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1300000019

第19章

衙门大了,门房也分左右,虽然都是让候见的人休息的,品级却有区别。海瑞进了大门,便被那书办领进了右边的门房,是一间只有挨墙两排长条凳的房子。

那书办:"先在这里坐坐,什么时候上头叫你们进去,我会来通知。"说完便又走了出去。

这间房也有灯,却不甚亮,海瑞从灯火通明的外面进来,坐下后才发现,里边已经坐了一个人。

那人先站起了,端详着海瑞:"幸会。在下王用汲,新任建德知县。"海瑞也连忙站了起来:"幸会。在下海瑞,新任淳安。"那王用汲眼睛亮了:"久仰!果然是刚峰兄,海笔架!"海瑞:"不敢。王兄台甫?"

王用汲:"贱字润莲。谭纶谭子理和我是同科好友。"海瑞也立刻生出了好感:"润莲兄也是谭子理举荐的吧?"王用汲:"什么举荐,我在昆山做知县,怎么说也算是个好缺。谭子理不放过我,把我弄到这里来了。"海瑞:"事先没征问润莲兄?"王用汲:"谭纶那张嘴刚峰兄也知道,一番劝说,由不得你不来。"海瑞肃然起敬:"润莲兄愿意从昆山调任建德,是建德百姓之福。"王用汲也肃然了:"淳安更难。刚峰兄在前面走,我尽力跟吧。"说到这里他才发现海瑞一身的风尘:"刚峰兄刚到?"海瑞:"赶了五天,天黑前进的城。"王用汲:"还没吃饭?"海瑞点了点头。

"我去问问,能不能弄点吃的。"王用汲说着就走。"这是什么地方?不要找他们。"海瑞止住了他,接着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已经干了的荷叶米粑,"我带了有。"王用汲看着他剥开了粑上的荷叶,大口吞咽着已经干了的米粑,眼神中露出了"见面胜似闻名"的神色,就立刻去东墙边的小木桌上提起一把粗瓷壶,给他倒水。那壶却是空的。

高翰文的马队这时也赶到了。远远地,看见辕门内那番气派,高翰文叫住了马队,从马车上下来,对一行护从:"留两个人在这里等着,其他的人都去知府衙门吧。"说着,一人徒步向辕门走去。

把守辕门的那个队官大概已经摸清了今天这个会的路数,因此看见穿着便服走过来的高翰文,便不再喝他,径直问道:"哪个县的?"高翰文掏出一张官牒递给了他,那队官揭开看了一眼方红大印就还给了他:"进去吧。"高翰文也不言语,收好官牒向大门走去。走进大门,竟无人接待,高翰文又停住了。只见那个书办在右边门房口不耐烦地对拎着空壶的王用汲嚷道:"我说了,各人有各人的差。要喝水,待会儿到了大堂议事的时候,茶都有得喝。"高翰文走了过去:"请问……""哪个县的?"那书办乜了一眼,打断了他。

高翰文眼中闪过一道厌恶的神色,立刻又忍住了,问道:"县里来的都在这儿等吗?"那书办:"是。进去坐着吧。"高翰文:"淳安和建德两县到了吗?""这个不是?"那书办望了一眼拎着空壶的王用汲,答着就走。王用汲望向了高翰文,准备跟他叙礼,高翰文却朝着那书办:"劳驾。"那书办停住了。

高翰文:"能不能给打一壶茶?"那书办白了他一眼:"我说你们这些人……"高翰文一把从腰间扯下了一块玉佩,向他递去。

那书办眼睛停在了那块玉上,接着又望向高翰文,脸色立刻好看了:"实在是太忙。"说着先从高翰文手里抓过玉佩,接着从王用汲手里拎过茶壶:"稍候吧。"拎着壶捏紧了那块玉佩向里面走去。

王用汲这才向高翰文一拱:"在下王用汲,新任建德。请问阁下……"高翰文:"里边去叙。"说着先走进了门房。

王用汲跟了进去。"我是谁无关紧要。"高翰文手一摆,"倒是二位担子重啊。一个县全淹了,一个县淹了一半。不知二位对朝廷"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怎么看,准备怎么施行?"海瑞竟不看他,依然坐在那里一口一口慢慢嚼咽着干了的粑粑。王用汲看了看高翰文:"难。"高翰文:"难在哪里,我想听听。"王用汲其实也是心里极明白的人,见他这种做派,这般问话,早已猜着此人极可能就是新来的上司高翰文,但他既不愿暴露身份,自己便不好唐突,便把目光望向了海瑞。

海瑞这时接言了:"阁下这个话应该去问新任的杭州知府。"话里有话。高翰文心里震了一下,望向了海瑞。王用汲也是一怔,盯着海瑞,目光里满是制止的神色。海瑞并不理会王用汲的意思,把还剩下一半的荷叶米粑往凳上一放,站了起来,接着说道,"听说这个"以改兼赈"的方略就是新任杭州知府向朝廷提出的。按这个方略去做,淳安建德两个县的百姓把田都贱卖了,改稻为桑也就成了。那时候该发财的发了财,该升官的升了官。到了明年,老百姓都没有了田,全都饿死,我们两个知县也就可以走了。不知道新任的知府大人说的"两难自解"指的是不是这个结果?"说到这里海瑞目光一转望向了高翰文。

高翰文又是一怔。王用汲把目光望向了地面。

高翰文紧紧地盯着海瑞,这个新任的淳安知县是不是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姑且不说,但对自己提出的方略态度如此激烈,倒有些出他意外,问道:"阁下以为"以改兼赈"的方略就会让两个县的百姓都饿死吗?"海瑞:"今年当然不会。那些大户早准备了粮,八石一亩,最多十石一亩,灾民卖了田怎么也能对付个一年半载。"高翰文:"阁下怎么知道官府就会让那些大户用八石十石一亩买灾民的田?"海瑞:"这正是我要阁下去问新任知府大人的地方。"改"字当头,官府不贷粮,锅里没有米,如果那位新任的杭州知府大人是灾民,那个时候八石一亩十石一亩他卖是不卖?"这话和胡宗宪说的话如出一辙,高翰文望着海瑞不吭声了。最尴尬的是王用汲,对海瑞此时以如此激烈的言辞冒犯上司十分担心,可这时去给上司叙礼不是,如何插言也不是,只好怔怔地望着二人。三个人便都僵在那里。

正在这时,那书办拎着一壶茶进来了,也没在意三人都站着,倒挺客气,还带了三个干净的瓷杯,放在桌上,一边倒茶,一边说道:"几位也不要见怪,衙门大了,人都养懒了。你说这么多老爷来了,厨房茶房还在打牌,问茶叶还叫我自己去找。好在我随身带了一包今年新出的龙井,嫩叶雀舌,也算上品了。几位在底下当差也不容易,喝吧。"倒完茶说完话,这才发现三个人依然站在那里,便有些诧异,望了望这个,又望了望那个。

"这茶不干净。"海瑞看也不看他,"我不喝。"说着径自坐了下去,拿起凳上那半个尚未吃完的荷叶米粑又吃了起来。

那书办一愣,当下便把几个人站着的尴尬情形想到了自己身上,立刻瞪着海瑞:"我说你这个人是来当官的还是来找别扭的?看清楚了,这可是巡抚衙门!"海瑞抬起了头,冷冷地盯着那书办:"巡抚衙门喝杯茶也要行贿受贿吗?"那书办被他说得一咽:"你……"高翰文:"他不是找你的别扭,你出去吧。"这时,一名随员在门口出现了,问那书办:"那个高知府到了没有?"那书办终于有个台阶可下了,犹自向海瑞嘟哝了一句:"莫名其妙。"立刻转身向门口走去,对那随员:"我现在就去问。""不用去问了。"高翰文大声接道,"我就是。"那书办的脚一下子又被钉住了,僵在那里。

那随员连忙走进门来:"高大人原来早到了,快请,堂上都等着呢。"高翰文对那随员:"烦请通报堂上,我们马上就到。"那随员:"好。请快点,等久了。"说着疾步走了出去。高翰文这才又慢慢转向海瑞和王用汲。

王用汲两手拱到了胸前,高翰文伸手止住了他:"二位知不知道我是谁都无关紧要。倒是海知县刚才说,"以改兼赈"的方略会不会让两个县的百姓难以生计,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望二位这一点爱民之心到了堂上仍然坚持便好。请吧。"说着大步走了出去。

王用汲望向了海瑞,海瑞也望向了他。

愣在那里的书办这时倒先明白过来了,从衣袖里掏出了那块玉佩,连忙跟了出去。

海瑞这才慢慢站了起来。

王用汲:"刚峰兄,事情得靠我们去做,但也不要太急。"海瑞:"润莲兄,如果淳安建德的百姓活不下去,你和我还能活着走出浙江吗?"说完也大步走了出去。

王用汲的脸色立刻凝重了,紧跟着走了出去。

左右两排案桌,巡抚衙门大堂上坐满了红袍紫袍。也是等得太久了,有些人便不耐烦,种种无聊的情状就都露了出来。有两个坐在同案的官员正在把玩着一只官窑细瓷的鸡缸杯;有两个同案的官员更是不可理喻,竟在案上摊开一张新抄来的昆曲谱,用手指在案面上轻敲着板眼,同声哼唱。

郑泌昌坐在正中的大案前,他倒是好耐性,闭着眼不闻不问在那里养神。"哎!哎!"坐在左边案桌第一位的何茂才焦躁了,眼睛盯向了下首那几个案子前的官员,"你们有点官样好不好?这里可不是唱堂会玩古董的地方!"那两个唱昆曲的官员停止了敲唱,一人收起了曲谱,另一人也把手从案面上收了回来。

另两位把玩鸡缸杯的官员也收起了杯子。刚才还很热闹的场景,一下子又死一般地沉寂了。"真是!"何茂才又甩了一句官腔,接着对下面那几个官员",听说淳安和建德有些刁民煽动百姓不肯卖田,各户还凑了些蚕丝绢帛四处买粮,这些事你们都管了没有?"一个刚才还在玩鸡缸杯的官员答道:"都安排人手盯住了。好像有十几条船在漕河上等着买粮,正在谈价。明天等他们运粮的时候河道衙门就把粮船扣住。""粮市要管住。"郑泌昌睁开眼了,"所有的粮都要用在改稻为桑上面。再有私自买粮卖粮的以扰乱国策罪抓起来。"那个官员:"明白。属下明天就扣粮抓人。""这才是正经。"何茂才说了这句,去门外问讯的那名随员匆匆进来了,在何茂才耳边低声禀报。"到了。翰林大老爷终于到了。"何茂才望向郑泌昌不耐烦地嚷道。说话间,高翰文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的海瑞和王用汲在门口站住了。郑泌昌率先站起来了,何茂才以下那些官员不得不都懒懒地站了起来。

高翰文也就向郑泌昌一揖:"王命下,不俟驾而行。紧赶慢赶还是让各位大人久等了。"郑泌昌笑着:"一个月的路程十五天赶来,高大人的辛苦可想而知。快,请坐。"他的位子居然安排在何茂才对面的第一位,这就显然是职低位高了。郑泌昌如此安排,用意很明显,一是因为这个人是严世蕃举荐来的,尊他就是尊严世蕃;更重要的是"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是他提出的,如何让他认可浙江官府和织造局定下的议案至关重要,笼络好了,一声令下,买田卖田雷厉风行,一个月内事情也就成了。可按官场规矩,高翰文这时便应自己谦让,说些不敢之类的话,然后大家再捧他一下,见面礼一完,让他在定下的议案上签了字,明天开始行事。

可高翰文居然没谦让,而且对何茂才以下那些人不但不行礼,连看也不看一眼,便坦然走到那个位子前坐了下来。何茂才以下的那些官员脸色便有些难看了,但还是都忍着,只要他认定议案,照着去做。

高翰文一坐下,依然站在门内的海瑞和王用汲便真的像笔架矗在那里格外打眼。高翰文又站了起来,对郑泌昌说:"中丞大人,两个县还没有设座呢。"何茂才这时不耐烦了:"省里议事从来没有知县与会的先例。定下了让他们干就是。"说到这里径自乜向二人:"你们下去。"王用汲的腿动了,准备退下去,可是当他不经意望海瑞的时候不禁一惊,便又站住了。

海瑞这时仍然直直地站在那里,两眼直视何茂才。何茂才也是不经意间看到了海瑞投向自己的那两道目光,不禁一凛--那两道目光在灯笼光的照耀下像点了漆,闪出两点精光,比灯笼光还亮!今天是怎么回事了?等来的一个知府跟省府抗礼,现在一个上不了堂的县令居然也向上司们透出逼人的寒气!这种无形的气势何茂才感觉到了,郑泌昌和其他人也感觉到了。

但毕竟职位在,何况是掌刑名的,何茂才立刻摆出了威煞:"我说的话你们听见没有?"高翰文立刻又把话接了过去:"淳安全县被淹,建德半县被淹,几十万灾民,还要改稻为桑,事情要他们去做,就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做。属下以为应该让两个县参与议事。"何茂才的那口气一下涌到了嗓子眼,转过头要对高翰文发作了,却突然看见了郑泌昌投来的目光。

郑泌昌用目光止住了他,接着向下面大声说道:"给两位知县设座,看茶!"立刻有随员在门外拿着两条板凳进来了,左边的末座摆一条,右边的末座摆一条。海瑞在左边坐下了,王用汲在右边坐下了。紧接着,门房那个书办托着一个茶盘进来了,快步走到了坐在左边上首的高翰文面前,将茶盘一举--三个茶碗摆得有些意思,朝着高翰文的是一个茶碗,朝着那书办这边的是两个茶碗。

高翰文端起了自己这边那个茶碗,想放到案桌上,可面前那个茶盘依然没有移开,他这才发现,自己端开的那个茶碗下赫然摆着他的那块玉佩!

高翰文嘴角边掠过一丝浅笑,伸出另一只手,顺势拿起那块玉佩,接着双手捧着那只茶碗,拿玉的举动在旁人看来便变成了双手捧碗的姿态。

那书办眼露感激,尴尬一笑,这才又托着茶盘走到海瑞面前,却不再举盘而是直接用手端起茶碗放在他板凳的一端,又走到王用汲面前,端起茶碗放在板凳的一端,退了出去。

高翰文这时才坐了下来。郑泌昌接着轻咳了一声,说道:"议事吧。"忙乱了一阵的大堂立刻安静了下来。

郑泌昌望向了高翰文:"浙江的事高府台在京里都知道了。你给朝廷提的那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内阁也早用廷寄通告了我们。自本人以下,浙江的同僚都是好生佩服。根据高府台提的这个方略,我们谋划了好些日子,总算拿出了一个议案。下面你把议案看看,没有别的异议,我们明天就按议案施行。"说到这里对站在身边的书吏:"把议案给高府台,还有两位知县过目。"书吏立刻从郑泌昌的案上拿起三份议案,先走到高翰文面前递了过去。高翰文接过了议案。那书吏又走到海瑞面前递过一份议案,接着走过去递给王用汲一份议案。高翰文、海瑞、王用汲三人都认真看了起来。郑泌昌凝神正坐,其他官员也都眼望案面凝神正坐。所有的人都在等这一刻,等这个新来的知府认可了议案,便叫两个县当场接令。所谓议案,其实就是决定,六条二百余字,三个人几乎是同时,很快就看完了。海瑞第一个站了起来。

所有的目光也就立刻望向了他。没等海瑞开口,高翰文紧接着站了起来,望向海瑞:"海知县,你先坐下。"海瑞也望向了他,发现高翰文目光中是那种善意劝止的神色,略想了想,便又慢慢坐下了。

高翰文转过了头,望向了郑泌昌。郑泌昌这时也深望着他:"高府台,没有异议吧?""有!"高翰文声音不大,却使得大堂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怔。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他,大堂里十分安静。

接着,高翰文几乎是一字一顿:"这个议案和朝廷"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不符!"郑泌昌的脸色第一个变了。何茂才还有浙江那些官员的脸色都变了。王用汲的眼睛一亮,立刻望向了海瑞。海瑞这时眼中也闪着光,特别的亮。"哪儿不符?!"郑泌昌虽然压着声调,但语气已显出了严厉。

同类推荐
  • 二月河经典力作:雍正皇帝

    二月河经典力作:雍正皇帝

    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夭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挚爱

    挚爱

    因为父母的再婚,符清泉和南溪从邻居变成继兄妹,他们相依相偎度过最甜蜜的童年时光,却在花季的年龄,留给彼此最深重的伤害。为摆脱内心的煎熬,符清泉把手足好友纪晨阳介绍给南溪,却在朝夕相处耳闻目睹中,无法面对南溪会离他而去的可能。
  • 说谎的人

    说谎的人

    十五岁的少女卡登丝是辛克莱家族的第一继承者,这是一个世代富足的家庭,她的外公拥有一座私人小岛。每年夏天,大家族的亲人们都会齐聚在这座小岛上。卡登丝与表弟约翰尼、表妹米伦,以及朋友盖特从八岁开始几乎每一个夏天都在这里开心地度过。然而,突然有一天,卡登丝发觉自己陷入了选择性失忆和偏头痛中难以自拔。记忆中缺失的第十五个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家人都对她三缄其口,让三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与她失了联系?她试图拼凑起发生的一切。第十五个夏天一点点清晰,却发现小伙伴们正在远离。《说谎的人》是一个令人伤感惋惜的故事,同时也是单纯阳光的少年们推开成人世界之门的第一声叹息。
  • 逆天之破秦

    逆天之破秦

    战国长平大战,秦将白起一举坑杀赵俘45万,因缘际会,五十年后,一名叫做姜魁的赵将爬出了万人坑,成了一个不老不死的超级猛将。他本想不问世事,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被迫卷入了秦末楚汉之争,战项羽,败韩信,浴血沙场而斩将扬名,带着一众性格迥异却又忠肝义胆的兄弟,只为了一个扫平乱世的目标而誓死奋战,逐渐拉起了一支诡异而又剽悍的死亡军团,在邯郸,在井陉,在垓下,在白登,谱写了一章章雄壮动人的华丽诗篇!四百年后是三国,在这群星璀璨的年代,一个拥有现代记忆的修真者代替张角揭开了乱世的序幕,并与镇守北疆长达四百年的姜魁走上了对立,龙争虎斗之下,是拥有不死之身的战神更加强悍,还是修真的穿越者所向披靡。
  • 黄金奇兵

    黄金奇兵

    楚飞南的祖辈与宝藏、黄金有神秘的渊源;传言他的爷爷楚钊宏是清朝末年有名的金匠,拥有一双令人羡慕的“黄金眼”。炼金制金手艺更是天下绝伦……关于爷爷的传奇,加之祖辈的熏陶从小就造就了楚飞南对黄金独特的嗅觉……
热门推荐
  • 都市至尊巫医

    都市至尊巫医

    朋友们说:他慷慨仗义。敌人们说:他是该下地狱的魔鬼。女人们则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嫉恶如仇。有的说:他邪恶残忍。有的说:他温柔善良。有的说:他冷酷无情。有的说:他体贴呵护。有的说:他霸道蛮横。
  • 汉魂志

    汉魂志

    忠肝义胆铸豪侠,铁血柔情造英杰。东西两汉四百载,黄昏尽是英雄决。文笔也许不好,所以请宽容的对待我;打字速度不快,所以请包容的对待我;小心脏的不好,所以请多多的支持我;脑袋也许还好,所以请努力的支持我。
  • 冷情少将霸宠娇女

    冷情少将霸宠娇女

    他是红三代兼官二代,因为生命中唯一的一次任性,他认识了她,爱上了她,伤害了她,也最终失去了她,五年后,再次相逢,明明知道她爱上了别人,他还是不顾她的意愿将她囚禁,当知道她世家小姐的身份时,他惊愕了,慌了,可是伤害已经造成,要怎样挽回?
  •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渔家小夫郎

    渔家小夫郎

    一向喜欢温顺之物的曲隐却因为意外从人牙子那里以十两银子买回来了一只对她极度警惕,还带着利爪的“小野猫”,尤其是一言不合张嘴就咬,并且随时准备逃跑的那种……曲隐:我怎么仿佛看见了我那十两银子打水漂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时青龙,偃月无归

    当时青龙,偃月无归

    朝廷钦差云无归负责调查青年男子无故失踪死亡案,发现每个死者似乎都与青龙山女山匪红月有关,他把自己当诱饵故意接近红月,想引真凶出来。红月,青龙山女匪头,性格飞扬跋扈,爱好收集男色,喜着红衣。父亡,女承父业,手下多是她爹的老部下,对她宠爱有加。外界盛传她杀人如故,红月实际上一个人都没杀过,都是青龙山军师的谋略。红月其实不会武功,青龙山元选托付红月给他,继承青龙山帮主一职,所以任由她胡闹。严罗是魔教圣君,其人神秘莫测,江湖中人都没见过他的真容。小时候被仇家追杀,幸得红月的爹所救,从那时起就喜欢红月,却不敢说。
  • 流歌赋

    流歌赋

    几十万年前,天地初开,整个世界一片荒芜,这个世界诞生了众多的大能,后来,几位大能消失,留下十大洪荒神器,却均不知所踪。几十万年后,十大洪荒神器纷纷现身,落入几位少年手中,新的故事便开始了…
  • 超神武装

    超神武装

    星战,真的是以战舰对战舰,导弹对导弹,光武器对光武器进行的吗?如果在罗邺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可能是这样的……
  • 掌有乾坤

    掌有乾坤

    唯有专与武,方可达与人!无名师、无秘籍,全凭百炼锻为钢!无出身、无奇遇,世间百态人生路!武者走的是一条什么路?还有武者可以走的路吗?难道只能给人做狗吗?还是…有耐心看完觉得可以就收藏一下,给个推荐好吗?当然你要是认为是垃圾请自行处理!
  • 青龙天尊

    青龙天尊

    天阳大陆幕府有一位废物少爷叫幕小天从小筋脉堵塞成为‘废龙筋脉”顾名思义就随筋脉堵塞,母亲被家族带回。幕小天发誓有一天一定要成为天尊,宁可我辜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修炼太极玄功与龙尊罡拳修炼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