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500000014

第14章 俭省不如套利,用赚钱的方法消费(4)

奢侈消费对每个人都有必要,对于物质消费的常态来说,精神消费就是奢侈消费。对于消费依赖市场交易的常规来说,慷慨友情就是奢侈消费。对于旅游依赖参团的常规来说,“驴友”就是奢侈消费。对于攀比面子、炫耀身份的消费来说,创造性的个性消费就是奢侈消费。你以为皇室贵族都是奢侈消费?不,骑马打猎、游泳钓鱼之类,都是亲历亲为的个性消费、体验消费。以我自己的感受,特能理解年逾八旬的伊丽莎白女王自己开车、丘吉尔自己砌砖墙的乐趣。因而,特不能理解慈禧走路双手要搭在太监手上,或领导人要警卫给提鞋的享受。在我看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是享受,而是病入膏肓者的无奈。

在西方,不要说年轻人不用保姆,老年人只要能动,也绝不要人帮忙。不信,你去搀扶一位老人试试,弄不好会遭一顿抢白。我觉得动辄用保姆需要反思,至少需要把享受人伺候的惬意与失去劳作的乐趣一起拿上天平称一称,看哪个划算。西方人觉得还是自己修房子、洗车、侍弄花园划算。省钱还在其次,从劳作中体验生活才是享受。

因而,缺乏创造体验的低能消费者,必然热衷于面子消费与模仿消费。低能的、被动的、笨拙的、懦弱的消费,使消费者退化成了低能的、被动的、笨拙的、懦弱的经济人。

“面子消费”发达,“里子消费”缩瘪担心被认为是穷人,希望被认为是富人--炫耀性消费的这两个动机,恰恰代表了穷汉乍富阶段谄富欺贫的道德变脸过程。

--杨连宁

1只网球拍加1个网球多少钱?答案是110元。那球拍比球贵出多少元呢?答案是100元。如果我接着问:1个网球多少元?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10元。你答对了吗?不对!为什么?因为离开了球拍,球可以标价10元,但独立价值不值10元。不仅球离开了球拍不值10元,离开能够打网球的场地,球拍加球也不值110元。为什么?因为球拍与球的边际效用在球场,没有场地可供人打球,球拍和球没有销路,其市价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附近根本没有球场的商店里,按值计价,这对球拍与球打了对折,55元,但它仍会躺在柜台里睡大觉,直至店主退货后不再进货。朋友曾送我一袋价格不菲的高尔夫球杆,但物不尽用--我没有时间去练球、打球,也不愿往高尔夫上花冤枉钱。于是,整袋球杆的效用就无从兑现。不仅物有不值,还浪费了钱。名牌运动服装在国内的畅销也是物不尽用。运动衣多,但运动场地少,买了运动服,也会很少去运动。

说到理性消费,不妨套用一下苏格拉底的名言,把“未经理性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变成“未经理性省察的消费,是不值得花钱的”。再套用一下刘禹锡的名句,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变成“钱不在多,会花就行;物不在多,尽用就行”。

陈志武有本书,叫《中国人为什么勤劳但不富有?》。我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是,不惜血本娶媳妇是个原因,倾家荡产建房子、买房子是个原因,攀比消费、炫耀消费是个原因,甚至吃喝嫖赌也是个原因。但这类病态消费行为的背后,还有更为本质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不大懂得更经济、更理性地理财,也即我一直说的“不注重盘算成本”。

对于中国人来说,京戏、国画之类文化审美行为,可以虚构;道德、文章之类政治作秀行为,也可以虚饰。但唯独市场交易行为,需要人的理性算计,来不得一星半点的虚妄。为什么?因为投资与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构成为成本,需要剔除一切浮夸、虚荣,才能避免投资折损或消费空耗。

高度雷同的消费方式,是因为除了攀比别人,自己也不会消费。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创造性消费与个性消费。不止是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一大两小的三个沙发都摆成了个槽型,也不止是伙着晨练、伙着吃饭、伙着出游、伙着购物、伙着炒股,而且还攀比着花钱。消费的攀比,是买房要多、买车要大、买金要多、买钻要大,甚至憧憬价值连城的仿古瓷碗也要比别人多买几个。

多多益善,往往是经营者设给消费者的消费陷阱。譬如打印机便宜卖给你,然后靠昂贵的墨盒等耗材赚钱。超市里,你常见老人推着的购物车里,稀疏的货品连个车底都盖不住。为什么显得扎眼?因为超市提供的大容量购物车,给你提供了一个心理暗示:你要多多益善,装满车子,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所有商店、餐馆的落地玻璃窗,也提供了类似的心理暗示:琳琅满目,珍馐奇馔,全都任你享用,你岂能无动于衷?

屡见不鲜的攀比消费,说到底还是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的雷同消费。譬如,他不攀比别人徒步登山远足,却攀比别人旅行时携带了笔记本电脑。他不攀比别人开车出去餐风露宿,却攀比别人车上装有卫星导航。

“面子消费”发达,“里子消费”往往缩瘪。比如,在外吃得铺张,在家就吃泡面。我身边更多同胞,可能出门身上光鲜,但家里却邋遢得够戗。谁都知道,国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很不成熟,充满着攀比与炫耀。究其根源,可以归结为米塞斯所说的“傅立叶变态心理综合征”。地球人都患有此症,不唯中国人所独有。什么叫“傅立叶变态心理综合征”?中国人自己的解读比米塞斯本人的解读都要到位--以偏见与嫉妒看待人际差异,就是“气人有,笑人无”的“红眼病”。

1992年我下海经商,看到海南的大款亲自开车,下车时手握半块“砖头”,很是凶猛。我也一心想弄那种大哥大握握,结果,花了65000元买了一个,但是要配BP机才能用。怎么一回事?原来,那“砖头”只能打出不能打进。谁“call”我,我才抡起“砖头”打他。

今天街头拾荒人用的手机比那种“砖头”功能强大,而且更小巧便捷了,但市价比当年的BP机还便宜。手机的普及,代表了信息交流的及时与便利,也折射出我当年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的幼稚与滑稽。

堵车,已成为国内无药可疗的城市顽症。而且,凡不是最新设计的小区,车位全都不足,致使居住区内车满为患,挤占了人的生存空间。小区内路边、过道、草地、花园,到处见缝插针,塞满了轿车。怎么办?上海的许多小区以月薪千元增雇车管员,每天“倒!倒!倒!好!好!好!”地不住地喊。购车人暴增,豪车也暴增。

买车只为面子、不为代步必需的人,不在少数吧?许多私家车每周停5天,白缴着停车费,只有节假日才有暇出动。不常开车,也就总也开不够起码3000公里的练车里程。

偶尔出动几次,免不了手生。你常见他们忐忑不安地开出去,刮蹭后一腔懊悔地开回来--多花了钱不说,还败坏了外出的心情。

我常见小白领装“成功人士”:把比亚迪小车的窗玻璃摇下来,把手机耳线挂在朝外的耳朵上开车--一副日理万机的老板样子。大众的老总不谙汽车在国内是攀比消费、炫耀消费,他曾百思不得其解地纳闷:怎么性价比最高、在各国销量最好的POLO,在中国却不畅销?他不懂得,中国人买车要买车壳的长、宽、高,而POLO车壳太小,不够摆阔。

按理说,私家车应该有个性。但许多家庭热衷于把它买成黑色的官轿子。深谙中国人把轿车当官轿子的日本车商,早就在3Y发动机上加装又长、又宽、又高的车壳,或把工具车改成面包车了。本田8代雅阁,有欧洲版、美洲版和中国版。在地广人稀的欧洲、美洲,车型都小。唯独在人多路窄的中国,车型最长、最宽、最高。为什么?因为中国消费者喜欢。

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在发达国家比国内更普及,但大家会不显山不露水地携带。打手机会避开一边,压低声音。而在国内,人们打手机常常高声笑骂,旁若无人。国外用电脑喜欢用台式机,没有携带需求,不用笔记本。而且,没有要事处理,不会在公共场所使用笔记本。而在国内,选择笔记本胜于选择台式机,对于许多人来说,买笔记本不是为了携带便利,而是为了与人攀比,或人前炫耀。病态消费,就是多花钱、花大钱满足人的病态需求。譬如赌,譬如毒。性价比上,病态消费是成本昂贵、价超物值的。需求的病态,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效用的满足,不在于消费本身,而在于消费之外,在于人对虚妄价值的奢求。国内流行的身份消费与职务消费,就是消费的虚耗,就是泡沫消费。

同类推荐
  • 和谐分配

    和谐分配

    所谓和谐分配,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优化配置是手段,优化再生才是目的。目的主导手段,并寓于手段之中,左右手段的动力,过程和方向。应该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放到再生经济中重新定位。必须把分配概念的外延由终端倒溯、延伸到过程和起点。必须吃着碗里看着碗里,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生产资料活了,生产资料也就成了生活资料;生活浆活了,生活资料也就成了生产资料。再生经济,通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互转化,实现资源配置和再生的相互转化。在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中,再生产理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两种生产理论,被赋予科学的、丰富的、发展的、实在的内涵。
  • 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

    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

    本书是《中国经济》系列丛书第三辑,全书入选了六篇报告,包括《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结构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核算指标与运行指标的关系研究》、《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转折点的分析与预测》、《管制价格条件下阶梯电价的理论与实践》等。
  •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本书是一部研究在加入WT0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零售业公平竞争与进一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它论述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零售业国际化的机理、回顾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过程、评述了对零售业开放的种种争议、研究了其他国家零售业开放的制度、详尽分析了各种零售业态的竞争格局及其原因、评价了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市场绩效、预测了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面向“后WTO”时代的促进零售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设计。
热门推荐
  • 娘子你造吗

    娘子你造吗

    当她遇见他,他们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她翻墙被他撞见,他说“,娘子你干嘛?”她抬头望着天空“夫君,我只是透透气”他疑惑望着在墙的人“娘子,上面可有什么好看的”她讪讪的笑了下“夫君,我在上面观看我人生的前途”他明知道她是在胡说八道却应和道“那娘子可看出什么了”她听了这话,想溅他一脸血,明知道是假的,还说。他笑了笑说“娘子,该跟为夫干大事了”她慌乱的在墙上走着“什。。。什么大事啊”他邪魅的笑着“你说呢”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快穿之你要控制你自己啊

    快穿之你要控制你自己啊

    “Excuseme?系统你就不能给我一个正常的任务么?”_(:3」∠)_系统:“这个人是谁啊我不认识她。”一朝平地摔,从此就被一个不靠谱的系统绑定了。凑cp任务?拯救学渣任务?攻略任务?好的,凌小溪发现自己居然是一个万能的(然而并没有)宿主。带的了学霸,凑的了cp,还能攻略病娇哥哥!
  • 穿越贾母乱红楼

    穿越贾母乱红楼

    当一个同情贾赦,喜爱林妹妹的人变成了贾母,会发生什么呢
  • 网游之足竟世俱杯

    网游之足竟世俱杯

    没有足球的沙漠,只有网络的荒野。球王?传奇巨星?教练?在这里,你,也可以做到!
  • 穿越之无敌英雄系统

    穿越之无敌英雄系统

    主角斗比·布莱恩,穿越前本名王豆豆,二月三十日出生,孤儿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打游戏,后来公司破厂,失业酗酒,偶遇地府坑爹公务员,阴差阳错带着所玩游戏中的角色穿越了。故事由此开始。穿越带个系统什么的最有爱了~
  •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是中学校长,从青少年成才自立的角度,讲述青少年必须培养的六个方面的本领,即人生规划力的修炼、积极行动力的修炼、坚韧意志力的修炼、心态调控力的修炼、身心健康力的修炼。
  • 活在废墟

    活在废墟

    这是末日,拥有超乎想象的活尸。我们是超人吗?不,我们只是普通人,活在废墟的人
  • 一笑天劫

    一笑天劫

    流放之地的少年,天资聪慧,却被人称为恶少。伴惊雷异象而生,天妒英才,进阶总遭天雷劫。是被天地灭杀之人,还是另有他因?修炼逆天武诀魂诀,碾压各路天才妖孽,为本心,为红颜至友,杀他个天翻地覆!我若流泪,定让这九天同泣,我若悲伤,定让这十地同殇!经历一段荡气回肠的霸世修途,铸就一段不被泯灭的惊天传奇!
  • 极品网络穿越者

    极品网络穿越者

    通过手机,他可以看见你的生活.通过WIFI,他可以进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通过电脑,他可以参与任何他想要参与的事件.通过铁塔,他可漫游全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就在那里,一台电脑,一杯咖啡,一个想法,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