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200000030

第30章 雍正“金头下葬”之谜

历史上对雍正之死有许多猜测,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被一女侠刺杀,还被割下头颅,为了完尸下葬,不得不给他铸了个金头颅安上。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专家推论是因服食丹药中毒而亡,然而这一说法仍有疑点。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突感不适,次日晚病情加剧,当即召集其子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和叔父庄亲王允禄、礼亲王允礼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宣布传位给弘历,然后没几个小时便死去了,从发病到死亡不到一天,众人措手不及,将雍正遗体护送回宫时,连匹马都没有,只好用骡子驮回。而据史料记载,就在八月二十一日,雍正还接见了朝臣,说明当时他的身体情况完全正常。

由于清朝官书没有记载雍正的病情,致使他的猝死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关于他的死因也充满了种种传说:有说他是死于中风;有说他是丹药中毒而亡;有说是宫女和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将他勒死的(柴萼《梵天庐丛录》);也有说是雍正霸占了曹雪芹的恋人,曹雪芹便设法混入宫中,与恋人合谋将雍正毒死,而这个恋人就是《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原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则是吕四娘刺杀说,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都采雍正遇刺身亡之说。明清之际,思想家吕留良反对“异族”统治,拒清怀明,曾写诗直书胸襟:“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雍正八年(1730),雍正皇帝大兴文字狱,将早已去世的吕留良、其子吕葆中和学生严鸿逵戮尸,并割下头颅,将吕留良的另一个儿子吕毅中及学生沈在宽斩决,吕、严的直系亲族男16岁以上者皆斩,男15岁以下者及母妻妾姊妹、子之妻妾等或杀或充作大臣家奴仆,其他受牵连而被杀者不下百人。吕葆中的女儿吕四娘因刚好外出离家,躲过了这场全家抄斩的惨祸,她当即刺破手指,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字,立志为父祖及全家报仇。此后吕四娘便入少林寺学习武艺,练得拳腿轻灵、刀剑精湛。她混入圆明园的雍正寝宫外室,借着陪雍正喝酒的机会,用利剑将其刺死,然后割下雍正的头颅,飞檐走壁而去。次日凌晨,大内便传出雍正暴毙的消息,因为头颅被割,只得另外铸了一个金头,算是完尸下葬。

以上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没有史料可证,纵然有的富有传奇色彩,也只能看做是历史演义而已。那么雍正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他真是金头下葬的吗?

后人根据史籍中的蛛丝马迹推论,雍正很可能是食丹而亡的。

在寻求不老术方面,雍正与历史上的先行帝王相比毫不逊色。早在还是皇子时,他就对道家炼丹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曾写过一首《炼丹》诗歌颂丹药的功效,并与道士往来甚密。继位当皇帝之后,雍正更在宫内蓄养了一批炼丹道士,还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赞赏他“发明金丹之要”。大约在雍正四年(1726年,即他暴毙前9年)开始,雍正就开始服食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对药效深信不疑,并将其赐给宠臣。一次,他赠“既济丹”给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君臣间还讨论服用的方法。后来又赐给河东总督田文镜,并告诉田,这种药的药性“不涉寒热温凉,征其效亦不在攻击疾病,惟补益元气,是乃专功”。雍正还劝其宠臣放心大胆地吃御赐丹药,不用怀疑其药性,因为自己对这种药“知之最确”。

据有关档案的记载,雍正八年春,雍正生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祛邪”,雍正命百官从全国各地寻访道家术士,搜罗在身边,如贾士芳给雍正按摩时还口念咒语,娄近垣经雍正特批在宫里设坛祈祷,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则在圆明园里为雍正炼丹。专门记载清宫日用物品消耗的内务府流水账《活计档》就记录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从雍正八年十一月开始,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的主持下,陆续有大量木炭、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物品被送进圆明园内东南角的秀清村,以后运送的数量越来越多,到雍正十三年止,雍正共下令向圆明园运送上述物品达157次,平均每月要运送两三次,而雍正十三年以后(即雍正死去后)便戛然而止。这些物品用来干什么用的呢?当然是用来炼丹,因为这些恰好都是炼丹的原料。据《活计档》记载,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雍正曾两次从圆明园发出帖子传达旨意,向大臣赏发“丹药”。在这里,“丹药”二字明白无误地出现在了清宫档案中。

从其对道士炼丹的兴趣,对药石性理功能的了解,和长期服食丹药的事实来推测,雍正很有可能是因体内蓄积了过量的银、铜、铅等矿物质,导致慢性中毒而死。炼丹所用的汞、硫、砷、铅等矿物质都是有毒的,对人脑五脏侵害相当大,所以,所谓丹药其实可以说是“丹毒”。

乾隆皇帝甫一即位,立即下令将雍正蓄养在宫中的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驱逐。上谕中说:“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与俳优人等尔,未尝听其一言,未尝用其一药……今朕将伊等驱逐,各回本籍……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另据资料,在下令驱逐道士的同时,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试想,雍正暴毙,新皇帝刚刚即位,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为什么都置之一边,却专门为了几个道士发布一道上谕?究竟道士们犯下什么弥天大罪,才令乾隆不容迟缓,在此时迫不及待地处治他们?乾隆怕道士们出宫后散布雍正的什么言行?又有关于什么的“闲话”可能在宫中乱传?这些都不能不让人去思考、去梳理真正的答案。再从乾隆上谕的内容来看,“未尝听其一言,未尝用其一药”,明显与宫中《活计档》的记载相矛盾,为何要如此表白呢?除了给人一个乾隆有意掩护其父的过失,为其避讳的感觉以外,似乎再也想不出其他什么理由了。如果确是因服丹药而死的话,那么所谓“金头下葬”自然就是无稽之谈了。

由于缺少直接的证明,人们关于雍正死于丹药中毒的推论也只能停留在猜测上,而且还有一个疑点:假如真是丹药致死,那么炼丹的道士必当诛杀无疑,为什么乾隆只将他们驱逐出宫了事?

要解释这个疑点,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唐高宗的所作所为。高宗之父唐太宗也是服食丹药而暴亡的,但高宗担心皇帝服丹致死的事情传出去让世人笑话,便将炼丹的印度方士那罗迩娑婆寐悄悄“放还本国”。人同此心,可以想像,如果雍正真是死于丹药的话,乾隆肯定也不愿让天下人尽知,所以必须要替皇考遮掩事实真相。

不过,还有一个疑问倒是难以解释:历史上食丹而亡的帝王并不在少数,像晋哀帝、唐太宗、明仁宗等都是吃长生丹药中毒丧命的,史书上均对其死因有清楚的记载,为什么清朝却讳莫如深呢?莫非除了服丹而亡之外,真的还有什么世人不晓的玄秘?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龙套

    三国之龙套

    男儿本自重横行,策马扬戈立战功,旌旗百万吞天下,是非交由后人评!从目前投票看,本文将继续走偏重正史的路线,无真气无内功少YY好美女,不喜者请勿入!一群:三国之龙套100280130二群:三国之龙套二群227149962
  • 中国历史探秘

    中国历史探秘

    历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也跟各种学问一样,使我们聪明,带给我们快乐。史学仅仅是一门学术。它既有科学的精深严谨,又像艺术一样美妙动人,史学的艺术魅力,在人类社会中确实是永恒的。这种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根本上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精神生活活的固有方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雅斯贝斯说:“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它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
  • 末代汉侯

    末代汉侯

    ★★时间似乎倒退了1800年,自己成为一位门阀子弟。活着才是真理,该如何面对离奇的生命旅程?一路走过的陈科,面对挣扎于乱世的生命,面对恐惧和希望的未来,何去何从?奇异的历程,让主角超脱现实,最终成长为大汉王候。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易烟醉颜

    易烟醉颜

    阮易烟,本来只是无忧无虑的大家闺秀,入宫中,本也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只是后宫之中有谁能够平安到老呢?要在后宫生存,只能够将别人当成垫脚石了。。
热门推荐
  • 开端之后

    开端之后

    死后重生,真的是重生吗?为何不可是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有何定义?死真的是死吗?当破开宗教的记载,重生小说的阻碍,重新思考,会发现许多幻想,许多未知,许多秘密,死后是否能知道世界的真相?这只有死后才知道。
  • 热血小白

    热血小白

    虚空游荡之乐小白重生为白王,然后。传奇般的王者的崛起之路,身为最强种族的尊严!血红元月之夜,最强王者苏醒!近于完美的妖异之力,不可抗拒的力量。
  • 落魂谷

    落魂谷

    《落魂谷》是鲍宜龙的故事集,由蓝天出版社出版。鲍宜龙,男,江苏省沭阳县人。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写协会会员、宿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故事派对网校十二期、《故事会》培训班十五期学员,西南白马寺团队成员。
  •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中国传奇(林语堂全集15)

    "本书所收各篇,皆为中国最著名之短篇小说杰作,当然中国短篇小说杰作并不止此数。本书乃写与西洋人阅读,故选择与重编皆受限制。或因主题,或因材料,或因社会与时代基本之差异,致使甚至多名作无法重编,故未选人。所选各篇皆具有一般性,适合现代短篇小说之主旨。短篇小说之主旨在于描写人生,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之了解,或唤起人类之恻隐心、爱、同情心,而予读者以愉快之感。小说当具普及性,不当有基本上不可解处,不当费力解释,而后方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本书所选各篇中,若干篇具有远方远代之背景与气氛,虽有异国情调与稀奇特殊之美,但无隔阂费解之处。本书是作者又一部向西方..."
  • 霸道总裁放了我

    霸道总裁放了我

    他被仇家追杀,意外失忆……,她是普通女子,两人本该没有交集,她却意外救了他……;他记忆恢复离开把她忘了……,那晚她喝醉了躺在他怀里,嘴里却叫着其他男人的名字,他怒了“沐之晓,哪个男人是谁”他掐着她的脖子,她没有回答“……”
  • NBA的北境之王

    NBA的北境之王

    提起03一代谁还记得那曾经的榜眼秀?所有人都忘记了我的名字,只知道我是史上最差的榜眼秀没有之一!如今,我要高调的说出我的名字!我是达科·米利西奇!NBA的北境之王!
  • 龙之谷龙出没

    龙之谷龙出没

    残破的阿尔特利亚大陆。不堪入目的往事犹如破碎的梦境,恩怨情仇血腥地纠缠。温暖静好的岁月何时能够重新降临这片焦土?命运流淌着,是条斩不断的洪流。
  • 鬼王宠妃:废材鬼医

    鬼王宠妃:废材鬼医

    在二十一世纪中,她是鬼医,却被未婚夫和徒弟折磨而死,穿越到了仙灵大陆;穿越也就算了,还穿越到一个废物身上。嗯?废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废物。"娘子,我饿了"某王爷看着墨雪,‘饿了就去吃饭’墨雪头也没抬的说“可是,我只对娘子你有食欲”说完,变压了上来
  • 契丹红颜乱

    契丹红颜乱

    第一个故事《小良人》篇:恶女萧于弋在燕京邂逅了被称为“小野狐”的峻气纯良少年耶律世良,要他亲口承诺,要建立功业,娶她做王妃。可在这动荡的年代,当身世迷离秉性耿介的燕京少年和野心妄为的后族女子被卷入朝政斗争洪流后,他们早已无路可退。百年之后,史书记载,她貌丑凶狠,却一夕间脱胎换骨为美人,成为掌控天下的传奇太后,而他被封存在故纸堆中,未筹的抱负冰冷如霜。
  • 战碎天

    战碎天

    一个退隐古老战族,一个天赋异禀的孩童,一个无不知晓上古玉。看似没有相连的关系,但却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孩子本能成为笑傲天下的存在,可惜却因为人性贪婪,无故的卷入了这是非之中!最终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丢了傲人的天赋。孩子是否能另辟蹊径,报了这血海深仇……可是孩子只看到了表面上的敌人,真正的敌人又在何方。他也不知天降“瑜亮”。阴阳本双生,相生亦相克。他真正的敌人并没有丢失傲人的天赋,他是否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他其实什么也不知道,只能靠自己去拨开着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