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9300000009

第9章 心病还要心药医(2)

个案在确认常出现的想法后,可进一步与治疗师讨论出当下较为适当的推论与反应,这部分可协助个案学习新的推论方式。多半8至12次的短期咨商治疗即可处理焦点问题(focusproblem),而长期的咨商则适合问题较多重或较复杂的情绪状态。所以,这样的一个疗程,常常针对问题本身进行较多讨论,而焦点问题在治疗后是否继续出现,及出现的频率与强度,皆可进一步量化,因而有明确的评估方式可供治疗师或个案参考,治疗是否有所成效。

临床上,针对忧郁症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很普遍。经由门诊的方式转介给治疗师约定时间,便会进一步透过会谈的方式,开始对个人的情绪、身心状态、生活适应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加以了解。治疗师会先建立一种较为稳定而安全的治疗性关系,并借由生活事件的描述与记录,可从中发现忧郁情绪状态的形成与维持原因,辨识出影响个人推论的负向思考内容,如何导致生活的不适应。

透过不断的记录与辨认的过程,忧郁症患者增加对自己的觉察能力,知道自己在何种情境如何推论,以致出现不适应的忧郁情绪。进而与个案讨论,如何让情绪缓和,如何对于事件有较真实的判断,找出适当的反应与考虑,以及最后方法如何进行等细节,并鼓励个案于实际生活情境中尝试执行,再回到治疗室中进行讨论执行结果,一直到有效因应生活压力事件为止,认知心理治疗才告一段落。

此外,借由了解这样的原理,也可尝试于生活中进一步自我检视,是否在某些情境下的自己,容易出现特定的情绪反应,因而影响了自己的人际互动;或者,对特定的人、事、物产生过度的焦虑与恐惧,明知道担心过度却难以调适等,这都可以尝试自我审查一番。倘若,发现自己容易陷入某种负向的自我推论,则可进一步转换成较为合宜且适当的做法,尝试改变因应事件的反应模式,或许,所面临的困境将有转机。

动力心理治疗

动力取向心理治疗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沿革下来的,因此弗洛伊德的一些重要学说论述,仍是动力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想要更了解动力心理治疗,就必须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些基本的概念。

原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建构自己的经验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人格也是从婴儿期逐步形成。当人处于婴儿期时,对外界是毫无察觉的,也没有所谓互动,纯粹是个需要被服务的个体——需要被养育和照顾。此时期弗洛伊德称为“我”,一切都以“我”自己为主,照料者(母亲)必须于此时满足他的一切需求:温饱需要被满足,睡眠需要被满足,拥抱安全感需要被满足,甚至性也需要被满足。不过,此时的“性”并不是指成年人的性,通常被解释为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依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婴儿从母体出来后,仍有想要回到母体与母亲结为一体的原始欲望,也就是婴儿对“性”的欲望。但是随着成长逐渐发觉,这个欲望如果要被满足,必须移除另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也就是父亲,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由来。因为父亲是比自己还强的竞争者,将会为小男婴带来焦虑和恐惧。弗氏的理论基本上是以男性观点出发的。因此,此处所指的俄狄浦斯(弑父恋母)的情结当然是指男性的内在冲突。

小男孩一旦发觉自己无法与父亲竞争,便会压抑原欲,由此逐渐形成潜抑(repression),一旦潜抑形成,许多原本是意识层次的冲动便随之被压抑下来,其中包括对母亲的欲望、对父亲的敌意和想取而代之的冲动。等到父母开始教导小孩控制大小便和学习社会规范,此时更多的原欲(libido)不知不觉中被压抑下来。

儿童渐渐将父母的教养模式内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于是“超我”(superego)便形成。人类透过“超我”来压抑“本我”(Id)的原始冲动,如性和暴力的冲动,这种压制的力量愈强,冲突愈大,内在的冲突增大,焦虑的程度也随之提高。于是,为了调节内心不断产生的冲突,“自我”(ego)于是产生。“自我”的功能有:基于现实原则、衡量客观的道德规范、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原始冲动,同时又使“本我”获得基本满足,以维持个体之生存。

那么“自我”是从何而来?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从父母处潜移默化而来。如果此时父母是过于严厉或过度忽视,子女和父母间没有良好的互动和适当的沟通,小孩的心理问题便慢慢形成。

意识和潜意识

“本我”和“超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内心冲突着,这些冲突通常都被潜抑于意识层次下,就是我们通称的潜意识(unconcious)。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指出潜意识的重要性的人,目前这个理论广泛地被运用在心理学的领域中,而他的治疗模式就是我们耳熟能详所谓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如果我们以冰山来比喻意识与潜意识,那么冒出水平面的冰山就是意识层次,只占百分之十而已,其余百分之九十的冰山(潜意识)仍藏在水平面下。当然我们潜意识里的冲突是不会直接呈现出来的,必须透过“自我”的调节才能和外界沟通,但是冲突过大,又无法表现出来时,它就会以其他面貌呈现,这个面貌就是焦虑(anxiety)。所以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很重要的情绪元素。

依附理论和客体关系

弗洛伊德之后,有愈来愈多的学者不认同他的论述,并发展出其他的理论,如知名英国精神分析师JohnBowlby(约翰·鲍比),在其重要的婴儿观察中,认为婴儿自生下来后,都有驱力去依附一个客体(母体或能够提供生存滋养的对象),这就是生存的本能。这个“依附理论”(Attachmenttheory)后来印证“客体关系”中对人的假定,认为人生而需要与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other)做联结,形成稳定有意义的关系。此一观点,驳斥了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自我里无永恒的客体(或对象),因为这些对象顶多是巧合出现而为婴儿的自我所用,一切以婴儿的需求为中心的说法。

另一位精神分析师D.W.Winnicott就说过,婴儿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必须有母亲才有婴儿的存在。而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互动经验就是一个人最原始、最早期的客体经验。此处所指的母亲可以延伸出“环境的母体”(EnvironmentMother)和“对象的母体”(ObjectMother)。所谓“环境的母体”,是指提供的环境够不够好、是否安全、无忧无虑;而“对象母体”则是指互动的对象是否包容、温柔、用心等。

从这里便可看出,不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或后来陆续发展的动力心理治疗,都强调早期的情绪经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够好”的母亲

动力心理治疗为什么常常说“够好”(goodenough),而不说“非常好”或“绝对好”?因为“够好”才符合现实社会。当母亲在照顾婴儿,偶有疏忽或出一个小差错,这是可以被允许的,而且反而能够帮助婴儿适量地经验现实(reality)。例如,当母亲在婴儿肚子饿时没有马上喂奶,或尿布湿了没有马上换,这反而给婴儿一个学习的机会,体验延迟满足及培养忍耐的必要性。同样在心理治疗上,治疗师要能够提供给病患一个“够好”的治疗经验,同时也提供一个病患自我学习成长的空间。

移情和反移情(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ence)移情和反移情是另一个动力心理治疗的重点,或者可以说是动力心理治疗的重要技巧。我的心理治疗老师曾经说过:“心理治疗不过是建立在移情和反移情的基质(T-CTmatrix)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而已。”意思是心理治疗的主轴几乎都围绕在移情和反移情的运用上。

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将早期重要的情绪经验投射在治疗师身上,借由这个投射,治疗师可以观察分析出病患对重要关系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同时病患也在观察与经验治疗师如何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如果治疗师对病患的反应和以前造成他病态的反应可以有些不一样,那么治疗才有可能真正的开始。例如病患以前的经验是被忽略的,在治疗室内则是经验到关怀;以前与人相处经验是焦虑的,而他人的对待是严厉的,现在从治疗师身上感受到的是轻松与自在;以前不够好,现在是够好的,这就是身为心理治疗师最能够运用自己的地方。当治疗随着时间推演,治疗的关系渐渐深厚稳定之后,此时少了猜忌与试探,多了信任与安全感,治疗师成为病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这些不一样的经验将渐次内化到病人的心中,并逐渐形成其人格新的一部分。如此,缺陷的人格得以被一点一滴地修补起来。

专业的心理治疗必须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结构上的要素:

1.固定的时间:以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而言,初期必须每周做一至三次,每次约一小时。

2.固定的地点:治疗室的地点必须是固定且隐秘的,这也是所谓治疗场域(field)的重要性。

3.一对一的治疗:除了团体治疗、家族治疗外,大部分的心理治疗都是治疗师和病人一对一的谈话。

4.收费制:收费可以促进改变的动机和治疗的效率,避免耗在因免费而不被珍惜的会谈中。

为什么要强调固定的时间、环境和人呢?因为病患的许多想法或经验形成都是长期且在固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例如和父母及家庭这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而心理治疗若愈能逼近类似的经验,就愈能引发接近当初的客体关系,治疗师就更有机会找出病人的问题根源所在。

动力心理治疗之所以非常重视过去的经验,是因为动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生命最重要的课题,在生长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常常我们从现实生活中遭遇挫败,并非是此时此刻我所造成的,而是过去累积的情绪经验模式所致,当中最主要还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所以从动力的观点来看,若能找到人格形成的原因,便能借此改变人格的结构,进而解决问题。

通常在三种情况下病患会进入心理治疗的大门:

1.病患一开始即对医生表明自己想接受心理治疗,而医生在经过大约四次的会谈评估后,觉得病患确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疗,便会着手为病患安排心理治疗。

2.当病患对医生还不是很放心、了解,对心理治疗仍有疑虑,于是先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取得彼此的信任及了解,就自然而然地进展到心理治疗的阶段。

3.当药物的疗效不佳,医生觉得有必要尝试心理治疗时,便会建议病患考虑。

所以,身为一个治疗师,按照D.W.Winnicott的说法,就是你要“够好”,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再者空间的隐密性要够,因为要谈私密的事,光线要柔和,温度要适中……就是像照顾小baby一样,一些细节都要注意。你在做治疗时,态度是要放得很温和、很包容的,就像母亲在做的事情一样。

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应该以被治疗者(病人)为主,不是你一直在问他问题,也不是一直用自己的经验开导他。就像一个母亲如果是太焦虑或是太主导了,婴儿为了降低母亲的不安,会反过来配合、来安抚母亲的情绪,此时形成的是“假我”,而不是以他原本的“自我”为开展。做治疗也是一样,如果你要他比较开展、比较回到真实状况、比较一致性(不要人前人后一个样),你就要去引导他的真我出来,所以治疗师态度应该是比较被动、温和的,可是也不能都不动,都不讲话,完全忽略掉病人的需求,偶尔还是要给几句同理、包容的话,就像母亲给婴儿的温暖、支持一样。

针对较严重一味想自杀的患者有时会考虑采取电疗。电气痉挛治疗原理系以电流引发脑细胞产生电生理变化继而引发肢体痉挛的现象,它是一种治疗严重精神疾病快速又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处理僵直型精神分裂症和有强烈自杀意念的重度忧郁症者,更具疗效。

由于早期的电疗法技术落后,让病人很不舒服且痛苦,再加上社会大众以讹传讹的误解,让社会大众觉得电疗是可怕而没有人性的治疗方式。如今,现代麻醉技术和各种仪器的监测,已使得电疗法变成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式。

记忆力减损和认知功能障碍是令人担心而不愿接受电疗的原因。事实上,虽然接受电疗的人在治疗期间,会暂时性失去记忆或部分认知功能障碍,但通常多在疗程六个月内就会恢复至原本的功能。

所以,当药物的效果欠佳时,电疗可作为第二线的医疗选择。

同类推荐
  •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拿来就用的女人攻心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攻心术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不见硝烟的现代社会竞争里,攻心,仍是处世为人的上上计。男人善攻心叫奸诈,女人善攻心则是智谋。攻心是巧劲,是手腕,是智慧,更是能力。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攻心术,深入分析女性独有的优势心理策略,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简单,有效,拿来就用,一点就通!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热门推荐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带着游戏系统去杀神

    带着游戏系统去杀神

    宅男穿越,身怀游戏系统。游戏系统?这是个什么玩意呢?抽奖系统?消耗类物品?技能类?特殊类?lol英雄技能?万千灵宝?逆天秘籍?奇葩消耗品?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 无限之卡片神将

    无限之卡片神将

    宋鹏天莫名其妙的被传送到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运气逆天,获得了酱油王的称号。最强卡片召唤物瞬间获得。带着卡片杀怪升级,打造战斗力最强的卡片战士.“主人,要洗澡吗?”“主人,要暖床吗?”“主人,........”“咳咳,我们还是快点去杀怪吧。”【喜欢本书的,点下收藏,给张推荐票吧。每天2更。】正在进行的世界>【怪物猎人2g】
  • 桑三来迟

    桑三来迟

    穿越西宋,却命中注定为小三,三夫人生的第三个女儿,人称三娘的三儿,竟然名字叫萧桑。连童养夫都有青梅竹马不要她!可她偏偏不信命了,定要找个从一而终,死心塌地的男人。偏偏签文中却说她与佛有缘,难道她不做小三便会青灯古佛一辈子?小三头一扬脚一顿,“老娘就算青灯古佛,也定要大师来与我作伴,所以,大师,你就从了贫尼吧!”
  • 那年风在吹

    那年风在吹

    关于青春与梦想,关于爱情与友谊,关于成长,关于失去。
  • 我的作文集

    我的作文集

    大家一定怀念当初的那段美好的日子,所以,跟着这本书,去追寻那可爱的时光。。。。。。
  •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魂之羁绊

    奈克瑟斯奥特曼之魂之羁绊

    一个身患绝症的有志青年,一个心地善良的富家女孩,一个地位卑微的穷屌丝,一个单纯的农村少女,他们都被名为命运的纽带连接起来,成为身负重任的适能者
  • 效率!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九个工作策略

    效率!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九个工作策略

    本书从九个不同角度提出最为有效、也最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能让我们在一天的劳累之后,以最轻松的方式吸取最有用的养分,活学活用于我们职场生活。
  • 心剑何执

    心剑何执

    岳陵真年方二十,身上的担子就无比沉重。辛苦修炼,灵气大半得用来养活身体里住着的那只嗷嗷待哺的吸血剑灵。努力赚钱,全被捡的那只没什么软用的贪吃宠物吃得精光。好不容易拜了个师父,居然无耻地喜欢从徒弟兜里捞宝贝……一个平凡的穿越少女,带着一身负担,背负情谊仇恨,一路笑泪,却从不忘记手中之剑,为何而执。
  • 化茧成蛾之最美的蜕变

    化茧成蛾之最美的蜕变

    有时候最美的并不是蝴蝶,而是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伊莎贝拉,它的寿命很短,但璀璨夺目。在这个国家中,她曾是被人厌恶与嘲笑的飞蛾,只有他,告诉她,她是世上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鼓励着她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两人终于开始坦诚,可当年事情的真相却一丝一丝的被发现,她不能爱他,他不配爱她,一场虐世绝恋的序幕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