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9800000001

第1章 一项错误的军事命令(1)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大宋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市)。

知渭州、泾州观察使王沿分析各种战报,最后下达了一条军令,遣葛怀敏诸将领兵驰援前方镇戎军军事据点,阻击西夏李元昊入侵。王沿与王安石除了都姓王之外,毫无血缘关系也没有交集,但他的一条军令却对王安石及帝国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那是一条错误的命令。

王沿,地地道道的文人,在北宋武官地位急剧下降,通常是文官指挥,武官打仗,武官在前流血拼命,文官在后流血争功。入仕以来,王沿有很多政绩,他对《春秋》一书比较有研究,所谓“《易》与《春秋》明知”,《易经》和《春秋》这两本儒家经典著作是教授读书人谋生的技能。小伙子的才能受到宰相张知白的赏识,举荐进入阁馆工作。王沿走马上任,上疏议论整治军备,他指出中国向来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如汉武帝之于匈奴、唐太宗之于突厥。刚开始都打不过人家,给钱和亲,忍辱负重,到了国力强盛时主动出击,往死里揍。现在我们大宋也这样,虽跟辽国和平相处,但盟约岂是久安之策哉?疏论没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军队毕竟是国家根本,不是随随便便就敢动的。景祐五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宣布独立。宗主国大宋朝臣一致认为讨伐之,于是宋夏全面战争爆发。

三川口一战,宋军败北,朝廷罢免范雍等人,重新组织领导班子。当时西北前线总指挥是夏竦(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这位领导的主要工作是在军营里喝花酒。因为他手下有两位强有力的助手,一是韩琦,另一个是范仲淹。这两位仁兄比较有思想,在任期间还算有作为。韩琦主张深入夏地,与之决战。这一军事策略在与夏军战斗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如任福夜袭白豹城。范仲淹主张建立军事据点,以堡垒组成火力网,逐步扩张,夺回失地,并招抚诸羌部落,以此削弱李元昊的政治力量。老范与年方十八岁的儿子范纯佑血战沙场,取得几次小规模胜利。当时流传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随着事态的发展,这句舆论口号渐渐变成了讽刺。

没多久,宋夏爆发了好水川之战。

韩琦获悉李元昊入侵,命环庆路副总管任福率领数万军士与之决战,面授机宜称不要孤军深入。夜袭白豹城一战成名的任福心理膨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结果被李元昊全歼。此一战,宋军伤亡万余人。朝野震恐,对责任人西北前线最高领导夏竦撤职处理,重新组织领导班子。就这样,在幕后等候已久的王沿,终于出镜了。

庆历元年(1041年)秋,分秦凤、泾原、环庆、鄜延为四路,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庞籍知延州。庆历三年(1043年)四月,知渭州王沿为泾州观察使,成为名副其实的司令。以往是上札子论事,现在王沿来到了前沿阵地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实现,建功立业在此一举。到了前线,他就有点儿发蒙,理论与实际有着很大的落差,没什么更好的建树,只得萧规曹随,谁让他名字中有个“沿”字。

庆历三年闰九月,王沿接到军情谍报,称李元昊调遣军队袭击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镇戎城位置较为特殊,与西夏前线军事据点天都山只有95公里的距离,中间山川阻隔。镇戎是扼守夏军的第一道屏障,它若丢失,敌人可以长驱直入。如果让夏军打进关中拿下长安,守住潼关即是守住关中东大门,扼住宋帝国咽喉命脉,而后再向中原地区扩张易如反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从长安出潼关,杀进中原,围困洛阳王世充(郑王)。河北窦建德(夏王)率领十余万大军驰援,李世民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在洛阳东北门户虎牢关,一举歼灭二王,平定北方,奠定帝王之资。

王沿深知此次军令的重要性,翻开花名册,他点了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葛怀敏,一个颇有经验的将领。

王沿当面授机宜,在葛怀敏看来那都是废话,老子带兵这么多年,功名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跟我讲带兵打仗,你能耍动几斤大刀?但毕竟人家是领导,葛怀敏哼哈答应,表示不辜负领导期望。就这样,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兼泾原秦凤两路经略安抚副使葛怀敏,带着儿子和几千名士兵,迎着凛冽的秋风,从渭州出发,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王沿站在城头目前他们远去,心里空落落的,望着起伏连绵的群山和那一片惨淡的夕阳,总觉得有不祥的预兆。王沿忽然想起了范仲淹评价葛怀敏的那句“猾懦不知兵”,心里着实为他捏了把冷汗。

这将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无人可知。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竟然以神奇而诡异的结果收场。

·宋夏百年的恩恩怨怨·

葛怀敏是官二代,北宋太宗朝名将葛霸之子,以父荫当官,行伍出身。刚当官那阵子,葛怀敏年少气盛还是很有作为的。他上了一疏《平燕策》,详细论述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实际上是十四州),皇帝一看这孩子有乃父遗风,遂知河北东路雄州(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已经到了宋辽边境,隔着拒马河与辽国相望。

葛怀敏上任伊始,赶上年头不好,时逢京津唐地区大旱,护城河都干了。葛怀敏忧心忡忡,他是军人,比普通官员多了一份居安思危的战略考量。干旱断流,水文地理直接暴露在辽使面前,人家肉眼一看等同测绘。虽然两国有停战协议,然而防人之心不可无。于是,葛怀敏下令挖河填满,塘复如故,致使来回交流的辽使不知有多深。葛怀敏任莱州团练使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一群士兵发生哗变,他率领军队趁夜偷袭,尽诛其党。以敏锐的政治觉悟,摆平了这次不大不小的突发事件。

葛怀敏一路顺风顺水磨勘升迁,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封公荫子应该不成问题。正当葛怀敏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时,一纸诏书扔在他办公桌上,两个字——降职。葛怀敏干得好好的,降职降得太冤枉,他是被老丈人王德用牵连所致。岳父大人也是位名将,十七岁时曾在西北战场痛扁李继迁,因为给仁宗进献美女遭到谏官王素等人弹劾下野。如今犯了点儿错误,葛怀敏心里别扭,看着其他高干子弟加官晋爵,唯独他老哥一个在地方一隅当个小官,尸位素餐,也不是他的性格。

正在葛怀敏郁闷的时候,西夏李元昊给了他机会。

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没西夏在外作死,哪来的熙宁变法。西夏党项族的漫长建国之路,在此简言之。

《隋书·党项传》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党项与吐蕃的语言同源,均属藏语系,古羌族的一支。东晋十六国时,依附鲜卑慕容氏的吐谷浑王国,赐姓拓跋,这时党项诸部最有实力的是平夏部。唐太宗时期,党项归附于唐朝,赐姓李。党项族姓氏经常更改,前后更易四次,每次都是一种政治需要。经过五代政权更迭,占据青海、甘肃、宁夏部分地区的党项族一直依附中原王朝,直到宋朝建立,党项人民才走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五代藩镇最后的余孽。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赵光义削藩镇兵权,把党项平夏部首领李继捧弄到京城,因此夏州政权连根拔除。李继捧族弟李继迁不愿归附宋朝,逃遁成为地下党,活动于党项诸部之间,撺掇族人拿起武器反抗宋廷,恢复祖宗三百年之基业。宋廷真没把他这小股土匪势力当回事儿,任由他作死。雍熙二年(985年),李继迁终于闹出了动静,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获得大量军事物资,又作案几次,终于惹毛了宋太宗,赵老三亮出了老当益壮的大宋悍将李继隆。

李继隆和李继迁名字上犯同一个字,但他们毫无血缘关系,也不是一个民族,相反他们是战场上的仇人。李继隆一到,李继迁老实了,被打得可哪儿乱窜,最后躲猫猫玩失踪。直到死也没打过李继隆,同样李继隆直到死也没有消灭他。

李继隆大有来头,他是北宋太宗朝的战神,父亲李处耕是赵匡胤的战友,以父荫入仕。经过赵匡胤撮合,李继隆一妹妹嫁给赵光义,即明德李皇后。宋太宗北伐辽国,高粱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一战,宋军全军覆没,赵光义骑驴跑回宋境,击溃宋军的是辽国战神南院大王耶律修哥。后来这位辽国战神入侵大宋,被李继隆揍了两次。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宋廷仿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弄了个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其中五位职业军人上榜:曹彬、潘美、李继隆、曹玮、韩世忠。狄青和岳飞榜上无名。

继李继隆之后出场的就是曹玮。

李继迁去世后,儿子李德明继承父志,继续与宗主国周旋。北宋初期的军事实力是很强的,与辽国旗鼓相当,李继迁这个恐怖组织头目被打得钻山里不敢出来就是个强有力的证明。所以李德明更多采取了政治策略,名义上投降,暗地里扩张。当时,宋辽交兵达成澶渊之盟。李德明利用这个良机,一会儿投降宋,一会儿投降辽。两国不断给他颁发荣誉头衔,辽国扶植李德明以牵制宋廷,反之大宋也是这么想的。在两国的政治博弈下,李德明终于被扶植了起来。

党项平夏部占据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控制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山川纵横,易守难攻,强大的唐王朝都没把他们怎么样。因为地形有利,李继迁才敢造反。李继迁曾向实力江河日下的吐蕃、回鹘两部发展,并把此战略告诉了儿子李德明。当时,大宋年轻将领曹玮看到这一问题,要求朝廷趁着李继迁刚死不久,赶紧出兵灭了李德明,他说:“今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强盛,不可制。愿假臣精兵,出其不意,禽德明送阙下,复河西为郡县,此其时也。”结果李德明棋高一着,待曹玮主持前线工作时,已失去了消灭李明德的最佳时机。

曹玮,曹彬之子,也是以父荫入仕,但他绝对是狠人。刚刚到任,因为一位老军官没有按照他的要求修防御工事,斩立决,树立了威信。一改乃父气质淳厚宽待士卒的作风,他要建立一支铁一样纪律的军队。曹玮先后剪除归附平夏部的小部落,防止做大,李德明假装没看见,消停眯着投降。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九月,曹玮在收拾诸羌过程中遇到最大的不合作力量——青唐羌部落。他们是吐蕃后裔,散落在青藏高原,一旦让他们成了气候对宋帝国的威胁远远大于李德明的党项平夏部。双方在经过试探博弈后,终于爆发了三都谷之战,位置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境。此一战,曹玮击溃青唐羌部落的三万余骑,向北追逐二十余里。最后生擒7人,斩首千余级,获战马等物资33000计。宋军阵亡67人,伤者160余人。

曹玮的狠毒吓坏了李德明,在他主持西北工作期间,李德明一直不敢轻举妄动。曹玮通过对诸部落的拉拢打击,断掉李德明臂膀,削弱了平夏部对宋帝国的威胁。曹玮去世两年后,辽国加封李德明为夏国王,撺掇他独立。宋廷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不得不承认李德明的合法性。李德明也想独立,可惜老天没给机会,当年去世。机会留给了儿子李元昊,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此时,宋帝国已享国祚八十余年,精华迟暮,名将已远,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西夏倾斜。

李元昊宣布独立后,宗主国大宋举兵讨之。

于是,葛怀敏派上了用场!

·全军覆没,主将葛怀敏判断失误·

葛怀敏上了前线,他能上前线的原因很简单。此际,宋帝国人才凋零能打仗的不多了,基本属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地步。放眼帝国名将后裔,一个个吊儿郎当的,要么好勇斗狠,要么弃武从文。相比之下,有军功的葛怀敏形象忽然间变得高大威猛。

上战场之前,宋仁宗召见老葛,为了激励他,送给他一副盔甲。

老葛捧着盔甲,惊喜交加:“臣愿复河西郡县,收复失地,为大宋江山马革裹尸,伏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葛怀敏“砰”一个响头重重磕在地上,都出血了。之所以这么卖力气,主要是御赐的甲胄,不是别人的,正是名将曹玮的。

宋仁宗的意思不言自明,希望他能够成为下一个曹玮,成为本朝名将。

葛怀敏每想起这件事,依然心潮澎湃。这次,他为前线主将,将要复制名将曹玮的神话。

判断一位武官是否为名将,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战绩和战果。

一位将领生平指挥大小一百场战役,多半以上胜绩。不管战果如何,单从战绩上来看他就是百战名将。譬如汉之李广,平生没指挥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战役,但是胜率非常高,很少输。再如一直打败仗,忽然赢了一场决定性战役,也可以认为是名将,如三国曹操,起兵时一直被揍,最后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假如一位将领指挥一百场战役结果全输了,臭不要脸愣说自己是名将,等着吧!他那张脸早晚得被抽成大红灯笼,高挂于艳阳楼顶。

九月初九,葛怀敏军队开到距离渭州38公里处,进驻瓦亭寨(今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瓦亭村)。今城墙虽已残破,然而轮廓依旧可见,东窄西宽,整个寨子成口袋形,东西长520米,南北宽150—290米。在这里,老葛集结诸部,各部将领领兵前来会合,兵合一处,其中蕃兵占了绝大多数。

老葛主持军事会议,与众位将领商议如何阻击夏军。军事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进行,没有以往的慷慨激昂,毕竟夏军两次胜利对宋军造成了心理阴影。夏军再次出动,有多少人马、行军路线、军事目的、作战计划等等,他们一无所知。情报不准确,这个会没法开,诸将意见也不统一。众将多主张原地固守,以逸待劳。虽说夏军来去如风,他们毕竟还没有到达镇戎军,会不会信息有误?瓦亭寨距离镇戎军,直线距离只有35公里,一旦有变,急行军也来得及。

正当老葛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沿的书信到了,书曰:“第背城为砦,以羸师诱贼,贼至,发伏击之可有功。”信中王沿再三嘱咐葛怀敏不要轻举妄动,我们已经吃过了两次亏,总该长点儿教训。大军主力在镇戎南的第背城驻扎,以羸弱之师诱夏军上当,然后打伏击,出奇制胜。第背城距离瓦亭寨35公里,距离镇戎军非常近。当尚不清楚夏军会从哪里冒出来时,以静制动算是个良策。

老葛把书信一扔,下达了军事命令:“瓦亭寨都监许思纯、新环庆都监刘贺率领五千蕃兵为左翼,天圣寨主张贵殿后,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为先锋,赵瑜为后援。其余诸将,随我一起进发镇戎。”

计议已定,大军开赴前线。

老葛性子较急,战马还没喂完草料,当晚他就率军北上了。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见敌军,唯有秋风瑟瑟,在山野之间哀嚎。军队行进到镇戎西南,老葛派百余骑兵先行,他率领部队继续徐行。走马承受(情报官)赵政见情况不对,急忙建议:“今或距离贼人已经非常近,不可轻进。”老葛点点头,赵政说得没错,现在还没有敌军任何准确情报,来去如风的夏军,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突然杀出,还是谨慎为好。镇戎城有守军,如果率兵入城,万一夏军杀来,那不连窝端了吗?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十四):書畫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十四):書畫碑刻

    本书从绘画、书法、碑刻和民间艺术四个方面,介绍了兰州书画的发展史,以轻松随意的笔墨,反映了兰州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
  • 隋唐我来了

    隋唐我来了

    用真心体味历史,用真情追忆先人,用平淡的语言写波澜的隋唐之交。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
  • 混沌明末行

    混沌明末行

    卓群偶然拾得一枚玉戒,竟神话般穿越到明末,本立志闯出一片天地,不想却被现实屡屡鞭挞,直叫人啼笑皆非。驰骋天下,谈何容易,且看主角卓群心酸、荒唐又豪情万丈的明末之行。
  • 南国梦晚1944

    南国梦晚1944

    国军败退东南亚称霸一方,越南猴子、马来猴子、印尼猴子、缅甸猴子各种猴子各种调教。这还不够,我们的中南国民们还包养起了越南妹子、日本妹子、韩国妹子、欧洲妹子甚至重口味的菲律宾女佣、印度女仆、非洲马子………………书友交流群——我们的中南国1944:372391313
热门推荐
  •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二册,本书从校长的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家长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成就一个卓越的校长做出了规划,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为新校长准备了一系列简便易学的实用技巧,又为有经验的校长提供了一套学校科学管理的参考策略。
  • 友情end爱情

    友情end爱情

    每个人都有朋友和爱人但是要是让你们做出选择,你会选择谁呢?
  • 灵魂养生

    灵魂养生

    本书讲述了常见疾病的症状、病因及相应的预防方法和养生方面的相关知识。
  • 时光让我遇见你

    时光让我遇见你

    当她明白自己已经爱他爱得深入骨髓时,却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意外,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分开。谁也阻止不了时间前进的脚步,但至少那些属于我们的青春,是遗忘不了的:你记得我们在那千年槐树下的悄悄话吗?你还记得我们在田里捉泥鳅时满身的泥巴吗?你还记得我们在海边玩水时全身湿漉漉的样子吗?你还记得……我相信你记得,如果今生我们有缘,那就一定会在一起,等我,我很快就会到来。
  • 四字剑决

    四字剑决

    人世间莫过于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不经历过,又怎么能感受其中。一个命运坎坷的少年,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后,终成一代神话。
  • 甜蜜嗜宠:总裁的小甜妻

    甜蜜嗜宠:总裁的小甜妻

    第一次见面,她笑颜如花,启唇道:“情夫大人好,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他气的咬牙切齿,强忍着想把她扔出窗外的欲望。他一度的溺爱,让她误以为他紧紧只是把她当做一个情妇而非爱人,他说:“有些人最好一辈子不相见。”自此,她开始千方百计的逃离,企图永生不见。四年后,他在自家门口外,一脸诱哄着对一个缩小版的自己的小娃娃道:“宝贝,带爸爸去找你妈妈好不好?”小娃娃一脸呆萌的看着眼前这个漂亮叔叔,大眼睛不停的转动着,大拇指习惯性的放在嘴里吧唧吧唧,最后点点头乐呵乐呵的笑道:“爸爸是个什么玩意?”楼陌卿一脸黒线,这女人到底是怎么教他儿子的,都快四岁的人了竟然连爸爸都不知道是什么,该死。
  • 梦神领域

    梦神领域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之间,生命犹如蝼蚁。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在邪君统一六国的欲望下,繁华安定犹如累卵,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天降异象,王斌诡异地穿越到梦神大陆。他破坏一切畸形的规则却不为世人所理解……于是他踏上了斗争的风口浪尖……为了更好的与书友交流设群:160390751
  • 牛杂与豆腐花

    牛杂与豆腐花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的故事献给那个特别的岁月……“嘿,新鲜美味的牛杂哦,快来一串吧!”“山水豆腐花,又香又甜咧!”每当放学铃响,在学校附近的的小贩吆喝声与身穿不同校服的学生交织在一起,这是我家乡一个来自南方的江城独特景色。说起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的年级,放学后,总会见到大街小巷包围着满满学生哥的牛杂档与学生妹的豆腐花摊,这里的故事就是从洋溢着牛杂味与豆腐花香中飘洒出来。
  • 奇谭怪事录

    奇谭怪事录

    最有看头的志怪短文,最包罗万象的奇谭怪事。燕垒生最耐看短篇集,说尽奇闻怪事,奇人怪事,奇事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