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9300000008

第8章 心病还要心药医(1)

忧郁症的心理治疗是透过专业的方式,借由谈话把患者心理的问题呈现出来,靠着治疗关系的浸润与沉淀,一步一步来解开心中的结,这需要长时间的影响才会奏效。

虽说目前社会接受心理治疗的风气并不普遍,但对其看法已经较为正向。有些人仍然害怕这种把自己身家背景交代得一清二楚,并在不熟的人面前吐露自己的心事和阴暗面的治疗方式,但是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数真的比以前要多出很多。

虽然心理治疗是我们当今面临文明焦虑的社会所常听到的名词,但许多人还是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相信不少的人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以为心理治疗就是躺在沙发上,一个人喃喃自语、自话自说,而治疗师只是一个在你背后不断发出“嗯、嗯、嗯”

声音的人而已。

如果说忧郁症是心病,那么心理治疗就是它的“心药”。

目前在忧郁症的治疗上,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的情形颇为普遍,药物帮助病患稳住情绪,而心理治疗则协助病患面对自己的缺陷和阴影。尤其是中度和重度的忧郁症病患合并这两种治疗的效果比单独用药或只接受心理治疗要好得多。但是,病患及家属在接受心理治疗时,必须先对心理治疗有正确的认知。

尤其是家属,往往在几次会谈后察觉病患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时,便反对病患继续接受治疗,这其实是一大憾事,因为心理治疗通常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成果。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就以一个浅显的例子做比喻。

当一个人抽烟抽了一二十年,你为了劝他戒烟,告诉他所有抽烟的害处,你想第二天他就能完全戒掉烟瘾吗?同理,对忧郁症的病患说:“想开一点就没事了。”他们就能马上释怀而不再忧郁了吗?忧郁症的心理治疗是需要长时间的影响才会奏效的,靠着治疗关系的浸润与沉淀,一步一步来解开心中的结。

简单地说,心理治疗是利用谈话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不过,当然不是聊聊天、说说话就可以达到效果这么简单。心理治疗是一项非常专业而且需要经验和专业分析的治疗方式。顾名思义,治疗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心理背后的人格、家庭环境和思考模式等,谈话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透过谈话把问题呈现出来。

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背后都有一套理论架构支撑着,再加上个人临床经验的融合。目前较常被运用来治疗忧郁症的心理治疗学派大概有两类:分别是“认知取向”(cognitive-oriented)和“动力取向”(dynamic-oriented)的心理治疗,以精神科医师为主的大多着重在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而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则在临床心理学界占举足轻重的角色。

认知心理治疗借由想法改变行为“行为与情绪皆导因于个人信念,而非事件本身”是认知取向心理治疗的基本信念,这个治疗方法主要是借由改变个人扭曲或不适当的想法,来协助人们更有效地因应生活难题,来达成治疗成效的。

例如,同样面临失业的问题,有些人可能因而感到惶恐不安、忧心忡忡甚至失眠、开始怀疑自我价值或沮丧等,更严重的还做出伤人或自伤等的行为;另外有些人则可能提早注意生活的变动,下定决心借此机会转换生活跑道,尝试在有限的资源中,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样面临着很有压力的事件,前者对于生活的信念倾向于认定自己是被环境选择与安排,且对自己的感受做负面的评价与推论;而后者则倾向主动安排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尝试肯定自己具有正面价值的能力。很有可能如此不同的反应,正是每个人背后对于失业的理解方式有所差别。为何有这样的差别呢?

当中,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正是不同的生活信念及自我价值。这么说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便会出现很不一样的感受与反应。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条件(如:高、矮、胖、瘦、聪明与否或体质差异等),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或文化背景(如:客家人、闽南人或外省人等;家境富裕、清寒或小康等)经验着不一样的成长历程,也就形成各自独特的信念(belief)与自动化思考(autonomousthinking)习惯。

生活经验累积出负面的自动思考

近三四十年来,认知取向之心理治疗在临床界许多不同情境下,是治疗师最广为运用的一个学派,例如:治疗忧郁、焦虑、恐慌或压力调适等。相关的理论基础,也被工商企业界延用于各种教育训练课程,如:沟通能力、压力与自我管理等,以训练出更全方位的员工。它之所以如此广受欢迎,是因为一方面在于此取向的治疗学派有清楚的架构,不但初学的治疗者容易上手,对于接受治疗的病患而言,也容易理解与学习;另一方面,则因其目标清楚可依循,在短时间内可有效缓解焦点问题,符合患者急欲改善,以及临床必须有效率地处理个案的需求。

换句话说,这样的治疗取向适合对于求助问题有些许了解,且能够与治疗师建立合作性的治疗关系,并愿意在共同讨论的治疗情境下,近一步思考问题症结的人。治疗师在其中的角色,接近教练或师长,透过一些说明、教导与不断的讨论,个案在当中尝试调整或改变对事情因应的技巧或策略,来协助个案生活得更为自在与安适。

精神科医师贝克(AaronBeck)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尝试将认知理论有系统地运用于临床,也针对忧郁方面之情绪困扰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进而发展出认知心理治疗。他在临床的实务中发现,人们在遭遇事情的当下,常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相关的自动化思考,这些思考是人们在心中对自己所说的话,即内在对话系统(Internaldialoguesystem);而形成这些内在对话的,则是一些生活经验不断累积而成的信念、价值观等。贝克在理论中进一步说明,人们在生活中会有情绪上的不适,如:忧郁或焦虑等,皆可发现在这些人的想法中,正在运作着一些无效的内在对话,因而扭曲了对于事情的理解,酝酿出强烈的情绪,反而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实质的帮助;如此,生活适应不良的推论一再出现,更加巩固个人负向的基本信念。

一位处于忧郁状态的女性患者曾这样描述道:“过年就快到了,可是我却一点也没有力气打扫家里或准备年菜,我实在觉得很罪恶……昨天婆婆才说过年要吃水饺,一听就知道婆婆心里有很多不高兴,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其他人一定也在责怪我,什么事都要他们去做,觉得我懒惰或者目中无人,可是我又不敢讲,他们一定认为我无病呻吟,或者爱找借口……反正,从小到大我就什么都不是,没有人会疼爱我,我是多余的……”

这样的一段描述当中,很清楚呈现她推论中的自己是不被爱且多余的,隐含着负向自我评价的信念,且婆媳间的互动纯粹是单方面的揣测,缺乏正面沟通协调而影响关系发展的顺利进行,所以,不断产生罪恶感或自责,导致忧郁的情绪与身体的不适。这样的事件在一次次的内在语言推论中,都偏向所有状况皆对自己不利,于是关系在暧昧的互动中恶化,又再度证实她负向自我评价的推断。

经由认知的A-B-C模式,可更加容易了解(A代表前置事件、B代表个人信念、C代表结果):上述的事件(A)是过年的清理家务与准备年菜,而情绪结果(B)则为罪恶感与忧郁。真正影响到结果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患者本身对于自己不会被爱、多余等信念(C)。这些扭曲的信念是不自主的自动化思考,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即出现在脑海中的推论。因为这样的信念扭曲了对事情的理解,影响事件解决的方式,正是临床上较被关注的点。

所以,当我们遭遇到某件事情,而出现各种想法与感受时,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着深刻、不可动摇的信念潜藏其中,使得我们很自然地以自己特定的想法来体会或曲解事件,以至于影响我们对事情的感受与态度等。由于思考自然浮现于脑中,几乎只被个人觉察,所以需透过一些记录的方式,进一步对于自动化思考有较贴切的辨认,例如:

时间事件或情

境(A)

内在对话或自我信念(B)

11/22搭飞机万一飞机掉下来,我将再也无法见到家人,我会被遗忘。假如飞机没有掉下来,我也太紧张了。旁边的人一定都注意到我的紧张,我真是太失态了。

8/27上台演说旁边的人一定都注意到我正在冒汗的脸颊,手发抖得这么明显也会被发现,一点小事都会害怕成这样,真是闹笑话了……

结果(C)

焦虑、紧张、恐慌或自我挫败感。逃离或避免搭机等行为。

极度想自我控制却仍然发抖,紧张加倍。觉得丢脸、不好意思。

借由记录的分析,可发现常出现的扭曲思考与信念如下。

二分法

即全有或全无、非黑即白的推论方式。例如:“若这次考试没有拿到A,就表示我是个失败者”、“这次坐飞机如果再出现恐慌,就表示我将永远无法摆脱这个疾病”。

断章取义

亦即过度强调整体事件中的一部分,来支持负面自我价值的推论,看待事件缺乏客观的态度。例如:演讲过程注意到有个人不专心或没有拍手,即认为自己的表现过度差劲,导致情绪低落或害怕下次演说的尝试。

灾难化

将事件发展的影响层面过度夸大,以至于严重害怕成败。例如:“我明天去见老板,一定会边发抖又边讲出一些很白痴的话,害得我不被重用而丢工作,我实在不敢去见他。”

过度类化

因为几件事情处理得较不顺利,而形成自己普遍性的处世规则,甚至进一步过度类化到自己对其他事情的表现,也将会有同样不顺利的结果。例如:“我第一次考试,数学考差了……同学们一定会因此认为我学习程度不好,拖累他们或影响他们的学习,因而不会再跟我做朋友,所以,他们将不再喜欢我或愿意与我分配在同一组。”

将自己或他人贴标签

因为某些事情而用负面观点看待自己(或他人),认定自己(或他人)是没有价值的。例如:部分受到性侵害的受害者,会自认为自己是肮脏、污秽的,不配有好的亲密关系,所以感情及婚姻一定会有问题。

个人化

过度将事件的发展往自己身上归因,深感自责或罪恶。例如:“都是我的错,想当初没有好好照顾母亲,才会让母亲生这样的疾病。”

情绪化的归因

将情绪与事实混淆。例如:“我会有这种焦虑不安的感觉,就表示骑机车一定很危险,所以,千万不能尝试。”或是“我这么不自在,就表示他们一定不欢迎我而且排斥我。”

按部就班展开认知心理治疗贝克将认知理论运用于忧郁症的治疗后发现,容易处于情绪低落甚至处于忧郁状态的人,普遍对于自己、世界及未来多抱持着负面的想法。例如: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存在价值、孤单与不适感;对于环境则有现实、冷漠、黑暗或残酷等感觉;对于未来则多数有负面预期,认为未来只会更糟,不会有任何改善。多半这样的观点让人无法去尝试调适与改善,情绪在一次次的被动、逃离与拒绝的生活经验中,重复验证自己的悲观理论,掉进情绪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进一步调适以提升生活适应能力呢?除了避开压力情境之外,是否能够有别的尝试?因为一味选择逃避压力的方式,如果以后同样的情境出现时,将再度面临困扰的情绪冲突与身心反应。

“结构化”是认知取向心理治疗的特色之一,通常治疗师与个案在会谈室中,会先将问题成型,亦即对于问题的描述、感受、相关的想法、身心反应与情绪等,有个详细的评估。此部分是为了更容易制定出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如何进行、建立治疗关系以及治疗的进程等,都可事先尽量清楚,因而个案在治疗情境中,才不至于处在模糊不清的地带,而有途径方法可以依循。

而后,治疗师会进一步协助个案对认知模式有概略性的认识,使个案可以进一步对于情绪起因有较客观的了解,此部分可帮助指认出影响自己生活适应的扭曲信念。如果必要的话,使用一些表格与记录,可以更清楚归纳出相关的信念,是如何影响着身心与情绪反应。此部分可当做是家庭作业,将生活中引发情绪的事件记录下来,同时记上内在对话之内容,与被挑起的情绪和身心反应为何。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

    本书主要谈论了心理健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源泉,环境适应—发展自我的基础,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钥匙,情绪情感—健康与成才的根本,恋爱与性—青春美妙的乐章,选择职业—提升自我的阶梯,医治心病—清除发展的障碍。
  • 心理健康七年级(上)

    心理健康七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年轻的战场之轮舞少年

    年轻的战场之轮舞少年

    我站在这座城市的红色广场,转身环视夕阳下重建的家园,远处的塔吊寓意着战后的宁静,孩子们的欢闹声由远至近,似乎把我从回忆里叫醒,看着他们,我刚才严肃的表情变得和他们一样孩子气。阳光照着喷泉晶莹的水花,照着孩子们打闹的身影,照在我的脸上,照亮我脚下的轮子。现在的我,是一名轮滑教练。曾经,我是叛逆少年,也是一名----特种兵。
  • 夫君如此多娇

    夫君如此多娇

    相公如花隔云端,上有奸商之高天,下有道长之波澜。两只夫君一个妻,冷漠奸商,腹黑道长,一个喜怒无常,一个表里不一。千里姻缘一线牵,左手一只奸商,右手一只道长,无敌丑女如何将相公两手抓?
  • 女帝嬉游记

    女帝嬉游记

    她就是一个“杯具”!天赋异禀,却为逃学业、避皇位,不得不装傻充愣,却最终被赶鸭子上架成为一代女帝!谁知道“九五之尊”也只是传说,看上个俊相公还被人拒绝?!搞笑女王扑倒傲娇宰相,将逆袭进行到底……
  • 王爷请息怒

    王爷请息怒

    一位王爷,和年轻太后关系暧昧,和青楼花魁纠缠不清,和府里管家眉来眼去,甚至还有一个貌比西施的美男为之倾倒!你说,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丫头穿过去干嘛?还在王妃的道路上狂奔,这不是找抽嘛?好在,小女子在江湖上也混得不错,腹黑黎子妖娆纠缠,不羁浪子浅笑关怀……嘿嘿,看谁玩得过谁!
  •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

    《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科普知识大博览)》:植物大家族纷繁复杂,它们堪称是地球上最多姿多彩的生命。几千年来,人们发现了数十万种植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的菌类植物和藻类植物,也有结构复杂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高不盈尺的小草懂得释放自身的魅力,茁壮挺拔的大树也活出自己的精彩。可以说,小到一片叶子、一朵花、一颗果实,大到整株植物,都在努力以多姿的形态和缤纷的色彩,将地球家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和生动。
  • 那年夏天,聆听风的声音

    那年夏天,聆听风的声音

    毕业后,才觉得学校的好;穿上了便衣,才爱上校服;轻松下来了,却去怀念忙碌;经历了时间,才发现我依然爱你!你还好吗?还记得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吗?写着情书的纸,是不是已经泛黄了呢?脑海中充满回忆的我们,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向前呢?青春,已成回忆;青春,能否再见?
  • 极品邪帝

    极品邪帝

    云省宣市九中中学少年罗辰,因善意得到一老者的提醒,但还是没有躲过厄运缠身,抽疯遭雷劈,不过也因祸得福,拜天祈邪尊为师。意外穿越重生,开启圣体,他说:“白云苍狗,天地不仁,以吾之剑,诛神灭天!!!”
  • 失心徒

    失心徒

    勇者杀死了恶龙救了公主,公主却杀死了勇者,这是一个公主杀勇者上位的时代,一个失心的少年却立志要成为斩杀恶龙的勇者。
  • 乾坤易改

    乾坤易改

    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天道五十,乃成周天之数。天衍四九,乃成变数。变数为天机,天机不可泄露。看杜浔如何用浑身解数,遁去天道。如何与天,斗得个你死我亡!
  • 用我三世白首换你一次回眸

    用我三世白首换你一次回眸

    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人了。有人愿意选择被爱,大多是因为深爱的人并不爱她。爱情两情相悦固然极好,奈何此事古难全。你郭雨婷,最后还是一个人!也许我一个人就这样,面对着大海,老去,死去…或许,这又是我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