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7300000006

第6章 “条约”的秘密(1)

1941年6豩2日黎明,希特勒出奇不意地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成千上万的德国坦克疯狂地冲过边界,后面跟着成百万的摩托化部队,希特勒声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进军”……柏林、伦敦、华盛顿都以为苏联的抵抗会在希特勒一个月的闪电战中被粉碎,然而两个星期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德国人遭遇到了最强有力的抵抗,6星期后,美国人和英国人便开始对这场战争重新加以估量了……

合纵连横稿外交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初期,斯大林的职责主要不在外交方面,因此,他对外交政策过问得不多。

但是,后来列宁敏锐地发现,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生存,不能不与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和经济贸易上的关系。苏联当时的政策是力图建立一个联盟体系,以减缓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帝国主义列强对苏联的封锁而造成的压力。起初,这一进展是缓慢的。然而,1921年,苏联和阿富汗、波斯、土耳其签订了和平条约;1922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第一次参加了国际会议——热那亚会议。协约国想把战后的经济负担加在德国和新生的苏联身上,因此便把这两个受害国召来参加会议。苏联代表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限制军备的建议。苏联代表团团长契切林在会议上指出:“只要欧洲和世界笼罩在新战争的威胁之中,恢复世界经济的力量便将被扼杀。”然而,契切林的呼吁并没有引起与会国的注意和兴趣。

于是,在1922年4月16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引人注目的《拉巴洛友好条约》。根据这个条约,热那亚会议的这两个“弃儿”在“平等的基础上”恢复了友好关系,并且相互撤销了对方的债务。这是一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帮助德国人恢复战争创伤的行动。那时德国正企望着民主,如果其他国家也像苏联那样做,希特勒的法西斯政权也许不会在德国产生并迅速地兴起。

苏军部队在芬兰境内行进。苏联的外交带着两项政策大步跨上了国际舞台,这两项政策就是:通过限制军备达到和平;跟有困难的国家建立平等关系。这种政策是从苏维埃的意识形态和苏联本身的需要产生出来的。苏联强烈地渴望和平,因为和平将给苏联赢得重建家园的时间和机会。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各大国的贪婪无度;因此苏联的盟友自然是那些战败国或殖民地国家。苏联首先寻求在它的四邻建立和平。其次,尽可能地寻求世界和平,因为任何地方的战争都有扩大的可能。

在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感召和影响下,到1924年初,英国及多数西欧国家承认了苏联,这大大减缓了苏联的国际压力。

20年代后期,拉巴洛条约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个基石。然而,令斯大林担忧的是,德国会同西方和解,并进而结成反苏同盟。1925年10月,德国加入洛迦诺条约,并于第二年又被接纳进国际联盟,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斯大林的忧虑。

鉴于对国际形势的估计,斯大林内外政策的出发点是,他相信战争已经追在眉睫,而且很可能在苏联还没有来得及积蓄力量之前,帝国主义列强就会联台起来将它摧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斯大林亲自发动了实现农业集体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运动。他一再告诫党内: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斯大林希望苏联能够避免战争,而使战争只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之内。然而,严峻的国际形势使斯大林不得不考虑苏联被卷入战争的可能性。1925年1月,他在中央委员会上指出:

由于战争的前提日益成熟而使战争的不可避免(当然不是明天,不是后天,而是几年以后)。……我认为西方革命运动的力量是强大的,这种力量正在壮大并且还会继续壮大,这种力量能够在某些地方推翻资产阶级。事实就是这样。但是要保持住这种力量是很困难的。……当我们周围的国家里发生纠纷的时候,我们的军队问题,我们军队的实力问题和它的战斗准备问题就一定会成为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这并不是说,在这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去积极地反对谁。……我们的旗帜依然是和平的旗帜。但是,如果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就不应该坐着不动。我们必须行动,但我们是最后行动。我们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把有决定性的砝码、把能够举足轻重的砝码放在天平盘上。

到了30年代,斯大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斯大林最担心的一种危险是日本人会侵犯蒙古人民共和国,因为这个国家当时起着缓冲国的作用,而且实际上是苏联的保护国。如果日本人这样做,战争就无法避免了。苏联把中国东北的铁路卖给日本缓和了边境上的紧张局势,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李维诺夫曾设法同日本谈判,目的是想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但日本人拒绝了。

斯大林这时不得不承认,对苏联的直接威胁在东方而不在西方。事实也是如此,当时日苏关系非常紧张,两国都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苏联匆忙调兵遗将并制订计划在远东发展工业以支持红军。斯大林继续严守中立,拒绝同英国和美国合作反对日本,甚至不参加国联的一个检查中国东北局势的委员会。斯大林绝不做任何有可能被用作发动战争的借口的事。

希特勒的兴起改变了全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历年来,苏联一直支持德国关于修改凡尔赛条约的要求,认为这是个会挑起战争的坏条约。但是希特勒比凡尔赛条约更能挑起战争。德、日退出国际联盟后,苏联就抱着建立反侵略的集体协议的公开目的参加了这个组织。从那时起,李维诺夫便努力寻求把“民主力量”结成联盟来遏制纳粹的战争倾向。

但是,以张伯伦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却扶植了希特勒,他们把过去10年来拒绝给予德意志共和国的东西一下子全都给了希特勒,这些东西就是:重新武装莱茵区、在纳粹恐怖下在萨尔进行公民投票、德国重整军备、扩充海军、希特勒一墨索里尼共同干涉西班牙。英国金融集团以前曾索取巨额赔偿,从而窒息了德国的民主,现在却用投资和贷款来帮助希特勒。世界上每一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英国保守党之所以给希特勒这些好处,是因为他们认为希特勒是他们反苏运动中的“打手”。假如对英法外交部当时的目的还有任何怀疑的话,慕尼黑会议使这些怀疑烟消云散了。嘲弄全世界的、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一举就是他们诱使希特勒东进的一张王牌。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战争的阴云在欧洲上空集结。希特勒一再地表示敌视苏维埃政权,并宣布他对乌克兰和苏联其他领土的要求,以满足德国扩张的需要。他的侵略政策令人不安。但是在希特勒担任总理的最初几年,斯大林没有公开谈到过德国。拉巴洛条约和其后的两个条约仍然有效,他希望德国人会继续恪守这些条约。与此同时,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视着能表明希特勒真实意图的各种迹象。

斯大林在小心翼翼地安抚或至少避免惹怒纳粹德国的同时,对希特勒的好战宣言感到越来越不安了。德国波兰互不侵犯条约暗示希特勒正在怂恿波兰对乌克兰提出领土要求,也许斯大林在设想两国有可能共同分享苏联的大草原。

1941年2月,就任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斯大林首先关心的是苏联边界的安全。当时的形势对苏联来说是十分严峻的:德国人通过北方从波罗的海进入苏联的道路是敞开着的;由于波兰已经屈从,因而德国从中路穿过波兰入侵苏联的线路已经打开了。苏联政府于1934年夏季分别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的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南边界的安全。但斯大林明白,波兰人对苏联的几百年的宿怨使波兰成了他的最危险的邻国。

1935年,斯大林开始寻求与资本主义西方结盟。多年来,美国一直顽固地拒绝承认苏联政府。共产主义信条以及关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宣传惹怒了美国舆论。2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繁荣被用来证明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支持或同情苏联的任何言论都可能被谴责为“非美”言论。

美国对自己的财富和力量充满信心,感到没有必要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因而在道义上采取了强烈的反共立场。但在20年代里,两国的贸易却有很大的发展。美国人可以自由地到苏联去旅行,苏联则利用了美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帮助发展了自己的工业。

然而,短暂的经济繁荣之后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商业界开始敦促本国政府承认苏联政府,希望这样做会增加贸易。然而,美国在1933年改变政策的真正原因是需要抵抗日本在太平洋日益增长的支配地位。罗斯福政府上台后,立即着手采取行动,很快就承认了苏维埃政权。苏联报刊兴高采烈地欢呼同美国达成的新条约。但是,关于偿还当年克伦斯基政府债款的争论以及对苏联宣传问题的争论一下子破坏了两国的关系。首任美国驻苏大使威廉·G·布利特的愚蠢举动加剧了这种冲突。然而,1935年7月13日签订的贸易协定,又使两国的关系有了较为友好的希望。

1935年3月,英国的一位低级部长、但已被人认为将任外交大臣的安东尼·艾登访问了莫斯科。高级内阁大臣约翰·西蒙爵士对柏林的访问并没有使苏联对艾登的礼遇黯然失色。在几年以后,丘吉尔写道,艾登“和斯大林建立了联系,在几年以后,这种联系又恢复了,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次访问的重要意义是,斯大林亲自出面欢迎一位低级部长,而他是来自一个和法国一样被认为是苏联的主要敌人的国家。两个月后,斯大林接见了法国特使皮埃尔·拉瓦尔和捷克特使爱德华·贝奈斯。于是,苏法联盟和苏捷联盟很快就建立了。

战争缓冲器

柏林一罗马轴心于1936年10月形成,当时莫斯科和柏林的关系正日趋紧张。纳粹分子正不断地发出敌视苏联的叫嚣。斯大林继续煞费苦心地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战争的最小挑衅。当时他正在注意着东方。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对共产国际的条约。斯大林怀疑德日两国政府已经达成一项秘密计划,协调对付苏联和中国的行动。苏联的一名特工人员获得了德日间的秘密往来信件的副本,证明了斯大林的怀疑是正确的。在中国东北边界上和日本军队发生的冲突加剧了斯大林的担忧。更多的军队被派往这一地区。同蒙古共和国签订了一项新的安全条约,第二年又同中国达成了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但苏联肩负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1938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接着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苏台德日耳曼人危机。纳粹头子的好战行为和德国不断发生的以武力相威胁的宣传,使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心神不安。他们急忙同希特勒磋商,两国政府都同意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要它为和平的利益而让出边境地区。

1941年,斯大林与莫洛托夫一同出席党代会。斯大林可不那么容易丧失勇气。作为对策,他立即建议,英、法、苏3国建立一个反德联合阵线,并同捷克斯洛伐克的统帅部一起准备一项联合军事计划。一旦德国发动侵略,3国应立刻求助于国际联盟,并准备实施宪章的条款。李维诺夫也确认,苏联将遵守1935年的互助条约,只要法国也恪守条约规定的各项义务。苏联的计划本来可以阻止战争,或者至少使战争的爆发推迟相当一段时间,而且斯大林正在拼命地争取时间。但是法国却急于收回它的条约义务,而且英国政府不顾议会中许多保守党议员的反对,明确表示不愿支持法国,如果法国参与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的话。1938年9月28日至30日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既没有同苏联政府商量,也没有让苏联政府参加。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共谋把捷克斯洛伐克拱手交给了德国。

苏联是唯一建议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然而,它的建议却被西方大国抛置一边。于是,希特勒加紧了东进侵略的步伐。1939年3月15日,纳粹德国军队蛮横地违反协议,开进了被解除了武装的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苏联通知德国党,苏联政府不能承认这种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与此同时,苏联向英国政府建议马上召开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苏联六国会议,商讨对策,以便采取有效办法抵抗纳粹德国的进一步侵略。然而,英国首相张伯伦却回答说,这个建议“时机尚未成熟”。

得到这一个消息后,希特勒更是有恃无恐,便夺取了立陶宛的主要港口麦默尔,并威胁波兰在波罗的海的出口但泽。到4月中旬,有7个德国师驻在波兰国境上等候着前进的命令。挑衅事件增加了。美国国务院接到它在欧洲的代表的报告说:“法国最高级官员估计战争的可能是十比一。”

英、法国内的舆论要求同苏联结成联盟来制止希特勒。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指出:“同苏联团结可以挽救和平。”法国前空军部长皮埃尔·戈特说:“俄国的援助对民主国家是极为重要的。”4月间,在英国人中间进行的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是:92%的人赞成同苏联结成联盟。苏联曾几次建议缔结国际联盟来保证东西欧免受纳粹德国的侵略,但每一次建议都受到张伯伦政府的冷遇,经过拖延后,建议便被拒绝了。张伯伦宁可同希特勒取得协议;在5月3日,张伯伦说他准备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使英国下院大吃一惊。两天之后,张伯伦拒绝了苏联关于缔结军事联盟的建议。

苏联国孩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战前与朱可夫一起视察军事演习。连保守党员也开始抗议张伯伦的做法。5月7日,丘吉尔在下院要求同苏联结盟。在这种压力下,英法驻莫斯科大使终于在5月25日接到指示,要他们同苏联“谈判”结盟事宜。自从捷克斯洛伐克受蹂躏以来,至关紧要的两个半月已经白白过去了。接着又有3个星期浪费在等待英国代表抵达莫斯科上。这位英国外交部派来“处理谈判”的代表到了,但却无权签订任何协议。“谈判”继续进行了75天,其中英国人用了59天。苏联人显然要赶紧办事,英国人则要拖延。后来莫斯科突然获悉,英国海外贸易部政务次官已经在同一个德国官员商谈一笔5亿或10亿英镑的贷款。

同类推荐
  • 历史上的玄奘

    历史上的玄奘

    本书依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史料,吸收了现代玄奘研究成果,采用记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玄奘的人生经历,对相关的佛教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作了必要的介绍。
  •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毛佩琦正说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宋教仁自述(上下)

    宋教仁自述(上下)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热门推荐
  • 太初史

    太初史

    茫茫天道谁逆命,我欲剑破苍穹,一腔热血醉清风!大道依旧在,几人能争锋?白发红颜泪湿梦,几度春夏秋冬?叹往事只恨相逢!心死赴黄泉,喜遇笑颜红!
  • 元始八威龙文经

    元始八威龙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河大帝

    仙河大帝

    有呆萌狐狸厌修炼,贪吃懒做爱吃荤。有山野老牛不化形,蹄踏虚空战苍穹。有谪仙师尊姜岚一,遗世独立九重天。有蜀山道人名太二,弃道从佛誓要普度那天下众生。苏林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PS:安静写书觉得过得去的请收藏推荐,拜谢。
  • 重生孽缘:战神殷王妃

    重生孽缘:战神殷王妃

    。。。这就是穿越??琛渃璃拿起桌子上残缺了一半的镜看着干黄黢黑的面颊,这是什么鬼套路,能有一点新意吗,不过就是摸了一下古镜怎么就穿越了,还和现代的玄幻小说一样,天生废材,重要的是长得真黑,记忆里表明自己是琛府的二小姐,玄幻小说里不都是原主乖乖巧巧懦弱胆小吗?这具身体明明是个美人胚子,而身体的主人却是一个天天调皮捣蛋杀鸡撵鸭的货,自己没有灵力打不过别人也罢了,偏偏还琴棋书画都不学,每天的乐趣就是欺负琛府其他少爷小姐,结果每次都是自己受伤。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觞銘二次方

    觞銘二次方

    一段犹如撒旦与堕天使的悲凉恋曲,银色的十字架的两头站着:天堂与地狱。那天他向她告白。她问:“我这颗血淋淋的心你敢爱吗?”他说:“怎么不敢!”她和他两个被命运作弄折磨的人,被伤的体无完肤他,被误解、逃离、背叛的她。越来越独立,还是越来越心虚,走了这么久,发现唯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在黑暗的世界里独自舔着伤口的她们,到何时命运才会帮他们画上句号。
  •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TFBOYS之不平凡的我们

    “小凯,我是丁紫郡呀!你不认识我了吗?”王俊凯用冷冰冰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女生,然后用手拉了拉身边的女生,然后抛下她。雨哗哗的下着——“源源,我们去吃好吃的吧!”“好呀!”“啊!”——“千玺,轻松熊送你!””谢谢!“
  •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绿萝恒秀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术大帝

    法术大帝

    法之巅峰,移山倒海,捉星拿月,毁天灭地!五行极境,囚天,囚地,囚一切!书呆子龙风,携一脑地球知识,通晓五系法术全奥义,在无数险境,万千秘境的万象世界,杀神、杀魔、杀天地,登临主宰之巅。天地终有陨落,我欲永恒不朽!
  • 铁血军魂

    铁血军魂

    他为龙组走出的神话,像潜伏在地下世界中的一条龙。在一场任务中遭人背叛而全军覆没,从此一人远走非洲,龙组神话就此消亡。多年后,非洲战场上又彗星般崛起另一场神话,那就是令世界闻风丧胆的天狼王。当铁血兵王回归,当沉睡的狼王觉醒,注定要在这都市中搅动一场热血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