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7200000039

第39章 所谓“曹雪芹小像”的谜

近年大陆上出版的一些有关《红楼梦》的书里,往往提到一幅所谓《曹雪芹小照》,有时竟印出那个小照的照片,题作“乾隆间王冈绘曹霑(雪芹)小像”。

这是一件很有问题的文学史料,所以我要写出我所知道的这幅图画的故事。

最早相信这个“小照”的,似是《红楼梦新证》的作者周汝昌。周君未见“小照”,他只相信陶心如对他说的一段很离奇的报告。陶君说他民国二十二年(1931年)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件“曹雪芹行乐图”;是一条直幅,到民国二十四年(1933年)他又在一个李君家看见一个横幅手卷,画的正是曹雪芹。上方题云“壬午三月”……幅后有二同时人之题句,其余皆不能复忆。再后则有叶恭绰大段跋语……周汝昌深信此说,故他的《新证》第六章《史料编年》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有这一幅记载: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曹霑三十九岁

三月,绘小照。(《新证》432~433页)

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是1953年出版的,这是最早受欺的一个人。

1955年4月,国内有个“文学古籍刊行社”把燕京大学图书馆的徐星署家原藏而后归王克敏收藏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四阅评过》本,用朱墨两色影印出来了。

这个影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册的目录之前,有影印的一幅所谓曹雪芹小像,画着一个有微须的胖胖的人,坐在竹林外边的石头上。画是横幅,下面有铅字一行:

乾隆间王冈绘曹霑(雪芹)小像(一名幽篁图)

此本前面有“文学古籍刊行社编辑部”的“出版说明”十一行,但没有一字提及这幅所谓“曹霑小像”的来历。

这是第二批受欺的一群人。

1958年1月,大陆上有个“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吴恩裕的《有关曹雪芹八种》。此书就把那幅所谓“曹雪芹小像”用绿色影印作封面。

吴恩裕此书的第八篇是《考稗小记》三十六页。第一条记的就是这幅所谓“曹雪芹画像”的来历,我摘录在这里:

1954年6月1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某君抄寄《曹雪芹画像照片附识》云:

此图右下角款云:“旅云王冈写”。小印二方,朱文“冈”,“南石”。图为上海李祖涵氏旧藏,曾刊于《美术周刊》。李氏有题语,略云:王南石名冈,南汇人,黄本复弟子,乾隆庚寅卒。见《画史汇传》。像后题咏有皇八子(有“宜园”印)、钱大昕、倪承宽、那穆齐礼、钱载、观保、蔡以台、谢墉等题。

按《美术周刊》出版处及期号俱不详。此项题语乃李氏致函某氏所自述者。又藏者致某氏函云:

乾隆题者八人中,其一上款署“雪琴”,其七上款署“雪芹”。

裕按:又有人云:左上方有“壬午春三月”数字……据云,乾隆时题诗者远不止此八人……1955年,张国淦先生曾为余函李祖涵,索录题诗,李曾复允,惟终未见寄。1956年,张国淦先生又转请翁文灏商于李,亦卒无消息。此一文学巨人之重要资料,遂不可得。(87~88页)

后面又有吴君略考题咏诸人的事迹。他在谢墉一条下很武断的说:

谢墉字崑成,浙江嘉善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曾为雪芹画像题句。(89页)

吴君在别处(77~78页)又说:

据我关于“虎门”的考证,可知曹雪芹和敦诚、敦敏兄弟的结识是在所谓“虎门”,就是北京宣武门内绒线胡同的右翼宗学……大约是乾隆九年(1744年)……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这一段期间之内,在这一时期中,后来乾隆二十七年为曹雪芹题像的观保正做内阁学士兼管国子监务,钱大昕和倪承宽都于乾隆十九年中进士,谢墉和钱载则是十七年中的进士,那穆齐礼和蔡以台是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进士。他们题雪芹像,上款都称“兄”。

吴恩裕没有看见那幅画的许多题咏,就相信这些名人题咏的真是曹雪芹的小像,并且“上款都称兄”,并且都在曹雪芹死的那一年,——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吴君引的李祖涵题语里说的题画像的八人之中,有一位“皇八子”,那就是清高宗的第八个儿子仪郡王(后为仪亲王)永璇,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丙寅,当乾隆二十七年,永璇还只有十七岁。难道他题“曹雪芹小像”,上款也称“兄”吗!

吴君很老实的说他曾托张国淦写信给李袓涵,请他钞寄这幅画像上的许多名人题咏。后来张国淦又转托翁文灏写信给李君,但李君始终不曾钞寄这些题咏。

可怜这些富于信心的人们,他们何不想想:收藏这幅画像的李袓涵君(应作“祖韩”,不应作“祖涵”)为什么始终不肯钞寄那许多乾隆朝名人的题咏呢?

吴恩裕、俞平伯、张国淦诸君是第三批受欺的一群人。

以上略述大陆上研究《红楼梦》的人们相信这幅所谓“曹雪芹小像”的情形。

现在我要说明这幅小像的真相。

(一)这幅画上画的人,别号“雪芹”,又称“雪琴”。但别无证件可以证明他姓曹。

(二)收藏此画的人是宁波李祖韩,他买得此画在三十多年前。

(三)在三十年前,我见此画时,那个很长的手卷上还保存着许多乾隆时代的名人的题咏。吴恩裕引李祖韩说的题咏的八人是:

皇八子(有“宜园”印),即仪郡王永璇。

钱大昕,江苏嘉定人。

倪承宽,浙江仁和人。

那穆齐礼,镶红旗满洲人。

钱载,浙江秀水人。

观保,正白旗满洲人。

蔡以台,浙江嘉善人。

谢墉,浙江嘉善人。

这八人之外,还有别人的题咏,我现在记得的,好像还有这两人:

陈兆仑,浙江钱塘人。

秦大士,江苏江宁人(乾隆十七年状元)。

(四)我在三十年前看了这些题咏,就对此画的主人李祖韩君说:“画中的人号雪芹,但不是曹雪芹。他大概是一位翰林前辈,可能还是‘上书房’的皇子师傅,所以这画有皇八子的题咏,并且有‘上书房’先后做过皇子师傅的名翰林如陈句山(兆仑)、钱萚石(载)、钱晓征(大昕)诸人的题咏。题咏的人多数是浙江、江苏的名人,很可能此公也是江浙人。总而言之,这位掇高科、享清福的翰林公,决不是那位‘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晚年过那‘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生活的《红楼梦》作者。”

最后,我要追记我在三十多年前亲自看见这幅小像的故事。我的日记不在手边,我记不得正确的年月了。只记得那年(民国十八年?)教育部在上海开了一个书画展览会,郭有守君邀我去参观。我走了展览会的一部分,遇着李祖韩君,他喊道:“适之,你来看曹雪芹的小照!”

我当然很高兴的走过去。祖韩让我打开整个手卷,仔细看了卷上的许多乾隆时代名人的题咏。那些题咏的口气都是称赞一位翰林前辈的话。皇八子的题咏更是绝对不像题一个穷愁潦倒的文人的小照的话。钱大昕、钱载、陈兆仑几位大名士的手笔当然更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看了那些题咏,我毫不迟疑的告诉李祖韩君:画上的人别号雪芹,又称雪琴,但不姓曹。这个人大概是一位翰林先生,大概还做过“上书房”的皇子师傅。那些题咏,没有一篇可以叫我们相信题咏的对象是那位“于今环堵蓬蒿屯”,在贫病中发愤写小说卖钱过活的曹雪芹。

李祖韩君听了我的话,当然很失望。一个收藏古董的人往往不肯轻易承认他上了当,买错了某件书画。何况收藏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遗像是多么有趣味的一件雅事!是多么可喜的一件韵事!所以我们很可以了解李君为什么至今不愿意完全抛弃这个曹雪芹的小像,为什么不肯轻易接受我在三十年前就认为毫无可疑的看法。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这三十年里还时常有人看见那幅所谓“曹雪芹小像”的照片。

在三十年前,我还寄住在上海时,叶恭绰君就曾寄一张“曹雪芹小像”的照片给我。他曾搜集许多清代学人的遗像,编作《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早已印行了,他还想搜集第二集,所以他注意到李祖韩藏的“曹雪芹小像”。我曾把我的意见告诉叶君。

爱读《红楼梦》的人当然都想看看贾宝玉是个什么样子。如果贾宝玉是作者曹雪芹自己的影子,那就怪不得《红楼梦》的读者都想看看曹雪芹的小照是个什么样子了。这种心情正是李祖韩舍不得否认那幅小照的心理背景,也正是周汝昌、吴恩裕那么容易接受那幅小像的心理背景。

我回想三十年前初次看见那个手卷的时候,我就不记得曾看见那幅画上有“旅云王冈写”的一行题字,也不记得画上有王冈的两个图章。我也没有看见那画上还有“壬午春三月”一行字。三十年前叶恭绰君写信给我,也没有提到那两行字和两个印章。

我至今相信李祖韩君不是存心作伪的人。很可能是他和他的朋友们只把这幅小照看作一件有趣味的小玩意儿,不妨你来添上一行画家王冈的题名,他来添上两颗小印章;你又记得曹雪芹死在“壬午除夕”,也不妨在画上添上“壬午春三月”五个字——岂不更有趣味吗?岂不更好玩吗?这样添花添叶的一幅“乾隆间王冈绘曹霑(雪芹)小像”的照片多张,不妨在几个朋友手里留着玩玩,就这样流传出去了。

我至今懊悔我在三十年前没有请祖韩把全卷的题咏都钞一份给我做从容考证的材料。我现在写这篇回忆,并没有责怪祖韩的意思。我只要指出,祖韩至今不肯发表那些题咏的墨迹与内容,这就等于埋没可供考证的资料,这就等于有心作伪了。所以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祖韩能把那个手卷上许多乾隆名士的题咏全部影印出来,让大家有个机会可以平心评判他们题咏的对象是不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原载于1961年1月《海外论坛》月刊第2卷第1期,又载于1961年4月15日《新时代》第1卷第4期)

同类推荐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是作者本人将近40年的生活、学习、实践中的所闻所见、所学所想、所经历一一记下的资料(心得、感想等)。怀旧忆往,谈古论今,真知灼见,字里行间经验和性情交相辉映。历经沧桑的耿直感悟,深厚博大的处世哲学尽在其中。可喻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章衣萍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章衣萍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天道系统

    天道系统

    天道的破碎,形成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如果整个现实世界的人,都拥有一个游戏系统,那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呢?!每个人体内都有天道碎片,甚至还有天道者,拥有着莫可匹敌的‘天道系统’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你可以购买这个城市的地图存入自己的系统…如果你需要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只需要添加他为好友…如果你体质薄弱,可以购买各种强身健体的药丸……如果你需要升级,那么你可以做到的还有更多……不一样的世界,带给你绝对浩瀚的场面!!(菊花新书,有些话想对各位说。)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难以企及的人物

    难以企及的人物

    本书由十七篇随笔和一则访谈组成,主要探讨了数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经历和成材环境,他们的贡献、思想、个性和生活...
  • 冬水主藏

    冬水主藏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从公元379年到386年,7年时间,李穆然下山入仕,凭经天纬地之能,游走于北朝各国之中,平步青云,称王拜相。
  • 无限丶神影世界

    无限丶神影世界

    17年前……荒漠上的一场战乱……“我怎么会败给你!”震动天地的一声呐喊……却已被封印……今日的地球,奥斯比利里星……“我的记忆!还在!”兴奋中的他突然意识到,“我的元素……元素……”败了……败了……“雪仪……对不起……我没能守护住你……”……17年后……一场阴谋颠覆了地球,他找到了解封的办法……他决定复仇……决定……守护她……“我怎么会败呢?”
  • 惟我不灭

    惟我不灭

    佛有三世,我为今生剑斩过去,刀屠未来唯我不灭,亘古长存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影宗

    影宗

    一个少年,因为父母的本体术既稀有又厉害,招惹来了杀身之祸,父母双亡,少年的本体术被抢,他有怎么样的命运?
  • 美男,别跑!

    美男,别跑!

    在这个风花雪月的世界里,只有做到女王般的存在,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