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信的开头是称名加称谓。例如克家同志,淑一同志。克家是诗刊主编臧克家。私人书信一般只称名,不称姓,表示亲切,公文则用全称。
名称和称谓要顶天写,以示尊敬。称谓之后用冒号。表示以下有话要说。
开头(也有人叫抬头)称呼之后,紧接着是承接语,如果是回信,就要承接来信而给予回音。“惠书早已收到”便是回音,便是承接前信而作的回答。而“惠书”之“惠”属于敬辞。表示对方的来信对自己是一种友谊、友好,甚至是恩惠。
“迟复”是没有及时回信。“为歉”是表示道歉,这也是礼貌用语。“遵嘱”是“遵照对方的嘱托。”这也是礼貌用语。“请加审处”更是礼貌用语,因为毛泽东当时是中共中央主席,臧克家只是一个杂志编辑。用“请”则显得主席的谦虚与礼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些东西”以下,是“启后”之语,谈到正题,字里行间,充满谦虚、礼貌。从“《诗刊》出版”以下,是合题之语,一表示祝贺,二发表正面观点。最后还是“仅供你们参考”,仍然是礼貌用语。也是一个结束语。
最后是敬语或祝辞。毛泽东用了那个时代的通行敬语:“同志的敬礼!”单独成行,空两格书写,还用了惊叹号。
书信末尾要署名,一般署名离底线空两格。毛泽东的署名习惯大约在信纸的三分之二处。最后是署年月日,比签名低一些。
对于比自己年长的朋友可以称兄,对于自己非常尊敬的朋友也可以称兄。例如:
毛泽东致周世创(1955年10月4日)
惇元兄:
惠书早已收读,迟复为歉。承录示程颂万遗作,甚感,并请向曹子谷先生致意。校额诸件待暇当为一书,近日尚未能从事于此。读大作各首甚有兴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正。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谈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顺问
近佳!
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
毛泽东长周世钊四岁,他们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毛主席是中共中央主席,周世钊是民盟湖南省委主委,湖南省副省长。但在信中,毛主席非常谦虚,字里行间充满友谊与敬仰。两人一生唱和殷勤,虽然年长而称周为兄这是古今书信来往之中甚为敬重的称呼。
信末“顺问”另起一行,而“近佳”又起一行而且顶天书写,这就是书信的礼仪祝愿。
2、怎样给朋友写信
文化界之间的书信来往一般称对方为“先生”。“先生”一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成了贬义词,只有对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才称“先生”。如果称工农分子为先生,那便是讽刺。
现在,由于社会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先生”一词又恢复了其尊称之义。逐渐扩展成全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礼貌称谓,成了社会通用的敬称。
社会各行各业的成年朋友之间的书信来往,逐渐的都开始互称对方为“先生”了。(但是,党内还是互称“同志”)其实谁先“生”,谁后“生”,并无关紧要,仅仅是对于所称之人的道德文章表示尊敬。“先生”一词,当今已经成了社会通用的对人的尊称了。
例如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朱筱新先生给桂林先生的来信。抬头称杜先生,颂辞曰:“即颂夏安”。这是按季节问安祝颂的礼仪。
杜先生:
您好!
寄来的大作——《中华尊老敬贤史话》两本已收到,十分感谢您再次给我寄来大作。张习孔先生的书,近日即可交给他。
上封信提到沛鹤将来京工作之事,请您尽管放心,我一定鼎力相助。他动身前,请来信告之。
大作拜读后,颇受教益。先生对中华民族尊老敬贤优良传统的评述颇有新意,且有独到的见解,在近年出版的同类著作中,不失为一部佳作。足见先生治学严谨,功底之深。
我这几年感到工作越来越忙,负担越来越重。但因为手头总也闲不下来,倒也感到十分充实,也不觉得累。
先生近况如何?全家都好吧?在此仅向尊夫人和令爱,令郎、令婿致以问候。
即颂
夏安
筱新
5月28日
3、怎样给老同学写信
人世间除了手足之情而外,就数同窗之谊最可贵了。同窗好友之间书来信往,都是称兄道弟,显得交情深远,已成兄弟情谊。例如北京大学李庆荣教授给杜先生来信,尽管他年长于杜先生,但总是称兄。并非收信人真可以为兄,而是写信人一片情谊,仅仅是书信来往中的礼仪用语罢了。
桂林兄:
你好!
大作《史话》早收到了,粗粗读了一遍,觉得内容很好,深受教益。当前年青一代懂的“敬老敬贤”的,不是非常多,对他们加深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史话》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也很有吸引力。老兄做了一件弘扬民族文化,发扬优良传统美德,有益于社会的好事,可喜可贺!
校庆百年纪念正紧张进行。庆典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听说江总书记可能出席并致词,晚会中央电视台将向全国转播实况。许多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将前来参加。邮电部将发行一枚纪念邮票,有颗小行星将以北大的校名命名。老兄不能前来真是遗憾。
给绍愚书已转交,嘱代为致谢。
最近因乱七八糟的事情较多,不能及时复信,请原谅。
此颂
近安
庆荣上
1998年3日9日
信末“此颂近安”是一句文雅的颂词。实为崇高礼仪之雅语。署名之后加一个“上”字,这是屈身敬人的笔法。
4、怎样给弟子写信
现在的书信礼仪,用词难定的就是先生给学生写信,称呼什么呢?在生活中有的老师称呼学生为“同学”、“同学们”。《现代汉语词典》也认可了这个称呼,但是仔细捉摸起来,还是不大合适,因为先生与学生并非同学,特别是学生早已毕业,已经各自谋生,称呼之语,尚须斟酌。现将杜桂林先生的三位恩师寄给杜桂林的书信,恭录于下,以为典范。
第一封,季镇淮先生的来信:
桂林同志:
三月八日大札敬悉。家中有事,身体欠佳,未能即复,请谅。
“运动”一词,不见于古书,殆出于近代自然科学,并应用于社会科学,理或然也。其加词“古文”之上,见于郑振锋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26章《古文运动》。然未必始于此,当更在前。手头无书可查,亦不能去图书馆查书。
以“运动”一词描述韩愈提倡“古文”的历史发展,我以为恰当的。至于以之描述白居易提倡“新乐府”,则稍觉欠缺,用之亦未尝不可。此词意义至为广泛,自物质至文化思想的变化发展,无不包含在内。没有研究,不足解决问题,殊感抱歉。谨此,即颂撰安。
季镇淮
1990年4月21日
季先生是杜桂林先生的授业恩师,杜先生曾向季先生请教关于“古文运动”的问题,季先生没有称杜先生为“同学”,而称之为“同志”,看似平常实为敬词,“敬悉”也是敬词。文未“谨此”一语,更是歉敬之词,“即颂撰安”,撰,是文人的职业,先生以我为平等之人,故有颂安之语。
第二封是吴小如先生的来信。也称其弟子杜桂林为“同志”,文末并且顺祝“教安”,弟子早已出门,来往视为“同志”,这是一个用通称词语表达敬意的特殊例子。这么称呼好不好,暂且摆在这里,仅供参考吧。
桂林同志:
您好!
三月五日信我迟至四月九日才收到,迟答为歉,《工具书使用法》我也只是五七年那次开课的讲法,后来未再系统讲过。目前这种书很多,新出工具书尤多,拙作自八0年以后出版的工具书,甚少收入,你可加以补充。另外,一定要实习。可奉告者仅此而已。
说老子姓李只是一说,古书只称老聃。可参考史记本传。“间”乃[读书得间]之意,即发现有应诂之处便加以训诂。我们常说人读书有心得为读书能得间,即找到其间隙之处,故应读间谍之“间”,去声。王筠名自当读yún。
匆覆,顺祝
教祺
吴小如
八七年四月九日
第三封信是北京大学教授王福堂先生的信函。王先生也是杜桂林先生的恩师,他在信函中也视弟子为同志。三位教授都这么写,看来可以作为规范来用了。
桂林同志:
多年不知音信,收到来信,非常高兴。您的情况我了解很少,但知你处境不很顺利。现从来信看。也是坎坷不堪。所幸现在已经归队,尚有可为。谨祝顺利。寄奉《汉语方言概况》(第二版)一册,一则作为对袁先生的纪念,二则也以代替被焚的《河北方言概况》从照片上看,你真是个中年人了,不过当初的模样也还看得出来的。
袁先生是在八○年九月病逝的。他给人们留下一片诚挚。现在这里教方言课的数我最年长了,但常觉缺他老人家的指点是个弥补不了的憾事。我在“文革”中也受过冲击,与这里许多同志遭遇类似。所幸厄运已过,还能工作。这是可以与你一起庆幸的。
现在一般高校中文系很少开方言课的,你只好在古代汉语教学之余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欢迎常来信。如有机会来京见面,同时见见母校师友,更是欢迎。机会恐怕是会有的。
谢谢来信贺年。也祝你春节愉快
王福堂
1月23日
5、怎样给长辈写信
子女在外地做事,要按时给父母写信报平安。给父母写信,抬头可以写“父母亲大人”,或者写“亲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简单地写“爸、妈”。写“父母亲大人”文雅一点,写“爸妈”亲切一点。随身份、年龄和家庭习惯而定。
平安家书,一要问好,二要汇报自己的情况,三要打听家中的消息,四要衷心祝福。署名时,自称儿或女,签名后另加“拜上”或叩首等语,这也是礼节。
(1)鲁迅致母亲的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信,早经收到。现在是总算过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几家老店;阴历年关,恐怕是更不容易过的。男已复原,可请勿念。散那吐瑾(杜按:德国柏林出产的补脑健胃滋补品)未吃,因此药现已不甚通行,现在所吃的是麦精鱼肝油之一种,亦尚有效。至于海婴所吃,系纯鱼肝油,颇腥气,但他却毫不要紧。
去年年底,给他照了一个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则当寄上。元旦又称了一称,连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国十六两秤三十斤十二两,也不算轻了。他现在颇听话,每天也有时教他认几个字,但脾气颇大,受软不受硬,所以骂是不大有用的。我们也不大去骂他,不过缠绕起来的时候,却真使人烦厌。
上海天气仍不甚冷,今天已是阴历十二月初一了,有雨,而未下雪。今年一月,老三那里只放了两天假,昨天就又须办公了。害马亦好,并请放心。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一月四日
(2)鲁迅致母亲的信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有答善先的一封信附上,请便中转交。上海这几天暖起来了,我们都很好,男仍忙,但身体却好,可请勿念。
海婴已上学,不过近地的幼稚园,因为学生少,似乎未免模模糊糊,不大认真。秋天也许要另换地方的。
紫佩生日,送了十元礼,他写信来客气了一通。
余容后禀,专此,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平海婴同叩二月十五日
鲁迅给母亲写的信,与其他信件格式不同。“母亲”二字顶天写,其余内容低两格写,分段不再空两格。“金安”二字又顶天写。文中自称为“男”,字写得小一号,竖写时跨右半格。签名时,不写姓,也不写全名“树人”,而只写“树”。礼貌用语写“叩上”,同时写上“广平海婴同叩”。开头“膝下敬禀者”之语,“膝下”之后有时点断,有时连书。
(3)杜沛鹤平安家书一封
爸,妈:
你们好!
来信已收到,信中所示均已一一牢记在心,尤其是您那首诗对我启发极大,揣摩良久,悟透许多道理。
前两天我二姐来了封信,说家中都好,我也就放心了。
春暖花开,我很想在宿舍内养盆花,现正物色花草。您二老若有闲暇,可将从前的花木培养培养,把阳台上的闲置花盆收拾收拾,不必计较花草是贵是贱,只要养着,就会好看,正如看书一般,开卷有益。我工作之余也不闲着了,开始写些小文章,给一些杂志投稿,已经发表了几篇。
我这儿吃穿住行都方便,勿念。只是担心你们,要多注意养生,该行的行,该禁的禁,以健康为唯一原则,一定要善待自己,保养好身体,以免我们做儿女的在外牵挂。著书累了,跟孙子玩一会儿,或者结伴出去转悠一会儿,我们的事,别操心太多。毕竟都大了。先写到这吧,以后想起什么再写。
此致
敬礼!
谨祝
健康长寿。
儿沛鹤拜上
1997年X月X日
6、怎样给社会名人写信
给社会名人写信要特别讲究礼仪,认真注意格式。下面附鲁迅致蔡元培的信供参考。孑民先生左右:久疏谒候,惟起居康泰为颂。日友山本君早在东京立改造社,编刊杂志,印行图籍致力文术,绵力多年。因曾译印拙作小说,故与相识。顷者来华,遨游吴会,并渴欲一聆雅言,藉慰夙愿。以此不揣冒昧,辄为介绍,倘蒙垂青,俾闻謦欬,实为大幸也。专此布达,敬请道安。
后学周树人敬上二月十五日
7、怎样给晚辈写信
给晚辈写信,也要讲究礼仪,也要尊重晚辈的人格。信中可以提醒、嘱咐、讨论,但是不能强把自己的观点加于晚辈。书信抬头可以直呼其名,也可以另加行辈称呼,例如“儿”、“孙”等等。末尾落款也可以直署己名,也可以仅署名字中的一个字。
请参阅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岸英、岸青二儿: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长信,岸青的信,岸英寄来的照片本,单张相片,并且是几次的信与照片,我都未复,很对你们不起,知你们悬念。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在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体今年差些,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你们情形如何?甚以为念。
毛泽东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再参看叶圣陶先生给其女儿叶至美的信
至美:
母亲很记挂你的胃肠病。我看你的确有些憔悴。能不能早些抽时间去治?我忽然想到此一点,特地给你写一封信。
三官昨天早上走了。我本来盼他来,想跟他谈谈,结果也没有谈什么。现在说明年春节再来,姚澄同来,领导上已经预应了她。
母亲想换个卧室。昨夜家庭会议,商定我们与姑母对调,我想母亲一定会同意。到你们那里住,吃东西确不便,而且白天也寂寞。她出院之后,我总想让她快活些,有些消遣。希望你也注意此点,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父书六月卅日上午
叶圣陶给外孙女宁宁的信
宁宁:
你的信收到了。送我的邮票很好,五张花美极了,谢谢你。我现在共有五百五十多张了,进展很快,你来的时候可以细看。旧的本国邮票,你舅舅积有不少,他说等你来的时候挑选吧。
你们都感冒,我并不感冒,可是疲乏得很,自己感觉要垮下来的样子。不知道过了立春节会不会好些。
阿爹写二月四日午后
作者家乡的方言可能把外祖父称为阿爹。这样落款比较亲切。
叶圣陶给其子叶至善的信
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