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4700000025

第25章 花·音乐(4)

蝴蝶一样的鸢尾花,静静地生长在希腊人的坟墓旁边,这引领死者灵魂的使者,同时也带有生命和光明的含义,彩虹本来就是一道光的影像么。也许生与死,光明与黑暗,本来就是分不开的,就像奥丁的两个儿子,光明之神,亚萨神的王储巴尔德尔,和黑暗之神盲眼的霍德尔,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北欧的神话当中,霍德尔掷出的槲寄生标枪杀死了巴尔德尔,亚萨神族失去了未来的王者,最终毁灭在雷加鲁克的火焰之中,只有诗歌之神布拉奇幸免。而在英国古典学者劳斯编纂撰写的《希腊的神与英雄》结尾,从普鲁塔克听到的一句呼喊“潘神死了”开始,希腊人罗马人的奥林匹亚诸神也逐渐死去,他们被一个包裹在云雾火焰当中的独一神取代,从他那里,来了一位善意平和的王,这便是耶和华和耶稣。不过奥林匹亚众神当中还有两个活了下来,这便是诞生于虚空混沌中的厄洛斯和他的妻子普塞克。厄洛斯代表的爱成为了新的宗教的教义,而普塞克代表的人的灵魂,则将被挑选,被裁判,然后被带到天上,获得永生。

这样解释神的更替,把信仰的更迭更多地归于一种继承,的确是很有趣的,不过历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却可以使这些说法从法兰克人的第一代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的过程中得到验证,也正是这位国王让鸢尾成为了法兰西王室和法国的象征,巧合的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彩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克洛维这个名字已经不再为人熟悉,不过如果把这个古法语的词换成晚一些的词汇,路易,那么知道它的人就要多得多了。克洛维是5世纪末法兰克人撒利部落的领袖,受到罗马人的委任,在古高卢地区征战,他本来信仰罗马人的诸神,不过他娶了一个基督徒,这位美丽而坚强的王后一直劝国王改信耶稣基督,根据6世纪法兰克历史学家,都尔的格雷戈里编写的《法兰克人史》,这位王后劝她的丈夫说,朱庇特不过是娶自己姐妹的乱伦者,基督才是爱世人的真神,不过克洛维并不相信,王后为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施洗礼,可是这小王子还没有脱下施洗的礼服就死掉了,克洛维认为这正是基督不够强有力的象征,也许基督教宣扬的爱需要恒久的等待吧。不过现实中的克洛维对于这位干涉自己信仰,还导致了自己儿子死亡的王后,倒的确是爱的够恒久够忍耐,这位王后,本来是邻国政治斗争当中失败者的女儿,等待流放当中,克洛维却突然向这个没有一点嫁妆的女孩求婚,他们婚后克洛维也是对她宠爱有加,不仅容忍她对自己的信仰指手画脚,说不敬神的话语,即使是洗礼之后自己第一个儿子丧命,仍旧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他们第二个儿子施洗礼。

但是克洛维并没有为她放弃自己的信仰,直到他在莱茵河畔面对游牧部落的时候,这次这位常胜将军吃了大败仗,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他也被敌人追得无路可逃,眼看着滚滚莱茵河水,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求众神保佑,最后求到了从他妻子那里听来的上帝和基督头上,他说,既然以前那些神没有帮助我,那么如果基督愿意帮助我,我以后就信基督好了。就在这时,莱茵河水渐渐退去,河面上出现了一道彩虹,克洛维明白,彩虹意味着河水已经变浅,可以涉水而过,于是感谢了刚刚信仰的基督之后,匆匆过河逃命去了。实际上,克洛维对于基督的信仰,不过是继承了以前对神的要求,谁提供给我保护,我就信谁。

不过基督对于克洛维的馈赠还没有结束,克洛维很快就知道了,那个敌对部落的国王突然死去,他的部属要么溃逃,要么投降,他迅速占据了莱茵河中游的大片领地。公元496年,克洛维正式受洗成为了基督徒,据说那一天,上帝赐给克洛维鸢尾花作为礼物,从此,鸢尾成为了法国王室的标志,绘在盾徽上的是所谓金百合,实际上就是黄色花朵的香根鸢尾。

受过洗礼的克洛维很快得到了罗马教廷的承认,以教会保护人的名义占有了大片的领土,他的儿子开始自称奥古斯都,开始了墨洛温王朝,一百五十年以后,权力落入了宫相查理·马特的手中,他因为抗击异教徒而赢得了马特,也就是锤子的外号,他的儿子矮子丕平把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个国王送进了修道院,在教皇的支持下成为了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个国王,他死后,继承者查理曼更是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金百合的光芒成了欧洲基督教徒驱散撒拉逊人带来的恐惧的明灯。不过查理大帝死去之后,法兰克人的帝国四分五裂,皇冠在意大利不断更换着主人,直到教皇找来了日耳曼人奥托一世,把皇帝的称号封给了日耳曼人,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奥托大帝了,现在的德国人骄傲地把足球教练奥托·雷哈格尔也叫做这个名号。这顶皇冠在德国,以“日耳曼人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名义待了八百多年,又被法国人给抢了回来,这回的主角是那个著名的科西嘉矮个子巨人,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他从颤颤巍巍的老教皇手里夺过这顶皇冠,自己把它按到了脑袋上。被拿破仑他们砍掉了脑袋的路易十六,还有拿破仑之后入主巴黎的路易十八,以及他们之前的许许多多个路易,虽然没有这顶皇冠,不过他们还是继承了鸢尾花,甚至是革命了的法兰西,今天的法兰西,人们仍然喜爱鸢尾,把白色黄色蓝色的香根鸢尾作为自己的国花,不管王朝和政权如何更迭,美的事物总是在这些法国人的心中占有永恒的地位的,这些美丽的花朵象征的自由、光明和生命力也是一样。

热爱美,懂得欣赏美的法国人,在欧洲艺术的发展史当中几乎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也许文艺复兴的一段时间被意大利人抢了风头,不过巴黎即使在那时,也仍然是艺术家向往的地方。如果用音乐来作为例子的话,可以以文艺复兴为界,把之前之后分成两个时间段,在文艺复兴之前,特别是在哥特时代,可以说,世界的音乐就是法国的音乐,而在文艺复兴之后,可以说,法国的音乐就是世界的音乐。

11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转折性的时代,欧洲人目睹了法王的封臣,诺曼公爵征服者威廉登陆英格兰,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见证了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法国的好人路易应召出征。到了1453年,也就是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同一年,法国军队收复了除了加莱城之外所有的英国占领地,在路易十一1483年去世的时候统一了几乎法国现在的全境,法国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王国。法国一步步强大起来的这400年,种种艺术形式几乎都是在法国最先发端,然后被传播到欧洲的其他地方,从几乎是最早的我们知道姓名的作曲家,圣母院乐派的莱奥南和佩罗坦到迪费,从奥克冈到若斯坎,在400年的历史里,整个欧洲的音乐创作几乎都集中在法国。在20世纪,随着对于过去的音乐的发掘和了解,人们不但认识了这些被遗忘但是被继承了的巴黎的大师们,而且也发现了许多法国其他地区的音乐,比如普罗旺斯黑弥撒仪式的音乐,圣母崇拜的祈祷音乐。我最近刚刚买了一张12世纪法国西南亚奎丹地区利摩日附近的圣诞音乐,这些修道院的虔诚祈祷,同样浸透了法国南部的阳光,不同于宾根的希尔德加那种奇妙的火焰异象,那分明是快乐的声音在诉说清澈的心灵,这些丰富的声音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个时代的欧洲音乐,虽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音乐的存在,但是如舒曼所说,莫扎特研究过的,贝多芬已经不必再研究,因为这些东西已经被写进了后来的作品当中。如果我们用欧洲人的世界观念,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的音乐就是法国的音乐,不仅仅在当时,世界的音乐都在法国被创造,而且后世的音乐也都从这些作品而来。

而在文艺复兴之后,巴黎延续着它艺术之都的地位,库普兰的作品被巴赫学习,拉莫为功能和声学写下了第一本教科书,就连长时间在维也纳工作的格鲁克,他掀起的改革浪潮也在巴黎最为著名,他的支持者们在巴黎和皮契尼派大打出手。演奏家们在巴黎建立名声,作曲家们把作品送到巴黎上演。浪漫主义时代的几位大师曾旅居巴黎,李斯特和肖邦就在那里相识,法国的作曲家还创造了大歌剧的形式,这种华美宏大的创造,说是继承自吕利的传统,毋宁说是继承自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辉煌时代。后来的现代主义作曲家也都会选择巴黎作为他们发表新作品的地方,这里还有毕加索这样的人物可以为他们绘制布景,有布勒东,马拉美可以提供歌词。在法国就可以聆听到世界上各种各样奇妙的音乐,所以说,法国的音乐就是世界的音乐。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法国音乐的真正辉煌其实归功于一个工程师,他姓卡伐叶,他的工厂是当时乃至所有时代最好的管风琴生产商,现在的巴黎圣三一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余座教堂的管风琴都出自这座工厂。18世纪之前的管风琴都是为每一个教堂单独设计,并在现场制造组装的,我不太清楚卡伐叶是不是第一个想到工厂化生产音管然后加以组装的人,不过他确实把管风琴的制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卡伐叶管风琴演奏强音的时候音量巨大,能够制造出以前那种几十根音管的管风琴无法企及的雷霆般的音响,它们也能够低声细语,细腻地表现微妙的情感。正是卡伐叶以及他的前辈和后继者,这些法国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为法国生产了世界上最好的管风琴,让法国为两位建立了有着深远影响的学派的管风琴手做好了准备。他们两个人,一个叫做塞扎尔·弗兰克,另一个叫卡米尔·圣—桑。

弗兰克实际上是比利时人,不过很早就入读巴黎音乐学院,他毕业的时候因为可以上移三度视奏而获得演奏大奖,后来在圣克洛蒂尔德教堂做管风琴师,又继任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李斯特称赞他的演奏技巧可以和巴赫媲美,虽然李斯特也不可能听过巴赫的演奏。管风琴给予弗兰克对于复调的深刻理解,虽然他的作品基本上是主调的织体结构,但是随处可见精妙的对位构思,在教堂演奏管风琴也让弗兰克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文艺复兴及以前的复调合唱杰作。弗兰克虔诚地信仰基督教,他的作品背后,常常带有一种温暖的注视,作曲家把这些作品看作是劝导世人的某种祈祷文。他的音乐风格,受到巴赫、贝多芬和瓦格纳的巨大影响,巴赫让他喜爱复调,研究古老的对位法,瓦格纳的音响魔力同样出现在他的作品里,而贝多芬则启示他发展了被后世视作他标志性的循环结构,也就是在同一作品的不同乐章当中,多次使用某一主题的动机和变奏,使得作品形成完整的统一。实际上,弗兰克可以是任何国籍,法国不过是提供给他接触各种音乐的便利条件罢了,他为整个世界写作音乐,可以说他是文艺复兴之前那个法国即世界的产物,他的身上那种基于宗教情感的理想主义,虽然以一种温情脉脉的姿态显示出来,但那实际上还是那种欧洲大一统的思想,是那种拉丁语的思维,那种把所有的人类统一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宗教的祝福之下的理想主义,这种想法,也曾经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伊拉斯谟或是茨威格的头脑里,这种想法,注定不会被这个日益分化的世界所认同,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弗兰克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大多数人喜爱,甚至到现在,即使许多音乐学者都认为他的作品在深度和细节上都超过了圣—桑,他的名气仍然在他的这位对手之下。弗兰克的学派,大都是他在圣乐学校的学生后辈,著名的有丹第、鲁塞尔和杜卡斯。

同类推荐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

    《散文公社·云南卷:像大地一样》亲人们的一个个离去,使我对现在的家怀有深深的恐惧,每次面对它的“空”。我都有一种撕裂感,除了半空的屋子,我的心还撕裂予半空的屋子里那一双双在面对我时含着泪水的眼睛。而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待着,我同样是恐慌的――我害怕被割离,害怕被抛弃,害怕被遗忘,窖怕我的新有白天和夜晚都与家无关。于是,我只有把自己放在路上,像是在回家,有着回家的欣喜和欢乐,却永远到不了家而能承载我的远行、寻找和返乡之路的,除了大地,还会有谁呢……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战斗在地震灾区的交通民警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热门推荐
  • 心里的那株风信子

    心里的那株风信子

    7年前,她以为她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却不想只是自己的幻想。7年后,她继承家族事业,身价过亿,身边已有了为她争风的三个优秀男人!而她所认为的“幸福”又悄然进入她的生活!这一次,她的选择会是真的幸福吗?
  • 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日常

    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日常

    乾宇:“姐姐大人们,你们不要这样好嘛?我好害怕。”蓉姐:“嘿嘿,宝贝小宇,你就乖乖从了姐姐们吧!”倩姐:“呜…蓉儿,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呀?……”
  •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乞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走在位面

    行走在位面

    李昂得到可以穿梭位面的系统,并且获得位面物品和能力........从此他的生活不在平凡
  • 我来自桃花岛

    我来自桃花岛

    穿越年年有,今年到我家。主人公刘子聪,因为一次酒醉,引发了“梦穿”,来到了金庸武侠世界,机缘巧合的成为了桃花岛传人,然后故事就这样发生了……(ps:本书原名《梦中的金庸群侠传》更名为《我来自桃花岛》。)
  • 你曾说我们会永远

    你曾说我们会永远

    十六岁的爱情说真不真,说假也不假,回忆就像一首悲伤的离歌,逝去的,却是一场离别的希翼……
  • 我和影子抢新娘

    我和影子抢新娘

    命运注定她要来到这个世界,命运也注定他与影子的分化.一个拥有身体的灵魂与一个拥有影子的灵魂同时爱上同一个女子.爱情似乎在两个你追我藏的灵魂牵出一条红线,纠葛着三个灵魂.报恩灵魂的私心,影子灵魂的执着,少女的茫然.这个世界要如何对待他们的感情......
  • 毕业终点是失恋

    毕业终点是失恋

    七月的秋风吹落满树的红枫,校园街道上铺满秋天的气息,踩着枯萎的黄叶,嘎吱嘎吱地漫步校园,手上提着一份热腾腾的饭盒,向音乐厅走去。忽然,背后传来一声呼喊。“明溪”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好友——希楠。“哟!给谁送饭呀?嗯。看来是给若铭吃的吧。”希楠俏皮地低头偷看饭盒。“嗯。。。是啊,他又顾着创作,忘记吃饭了,这样他身体会不好的。”我提了提饭盒。“咦,说起来我还没吃呢,我也叫吴少秦送饭给我吧,嘻嘻”“诶,你呀!!!”如此两个人像普通大学的两名女生之间的闺蜜谈论,这样的场景在大学校园里很常见。
  • 刚好倾心你

    刚好倾心你

    青梅竹马,时光正好。从前,他是个坏孩子,却唯独护她周全。“小爷为你保驾护航呗。”为了她,揍人被揍;为了她,翻墙逃课;他对她所有的要求从无异议。但唯独——“你离我远点!”“抱歉,恕难从命。”“高考之前不能亲!”“先亲了再挨揍,反正打是亲骂是爱。”高考结束后,美人在怀,夜夜笙歌。
  • 伪嫁:暴君的现代逃妃

    伪嫁:暴君的现代逃妃

    一个巫蛊,她穿越二十载。失去现代的和谐生活,落入权位的争夺与仇恨的报复之中。他对她真心相待,却也要利用她夺取皇位。躲避真心的他,是痛苦也是无奈。然而,二十年之久,即便他已登上皇位,却还为她始终未立皇后。雪漫天,他扬鞭誓言:小静,我要拿下东晋的江山来证明我对你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