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500000013

第13章 俭省不如套利,用赚钱的方法消费(3)

但这个35元的价差,并不是张五常让渡给我的,而是那些以每盆80元、60元买花的主儿让渡给我的。我以小搏大、以少搏多地只花5元赚来的35元,说到底,不是张五常倒贴给我,而是花高价的买花人倒贴给我的。也因此,我这5元成了一根小小的杠杆,撬动的回报7倍于5元。单纯的省钱,是你不买年桔,缩减消费照样过年。就像不穿鞋照样走路的非洲人一样,消费低下,无钱可花。但套利式消费不是这样。套利消费是舍小本求大利,是扩大消费、增加消费。如果我用1盆的成本价,买了8盆年桔回家过年,是不是花小钱撬动了大消费?

由此来看,套利消费也即俭约消费,不仅是省了钱,还是赚了钱。节俭与理财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缩减开支节流,是减少消费;后者是开源创收,是扩大消费。所以,盘算省钱不如盘算赚钱。套利与节俭,对于消费者来说,表面上都是省了钱。内在的区别,却在于消费本身的有或无、多与少。

必需品买最好的,非必需品买最少的必需品买最好的,并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绝不浪费钱。

--英国谚语

尽管除夕夜买年桔我讨了便宜,尽管我认为鲜花装点是过年的必要消费,但我并不认为,年桔是个必要消费。年桔可称为国内的圣诞树,每年春节用年桔来扮靓门面的年俗,快从岭南传染至全国了。你还别说,对于拜金主义加攀比面子来说,年桔还真是个画饼充饥的好道具:硕果满树,似乎收获满树金灿灿的金豆子甚至金元宝到家了,感觉这一年下来,真没白干哇!然而,这年俗我干过几回,再也不愿干了。为什么?因为搬回家一看,原来满树硕果全是被铁丝和尼龙线架空出来的,比龚自珍贬斥为病梅的人工畸形盆景还扭曲,还虚假。

成语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的就是用来装面子的年桔。不信你尝尝,年桔全是酸苦涩麻的。烂熟至陆续跌落一地,不但一个也不能吃,还垃圾不断,难以收拾。剩下的枯枝大,盆也大,没处保管,没处回收,扔了还连累保洁员。从那以后,我过年只买生机盎然的鲜花,再也不买虚假发财的年桔了。

中国家庭并非日常必需的鲜花装点,对于英国家庭却是日常必需。远离网络的老人每日读报,对于每天上网的你,读报就并非必需。你每天必看电视节目,但对于久违了任何电视节目的我,看电视已并非必需。我每天晨练、饭后散步必需或“驴友”远足必需的那双气垫鞋,对于只喜欢穿高跟鞋逛街的新潮女孩就不必需。女孩婚后有了小孩,孩子的奶粉、尿布,变得比她自己的新潮鞋子更加必需。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针、降糖药,对于不患这两种病的人,就不必需。

由此可见,必要消费,就是能够满足最大价值、最大效用的消费。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效用满足。比如,自来水喝不成了,我认为改喝洁净的桶装水是必要消费。而你可能认为,茶叶才是必要消费,茶味可以掩盖自来水的异味。对于奉行健康至上的我来说,吸烟、酗酒是高投入、负产出的赔本消费,从来都敬而远之。而对于不得不依赖烟酒刺激感官的人来说,烟酒可能是与食物、睡眠同等重要的必要消费。世界各国都对烟酒消费课以重税,理由是,嗜烟嗜酒是不良消费,甚至是堕落消费、罪恶消费。

烟酒在国内能大行其道,成为市价远超出市值的奢侈消费,在于烟酒能够充当社交润滑剂、市场交易媒介。

人生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人的身心健康依赖高品质的深度睡眠与舒适睡眠。也因此,我把床品、卧具的更新当成必要消费。卧室像厨房、浴室一样,都是私密空间,少有外人能看得见。卧房、厨房、浴室都不是面子消费,没必要像客厅那样装阔。多数家庭只拿客厅当橱窗装阔,厨房、浴室、卧室则一塌糊涂。就像多数城市只拿中心区的广场、步行街当橱窗装阔,而穷街陋巷里路不平、灯不亮一样。你如果愿意把钱花在换好材质、更新工艺的床垫、枕垫等卧具上,使自己黎明即起,精神爽朗,那么,在我看来,就比只花钱在穿给别人看的服饰上更实惠,更有效用价值。

人的健康,依赖多样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食物多样化,莫过于你左一口、右一口地广谱地吃。你看到领导总是红光满面,却不知道高层的保健食谱不仅是一口蹄、一口海鱼、一口鲜蘑、一口鲜虾之类。仅每天要吃够24种主食,一口红薯、一口玉米、一口红枣、一口核桃、一口红豆、一口黑米等等,你我就很难做得到。

看重面子消费的人,往往只看重服饰。而懂得健康价值的人,格外看重有氧的室外运动,也看重食物品质。所以,必要消费与不必要消费,没有统一尺度,全随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效用满足而定。每个人的需求取向与强度不同,所产生有先有后、孰轻孰重的有取有舍,就是机会成本,需要消费者理性选择。但总体而言,花钱能否最少,效用能否最大,是检验消费必要还是不必要的通用标准。物超所值、物尽其用是必要消费,物有不值、物不尽用是不必要消费。

高价买房,是当下最大的不必要消费。为什么?因为它物有不值,物不尽用。炒来炒去,不为居住,只为赚钱。房子全空置在那里,都老化变旧了,哪儿来的物超所值,物尽其用呢?

凡属必要消费,你不应放弃。但不必要的消费,你不应奢求。这样做了,就是你在俭约消费、理性消费。生活中,“钱不够花”的资源稀缺,与“不会花钱”的资源错配往往结伴而行。因乱花钱而导致钱不够花的例子,俯拾皆是。

营养充足的多样化食物、便利舒适的居室与充足睡眠、室外运动与休假,都有益于身心健康,都属于必要消费。而嗜烟嗜酒的病态消费、显富摆阔的虚荣消费、贪图便利的懒惰消费、得不偿失的冲动消费、争强好胜的攀比消费,都属于不必要消费。

国内市场的无效性,促成了经济人理性的低下,也加剧了市场行为的乖张虚妄。粗制滥造的浪费、挥金如土的靡费,比比皆是。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一清一浊,泾渭分明。有剑桥经济学家说,“像印度、中国这样人口爆炸的国度,借助工业化与都市化也能养活巨量人口,但生态环境会退化得像个’人口饲养场‘,使人丧失了生活在自然中的许多乐趣。”人均资源稀缺的日本,彻底挖掘出人力资源来代替,是资源替代战略的典范。如今,满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继日本之后,中国人均资源的稀缺已经到了全球夺冠的地步。生态环境严重萎缩、恶化,资源基座过于狭小的国家,本应成为依赖科技、效率与人力资本节能减排、低耗高效的国家,如今却成了比生态、资源富足的国家更加榨取生态、浪费资源的国家。

举目国内市场,你满眼可见折损的投资、虚妄的消费。见缝插针地建楼,见缝插针地停车,把楼高车快当成了现代化的中国人,正在饱尝着投资亢进与消费亢进的苦果。即便是日常消费,你走进超市,也不难看到充斥着虚妄。根本没有多少营养的膨化食品塞满了货架,功效可疑的洗脚盆、按摩床、理疗垫之类质次价高的商品挤满了空间。

理性消费,对于中国人格外重要。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缺乏悲天、悯人、惜物的宗教信仰,也缺乏理性算计的价值观。物不尽用的虚妄消费,随便在哪个餐馆的餐桌上、泔水桶里,你能看不见?物有不值的沉重负累,随便谁家的犄角旮旯里,花了钱就舍不得扔的阳台堆砌物上,你能看不见?“物质的需求起因于必需,也应当止步于必需”(德谟克里特语)。这是说理性消费的本质是必要消费。什么叫必要消费?就是消费的发生或不发生、消费的多与少,皆应由消费的必要性来决定。

消费的必要性原则,类似于舞台布景道具的那个著名原则:“如果开幕时墙上挂有一杆枪,那么,闭幕前你必须扣动扳机开火!”由此可见,物尽其用、物超所值,代表了理性消费的本质。

英国学者对英国人消费习惯的评价是:必需品买最好的,并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绝不浪费钱。不可避免的花费,用他们的话说,叫“说给钱就给钱”。而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花费,用同类的话说,叫做“耗费心思比耗费钱麻烦”。你看,英国人并不是一味省钱,而是区别对待必要消费与不必要消费。必需品要最好的,而不是要最低廉的。非必需品要最少的,而不是要最贵的。

什么叫必需品买最好的?比如买药吧。能不吃药你尽量别吃,但必须吃药时,你别捡便宜的买。那些世界大药厂的药虽贵些,但更安全。我理解的必需品不吝啬钱,就是凡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消费品,都很重要。内服的如食品饮料,外用的如服装鞋帽、床品、洗浴用品等,都不要图便宜用劣质货。但牙膏与剃须刀之类,便宜的也不比昂贵的品质差多少。

什么叫非必需品买最少的?比如买房、买车吧。房子、车子虽是必需品,但有一个也就够了。频频换房、频频换车是浪费钱,频频换手机、换电脑、换电器也是胡花钱。当电器的品质提高后,为了延长保修期,你多花的钱就不必要了。当电器的功能扩展得太多时,为了繁杂功能多花的钱,你白花了不说,还徒费你的心思琢磨那些不常用的功能,也不划算。至于买一柜子鞋、衣服,再花上半天心思在换哪一件上,在我看来,更是在浪费钱,也是在浪费比钱更重要的智慧与精力。

国内外两相对照,国内消费常常剑走偏锋。一端是不要最好、只要最贵的面子消费与攀比消费,另一端则是必要消费压缩成了最廉消费、最少消费。一味省钱,省成了消极消费或放弃消费,消费者也就否定了必要消费,异化为低消费者、无消费者。

理性奢侈消费,提升生活品质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这就是经济历史的发展规律。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一般人理解的奢侈品,是指狭义的如香水、珠宝、钟表、服饰、红酒、礼物、家私等奢侈品。到底什么是奢侈?“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桑巴特语)。因而,广义的奢侈消费,是指并非十分必要的消费。

我跟学生是这么解释奢侈的:你邀了饥肠辘辘的女同学下课后约会。第一时间,送给她充饥的馒头。当然了,这是必要消费。虽然这时,一个馒头比一枝玫瑰花实用,但却显得你不够浪漫。如果当时你不送充饥的馒头,只送一枝不那么必要的玫瑰,就是你懂浪漫,但是你在奢侈消费。

所以,别以为奢侈消费就是Chanel香水和LV包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奢侈消费。一枝玫瑰,是一个穷学生的奢侈消费。“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是每一个嗜烟人的奢侈消费。对于一个乞丐,吸烟、喝酒是不是奢侈消费?你会觉得是。但我问你:乞丐怎么就无权抽烟、喝酒呢?我再问你:乞丐养狗,是不是奢侈消费?你的回答很肯定--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呢,还要养狗?但在国外的大街上,到处可见流浪汉养狗。

如何缩减开支以应对通胀?专家的理财建议里,就有一条是放弃养狗。但养过狗的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猎人在养捕猎助手,也不是乡下人在养看家护院的报警器。大多数人养狗是因为爱怜,养的是精神伴侣。养狗人恨不得颠倒过来,自己啃骨头,给狗吃肉。因而,他养狗根本不计成本,怎么会为缩减开支而放弃养狗?可见,养狗本身就是个精神消费。乞丐养狗,能不是奢侈消费?能没有“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

所以说,乞丐也有奢侈消费,任何人都有奢侈消费。茅于轼说,印度的乞丐还要饭,而中国的乞丐要钱不要饭。为什么要钱不要饭?因为中国的乞丐大多不是真正的乞丐。当然了,要钱不要饭,相当于商人交易时不要实物要变现,要的是灵活偏好。就如各地的“发廊妹”、“站街女”,大多是要快乐、灵活地赚钱,不愿被绑在流水线上辛苦赚钱--经济学家眼里的性服务业,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拾遗补缺。

我猜,唐诗里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是腊月年关的情景:节令虽然滴水成冰,但没有冰箱保鲜,家里贮肉过多,难免会变质。这么解读痛贬贫富悬殊的名句,与此诗激起的“民愤”相比,显得我很冷血。你能看得出来,我是故意这么说的。说唐代“朱门酒肉臭”是因为没有冰箱,跟说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也享用不上今天平民享用的席梦思、坐便器、气垫鞋,是一个意思。什么意思?是说我们对富人的嫉恨应当稀释,还是说奢侈品是个历史进步?没错,我说的,涵盖了这两个意思。

《秋菊打官司》写秋菊进城时,手里第一次握上了易拉罐装的饮料,舍不得打开,或打开了舍不得喝。饮料对于秋菊来说算是奢侈品,现在别说饮料,用剃须泡沫刮脸,用洗面奶洗脸,也不能算是奢侈消费了。前边说过,我1993年花65000元买的“砖头”,还不如今天城里拾荒人的手机好用。

30年前,县委书记坐“帆布篷”,地委书记才坐“两头平”。如今,工薪族买轿车,也不一定非选“两头平”,更不会选“帆布篷”。今天的大众必需品,以前就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当年握个大哥大令人艳羡,我才会不惜65000元买个“砖头”。

今天平民用的燃气灶、暖气片和淋浴器,那是30年前高干家里也不多见的奢侈品。

因此,我坚信今天的“豪门奢侈”,必定是明天稀松平常的大众消费。所以,你不必不忿别人订婚送轿车、结婚出国度蜜月,那其实是你对明天的渴求。市场更新、社会进步、全民生活水准次第提高,不但归功于奢侈先行的带动,而且,简直就是靠消费差别和贫富不均驱动的。对于消费差异驱动进步的道理,米塞斯的阐述是:“人类的进步大都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从一小部分人偏离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开始,直到他们的行为最终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梦想飞行的莱特兄弟曾多么异想天开,被常人所耻笑--凡人飞天,在昨天不但是奢侈,根本就是做梦。但在今天,再胆怯的人,也不至于不敢登上飞机了。无须职业司机而自己驾车?昨天你也难以想象。而如今,驾校就靠一茬又一茬学车的白领、蓝领们赚钱了。

由此可见,一定意义上,奢侈消费就是指高端消费、舒适消费、精神消费、超前消费。这类消费品之所以必要,在于它能引领消费进步,带动大众生活品质的提升。

前边我们说过“傅立叶变态心理综合征”,是说“仇富”心理之下,“见不得别人家的米汤起皮”--用“红眼”看世界,见不得别人家熬的粥比自己家的稠。以偏见与妒忌心理看待消费差异,难免会见不得奢侈消费,把奢侈消费与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奢靡消费画上等号。

同类推荐
  • 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本书全面系统地对整个沿黄城市带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国内外发达的城市群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创新性的方法和政策建议。对打造黄河金岸,提升沿黄经济区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本书详细探索对称关系在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表现,全书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对称经济与对称哲学、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对称经济学与对称辨证法等。
  • 综合营销策划

    综合营销策划

    本书共分15个章节,内容包括综合营销策划总论、营销策划创意、营销策划模式与营销策划书、SWOT分析、企业营销定位策划、市场竞争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 中国大财经

    中国大财经

    与前书《中国:大趋势·大博弈》合起来,应可为这一段中国与全球发展的精彩历史时刻作一见证,也可为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政策与战略观点上的参考,当然,对石齐平个人而言,又再是一本纪录,纪录了他在此期间中思想发展的历程。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热门推荐
  • 龙之征程

    龙之征程

    神魔争霸,天道无常,在那段乱世的岁月里,有那么的一段传说,一段关于人龙之子主宰浮沉的传说
  • 诸天神授

    诸天神授

    天外之天,人外之人一名被家族流放的少年,走入茫茫大界……
  • 复活之道亦有道

    复活之道亦有道

    自古,人生韶华白首匆匆,唯天道恒在,多少贪生怕死之辈为求长生,苦寻天道?他们从滚滚红尘中遁入深林,感悟自然大道,又从深林归返浊浪红尘,体悟世间一切法。千世万载,前赴后继,终于,他们找一丝证道之机,踏上长生之途。无奈,同一目标下,领悟出来的“道”却有千途。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即为道士。出入法门,受微妙法,养智慧命,则为和尚。毁弃肉身,以魂养魂,成鬼也。率性行道,以血祭精,锤炼无上修罗体,则成魔。........
  • 崩坏三无垠战纪

    崩坏三无垠战纪

    英雄已逝,时代再临!人类,死士,崩坏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往事与未来交织,温情与热血碰撞,当天命与逆熵泯灭于历史的车轮下之时,群雄逐鹿与乱世的舞台已然开启,朵尔利拉骑士团将永远向辉煌的黎明前进!读者交流群598638837
  • 斗暖

    斗暖

    真傻真呆?没准大智若愚聪明钻营?没准蠢不可及风吹了无痕?却让人记忆犹新先知未来是好是坏?茫然无措却另辟蹊径?扮猪吃老虎那也得有那条件...还好,暖风来袭,将阴霾吹散,铸造甜美生活.....
  • 改变你来爱上我

    改变你来爱上我

    她是一个因为爱情而刺伤心脏的女孩,她冷漠的眸子里不是没有情感,而是溢满了被抛弃的恐惧。那满满的恐惧满满的悲伤会不会被慵懒腹黑的他发现,或是阳光温柔的他,或是华丽如王子的他。这如命中注定般的邂逅将是一段美丽的乐章~他向她伸出手说,“给你半年时间,爱上我。”他对着她微笑着,想,我一定让她爱上我。他心疼地看着她,“为什么要逃避我的爱。”可是她却说,“我不会爱上你们任何人,永远不会。”她闪避的眸子里那满满的情绪绝对不是冷漠...他、他、他都知道...
  • 梦碎三国

    梦碎三国

    历史常年不见其上篇,亦难窥其中篇,徒留其结尾使后人独自怅然。虽有知我,罪我,惟春秋耳!但终不过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何忧。恰如满纸荒唐言,请问谁知其中味?
  • 夜月朦胧痛彻心

    夜月朦胧痛彻心

    虐,虐心,痛彻骨髓;厌恶愤恨牵手,相爱却要分手;沦陷情爱的他(她)们该何去何从?谁能够左右脆弱强大的人心...
  • 垂直的阅读

    垂直的阅读

    《垂直的阅读》是残雪作品系列之一。该系列一共五种,是残雪2003—2013年间的短篇小说全集。《残雪作品:垂直的阅读》共10篇,16万字。有《垂直的阅读》《梨园纪事》《到果园去!》《阿琳娜》《自然的意志》《老蝉》《影族》《剪纸》《师生之间》《荒原颂》《山火》《梅保的地盘》等篇目。这些作品是首次整体结集出版。残雪是以短篇小说打开与读者的沟通渠道的,这些奇思异想的篇什,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它们大多描写底层人们对生活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 萌塔世界

    萌塔世界

    天空之上,百层Boss塔,日月之下,没有止境,这是一个充满奇迹与希望的世界。——————天穹之上。“暗黑破坏龙墨菲莱斯,90级皇级Boss,体长超过千米,飞行起来遮天蔽日,全身缠绕暗黑龙气,腐蚀力极强,所过空间全部崩塌,几乎无法靠近,每一次吐息,都将永久摧毁前方数十公里直线上的所有存在,看来,这会是一个劲敌,不过如果我全力以赴,重构空间,以二十倍音速冲击,应该有战胜的把握,但要小心它的绝招暗黑龙魂爆……”纯黑水晶蔽体的黑夜帝天盘膝坐在巨大无色菱形水晶旁的水晶柱上,俯瞰天穹下所有存在,眼中闪过一抹诡光。——————天萌12年年末带来新书《萌塔世界》,将为大家展现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一段奇迹之旅。本书前两卷稍显平淡,从第三卷开始各种展开和热血,请坚持看到第三卷,如果第三卷仍让你无动于衷,可以直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