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2300000034

第34章 报业大王——默多克(1)

商业巨子档案

全名基恩·鲁伯特·默多克

国别澳大利亚

生卒年1931年—

出生地澳大利亚

人生轨迹

基恩·鲁伯特·默多克,新闻集团董事长。1931年生于澳大利亚的一个媒体世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父亲凯斯·默多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战地记者和出版商。1954年,老默多克去世,默多克继承了父亲衣钵,从阿德莱德的两份主要报纸——《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1956年,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

1960年,买下了《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

1964年,创办了全国性的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1969年控制英国《世界新闻》周刊,并以性、丑闻的特色报道一举出名。

70年代,收购处境不佳的《太阳报》,随后把《太阳报》变成了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

1973年,跨过大西洋,把美国的《圣安东尼新闻》和《星报》弄到手。

1976年2月,先后收购了《纽约邮报》和拥有《纽约》、《乡村之声》、《新西方》等周刊的纽约杂志公司。

1981年,他看准时机购买了象征着大不列颠的体面和尊严的、有着200年历史的《泰晤士报》,此举让他真正成为名扬四海的人。

1985年,为了拓展在美国的事业,默多克取得了美国国籍,创建了自己的电视传媒王国。当年,默多克买下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可他看中的不是电影公司,而是该公司下属的福克斯电视台。福克斯电视网所拥有的会员数从最初的12家电视台发展到188家,与美国电视传媒传统三强ABC、NBC和CBS齐名。

不久,他又购买了即将破产的英国收费电视台——天空电视台,然后以他的魔力让它起死回生,如今,英国天空电视台成了欧洲的电视节目发射中心之一。

1984年任路透社持股有限公司经理。后任澳大利亚默多克新闻公司总经理。

1993年,为打入中国市场,默多克购买了香港卫星电视网,香港卫星电视台通过其技术上的优势,在亚洲电视淘金中尽占先机,为默多克的电视节目和影视产品赢得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观众。

2003年10月,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破天荒”地被邀请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演讲。

成长经历

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基恩·默多克原是一战时期的一位战地记者,后来因报道澳大利亚士兵受到的恶劣待遇和低劣士气而一举成名,并创办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新闻垄断组织墨尔本《先驱报》集团,并任董事经理。墨尔本《先驱报》集团除《先驱报》外,还有布里斯班的《信使邮报》、阿德莱德的《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

1949年,18岁的默多克来到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的伍斯特学院,开始了正规的文科学校。在大学里,默多克比较热衷于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他阅读了许多成功人物的传记。这些传记,使他得到了丰富的知识,成为推动他在事业上迈步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1952年,老默多克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默多克被迫中断学业,回国继承父业。老默多克虽然是一个天才的记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1953年,鲁伯特·默多克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时,公司已经破败成一副烂摊子了。其主要资产只有在南澳大利亚州府阿德莱德市出版的《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墨尔本的《先驱报》和布里斯班的《信使邮报》则因负债累累而卖掉了。

默多克只有从头做起。想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为了使奄奄一息的《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能有起色,年轻的默多克废寝忘食地工作。撰写文章、拟定标题、设计版面、检字排版,甚至印刷,他无所不干,经常满手油污。他坚持自己的办报思想,即报纸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必须按照大众的阅读口味为他们提供通俗的文化消费产品。尽管董事会中其他成员和有关编辑都对此表示反对,但是默多克绝不在这原则问题上妥协。结果,默多克成功了。短短二三年内,《星期日邮报》就转亏为盈,而且兼并了它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同时,《新闻报》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的几年中,新闻有限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相继收购了《帕斯星期日周刊》、《悉尼每日镜报》和《悉尼日报》等分布在澳大利亚各州府的多家报纸,并于1964年出版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使这个历史不长、地域辽阔的国家真正从意识上统一起来。

《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的起死回生,既初步显示出了默多克的办报天赋,也激起了他进一步拓展业务的雄心。这个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精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远大抱负的年轻出版商开始有了一个更远大的目标——建立一个报业跨国集团,控制欧美那些著名的报纸和杂志。

默多克将向海外市场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对准了英国。此时的英国,已很难再寻到昔日帝国的辉煌,许多产业都显露出衰败的迹象。但在所有重要的产业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像报纸出版业那样暗淡,没有一丝生气。许多报纸持续亏损,负债累累。即使没有亏损的报纸,也是利润微薄,更有说不尽的苦恼。

默多克进军英国传媒业的第一步是想买下伦敦《每日镜报》,这是他很长时间以来的梦想。但是,《每日镜报》的主人——国际印刷公司不想卖,默多克甚至提出他可以将印刷公司本身一并买下。此时,伦敦摩根·格林菲尔投资银行和澳大利亚联合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经理——史蒂芬·卡托劝他放弃《每日镜报》,改买《世界新闻报》。《世界新闻报》当时被人们称为“恐吓新闻”,是英国最淫荡、好色、猥亵的周报,专门搜罗各种丑闻。但是该报也有非常出色的体育版,追踪报道各种体育赛事,忠诚地支持保守党,是英国最成功的报纸之一。另外,这份报纸还有30份副刊,经营着一个高尔夫俱乐部、一个出版机构和造纸厂。此时其经营者威廉·卡尔爵士家族内部发生了关于股权的斗争,另一个急于进入英国传媒市场的出版商马克斯韦尔提出要收购卡尔家族的股权,但他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态度相当傲慢无礼,引起了卡尔家族的反感。这时,成熟稳重的默多克适时地出现在卡尔爵士面前,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卡尔的信任。1969年1月2日,《世界新闻报》集团召开股东特别会议,同意将报纸卖给默多克。这对默多克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从此,在世界最重要的出版中心,他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桥头堡。

收购结束后,默多克开始对《世界新闻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着手改变整个报纸的结构和人员;在人事上大作调整,开始淘汰职员,那些与卡尔家族有关系的人都被清理掉了;他来到重病的卡尔家中,希望他让出董事长的职位。1969年6月,卡尔辞职了,在之后的一次董事会上,默多克被选为总裁。他命令《世界新闻报》总编解雇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同时要求他不准随便向国外派记者,并将报纸大规模的重新设计,使其内容更加淫荡、色情。不久,《世界新闻报》连续报道了一名妓女撰写的她与麦克米伦政府一名部长鬼混经过的文章,迫使麦克米伦政府下台,使《世界新闻报》性加丑闻的办报特色举世闻名。半年后,《世界新闻报》在默多克的改进下,销售量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50万份。

1971年,英国国际出版公司董事会决定要卖掉他们主办的因经营不善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太阳报》。由于默多克收购经营《世界新闻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董事会一致同意将《太阳报》卖给他。买下《太阳报》后,默多克立刻开始进行改革。原来《太阳报》定位是“高档读者”。但是默克多认为,读者想从报纸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而不是古板的说教。他从澳大利亚老家空运过来一批吃苦耐劳的、经验丰富的小报编辑、记者,并任命一个思想激进的煤矿工人的儿子为《太阳报》主编。然而,《太阳报》并没有流于一般黄色小报。这是一块奇怪的领地:精品和劣品、色情新闻和严肃社会问题一起并存。《太阳报》的新闻覆盖面广泛,社论内容严肃、简明有力,标题富有创意,被认为是一份富有智慧和思想的报纸。到20世纪90年代初,《太阳报》已经是全世界销售量最大的英文报纸。

1981,默多克又做了一件震惊英伦三岛的事——收购了英国最著名的、象征着大不列颠的体面和尊严的、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报纸《泰晤士报》及其姊妹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它属下的三份周刊,从而控制了英国30%的报纸发行量。当时《泰晤士报》因连年亏损而陷入财政危机中,偏巧又遇上严重的劳资冲突,执政的撒切尔政府没有对这项收购进行干预。默多克此时才算真正扬名世界。

在澳大利亚国内和英国报业市场相继取得的成功,使默多克积累起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也使他拥有了亿万资财。默多克的雄心随之再次膨胀。他决定到报业大国美国去闯荡。

当时美国的报业竞争非常激烈。默多克进军美国市场时,正遭遇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工人罢工持续不断,许多报纸纷纷关门倒闭。针对这种情况,默多克采取了他在创业初期所使用的战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小城市,然后大城市,最后全国。

但是,他进军美国的第一步失败了。因为在美国,报业的赢利主要来自刊登的广告收入,而不是发行量,这是默多克没有想到的。但是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而是让他更快地熟悉了美国报业的运作方式。

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一份报纸——《星》报。为了使《星》能成功地跻身美国重要报纸的行列,默多克从澳大利亚大本营调来了精明能干的伊恩·雷,让他主编《星》报。雷上任后,根据美国人偏好,把《星》由一份黑白报纸变成了彩色周刊,并极力开拓广告业务。在雷的努力下,《星》的发行量开始稳步上升,尤其是广告刊登量明显增加。几年后,《星》的订户额直逼其竞争对手《国民问讯报》,已能与其并驾齐驱,且遥遥领先于《星》问世后粉墨登场的众多模仿者。到80年代末,《星》报已成为默多克在美国盈利最大的出版物。

《星》报走出泥沼后,默多克随之将眼光转向了报纸竞争的主战场纽约。这时,由多萝西·希夫主办的《纽约邮报》处境艰难,为一心想要在美国闯出一片自己的天下的默多克提供了良机。《纽约邮报》是美国经营历史最悠久的一份日报,也是纽约这个美国第一大城市的一家主要大报。该报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创办于1801年。1976年11月,默多克收购了《纽约邮报》,此举不仅使他达到了在美国拥有一家自己的全国性日报的目的而且使他跻身于美国报业的高层次圈子。对于《纽约邮报》的改革,默多克没有采取以前那样的大刀阔斧的方式,而是一步步地慢慢地来改革,使读者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改革是很成功的,《邮报》发行量急剧上升,几乎比他接手时翻了一翻,达到了日发行量90余万份的高峰。

1977年1月初,他又通过收购大多数股份的办法控制了《纽约》、《乡村之声》和《新西方》三家杂志,从而一举跻身于美国主要出版商行列,圆了他的美国梦。

1982年11月,他又买进了《先驱美国人报》,将其更名为《波士顿先驱报》。原来的美国报纸都有个毛病,就是记者和编辑都喜欢高人一等,用充满优越感的语气来教训读者,报道、评论事物,而在默多克的换血下,澳大利亚来的旧报人改变了这一切。通过重新配置编辑人员,增辟专栏,增加对体育和股票市场的报道,《波士顿先驱报》第一年发行量就增加了10万份,第二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5万份。此后不久默多克又买下美国的《芝加哥太阳时报》,并控制在电影和新闻界有影响的华纳通讯公司。到80年代末期,默多克已经成为了美国报纸的风云人物。

通过不停的收购,30年间,默多克从澳大利亚的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报业巨头。据1984年3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传播业大亨资料:默多克的个人资产估计为2.4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富的澳大利亚人;默多克帝国的资产估计达15.2亿美元。默多克成功地登上了报业大王的宝座。

踏足电视行业

默多克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电视的发展潜力。他认为,新闻集团是大众化新闻及娱乐产品的创造者和经营者,要取得成功,只有靠电视。而把人们吸引到电视机前的最佳途径就是卫星。因此,默多克开始将他的触角从报业伸向广播、电视、电影、不断地扩张着他对国际传媒的占有率与影响力,以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全球卫星电视网。

1979年初,澳大利亚电视业最大的社团之一的悉尼联合电视广播公司的两个大股东表示要将他们手中的占集团股份的22%的股票出售。默多克得知后,迅速与其联络,购买了他们的股份,并同时说服一些小股东将自己的股份卖给他。这样,他就拥有了联合电视广播公司的大约46%股票,成为最大股东,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这家公司。三个月后,他又用同样的手段成功地进入了另一个电视业中心——墨尔本。从此,默多克开始了在电视业的发展。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她柔弱而坚强,纤细而挺拔。她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具有中国妇女所具备的优秀品德与情感。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具有共产党员的勇敢与坚毅。她就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人龙帝范:李世民传

    隋炀帝的“浪漫小资”带给百姓的是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深火热,随之,豪强四起,战火烧到了四面八方。在李世民的怂恿下,李渊在太原起兵,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历程。李世民凭着自己的雄韬伟略和善于用兵,将薛氏父子、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一一变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这个年轻的王者显示了非同凡响的才华和气魄。后来,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以绝对的优势成功地登上王位,历史从此掀开了国胸襟和气度,造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塑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可汗形象。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八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热门推荐
  • 两男一女:兄弟战争

    两男一女:兄弟战争

    上官婉晴是市长千金,她本可凭身世进入艾斯大学,但她偏靠着成绩进去了,而且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后来班上来了个叫南宫澈的男生,此后便缠上了婉晴。一次意外,婉晴认识了和南宫澈同父异母的哥哥南宫辰,南宫辰对婉晴一见钟情,并且在知道了她的身世之后更加对她感兴趣,也开始追求她。片段一:我没跟你开玩笑,要不我用行动向你证明?什么?婉晴楞了一下。南宫澈就利用这一空挡,一只手托着万顷的后脑勺,嘴唇贴上了她那柔软的双唇。片段二:我爷爷在书房都跟你说了些什么?不告诉你!不告诉我?辰轻笑,好啊。只见辰抓住婉晴的胳膊,一把把她拉进自己的怀里,在那两片粉嫩的唇上点了一下。南宫辰,你,又亲我,一言不合就开亲是吗?
  • 爱在90年

    爱在90年

    本书记录一个年轻的90后的女学生在生活和求学路上发生的所有坎坷的故事,她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有对未来的渴望,向往自由,美好。
  • 宠溺

    宠溺

    他对她无限宠爱,只要是她想要的,他做得的,他就一定会给。有人说:“你这么宠着她,迟早有一天骑你头上去。”他挑挑眉,“我的人,与你何干?我爱怎么宠就怎么宠,骑我头上又如何?我乐意!”
  • 恶魔少爷多指教

    恶魔少爷多指教

    因为一次意外,她变得失忆。从而住进了叱咤风云、一手遮天的韩氏家族‘韩冷轩’家里。“我最讨厌城府很深的女人了,而你就是那种让人恶心的女人!对了,你不是失忆了吗?那就让我教教你到底应该怎么样和男人相处啊!刹那间,一张冰冷的唇向她袭来,让她来不及躲闪连带着那恶魔似的微笑。“难道你不喜欢我吗?不想进韩家吗?”本来想着报复她一下,可谁知道,竟然越吻越他妈激情!舌头慢慢的撬开了她的贝齿……
  • 情人快点头

    情人快点头

    听说沈博奕这男人花心又风流,把妹手段高超到降女无数、无往不利。听说就算是收服过无数男人心的她,见到他也会甘心情愿当花痴──切!她可不是白痴,更不可能是花痴,世上只有男人跪下来舔她脚趾的道理,岂有她趴伏在男人西装裤下的可能。终于,让她见到他这位女人眼中的神……
  • 车来人往

    车来人往

    随便写写,发发牢骚,琐事,。。。。。。。。
  • 神天决

    神天决

    东洲小势力逍遥界参悟出古训玄机,揭开了一个万年封印。昔日的灵渊古玄少尊风小羽从万年后苏醒。岁月无情,红颜作古。面对这沧海桑田,被天地所不容的他义无反顾的要逆天而行。在得与失之间他走上了只属于他自己的道,凝练出了只属于他自己的法。繁华大世中,一战诸雄,求证大道,一步一步拨开笼罩在他背后的疑云。
  • 黑道之九龙至尊

    黑道之九龙至尊

    出来混他主要靠三条:够狠,义气,兄弟多。他本是智商高超的天才少年,为了保护深爱的人而踏入黑道,凭借一次次的血的洗礼成为了地下第一王者,无数小弟为之敬仰,无数少女一见倾心。所有不服的人只有一个两个结局,你自己消失或我帮你消失。“什么?出来混一定要还的?我还没有开始诶!”
  • 南墙下的你

    南墙下的你

    清凉与陆景琛在大学里是被人羡慕的情侣,可不知道是怎么了他们分手了一个出国一个订婚清凉回来时候遇到了他,他好似不认识清凉似的从她身边走过
  • 四季养生药膳

    四季养生药膳

    24个节气中,每个节气都包含了食疗特点、进补食谱、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养生宜忌提示。从而使药膳养生更细微,更具有针对性。所以,言简意赅、针对性强、查找方便是本书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