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200000014

第14章 影像艺术的消费生态化(7)

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主要是从生产的阶段性特征在历史序列上的表现来阐释的。“所谓‘拟像’就是游移和疏离于原本,或者说没有原本的摹本,它看起来已不是人工制品……拟像的‘拟’指的形象自身非真实的虚拟性,还有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模拟性。‘拟像’创造出的正是一种人造现实或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拟像世界’”。

拟像分为三个等级,即“拟像三序列”。鲍德里亚认为,第一级拟像也就是仿造,出现在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初期。此间,在种姓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符号数量有限,传播范围也有限,每个符号都有自己的完整禁忌价值,每个符号都有种姓、氏族,因此,它们不是任意的。这时的符号是一种透明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背后的具体指向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使符号与具体物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出现松动。随之而来的,便是符号指向的非具体化和多元化,并出现了符号独成一体的倾向。鲍德里亚指出,当符号指向一个失去魅力的所指世界的时候,任何具体物和人都不再有意义。这便是强制符号的终结,是获得解放的符号统治的开始,所有阶级都可以没有区别地玩弄符号。这样就伴随着阶级之间的名望价值、符号的变迁一起进入仿造,也就是第一级拟像。

与第一级拟像相比,第二级拟像不再参照自然,而是仅仅参照交换法则,受到商品价值规律的支配。第二级拟像也不像第一级拟像那样,拟像和真实之间时刻可以感觉到争吵。鲍德里亚指出:“第二级拟像则通过吸收表象或清除真实,简化了这个问题,它建立起一种没有形象、没有回声、没有镜子、没有表象的现实。不再有上帝和人的相似性或相异性,但有一种操作原则的内在逻辑。”由此可见,拟像的第一序列之后,符号背后的内在操作逻辑在不断增强。

在第三级拟像中,“操作”“差异调制”从符号的背后以隐形的力量显现出来。符号在背离具体物,走向独立和自由的同时,也陷入了人类的操作阴谋之中,这种阴谋是在科技的催促下、商业的推动中编织而成的。因此,鲍德里亚称之为一种“恶魔的内涵”,“任何复制都意味着一种魔法,从那喀索斯(Narcissus)迷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件事,到灵魂的纠缠,也许还一直到今天这些巨大的技术设备的致命转向都是如此。人类制造了这些技术设备,依次作为自己的影像(麦克卢汉说,这是技术的自恋幻影),这些技术设备又把这个破损、扭曲的影像还给了人类——无穷无尽地复制自己和自己的权力,直到世界的末日。复制在本质上具有恶魔性,它动摇了某种基本的东西。但对我们而言,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什么:仿真(我们在此把它描述为代码的操纵)仍然是,而且永远是操纵、控制、死亡等这些巨大事件的场所,如同仿像物体(原始小塑像、图像或相片)的目标首先是一种魔法操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三级拟像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和不容易被人察觉的阴谋。也正是这种背后的操作阴谋,让符号控制了大多数人的自由,并让这些人乐此不疲。在他们被符号俘获的同时,会感到一种因得到符号的“宠爱”而产生的“幸福感觉”。这种感觉是在内在的操作下所形成的“模式”幻觉。从原始积累结束开始,系列生产就被“模式”生产所代替,从此它们不再是机械化再生产出来的,而是根据它们的复制性本身设计出来的,是从一个被称为是“模式”的生成核心散射出来的,这就是拟像的第三序列。

鲍德里亚指出:“在第三级拟像中,不再有第一级中那种对原型的仿造,也不再有第二级中那种纯粹的系列:这里只有一些模式,所有形式都通过差异调制而出自这些模式。只有纳入模式才有意义,任何东西都不再按照自己的目的发展,而是出自模式,即出自‘参照的能指’,它仿佛是一种前目的性,唯一的似真性。我们处在现代意义上的仿真中,工业化只是这种仿真的初级形式。”

鲍德里亚拟像理论对当代影像文本的研究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目前,无论是对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研究,还是对当代影像文本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鲍德里亚理论的研究,除一批是对原著的翻译之外,涉及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有仰海峰的《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戴阿宝的《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克里斯托福?霍洛克斯的《鲍德里亚与千禧年》,道格拉斯?凯尔纳的《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等,但是没有对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渊源、形成、发展做全面的探究。对影像的文化性研究,在国内主要是尹鸿的《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戴锦华的《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和《电影批评》、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以及金丹元等一批学者从影视文化美学角度关注影像文本。电视方面,多从电视的艺术性和技术层面关(观)照电视文本,主要著述有:高鑫的《电视艺术学》,赵凤翔、吴炜华、薛华的《电视艺术文化学》,邵长波的《电视结构艺术》,王晓红的《电视画面编辑》,张新芝的《电视技术》等。网络影像方面,国内主要学者如黄鸣奋、欧阳友权等也主要是从网络文化方面对影像有所涉及,没有把影像文本纳入到拟像理论视野当中予以研究。

目前,直接将鲍德里亚和影像文本结合起来的研究仍不多。这方面的研究如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刘悦迪先生,他在英国人克里斯托弗?霍洛克斯所著的《鲍德里亚与千禧年》的导读中,提到了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对影视文本的影响,但仅仅是导读性质,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阐述。再如广西师范大学的断祥贵、麦勇雄的《“拟像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0期),虽然对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给予了阐述,但仅仅停留在了消费领域,并未就其对影像文本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还有香港城市大学吴炜华的《拟像中国的未完成叙事》(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二期),主要对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进行了梳理,虽然提到了影像叙事,但没有深入探讨“拟像”对影像文本的影响。同时,湖北大学的王珂虽在《解读<黑客帝国>的中鲍德里亚哲学符号》(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6期),在鲍德里亚哲学符号的“拟像理论”对电影叙事的影响方面有所涉及,但对当下电视中“拟像泛滥”这一现象没有给予解读和阐释。美国学者威廉?欧文也曾经在所著的《黑客帝国和哲学》中探讨过现实与虚拟世界,但也没有全面地就“拟像”对电影和电视文本的影响和改变,做深入分析,对于当代影像文本的奇观化、拟像化和非生态化的发展趋势,理论上没有予以科学、深刻的解读。总体来看,把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用于解读和批判当代影像文本所表现的各种症候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

二、当代影像文本的拟像消费

当我们用鲍德里亚拟像理论观照消费语境下的当代影像文本时,发现在后工业化的今天,铺天盖地的影像现象具备了拟像的特征,影像文本从作为反映现实的一个载体,过渡到有目的性的构建虚拟,进而指导现实这一过程中,影像文本的虚拟化操作日益得到加强。影像文本放弃了应有的高尚精神规格和文化诉求,走上了与背后商业消费合谋的路途,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方法则是摆脱生产的束缚,依靠大量的没有本源和真实意义的拟像。在这里,“真实”已无法与我们接触,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被影像构架出来无数个虚拟的影像。

当我们看电视新闻的时候,看到无数个“真实”的图片,这些图片出现的目的就是让受众相信这是“真实”的,然而,那只是供我们体验的表面现象的连续而已,是一堆破碎形象的拼贴和组合。任意一组图像组合,都能产生新的意义,每一个形象都能唤起更多的形象;每一个形象都是一个拟像,一种没有原本的摹本。消费阴谋则是影像拟像化的内在动力。这一点仅仅从影像文本的结构和内容上来予以解释,显然不能解决问题。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与当前影像文本所表现的“症候”,存在内在的理论契合点,如拟像的发展逐步脱离了具体生产的过程,即符号的所指发生了变化并逐步脱离能指,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意义上的符号系统。从此,符号内部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组合、更新,表达出比原来能指更丰富的意义,并指导生产。此时,符号的背后已经没有了本源的存在,有的只是大量虚拟符号具有前目的性的繁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影像文本的拟像化进程,正是在拟像这一大的语境下发展的。因此,当代影像文本的拟像性特征,折射出鲍德里亚拟像理论解读当代影像文本的理论优势,凸显出“拟像理论”在当代文艺学领域中特殊的学术价值。

当代的影像消费异化为拟像消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影像文本相对于文字文本的独立价值被消解。影像文本是影像图像或者画面的直观性外在结构,是由一系列的各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剪接而成的连贯的、有意义的影像序列,是一个相对完整和自足的系统,不同的影像剪接会表达不同的含义。影像文本区别于文字文本的优势是其浓厚的技术色彩和消费意蕴,成为当前经济、文化等大环境中的优势文本。“我们正处在一个仿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社会复制(如信息处理,交往、知识产业等)取代了生产充当的社会组织原则的地位……在其中,形象、景观和符号的作用代替了生产和阶级冲突的逻辑,而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种充满仿真、复制、符号和景观的视觉社会里,文字文本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影像文本却走向前台,并不断地在各个领域攻城掠地。文字文本从来都是被认为是精英阶层耀武扬威的武器,它们通过一定的文字文本形式表达着精英阶层的是非曲直、真善美、假丑恶。文字文本是在被理解、被思考的前提下才会发生作用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的到来,理解、深度、思考等字眼被浅显的大众文化所排斥,它们需要寻找新的消费语境下的代言人,影像文本便以无可争议的绝对优势挤走了文字文本成为“宠儿”。影像文本的凯旋并不意味着对文字文本的全盘否定,应该说是一种扬弃,即对不适合当代消费语境的东西的排斥和消解。

影像产生效应的直接前提是观看,而当代消费语境下的影像文本发生作用的前提则是被消费。我们在认同文字文本所具有的表达深度和超级想象力的同时,很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深渊”,即影像文本意义表达的浅显性,没有深度逻辑。可以肯定,这仍是基于“精英思维”的非理智判断。事实上,当代影像文本能够依靠自身的优势,被广大的影像受众所接受、所消费,本身就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影像思维的应用,然而这种智慧却常常被当作是一种“肤浅”和“无知”。产生这种观念的很大的原因就是拟像现象的负面作用。

第二,影像文本的表达方式在当代消费语境下,表现出更为诡秘和虚幻的一面,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其背后不可告人的消费阴谋。所以,当前的影像文本较以前传统的记录式表达,呈现出现代消费的目的性推介特点,然而这种推介是隐秘的,是在某种借口或者掩盖下进行的,这也就是鲍德里亚所称的拟像性。当代影像文本的拟像性主要表现为:借助大量的图像符号、影像语言,直接或间接对预设的某种目的进行建构,以达到影像最终被受众所消费,实现最初的预设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影像文本不是精英阶层所认为的那样:影像本身就是肤浅的,构造深层次的东西是超出其能力的。事实上,影像文本的演变有一个从单纯的叙事方式向高级的、虚拟的、建构表达方式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了拟像演变的内在逻辑,当拟像演变到了社会无法承受时,影像的拟像性的弊端就呈现了。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课外雅致生活-永恒的流淌,古典音乐

    课外雅致生活-永恒的流淌,古典音乐

    “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这些概念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印章、玺印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印章、玺印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热门推荐
  • 让爱情成为习惯

    让爱情成为习惯

    他总记得,母亲曾说过,当你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用心去看她的眼睛。他看透了那么多人的心,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眼里满满的都是那个人。哪怕你现在不爱我,还请让我留在你的身边,让你习惯我的存在。因为我知道,等你习惯了我,就再也离不开我了。
  • 联盟意志

    联盟意志

    离开烈日城邦,是苏恩蓄谋已久的计划,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掌握家族所有的传承秘术。正是接受家族传承的过程,让苏恩更加坚定了前往灵陨之地的信念,据说最接近完整的传承信息就在哪儿。然而,魔灵大陆所有城邦以外的地方,都充斥着各种危险元素,这一点苏恩心知肚明,因此他必须获得别人的帮助,也就是那些与他志同道合且身怀本事的人。联盟的意志,由此诞生。
  •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百善孝为先(小学卷)

    这是一部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百万师生心血与汗水的作品集,是青少年学生用爱心和激情编写的德育教科书。《百善孝为先》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共选辑了271名学生在“孝敬父母月”活动期间写给父母的信和感言。本书为其中的《小学卷》。
  • 回逝的光阴

    回逝的光阴

    息生为何,蚀世也空。人生无迹,又能奈何?陨子是一个小小的警察实习生。却在一个神秘杀手组织的一次暗杀下意外被祸及,险些死亡的陨子,死而复生,意外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能力,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把握使用的能力。
  • 穿越之空间农女

    穿越之空间农女

    小花,大名林小花,小名花花,行政管理学院的宅腐学生,没有特长,长得不咋样,最爱幻想,帅哥,巨款,美貌。。。统统没有,一天突然觉醒,想要努力赚钱改善生活,不料,穿越了喔,可她啥也不会啊,咋办,别急嘛,还有魅力无穷神秘空间助你发家,好吧,这可谓再世为人呐,魂穿美女身上,美貌有了,空间有了,就差古装美男啦,想到這,花花鸡冻了(本文为温馨种田文,没有皇宫贵族,文风轻松诙谐。此为本人的第一部作品,绝对有始有终,放心入坑)
  • 崎路行

    崎路行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明代。落魄天涯的坚忍少年在一次次机遇中迈向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引出一段动人传奇。在那人心浮动的时代,有人为生存,有人为理想,有人求名利,有人望解脱。漫漫红尘路,何去何从?且看那场明争暗斗的朝堂风波,那场你死我活的江湖争雄。无边逆旅,重重抉择,爱恨情仇,不悔今生。
  • 小生是魔

    小生是魔

    美人如玉,柔指芊芊,燃尽路黯,怎不敌妖魔横行?百年后,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茫茫红尘何归家?千杯独酌,挽琴述悲欢!斜依断剑,孤影乱仙魔,纵他人痴笑,锦袍血染,铺起尸山骨海!
  • 穿越之我的女友是狐妖

    穿越之我的女友是狐妖

    什么?穿越变成了狐狸?哪来的狐狸,小心脏受不了了,是要我的小命吗?爱上了凡人,就算了当他知道她是狐妖了,对她还会一如既往吗?所谓的父王对她慈爱有加,为了成全她触犯天条。她该怎么办?是放弃这段感情,还是放弃慈父。一次偶然,她可以回到日思夜想的现代,可是这时却发现,她的心已经紧紧的拴在这里了......
  • 误区

    误区

    我在找一个目的,或者应该说是一个目标?我在寻找的过程中却觉得自己背道而驰。
  • 狱龙传说

    狱龙传说

    十年前,燕京苏家被灭门,苏家从此化为灰烬,只剩一个人,那就是苏少宇,他发誓十年后必报灭门之仇,佛挡杀佛,神挡弑神。十年后的他重回燕京,那么他的路该如何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