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3100000042

第42章 黄宗羲:抨击八股科举,倡导学校教育(2)

在他看来,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若只是讲究个人“一身之行为”,而在“国家之急难”时刻无能为力,绝非真正的士人。要成为一个“真儒”,就必须将“学道”与“事功”紧密结合,既有学问,也会应用。这些都有力地说明,黄宗羲在实践致知的教学原则时,既重视读书活动,也十分注重于实践中学习各种本领,即实际才能的培养。黄宗羲提出这一思想,是为了改变晚明士大夫在谴责天崩地裂之变的情况下,不思为国家分忧解难,依然故我地逍遥自在,醉生梦死,“落然无与吾事,犹且说同道异,自附于所谓道学者”的社会状况。

他提出要从教育入手,要解决教学中抱残守缺、脱离实际的问题,要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对所学的东西能结合实际,融会贯通,“敛于身心之际,不塞其自然流行之体,则发之为文章,皆载道也,重之为传注,皆经术也”。力主文以载道,经世实用,反对做两脚书橱,一介腐儒。

黄宗羲针对时弊,提出的“学贵适用”的原则,既批判了鄙视经世才能,不关心社会变革的空疏学风,也反映了当时城市市民与工商业者在历史变动时期对于教学的期望与要求,其时代意义是明显的。而这种强调经世实用、培养应务才能以服务于国家、民族的教学观念,至今仍有价值及意义。

黄宗羲认为学生能够提出独立见解的前提是多读书,广泛地读书,形成渊博的学识,所以他主张求学贵在创新,提出独立见解,反对因循守旧。信奉一家之言,道:“余谓当复墨义古法,使为经义者全写《注》、《疏》、《大全》汉宋诸儒之说,一一条具于前,而后申之以己意,亦不必墨守一先生之言。”强调“申之以己意”,否定“墨守一先生之言。”他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者为真。凡依门傍户依样画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

对于独创之精神,黄宗羲一贯推崇,对其弟子陈葵献他大加赞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各种学说加以全面了解比较,予以汲纳,消化理解,独立思考而后使自己的领悟具有创造性。

黄宗羲学贵独创的教学原则,不仅表现在教育者的教学过程,还体现在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舍取之上,其中“发先儒之未发”,注重“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的观点在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黄宗羲提出要对所学习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然而思考离不开在求学过程中善于提出各种怀疑。所以,黄宗羲又强调“能疑”。他把怀疑视为是“觉悟之机”,在《南雷学案答董吴仲论学书》中明确指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从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问,当他的弟子对其老师刘宗周的学说存在疑问并撰写文章请教时,黄宗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持这类质疑的人是“真善读书者也。”“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的人不怀疑而轻以相信,并非是真信,只是因为不善于提出怀疑。

黄宗羲强调怀疑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善于提出怀疑的人,才能引起深思,才会有所创见,这是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值得我们借鉴。质疑式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要造就日后对民族、国家有用的人才,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质疑的重要性。

黄宗羲认为,要在求学过程中有所创见,调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同时还必须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因此,讨论辩难是他在讲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他的高徒李邺嗣在《送万充宗授经西陵序》中称,他们的学习方法通常是众弟子们“先从黄先生所授学说经诸书,各研其义,然后集讲”,每月两集,有疑问或不解之处,先生到宁波后,再“从执经问焉。”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方法包括自修、集讲、问难3个阶段,提倡独立思考,注重集体讨论,最后由老师解释疑惑。这样不仅学习氛围张弛有致,而且由于解释是在各人都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讨论时又畅所欲言,所以经常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火花,“发先儒之所未发者,尝十之而三焉”。

黄宗羲的这种研究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为浙东造就了一批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方面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这也为近代以来高校文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借鉴,有着良好的效果。

学习单靠自己的质疑,没有师生、学生之间的“辩难”切磋,见解是很局限的,而“辩难”恰恰是学生创造能力得以表现的机会。正因如此,黄宗羲非常重视学习中的讨论辩难。他认为,要在求学过程中有所创见,调动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师生群体的积极作用。

黄宗羲在《孟子师说·题辞》中说道:“天下之最难知者,一人索之而弗获,千万人索之而无弗获矣。天下之最难致者,一时穷之而未尽,千百年穷之而无不尽矣。”这是他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辩难的思想基础。教学者与学习者济济一堂,相互探讨,而且十分热烈,出现“一义未安,迭互锋起”的现象,导致讲经会产生成果,在学问上“思至心破,往往有荒途为先儒之所未廓者”。

黄宗羲在他的讲学实践中,始终以辩难为其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展开自由式的讨论,并在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之际寻求学问的真谛。学生们在这样一种较为自由、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质疑问难,切磋讨论,就易于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探索对人生、社会的正确把握,以至有所发见,有所创新,发“先儒之所未廓”,并于其中培养出真才实学的人物。因此,可以说这一教学方法仍是现代教学过程内值得借鉴的。

黄宗羲坚持自己一贯倡导的为学者当要穷经兼读史和经世致用的主张,认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故兼令读史”。他认为通经是第一位的,“人不通经,则立身不能为君子,不通经,则立言不能为大家”。

明清之际,学风浮躁,教学内容固化不变,黄宗羲以其思想家的无所畏惧的胆略和高瞻远瞩的才识,全面否定了明清之际以官方哲学——宋明理学为教学和考试为主要内容的陈腐体系,提出了崭新的教程方案,表明了鲜明的战斗性和科学性。黄宗羲批判了理学家的信徒们认为善于理财者“聚敛”,有军事才能者为“粗材”,关注时政者为“俗吏”,长于读书写文章者为“玩物丧志”等迂腐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新教程蓝图:除将经、史、子、集列为教学和考试的内容外,同时倡议:学校必须开设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

黄宗羲提倡的教学内容与当时传统僵化的教材模式不同,而是要求学习者在掌握作为古代士人必须熟知的经史典籍外,还应该广泛地学习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黄宗羲从其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念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力主多读书,以为“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所读之书既要包括各类经籍,也应“取代近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竭力将基础知识与应用性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充实于能培养人才的教学内容之中。他还强调:学习理工医农专门技艺的儒生,和学习五经的儒生晋升机会一样;“郡县上之于朝,政府考其果有发明,使之待诏,否则罢归。”对确有发明者,格外奖励,破格录用。

他主张的教学内容,从总体上看分为两大类,即由经史之学为主体的文化类学科和由天文、地理、数学、乐律等组成的自然类学科。

他把经史之学当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由于经史具有经世致用的意义,因此也对时风中“不以六经为根柢”惟“袭语录之糟粕”的积弊起到了抗衡作用。

出于培养造就“建功立业”治国人才的需要,黄宗羲主张除开设经史子集外,还设置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这个观点也贯穿于他的讲学过程之中。他所讲授的包含着对当时社会于时代科技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既是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继承于弘扬,也吸纳了某些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思想。

他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科学思想,并作为自身讲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宗羲提倡的教学内容,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黄宗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有特殊的感情,对教师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师除了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必须从事清议。他指出,太学祭酒在讲学时,应该议论朝政,若“政有缺失”,则“直言无讳”。他关于教师议政的思想,发前人所未发,是对传统教师职责理论的拓展和深化。他还主张教师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必须端正,“无占清议”。为人师表,他对师之道也十分讲求,并注意身体力行。他说“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

他认为师道的不传,一方面与科举制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有为师者自身的缘故。因此,为人师表者,要坚持不断地反省自己做得如何。平时不但要注意充实自己的学问,使前来就教者能从自己这里受益释惑;而且即使有为师之实,也要效法古人避师之。如果忽视了上述任务,有淫词未毁,“故入其道,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尽管有些具体内容未必尽妥,但其方向是明确的。

总之,黄宗羲作为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制约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呼唤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民实现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本书为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2007年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汇编,共收录了26篇论文。论文就如何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结合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论证和研讨,反映出近几年我国电子高等教育的改革状况。
  •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在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探索和感想,其中既有教师撰写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的论文,也有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撰写的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想法,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学生对本院教师的访谈,在教学和治学方面均可受益。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往日的梦想

    英雄联盟之往日的梦想

    刚刚毕业的失意大学生沐寒,在玩英雄联盟之际,意外的穿越到了瓦罗兰大陆,“我竟成了库奇,这太不可思议了”且看失意的他如何在瓦罗兰大陆生存,并重拾那颗满怀自信的心。这本书送给曾经的兄弟,致我们逝去的青春;致我们四年的友情;致我们的英雄联盟。
  • 魔临九霄

    魔临九霄

    魔亦魔,魔非魔,一段爱恨情仇,一场生死别离。红颜逝,一怒为魔,戮尽苍生;天不仁,剑指苍天,魔逆苍穹。(新书《旷古邪尊》已发,各位道友速速移步阅读!更精彩的故事,更好看的情节!)
  • 星际代孕生活

    星际代孕生活

    罗伊逃离了末日却来到全是吸血鬼的星球上,即使罗伊再想低调,浑身散发出的血香还是让她成为了众矢之的——做实验,被展览,家常便饭啦~~~~偶尔还被舔舔,当宠物一样被照料,算了,日子过得也不错。。。额,各位,麻烦别盯着我的肚子看好吗,跨种族什么的有点……新人求推荐求收藏~~~~~~~~~~
  • 樊魔

    樊魔

    浩瀚宇宙中,有庞然大物悬浮,演化天地,亘古长存。其上万物众生参法悟道,于千万年枯寂中求那飘渺无望物。天圆地方,全民修仙,可知人由何来,欲往何处?若天地名曰魔,仙又为何物?当世有天生灵窍者,以半尺尖刀屠戮仙人,西出留下城,晚拜仙门十五年,破一窍而通百窍,掀开一条波澜壮阔的逐仙路……——本书有些深,不狗血,不后宫,抛去其它,仅在‘仙’字基础上杜撰一个有情爱侠义的世界,看且细看。收藏+推荐=支持,谢谢!(237036002建了个读者群,有兴趣的进。)
  • 星座天使的爱

    星座天使的爱

    这是我写的第一部爱情小说,写的不好的话请见谅。
  • 望族夫人

    望族夫人

    大家族长女的她爹不疼,娘不爱,大婚之日让亲妹妹替嫁,家族生意危机,她被对方要求联姻,父亲又想故伎重演,却被未婚夫当场戳穿奸计。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金钱利益的交换,没曾想到这个丈夫却对她处处维护,小心呵护,宠溺无边!
  • 来自地狱的勇士

    来自地狱的勇士

    他,出生在一个让所有人都仰望的豪门家庭,却选择了做童子军的道路。在军队里,每个人都是在死里逃生中度过的,他们,是来自地狱的勇士。在这个铁血部队里,他获得了友情和爱情,但是一次任务的失败,让他失去挚友和爱人,让他为了复仇而活在这个世界,以此同时,他加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组织。为了报仇,成为真正的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杀神
  • 综漫兑换系统

    综漫兑换系统

    这是一个人生淫家带着一个系统满位面跑的,偶尔欺负下主角过过小日子,偶尔调戏一下女孩子过过小日子,偶尔毁灭一下国家过过小日子,嗯?好像混入奇怪的东西?是错觉吗?不全收,开开小小水晶宫,不柴刀,无敌。
  •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1937年,国军营长钱怀恩遭上司黄满江遗弃,被迫在华北战场上投降,之后又得知自己被诬陷吞没国库黄金,一怒之下率领秦天保等部下当起了伪军。逃到西南的黄满江却步步高升,并搭上了国民党元老何将军这棵大树。大后方年轻有为的军统特务李淑平意外得知两人的恩怨,于是决定以钱怀恩为突破口,在华北建立情报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坐在棋局前的对手已经换成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秦天保。这些注定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年轻人,接过前辈的的权柄和责任,相爱相杀,千里之外,命运却交织在一起。1945年,抗战胜利了,但他们却发现,战火仍在继续……感谢腾讯文学述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贵族少爷请小心

    贵族少爷请小心

    一个笨笨有些可爱的女生,遇到一个霸道校草和柔情校草的兄弟.俩人都为了她而争吵,为了她不惜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