扮演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和开国君主的角色。《汉书·王莽传》评论说:“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匿以成篡盗之祸。推世言之,亦天时、非人力致矣。”

败坏风气的往往是“大人物”

小人决不仅仅是“小人物”的代名词,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能看他的基本德性。实际上,一些“大人物”的小人习性、小人意识、小人行为,有时一点也不比平民百姓少,甚至更多。封建专制下的居高位者,由于其升迁和依据并非品德好坏,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谋取了高位,多是凭着媚上功夫所得,这就决定了世风的败坏,带头的正是这些“大人物”。

东汉末年,孔融被征召到司徒杨赐府上,秘密核查百官中有贪污行为的人。杨赐对孔融说:“纠查百官,这是我的职责,既为荣耀,也会招来祸事。你不要过于认真,只将一些小官小吏的丑行报上即可。”

孔融为当时名士,他对杨赐的话语十分不屑,他故作一笑说:

“若是这样,岂不失去了整治贪污的根本?小官小吏故然该惩,可他们毕竟是为恶不多,惩之也不足以警天下。那些高官重吏就不同了,只有惩治了他们中的不法者,才能显示朝廷的肃贪之心,亦可昭示王法的威严,他们怎么能放过呢?”

杨赐苦苦一笑,不耐烦道:“你乃一介书生,怎知此中学问?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做便可,否则,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聪明人是不会做的。”

孔融接下差使,心中郁闷。他对他的朋友抱怨说:“我先前敬佩杨赐的为人,本指望他能干些惊天动地的事。不想他欺软怕硬,毫无君子气节。”

朋友听了孔融的描述,忙道:“你为天下名士,连这个你也看不透吗?官场向来不容气节高贵之人,否则似杨赐等人也爬不上如此高位了。何况地位愈高之人,他们所有的顾虑也就愈多,为了升官保身,他们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犹恐不及,气节自然无存。和他们谈论气节,你真是大错特错了。”

孔融失望之极,许久方道:“纵是这样,我也愿尽微薄之力,以整乾坤。”

孔融明察暗访,重点调查了朝廷高官和当时极有权势的宦官的亲戚族人,结果他们无一例外都贪污受贿,且是数额巨大。孔融面对事实,哀叹说:

“这些人都位居显位,竟全是宵小之徒,贪心之辈,国家怎会有希望呢?小民小偷小摸尚要惩罚,和小民相比,这些窃国大盗若是逍遥法外,天理何在?”

孔融开列了他们的罪证清单,拟上报给杨赐。他的朋友知道后,连夜上门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且苦口婆心地说:

“杨赐都不敢干的事,你又何必较真呢?那些人个个位高权重,又有宦官撑腰,纵是事实俱在,谁又能奈何了他们?再说他们品性极差,仇隙必报,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你千万不要引火烧身了。”

孔融镇静地说:

“我是孔子的后代,幸有一些虚名,如你所说,我岂不是辱没了圣人的名声?我是不会答应你的。”

孔融的朋友叹道:

“你不识时务,违逆世情,这不会给你带来幸运,你好自为之吧。”孔融的检举令杨赐惊恐,他召来孔融责怪不止,还附声说:

“宦官势大,连他们的亲族你也敢招惹,此事若是传出,你我都要获罪。好在现在别人不知,你就不要再言了。”

孔融据理力争,杨赐仍是不肯上报,他撕毁孔融的清单,愤愤说: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容得你胡为呢?你是说的没错,可这才是你的大错,你还不知吗?”

孔融至此对杨赐更是失望,心中不禁对他十分鄙视。后来河南尹何进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带着名片向何进祝贺,孔融不耻杨赐的媚上之举,对他彻底地绝望了。他以何进的手下不给按时通报为由,没有进见何进,仅是递上自劾罪状的辞呈,离开了杨府。

所以说,带头败坏世风且影响最烈的,往往是那些“大人物”。贫贱之人由于生活所迫,自身难保,他们虽也会使出小人行径,但和“大人物”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迷惑世人的王衍

在历史上,西晋的王衍以清淡著名。他屡居要职,善于惺惺作态。迷惑了当时的朝野上下,人们对他无不敬慕,称他为“一世龙门”,纷纷效仿他。其实,他清谈误国,枉称君子,最后被石勒压死于墙下。

封建官场中的显达者,一个重要的戒律便是要有上司的宠信,不能让上司怀疑自己的忠心。这不仅是保官之道,也是常胜不衰的要诀。与此相对立的是,若要做到这一点,难免要干些谄媚违心的勾当,有时甚至还要伤天害理,背亲卖友,不仁不义。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抉择,也正是封建官场泯灭人性,黑暗凶险的一个突出表现,过不了这个关口,纵是荣耀一时,也难保长久。俗话说“为富不仁”,显达者也是如此,这是由封建官场的腐朽本质所决定的,透过他们道貌岸然的面纱,人们总能找到他们的斑斑劣迹和见不得人的东西。

在历史上,西晋的王衍以清淡著名。他屡居要职,善于惺惺作态。迷惑了当时的朝野上下,人们对他无不敬慕,称他为“一世龙门”,纷纷效仿他。

王衍有此声望,仕途又是极为通畅,有人便向他求教此中的诀窍,王衍告诉他说:

“做官和做学问是不同的事,学问可以空谈,海阔天空,做官却要脚踏实地,不能丝毫马虎了。”

他回答得模模糊糊,却是绝不提及做官的真谛。私下,王衍只对自己的独生子说:

“心善和坚持主见的人是当不了官的,不会见风使舵和爱惜名声的人也不会荣耀长久。你不要相信我对别人说的话。”

王衍的“君子”之名愈加响亮,他就愈加极力卖弄。他自号不爱金钱,从不言及“钱”字。一次他的夫人郭氏故意让婢女用钱串子把床绕起来,使他走不开。王衍早上起来看见钱,反是微微一笑说:

“把这东西拿掉吧。”

王衍的女儿嫁愍怀太子为妃。王衍每以此事引为自己的最大快事。后来太子遭到继母贾后的诬陷,王衍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惶恐地对夫人郭氏说:

“惟今之计,保命紧要,我要让女儿和太子离婚。”

郭氏哭着说:

“贾后生性残忍,这样她就会放过女儿吗?再说,你英明一世,若是做下这等事来,天下人又会怎样看你呢?”

王衍急道:

“我们为官的,最重要的是要能赢取主子的欢心,这才是我们的立身之基,别的还算什么呢?顾不了许多了,我就上书奏请此事,迟则大祸临头。”

王衍用这种手段逃过一劫,心有余悸,从此他更专营自保之计,对国家大事却不闻不问了。

八王之乱时,王衍胆战心惊,不是装疯卖傻,就是畏敌如虎,有人提出让他整顿朝纳,他竟吓得闭门不出,且说:

“虚名害人啊,他们把我举出来,不是成心要害死我吗?”

为了讨好诸王,王衍还向东海王司马越献计说:

“国家蒙难,乱象迭出,王爷应当依靠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做支柱,且要选用文武兼备者。”

他还推荐自己的弟弟王澄做荆州刺史,族弟王敦做青州刺史。司马越闻言一愣,随即阴声说:

“他们都是你的兄弟,你就不怕损及你的清名?这似乎不像你之所为吧。”

王衍忙陪笑道:

“我们王家对王爷忠心,于此可见啊。别人我怕坏了王爷的大事,这才让我的两位兄弟为王爷独挡一面,誓死效力。”

王衍如此安排,更多的还是出于他自保的私心。他事后对王澄、王敦说:

“荆州有长江汉水环绕,地势险固,青州背负大海,实为要地,我在朝中,你们二人在外,遇事时可相互策应,这足以称得上狡兔三窟了。”

后来,王衍被石勒所俘,王衍为了开罪脱身他竞对石勒说:“我无心为官,年轻时就不参与政事,晋室的败亡当是天意吧。”

石勒气愤地说:

“枉你人称君子,怎可至此还敢胡说?你名盖四海身肩重任,少壮时就登上朝堂,到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可你竟说不参与政事,岂不可笑!破坏天下的,正是你的罪过。”

石勒命人推墙把王衍压死,石勒还以王衍为例对部下说:

“晋之所谓君子,无过王衍了,他的德行若不亲见,谁会相信他实为小人之辈。我们消灭晋室,大功必成了。”

奸诈过人的李林甫

在错综复杂、陷阱遍布的社会里,如果认不清好人坏人,甚至把坏人误为亲人,那么一切祸患便由此而生了,何谈事业的成功和改变命运呢?小人对人的本性有深刻的认识和体察,由此对症下药,个个击破,也就成了小人们最有杀伤力的利器。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要警惕的地方。

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为相共十九年,至死都受到玄宗的宠信。考察李林甫得宠的秘诀,他的奸诈之术和识人之能是不容忽视的。

李林甫在担任刑部侍郎时,他见玄宗特别宠幸武惠妃,便通过宦官向武惠妃表示,愿意协助武惠妃之子寿王当上皇太子。李林甫的密友源絮对此不解,他对李林甫劝告说;“你太短见了,我知道你是想讨好武惠妃,可这么一来,你却得罪了皇太子,不得不偿失?有朝一日皇太子即位,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李林甫蔑然一笑,冷静地分析说:

“皇太子为人忠厚,皇上又不喜欢他,再加上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我料定他前程凶险。与其取悦这样一个无用之人,还不如另寻他路,以为依靠。”

源絮摇头,难以置信地说:

“此乃国家大事,哪是你我所能测度的?你要知道这关系重大,走错了一步便悔之晚矣,不可不慎啊。”

李林甫认定自己所见无失,他连番多次向武惠妃进言。武惠妃当时正愁无人相助自己,李林甫的毛遂自荐顿时令她心花怒放,她兴奋地对身边人说:

“天下能知我心意的人,除了李林甫,还会有别人吗?这个人有如此之能,绝非简单人物,我该扶植与他,好为我用。”

武惠妃对李林甫心有感激,于是多次向玄宗皇帝推荐李林甫。不久,李林甫便升迁为礼部尚书,后来终于做了百官之首。

李林甫当了宰相之后,便把全部心思用在玄宗皇帝之上。一次李林甫退朝之后闷闷不乐,源絮陪他饮酒时有意相询,李林甫便苦声说了他的烦恼:

“张九龄每每和我做对,这总不是一件好事,也许皇上会因此疏远我。”

源絮谄媚地献计说:

“大人料事如神,又怎会束手无策呢?以我愚见,大人如今有权有势,大可和他真刀真枪地干了,不必如此费心。”

李林甫斜视了他一眼,鼻子一哼道:

“你了解张九龄这个人吗?如此一来,吃亏的一定是我。他素有忠正之名,朝野皆知,皇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方让他高居相位。我若和他表面上都水火不容,撕破脸皮,皇上和群臣一定会说我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这只能让张九龄捡到便宜,我怎会这样做呢?你太无知了。”

玄宗一次要给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听闻这个消息,张九龄对李林甫说:

“只有为朝廷立过大功的名臣才能有此封赏,牛仙客平庸无奇,一个边关将领而已,根本无此资格,我要据理力争。”

李林甫心头一亮,便积极鼓动了张九龄速奏此议,他故作气愤之状说:

“大人为国为民,所言极是啊。如果此风日长,岂不坏了朝廷制度?”

张九龄见他没有异议,信心又增加了不少,他拍着李林甫的肩膀说:

“我们同为宰相,为国分忧,为皇上尽忠,关键只要同心同德。你能有此高见,我还担心什么呢?”

他们一同面见玄宗皇帝,张九龄引经据典,力谏不可:李林甫却冷眼旁观,不发一言。事后,李林甫还对群臣散布说:

“张九龄也管的太多了,皇上行事自有玄机,有什么不可以的?我真为皇上感到不公啊,张九龄莫非也想当皇上不成?”

此言传到玄宗的耳朵里,玄宗更恨张九龄的直言上谏了。他恨恨地道:

“张九龄说三道四,朕一忍再忍,谁知还是李林甫深察我心。这个张九龄,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不久,张九龄便被罢免宰相职务,朝廷大权遂落人李林甫一人之手。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创新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创新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创新》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本书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典场景,解读探究人心的策略、诀窍,教给你最实用、最精妙的攻心说话术,使你像心灵魔法师一样,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得体、有效,深入人心,让你成为最有魅力、最受欢迎的人。
  • 积极心态的力量

    积极心态的力量

    《积极心态的力量》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在遍访世界知名企业家、政治领袖、艺术家等成功人士后,总结出的一条最著名的成功公式,那就是,对于任何人而言,只要你拥有正确的心态,你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积极心态的力量》自问世以来,帮助无数男女从痛苦、挫折的生活中解脱出来,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威胁,每个人的人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愿《积极心态的力量》常扮你身边,成为你人生的指南!世界上最大的成功秘密是没有秘密!
  • 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下一个老板就是你

    在当今社会,能否进入老板的行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能够成为一名老板,既不是某些人提到的运气和机遇,也不是另一些人谈及的关系和背景。归根结底,在于你是不是拥有领导的能力!本书正是从一名普通人如何成为老板的命题出发,提出成为老板的八大要素:求上进,勤自省,态度好,树优势,能执行,理关系,知进退,明禁区。通过本书的梳理和分析,每一位职场中人读过后都会受益匪浅。相信你的领导能力必将因此而得到显著提高!
  •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

    这是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读这样一本“感恩”的书,如沐春风。曾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师弟向师父数落师兄的不是,举例说了很长时间,师父耐心地听完后说:你的性格属于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类型。弟子同意。师父又说:可这世界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恶一半;清一半,浊一半……但你只能接受一半,你的世界不完整。包容不完善的世界,就可拥有完整的世界。师弟顿悟。包容、感恩、知足、惜福在现今充斥着竞争、挑战的社会似乎渐行渐远。我们耳边充斥的是牢骚之言、抱怨之声,生活、工作、社会皆不如己意,仿佛上天总是厚予他人,薄予自己。
热门推荐
  • 火影之雾隐有鲛人未娶

    火影之雾隐有鲛人未娶

    【已完结】“喜欢?喜欢就去追啊!管你喜不喜欢我,我就是要跟着你!”像打不死的小强似的木人多荔在干柿鬼鲛叛逃之后还是一心想把他带回来,可是人家根本不领情,不愿意跟她回雾隐!“鬼鲛哥,你和我回去。”从雾隐追到木叶,从木叶追到晓。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伤害和一次次的锥心之痛,木人多荔依旧没有放弃。为了救干柿鬼鲛,纵使遍体鳞伤她都没有说过一句后悔。却在一切都趋于太平后,她选择了离开。如果一切都重新来过,多荔相信她一定会选择那个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天宫海鲁伊。但是……努力了这么久,放弃了这么多东西,对于干柿鬼鲛,她其实从未后悔过。【真想亲耳听你说句爱我啊,可惜……已经不可能了。】--------------------------------------------------组合读者群:182499235-----新文《俯首称臣:美男已签收》欢迎跳坑!------双生:今夜白
  • 魔海剑城

    魔海剑城

    初到异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真界能否不被湮没在沧海一栗中血衣怒发,披盔戴甲,征战于金戈铁马之中执着于心,永不言败最终登临,俯瞰这九天,对酒当歌只余一人,强乐。
  • 相公太坏太腹黑:驭狼

    相公太坏太腹黑:驭狼

    一人、一狼、一剑,行天下!哪怕如狼嗜虎的男人们,在阴谋阳谋中穿梭自在!惊艳!畏惧!要得便是这个效果!什么前情后债,通通与她无关!护我该护之人,爱我该爱之人!是圣女又如何?挑起责任又能如何?照样玩得转!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山群仙会真记

    西山群仙会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高手在凡间

    修真高手在凡间

    一帅哥少年从修真界来到世俗界,只为寻找那份属于他的机缘,从而变得更强,然而这个机缘却是把双刃剑,他就要经过七情六欲的考验以此来磨练心智达到更高的境界。那么他是如何在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呢?一个对世俗一无所知的他又是如何在世俗中身活的呢?他的白雪公主又是谁呢?当几个美女都同时喜欢上他时,他又该如何选择?
  • 爱是慢慢积累的

    爱是慢慢积累的

    叮……手术室灯光熄灭“医生,她怎么样?”“手术很顺利,能不能醒来只能看她自己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只要你还要我。”
  • 亲亲总裁抱不够

    亲亲总裁抱不够

    在S市人人都知道,自家祖坟动得,XS集团太子爷的东西动不得,那一次,她却偏偏倒霉的错砸了他的。他向她索要一百万赔偿款,她甩给他一张冥币,然后想方设法开了溜,本以为能就此摆脱他,却不料,他竟再次找上门。
  • 网游之灭世魔刀

    网游之灭世魔刀

    知天易,逆天难。就让一切阴暗的事物都陷入深渊吧……挣扎吧……
  • 理财要学巴菲特,投资要学索罗斯

    理财要学巴菲特,投资要学索罗斯

    不要以为巴菲特、索罗斯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应中国股市。无论何时,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风险意识、市场无效论都是金融投资领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你要记住,与赢家为伍,你自然会成为赢家。本书以全新的角度,全面介绍了投资大师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希望能够给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