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3100000035

第35章 明清时期教育家的思想-前言

元代及明初,是程朱理学教育思想流行时期。元人程端礼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推行理学教育颇有影响。至明中叶,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教育思想,作为程朱理学教育的对立面而崛起,曾盛行200余年。

王守仁提出了以“存养”为特征的教育过程论。他认为教育的起点是“致良知”。“良知”即是人心自然固有的“天理”,是忠、孝、仁、悌、信等道德观念,是不学而能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由于人的“私欲”的遮蔽,才使“良知”“昏昧放逸”,行为陷入“非辟邪妄”。“致”就是“省察存养”,“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他说读书的作用仅仅是印证心中的“良知”而已。“致良知”的教育过程,便是教人直接做去人欲存天理的功夫。也就是“谨守其心”。

王守仁认为理学家的“知先行后”说,导致宋明以来的读书人思想和行为表里不一,言行脱节。为了克服此种弊端,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本体”是合一的,凡“真知”必然表现为行,目的在于强调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严格统一。就道德教育而论,仍有其重要意义。

理学家们注重刻板的规矩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的意义,王守仁则批评这种教育方法摧残儿童身心,认为儿童教育应顺应童子“乐嬉游而惮拘检”之情,重在诱导、鼓励、陶冶。

王守仁的教育理论虽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但他倡导对各家学说,特别是朱子学说持批判态度,这在当时起着启迪人们去进行独立思考的作用。

到了明朝末期,随着社会矛盾激化,边界战争和内部人民暴动频起,以及在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张人性不分善恶,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批评程朱理学主张的中庸之道,反对无关外界的“修身养性”,提出教育要“经世致用”,学习各方面知识,反对八股文钳制人的思想,讲求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强调“履事、习事、实历、习行、习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形成了启蒙学派,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李贽、戴震等,他们受南宋的陈亮、叶适等功利学派思想影响,在批判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教育观点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启蒙学派立足于理气一元论的朴素的唯物论立场,批判“性即理”、“心即理”等错误观点,提出理“即在事中”。人性或人心中不存在“天理”,但具有知理义的能力。王夫之认为这种知理义的能力是在人的力学中,日生日新,“日生则日成”。戴震则认为,“气质之性”就是“血气心知”,亦即是“欲”、“情”、“知”。肯定“欲”的合理性及其在道德修养中的积极作用。启蒙学派清除了理学家和心学家加在人性上的先验形式,把人性理解为与生俱来的生理素质,这接近了科学的先天禀赋说。

启蒙学派当时亲身经历亡国之痛,疾恨理学、心学教人静坐、修心养性,做“无用之人”;斥责词章与八股文的训练,禁锢人们思想,毁坏人才,其祸“甚于焚坑”。他们继承事功学派的传统,主张“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学习军事、财经、农业、水利、手工业、林业等实际知识、技能,造就经济人才。

启蒙学派提出以重行为特征的教学过程理论。他们既反对“知先行后”说,也否定“知行合一”说,主张“行先知后”说,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重新作了阐述。他们认为知和行有区别,不能“销行于知”,但“知行终始不相离”,而行是基础。“行”不仅是“知”的来源,而且渗透于学、问、思、辨各个环节之中。启蒙学派强调“履事”、“习事”、“实历”、“习行”、“习作”、“实践”在教学中的首要作用,但同时亦指出知对行具有反作用,指导人们趋利避害。两者是相辅而行的,“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启蒙学派的知行观及其教学过程论,在一定程度上,已将自发的辩证法和朴素的唯物论结合起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同类推荐
  • 惊魂探险2

    惊魂探险2

    误入鲸鱼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吗,美国的死亡谷真的有进无出吗,唐古拉有什么古怪?这些海底深山的险恶是真实遭遇还只是耸人听闻呢?
  • 全脑超能大学习

    全脑超能大学习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我国古代有“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兴邦”之说,人们也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美国人曾把拥有口才、美元、原子弹视为称雄世界的三大法宝。可见,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独特的魅力。
  • 亲情满屋

    亲情满屋

    真的,“回报”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尘世风华:逆天除魔师

    尘世风华:逆天除魔师

    天才除魔师因一时失足穿越变成废柴二小姐,当天才变废柴一切变得不同。那些欺她,骗她,之人将一一被她寻找,能力,美男也将因她的能力不断升起更逐渐出现,当能力为主时,一切又变得不同,家族的明争暗斗更让她铁心的把这个世界颠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十年平凡的你

    十年平凡的你

    用最质朴的语言,描述小城少女的成长轨迹,真实不造作,所有在成长路上遇到的艰辛、困苦、开心、收获,娓娓到来。
  • 丫鬟有点坏

    丫鬟有点坏

    无语啊!人家不是穿王妃,就是穿公主的,到我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捞着,却成了一个哑丫鬟了?怎么?他居然是歹毒小姐的未婚夫?为什么偏偏要爱上他?爱他,后果就是被人绑成粽子丢进雪地里?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捏?在哪里?你讨厌我,你欺负我。怎么?还真当我是Hello,Kitty了?“哼~哼~哼,表以为偶是这么好欺负的?”小茹心理邪恶的想:错了,还是大错特错!看我怎么应付你的发难,我要见招拆招,我要发飙了、、、
  • 光明圣女:天才小公主

    光明圣女:天才小公主

    她,冰仙儿,天使的面孔恶魔的心,黑白两道皆是她的玩物!一次生命奇异的流失,一场注定好的神秘死亡,等待而来的是转世重生!她素有尤物之称,却又缥缈如仙!她身后,万里血海,累累白骨!谈笑间漫天血雨,生与死的瞬间,有的只是她颠倒众生的笑颜,面对凌厉无情的杀戮,她一向是以杀止杀....八大群域,神界……天才云集,妖孽横出不穷,且看她如何踩着众天才,登上顶峰!强者之路,各色美男美女环绕,她该如何抉择?(热血+言情+争霸+美男美女)
  • 未定奇少

    未定奇少

    经过社会的洗礼,时代的变迁,不愿随波逐流的他,有幸得到商界大亨指点,让这个只有初中文凭,一无所有的孤儿走上他人生巅峰。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由于衷于自己的理想抱负中,无心冷落了当年海誓山盟的妻子,郁郁寡欢的妻子,与人东窗事发之后,幸福指数一路下滑,紧接着接二连三的不幸发生,让他痛不欲生,在他即将漰盘之前,审视自己从新振作,力揽狂澜之后他做了件让人费解的事情……
  • 玄幻男与言情女

    玄幻男与言情女

    这是一个融合的世界,玄幻故事的男主角与言情故事的女主角生活在同一个时空。这是一个分离的世界,玄幻,仙侠,科幻,言情,都市,奇幻的世界统统出现在本书中。主角们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必须经历二十三种完全不同架构的故事世界。
  • 不见竹马弄青梅

    不见竹马弄青梅

    不过是哥哥,他知道。自十三岁起,她便处处宣扬,他是她哥哥。他,沈谦。她,莫小晰。他们相识于父母单位的幼儿园,从三岁,她之于他,就是特别的。最后他却只能挽起另一个女子的手,步入礼堂。那一夜她在礼堂外看他,看他温文尔雅,看他风度翩翩。这一生他都是她的哥哥,少年时曾经懵懂的情愫,未曾开始,已经结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样的情谊,他与她,却在最好的年岁里路过了彼此。
  • 伏心录之琴剑传奇

    伏心录之琴剑传奇

    悲情一世,却义薄云天;执傲一生,却青史无名;爱过,恨过,却终归无有……
  • 中国民生60年

    中国民生60年

    一个真正实现了民生变革的社会,是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一个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不但可以促进民生变革及其发展,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生变革60年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首,并深深地思索。60年的民生变革怎么去形容和评价?古语云:鉴往知来。历史或许才是最好的回答。60年一个轮回,而中国民生变革的轮回需要回答和回味的的确太多太多。让本书带领你驻足回眸,去感受、去回味60年间,中国人民与中国民生变革历经的磨难和阵痛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实步伐。
  • 六界凡途

    六界凡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