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300000019

第19章 儒效(3)

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①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注释】

①云:有。

【译文】

所以,人要是没有老师、不懂法度,如果有智慧,就一定会偷窃;如果勇敢,就一定会抢劫;如果有才能,就一定会作乱;如果明察,就一定会搞奇谈怪论;如果善辩,就一定会大言欺诈。人要是有了老师、懂了法度,如果有智慧,就会很快通达事理;如果勇敢,就会很快变得威武;如果有才能,就会很快成功;如果明察,就能很快理解一切;如果善辩,就能很快论断是非。所以有老师、懂法度,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没有老师、不懂法度,是人们的一大祸害。

【原文】

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①,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②。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注释】

①情:指合乎礼义的高尚情操。②不足以独立而治:指老师、法度不可能自我完善,也得依靠礼义来完善。

【译文】

人要是没有老师的教育,不懂法度,就会任性胡为;有了老师的教育,懂了法度,就会注重后天的学习的积累;而老师、法度,是从后天的学习中得来的,并不是由先天的本性得来的,所以不能够独立地得到完善。本性,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却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学习的积累,不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却可以通过后天加以造就。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风俗,是可以改变本性的;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不三心二意,是用来形成知识积累的。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思想,保持一种习俗的时间长了就会改变人的本质;学习时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就能通于神明,与天地相并存了。

【原文】

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①中六指②谓之极,涂③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④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⑤使然也。

【注释】

①宇:空间。②六:指上、下、东、南、西、北六个方向。指:指向,延伸。③涂:通“途”。④反:通“贩”。⑤靡:通“摩”、“磨”,接触,磨炼,指受外力的影响。

【译文】

所以,堆积泥土就能成为山,积聚水流就能汇集成大海,一朝一夕积累起来就叫做年,最高的叫做天,最低的叫做地,空间之中朝六个方向延伸到最后叫做极,路上的普通老百姓积累善行而达到了尽善尽美就叫做圣人。这些都是努力追求以后才得到的结果,努力做了以后才成功的,不断积累以后才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圣明的。所以圣人,实际上是普通人德行的积累罢了。人积累了锄草耕地的本领就成为农夫,积累了砍削的技巧就成为工匠,积累了贩卖货物的经验就成为商人,积累了符合礼义的德行就成为君子。工匠的儿子无不继承父亲的事业,而国都里的居民都安心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居住在楚国就像楚国人一样生活,居住在越国就像越国人一样生活,居住在中原各国就像中原各国的人一样生活。这不是天生的本性,而是后天的学习和感染使他们这样的。

【原文】

故①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②其所恶。《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此之谓也。

【注释】

①故:通“顾”,但是。②徼:通“邀”,求取,招致。

【译文】

所以,人懂得谨慎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认真地对待风俗习惯,加强德行的积累和感染,就成为君子了;如果放纵本性而不重视学习,就成为小人了。成为君子,就会得到永久的安宁与光荣;成为小人,就会遇到永远的危险和耻辱。所有人没有不希望安宁、光荣,而厌恶危险、耻辱的,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得到他所喜欢的,小人却是天天在招致他所厌恶的。《诗经》上说:“这些贤良之人,你不访求也不进用;那些狠心残忍者,你却照顾又看重。民众一心想作乱,怎么甘愿被残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人论①: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甚愚陋沟瞀②,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③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④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⑤检式⑥也。人伦尽矣。

【注释】

①论:通“伦”,类。②沟瞀:通“恂憨”,愚昧无知。③三公:辅助君主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各个朝代名称不同,周朝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④士:官名,有上士、中士、下士三等,其位次于大夫。⑤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为群臣寸、尺、寻、丈: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衡量群臣的德才是一寸高,还是一尺、一寻、一丈高,等于说“掂群臣的分量”、“区别群臣的档次”。⑥检、式:都是法度、准则的意思。

【译文】

人的类别及等级分为:思想没有脱离私心杂念,却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大公无私;行为没有脱离污秽肮脏,却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品行美好;极其愚昧浅陋,却希望别人认为自己聪慧明智:这样的人是一般的民众。思想上克制了私心,然后才能大公无私;行动上抑制了邪恶的本性,然后才能品行美好;聪明而又喜欢请教他人,然后才能多才多艺:去私为公、行为美好又有才干,可以称为小儒了。思想上习惯于公正无私,行动上习惯于善良,智慧能够精通礼仪,像这样的就是大儒了。大儒,可以担任天子的三公;小儒,可以当诸侯的大夫或士;民众,只能当工匠、农夫、商人。礼仪,是君主用来鉴定群臣等级的标准,人的关系伦常也就在其中了。

【原文】

君子言有坛宇①,行有防表②,道有一隆。言道德③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骋⑤志意于坛宇、宫庭⑥也。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夫是谓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

【注释】

①坛:殿堂的基础。宇:屋檐。坛宇:引申指界限。②防:堤防,引申指限度。表:标志,标准。③道德:当作“政治”。④之:指代“道有一隆”之“道”。⑤骋:尽情施展,充分活动。⑥宫庭:室内的厅堂,引申指范围。

【译文】

君子说话有一定的界限,行动有一定的标准,主张有一定的重点。说到政治的要求,不低于使国家得以安定和生存;说到思想的要求,不低于做一个有德才的士大夫;说到道德的要求,是不背离当代的帝王。治国之道超过了夏、商、周三代便叫做渺茫不可信,法度背离了当代的帝王便叫做不正。使自己的主张或高、或低、或小、或大,都不超越这个范围,君子是在这个范围内发挥和阐述自己的思想的。所以诸侯询问政治,如果不涉及如何使国家安定而存在下去,就不告诉他;一般人来求学,如果不涉及如何做一个有德才的学士,就不教他;各家的学说,如果不涉及当代的帝王,就不用听它。这就叫做君子说话有一定的界限、行动有一定的标准。

【鉴赏】

本篇《儒效》由周公辅佐成王的事例引出大儒的作用,那就是“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除了论述大儒的作用外,还论述了圣人、君子、劲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众人、鄙夫几类人的德行,并强调了学习与法度的重要性。

荀子首先驳斥了秦昭王“儒生对于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的观点,接着用孔子将要做司寇,国内一些不法分子都望风而逃的事例,说明儒者若是在朝廷之上就能美化政策,使国家得到治理;若是在阙党之中,就能教化百姓,使他们遵从君主的政令。

在这篇文章中,荀子还谈到了认识论的观点。孔子、孟子都认为圣人是生而知之、无所不知的人,他们制定了礼仪制度,发明了礼乐、文字、弓箭等,并把这些教给了百姓,才使整个文明兴盛起来。这种观点将圣人置于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普通的老百姓只能根据圣人的教导来学习,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圣人的境界的。然而,荀子则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大禹一样的圣人,这是因为“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圣人是普通人经过学习的积累而成的,“使涂之入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所以,所谓的圣人君子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也会有所不知。耕田种地,君子不如一个农民;买卖货物,君子不如一个商人;制造器具,君子不如一个工匠。君子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根据一个人的才能来授予官职,应付各类事件,“言必当理,事必当务”,这才是君子所擅长的。

【精典事例】

周公是儒家学派推崇的人物之一,孔子曾经哀叹自己:“没有梦见周公很久了!”并据此来推断自己将不久于世。那么,周公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成王年纪小,周朝又刚刚平定天下,周公担心诸侯背叛周朝,就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管叔、蔡叔等弟兄怀疑周公篡位,联合武庚发动叛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复叛乱,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让微子开继承殷朝的后嗣,在宋地建国。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遗民,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封,让他做了卫康叔。晋唐叔得到一种二苗同穗的禾谷,献给成王。成王又把它赠给远在军营中的周公。周公在东方接受了米谷,颂扬了天子赐禾谷的圣命。起初,管叔、蔡叔背叛了周朝,周公前去讨伐,经过三年时间才彻底平定,所以先写下了《大诰》,向天下陈述东征讨伐叛逆的大道理;接着又写下了《微子之命》,封命微子继续殷后;写下了《归禾》、《嘉禾》,记述和颂扬天子赠送嘉禾;写下《康诰》、《酒诰》、《梓材》,下令封康叔于殷,训诫他戒除嗜酒,教给他为政之道。那些事件的经过记载在《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代行国政七年,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自己又回到群臣的行列中去。

当初,成王幼小时,有病了,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人河中,向神祝告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命的是旦。”也把那祈祷册文藏于秘府,成王的病果然痊愈。到成王临朝后,有人说周公坏话,周公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文,感动得泪流满面,即迎回周公。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周公去世那年秋后,庄稼尚未收割,一场暴风雷霆,禾稼倒伏,大树连根拔起。王都的人十分害怕。成王和众大夫穿好朝服打开金滕之书,看到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去死的册文。太公、召公和成王于是问史官和有关人员,他们说:“确有此事,但过去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成王手执册文而泣,说:“今后不要再笃行占卜了!过去周公为王室辛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发威来彰明周公之德,我应设祭迎其神,亦合于我们国家之礼。”成王于是举行郊天之礼,果真天下雨,风向反转,倒伏之禾全部立起。太公、召公命国人,凡倒下的大树都扶起培实土基。当年大丰收。于是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所以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

品德高尚的人让人敬仰,羊祜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令自己的百姓仰慕,也让敌国的百姓怀念,这就十分难得了。岘山上的堕泪碑见证了这样一个高尚的人。

巨平侯羊祜被改封为南城郡侯,羊祜坚决推辞不接受。羊祜被授予官职和爵位时,经常避让,他的至诚之心远近驰名,所以他被特别许可不接受分封他的官爵。羊祜经历了两代帝王,一直掌管关键的部门。凡是他参与谋划商议的事情,不管是设置或简省,他都会把草稿烧掉,使世人不能知道。由羊祜荐举而做了官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举荐的。羊祜常常说:“朝廷授人官职,但是却让别人向你个人谢恩,这样的事情是我所不敢做的。”

羊祜致力于整治道德信义以使吴人归顺。每次与吴国交战,都要约定日期才开战,从不做乘其不备、突然袭击的打算。将帅当中有要献诡诈计谋的人,羊祜总是让他喝甘醇的美酒,令其酒醉不能说话。羊祜的军队外出在吴境内行走,割了谷子做口粮,会并记下所取的数量,作为日后偿还的凭据。羊祜每次与部众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通常只限于晋的领地,如果禽兽先被吴人杀伤而后被晋兵所得,就要送还吴人。于是吴国边境的百姓对羊祜心悦诚服。羊祜与陆抗在边境相对峙,双方的使者常奉命相互来往,陆抗送给羊祜的酒,羊祜喝起来从不生疑;陆抗病了,向羊祜求药,羊祜把成药送给他,陆抗也马上服下。许多人谏阻陆抗,陆抗说:“羊祜怎么会用毒药杀人?”

陆抗对守边的士兵说:“别人专门行恩德,我们专门做恶事,这就相当于不战而屈。现在双方各自保住疆界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再想着占小便宜。”吴主听说双方边境交往和谐,便以此事责难陆抗,陆抗说:“一邑一乡都不可以不讲信义,更何况大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显扬了羊祜的恩惠,对羊祜毫无损伤。”

羊祜病重,荐举杜预代替他。武帝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去世,晋武帝哭得特别哀伤。那天天气很冷,晋武帝流下的眼泪沾在胡须和鬓发上,立刻结成了冰。羊祜留下遗言,不让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木。晋武帝说:“羊祜坚持谦让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人死了,而谦让的美德还在。如今就按他的意思办,恢复他原来的封号,以彰明他高尚的美德。”荆州的百姓们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便为他罢市,群聚在里巷哭泣,哭声接连不绝。就连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们也为羊祜的死而流泪。羊祜喜欢游岘山,襄阳的百姓们就在岘山上建庙立碑,一年四季都祭祀他。望着这座碑的人没有不落泪的,所以人们称这座碑为堕泪碑。

同类推荐
  •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蒋介石一家人从溪口·南京到台北

    这是一部蒋氏家庭的生活照,具体描绘了蒋介石从祖上到儿孙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部蒋家王朝的政治照,全面实录了蒋家王朝从蒋介石到蒋经国两代“人主”的政治生涯。这是一部南京岁月的全景照,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因诞生了蒋家王朝的两代“人主”而名扬海内外,国民党的钦定史书誉称:地灵人杰!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原名F.M.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伏尔泰在求学时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P.贝勒反对宗教狂热著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揭露宫廷腐败和教会专横的讽刺诗,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 索罗斯传

    索罗斯传

    书中描述了索罗斯的思想对2004年美国大选的作用,他在2006年《纽约时报》上对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裴卓斯中将的抨击,以及他对慈善和政治活动的宏大计划。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同时也是自由政治活动的代表人物,乔治索罗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吸引人、最具极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声誉来自他非凡的投资才能,而最近十几年,索罗斯开始关注国际政治领域。这是一本对投资大师的思想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

    《袁世凯全传》是一部全面介绍袁世凯生平事迹的人物传记。本书从客观事实入手,自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再现了袁世凯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宪政运动、丁未政潮、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交涉《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诸多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以充分揭示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不做空泛的议论。本书着意刻画了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使读者能够确切了解引发事件的原因,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袁世凯全传》还配以大量的图片,并以附录的形式,介绍了与事件相关的人和事,以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
热门推荐
  • 总裁诱婚

    总裁诱婚

    服饰公司创始人的小女儿沈嘉乐,温婉和善,一次车祸失去了记忆,选择忘却了曾经的一些,也忘记了柏明宇。明宇是受众人景仰的跨国公司继承人,当他找不到生活乐趣时遇见了她。他感谢她的失忆,让他们有重来的机会,可以让他弥补她,可以让她明白他很爱她。
  • 地狱笑星:暴牙小鬼讲冷笑话3

    地狱笑星:暴牙小鬼讲冷笑话3

    冷笑话、爆笑糗事、雷人语录、三国西游轮番轰炸!夫妻、老师、屌丝、古人一网打尽!
  • 相思十一杀

    相思十一杀

    本文由多个故事组成,分为十篇,讲述江湖组织相思门里十一位女杀手的爱恨情仇。以《月季篇》为首,里面交待了一些背景和杀手冷季的故事:最好的剑,配最好的杀手。可是,再好的杀手,她也只是杀手,就像是一把冰冷的剑,只配让主人使用,不配得到主人的爱。可若是不爱,为何江山已固的时候,心头还是抹不掉她的影子?
  • 梦色

    梦色

    三年前她无意犯下的过错,在父母的帮助下逃脱内心的恐惧。三年后,现实的残酷让她躲避到梦境之中。在梦中,她的记忆逐渐苏醒。“你凭什么能够安安稳稳地活到现在?你凭什么享受感情?你以为忘记这件事,你就可以逃脱惩罚了吗?”“对不起,我不是她。”对不起,我不该忘记。其实想想,这都是因果循环,命中注定。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星河巨擘

    星河巨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在哪个时代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大星空时代,是要在竞争中迷失自我,在巨人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如同蝼蚁般被华丽碾过?不!拥有一颗强者之心,手持神兵,驾驭天骑,也可以披荆斩棘,傲视群雄!浩瀚星空,看我征服!
  • 办事兵法

    办事兵法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不外乎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青年人,所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能力,而是在社会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的办事能力。
  • 网王之光景如旧

    网王之光景如旧

    网王同人,犹记当年初遇时的年少轻狂,骄傲飞扬的对方,那样的神采,从不曾忘怀。如今情意绵绵,注定今生。
  • 沈阳日记

    沈阳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本书为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史,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外缘地区的崛起、德意志的巨变、现代化的开端、统一之路、新帝国、威廉二世的帝国、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