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2900000020

第20章 当官是一门技术和学问(2)

金匮之盟后世学者多有存疑,譬如宋史学家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匮之盟为虚构的产物,即便有,也存在诸多漏洞。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不要传位给幼主,赵匡胤驾崩时,燕王赵德昭春秋正盛,年富力强,二十多岁了,完全有能力继承帝位。金匮之盟的真伪不是重点,重点是赵光义通过这场政治秀达到了平衡舆论的目的,解释了继承帝位的合法性。赵普因此立一等功一次,不久后再次拜相。这则小故事说明赵光义从最开始就深谙演戏的强大作用,当然他最擅长的演技是假装糊涂。宋太宗赵光义在提拔吕端为相时,同僚说吕端糊涂不可胜任,赵光义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足见“糊涂”

是官场重要处事准则,也是领导高官必须具备的演技之一,这方面宋太宗做得技高一筹。

宋太宗初嗣位,就想该通过什么让朝野内外震服,这种服气不单纯是利益关系,而是那种打心眼里明白新上来的领导不好糊弄。正巧开封街头有一恶丐,非常讨人厌的那种,要钱不给就站人家门前破口大骂,啥难听骂啥。某天恶丐出来工作,站在一店前开展要钱业务。店老板态度非常好,笑脸相迎,也服软了,说店小利薄,今天还没开张呢,没有先往外送钱的道理,不吉利。恶丐不依不饶,不给老子钱就骂,摆出一副臭无赖的嘴脸,不拿钱了事甭想开张。恶丐这一闹腾,引得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前来围观,正当这时人群中闪出一条大汉,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寒光一闪,恶丐人头落地。就在大家惊诧间,大汉扔下刀,转瞬消失。发生了命案,开封府开始抓捕,由于行动缓慢,没抓到。赵光义询问抓捕犯罪嫌疑人之事,开封府尹只得说正在追查。由于皇帝给的压力,案件很快破获,开封府上报称“案犯已擒,实为店主怒杀恶丐”。赵光义就问真的审完了吗?府尹非常肯定地说案件已然破获。赵光义把刀鞘往地上一扔,当着府尹的面把凶器往刀鞘里一插,严丝合缝。开封府尹顿时慌了,敢情这是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赵光义沉声说,就你们这么办案,岂非要枉杀无辜(《铁围山丛谈》)。

皇帝导演的杀恶丐,旨在警告群臣不要欺上瞒下。这场戏有着很深的政治目的,一来让群臣认识到了新帝的洞察秋毫,二来传递给文武百官一个信号,新上来的皇帝不糊涂,以后做事别玩手段。这幕街头剧与赵光义金匮之盟的政治秀相比,无论在难度、技术、参演人员等诸多方面相去甚远,但是达到了敲山震虎的政治目的。作为领导者必须懂得如何去导演一场戏,明白演技的重要性。有时候需要亲力亲为,有时候甚至要扮演客串,哪怕演个冤大头,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演什么无所谓。

《丁晋公谈录》记载,宋太宗执政时后宫管理较为混乱,宫女经常私自翻墙外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有个倒霉的宫女翻墙外出时被逮住了,宋太宗犹豫不决,到底杀还是不杀?皇宫门卫一个叫刘承规的说此人不可留,官家若放了她,便是纵容宫女,所以必杀之,容臣取其心肝来。赵光义深以为然。不一会儿,刘承规取来了一副心肝,众宫女见状吓得大哭,自此宫内纪律肃然。刘承规因此升为皇城司,宫廷保安队大队长。刘承规在太祖朝为黄门小底,一名普通的皇宫门卫,宫里人都管他叫刘七,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他们经常有杂活,比如数珍珠,由侍帝的高级宫女看着,别的黄门小底趁宫女如厕的工夫顺一颗藏于衣带间,但是刘承规没干过。他心眼比较好使,太宗时宫廷纪律出现了问题,恰好有这么个机会,于是他演了一把。刘承规取的是一副猪的心肝,把那名犯错宫女安排在尼姑庵,事后送出,远嫁他乡。

刘承规与宋太宗两人其实都在演戏,彼此心照不宣罢了,刘承规假戏真做明着演,赵光义真戏假作虚着演。刘承规通过“欺骗”皇帝和众宫女,以不伤人为原则,彻底整肃宫廷纪律问题。无论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好的,这种方法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要知道赵光义行伍出身,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主儿,如果连人与猪的心肝脾肺都分不清楚,这些年的刀光剑影算是白混了。另外,在刘承规建议的时候,赵光义完全可以把那名犯错的宫女当着所有宫女的面当众尸解,那样效果将会更为震撼,则不需要刘承规多此一举了。之所以赵光义不点透,甘当冤大头,全因为他与刘承规君臣配合演了双簧,目的是解决宫廷纪律的实质性问题。由此可见,领导演什么不重要,配合演出能否解决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宋太宗在与大臣相处时,体现的领导艺术特征也是装糊涂。看来每位皇帝的领导方式皆有独门绝技,并且做得到位,演得逼真。宋太祖好吓唬人,宋太宗好装糊涂,宋真宗和宋仁宗好哭,动不动就哭一场。且说宋太宗有一次与孔守正、王荣两位大臣在御花园饮酒。孔、王两人陪着陪着喝多了,一喝高嘴巴没把门的,这是很多嗜酒如命的人的通病。喝多了的二人因为争谁的功劳大,专注这件事,忘了皇帝在身边,把老板冷落一旁。赵光义独自吃酒,看着两个醉鬼一争高低,直到两人喝醉了才把他们送回府邸。

当时有人看不惯,对赵光义建言,两人大不敬,太不像话了,当治其罪。赵光义笑而不答。孔、王两人醒酒后怕,也不知道喝多了说了什么话,酒后失态是肯定的了。哥俩一合计赶紧去请罪吧,甭等着领导发话,届时可就被动了。两位一喝高装大爷的主儿前来请罪,吓得脸色铁青,冷汗噼里啪啦往下淌。赵光义故作惊讶,你们两个莫名其妙地请什么罪?孔、王两人说昨天酒壮怂人胆,酒后失德,对不起皇上的招待。赵光义恍然大悟地说,昨晚我也喝多了,到底发生了啥事儿?

孔、王两人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既惊又怕又欣慰,以他们两人的聪明程度能不明白赵光义在演戏吗?当然清楚。赵光义这么演的高明之处在于,喝酒人谁没有五马长枪的时候,那不算数,跟酒鬼掰扯根本掰扯不清楚。虽是君臣,酒桌上就是朋友,朋友之间喝点小酒,谁吼两嗓子骂两句无关痛痒,没必要深究。酒醒后他们才是君臣,这时候则需要体现出领导艺术。赵光义的处理恰到好处,这事就算过去了,咱们心照不宣,下次你们长点记性就行了,话没必要说得那么透彻,点到为止,君臣欢乐。有了这么一次经验教训,相信孔、王两位大臣在下次宴会上必然多长个心眼,换谁也不会冒冒失失的了。毕竟只有脑袋在,才会有酒喝。

3.“同喜同悲”、“喜怒有度”的神奇力量

两宋国祚319年,历18帝,平均年龄44.8岁,平均执政时间为18.5年。宋仁宗不是最长寿的,但他是两宋执政时间最长的,42年,当然这其中大概10年是垂帘听政。《宋史》对宋仁宗评价非常高,赞曰:“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宋仁宗是个勤劳仁德之君,他执政阶段被称为“仁宗盛治”,在宋人眼里它是两宋的黄金阶段,甚至远远超过了唐代的“贞观之治”。在经济、民生、文化、国力等诸多方面,国土面积仅仅拥有之前盛世王朝一部分的宋朝,的确远远超过拥有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唐王朝,唯独在军事上疲软。相对其他君主,宋仁宗是难得一见的好领导,他执政时期国际上事儿很多,但国内和谐无事,没有发生过宫廷政变及大规模民间起义等情况。

宋仁宗刚上位时,给朝臣们烙下了一位仁德之君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孝道上。《孙公谈圃》记载,宋仁宗每次到了先皇真宗祭日时,总要痛哭流涕,愈到晚年愈发严重。群臣一劝说,宋仁宗更来劲了,当着大伙的面毫无忌讳地恸哭,到了“其声甚哀”能够感染到他人的境界。自从汉代确立儒家思想为主流地位以来,中国诸多道德观源自儒家,排在第一位的是“孝”,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汉代特别受官方及民间的重视,是考察官员道德水平的重要一条。汉代皇帝的庙号最能说明问题,每位皇帝庙号前面都有个“孝”字,如世宗刘彻,庙号孝武皇帝,习惯上叫汉武帝。到了晋代也如此,李密在《陈情表》中有“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晋武帝准许李密辞免太子洗马一职。孝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直到现在也是,这条专属于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它也是考察公务员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何况作为帝国最高领导的皇帝,必须以身作则。

宋仁宗睹物思人也好,或者真情所致也罢,这里面不能够排除演戏的成分,盖因他是一位政治家。进行一场道德秀,谁也挑不出毛病,即便在演戏也没有人敢揭穿,除非你跟阎王爷耍大刀,嫌命长。一年如此尚且可以理解,年年如此,就难免引人怀疑,因为时间是把杀猪刀,可以抹平一切的伤痛。更何况皇帝虽是最高领导,但毕竟孤家寡人,他们的亲情关系极其淡薄。三姑六婆四舅二大爷众多亲戚里掺杂着很深的政治关系,很难像普通家庭那样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好好聚一聚。正因为他缺少,才会极力渲染,或者正因为宋仁宗执政多年,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才每逢先皇祭日必痛哭流涕吧!

同喜同悲、喜怒有度等,属于领导必备演技之一。尤其是喜怒这方面,皇帝再伟大他也是人不是机器,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思,这是无法避免的。然而,身为领导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有度,而非无常,否则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通常情况下,喜怒的夸张表现可以让皇帝达到某种目的。宋仁宗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研究史料发现宋仁宗很少发怒,通常表现“同悲”的一面,一怒起来事半功倍。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张贵妃求他给伯父张尧佐升官。

《曲洧旧闻》载,当时宋仁宗说:“得得。”翻译过来意思是说,你放心吧,保准给你办了。于是降旨,遭到了包拯的强烈反对,喷仁宗一脸唾沫星子。宋仁宗只得作罢,问题来了,群臣这面交代了,张贵妃那面怎么交代?这事办不成虽不影响夫妻感情,可面子上说不过去。毕竟你答应人家了,现在搞成这个结果,进退两难。宋仁宗演了一把,见到张贵妃后,以袖擦脸,就算洗把脸,从办公室走到后宫,脸上的水也该干了。宋仁宗这么做,旨在酝酿情绪。如果他去好言安慰张贵妃,一是丢份儿,二是太丢份儿,堂堂大宋天子这么点儿事都办不了!所以只能采取“震怒”的方法挽回颜面,还能够让张贵妃消停点儿,以更大的风力兼并她的“枕边风”。张贵妃来了,问了伯父升官的事儿,宋仁宗正好擦完脸,顺势怒道:“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

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张贵妃见状无话可说了,不是领导不行,是那个包拯太狠毒,要怨只能怨包拯。宋仁宗这么演,既震慑了张贵妃,同时也转移了张贵妃的怨恨对象,此事遂摆平。

还有一次在庆历年间,中原地区大旱,旱灾从陕西起来,蔓延到了河南、河北等地。朝廷一方面进行赈济,另一方面宋仁宗也没闲着,经常求雨。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时任谏官,见宋仁宗求雨不得,进言道,之所以不下雨是因为皇帝您老人家不够诚心,所以没有感天动地。宋仁宗说那就继续求雨,明天去醴泉观求雨。醴泉观在开封附近,行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王素就说,那儿太近了吧!陛下是不是害怕天热不愿意远行?

宋仁宗怒了,他一发怒有个特点,“帝每意动,则耳赤”。每次发怒前夕耳朵发红,似乎每位领导人都有怒的征兆,须留心观察,作为参考。宋仁宗怒道,去太乙宫祈雨行了吧?太乙宫在今天的西安,距离开封的确很远。王素说请传旨吧!于是宋仁宗冒着苍穹流毒的天气去太乙宫祈雨。祈雨的过程中,宋仁宗表现得相当卖力气,大热天的磕了一百多个头,焚香十七斤,通体尽湿,染上了足疾。王素听说后安慰宋仁宗说,陛下事天当恭畏。然阴气足致疾,宜慎,注意点儿身体啊!宋仁宗正色道,如果能求来雨,牺牲我也无所谓,何慎也?这次卖力气的表演果然感动天地,遭受旱灾地区普降甘露。

在这则故事中,宋仁宗之怒主要表现了他的一个态度问题。先是谏官王素抓住了他的“把柄”,按照“天子无德上苍降怒于百姓”的古老经验来看,全国遭遇旱灾,身为皇帝的难逃责难,所以你必须出来做个表率。宋仁宗已经尽力了,大小求雨数场,天气持续干旱,还要朕怎么样?君臣二人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宋仁宗索性一怒,老子给你来个以身作则,堵住你们这帮谏官的嘴,或者也为自己做得不到位找个托词。人的能力有限,面对自然灾害很多时候束手无策,它不在人的可控范围之内。无论人类科技如何发达,都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中国幅员辽阔,灾难不断,地震、干旱、洪涝等年年发生。比如哺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经常翻脸,动不动就发洪水。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每一次都会带走她大量的儿女。大宋建国以来,黄河澶州段屡次决口。澶州距离京城开封直线距离120公里,为朝廷防洪重点地段,不知什么原因总也治理不好,人力、物力投入较大,收效甚微。为此朝廷采取了行动,立斩澶州长官姚恕。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尤觉得不够过瘾,于是怒了一把,将姚恕的尸体扔进了黄河,以示震慑。

我们清楚地知道发怒其实是无能的表现,如果有能耐绝不会发怒骂人,就好像微博上有人骂得难听,当事人非常震怒,如果你有封杀他的能力,完全没必要发怒。领导者通常在事情超出了预计范围或者属下没有领会精神,为了挽回败局或者敲打下面的人,而采取适当的“发怒”。当然这是一种表演,它有“度”的限制,超过了“度”可能会变成真的,那样很可能不知不觉伤害了别人的感情,给自己埋下一颗官场定时炸弹。

4.懂得如何处理身边的“小事”

领导,顾名思义起到了一个导向作用。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作为领导者没必要身体力行,什么事你都亲自干,要下面的人干啥?领导的主要工作是传达精神、指出工作目标、检验工作进度等等,当然偶尔的亲力亲为是表现领导良好形象的机会,譬如挖坑种树、扫个大街什么的,无关紧要的工作,完全可以定位为“秀场”。官场中有些事情需要领导者去做一做,哪怕做个样子,透露的信息积极且有力。

同类推荐
  • 探唐

    探唐

    二级警员穿越武周与大唐的交替之际,在这个宫廷变动最为剧烈的时代,看他怎么靠着那有限的历史知识,还有独有的推理手法,在大唐建立一番事业。要扶持一个比阿斗还要窝囊的皇帝,真的很难,就这样放弃吗?依靠一个比唐太宗还有雄心的皇帝,也很难,还要继续坚持吗?一代女皇老矣,但雌威仍在;太平、韦氏、安乐三分宫廷,谁能只手遮天?勾心斗角、口蜜腹剑,又哪能比得上君王的出口成宪。李三郎真的是最佳选择?但是没有他就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不会落败,只因为个小小的二级警员而一切改变……。【觉得可以,点左侧收藏推荐一下,好吗?您的支持是作者继续下去的动力。】
  • 扶桑木

    扶桑木

    开权十八年,强盛的大梁王朝迎来了举世攻梁的恶变,随后丞相苏汝为了当上皇帝居然引进北疆三族割让大片土地,而以建立伪赵王朝南方诸多政史长官纷纷独立而立国。而经历了伪赵向北称臣将近二十余年屈辱不堪的涿州大将郭盛随起兵建立大齐王朝,而我们的故事便是描述齐国大将萧知远的故事
  •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本书通过一篇篇动情的文字和大量的精美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如此与众不同、却又如此熟悉的非洲。
  • 二世祖的日常

    二世祖的日常

    当腻了人的著名雇佣军中国狐,终于如愿以偿的死了,却没想到还有地狱的存在!阎王判他入十八层地狱受刑两百年,他当然要跑啊!结果阴差阳错,又投胎成人了,只是时间上有点偏差,往回倒溯了那么小小的几百年……怎么办呢?活着呗,怎么轻松怎么来吧,建功立业什么的,想想都累……
  • 抗战之川军精锐

    抗战之川军精锐

    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阵亡。川军参战之数量\装备之简陋\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这是一支武器落后\训练很差\战力不强的军队,但它却也是一支作战勇猛\坚韧不屈\以死报国的军队。也许,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的装备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但如果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川军的战斗力,那么是否可以大幅减少川军那令人心酸的伤亡呢。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一支川军部队在某穿越者的带领之下,从一支“弱旅”逐渐打成抗战时期最强悍之“战场救火队”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

    《红色记忆:走进革命老区盐池》讲述盐池县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在1936年到1949年的14年间,盐池县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勤劳朴实的盐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丁奉献、不怕牺牲的延安精神,抗击日寇,歼灭顽敌,开展大生产,踊跃支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面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宁夏和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仙界升职记

    仙界升职记

    内容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凯滔来到了一个被称为仙界的地方,而李凯滔也因为这次意外获得了一项特殊的物品-----?可是这毕竟是仙界,他会怎样使用自己的能力呢,这里面又会有什么样的阴谋呢
  • 地狱的十八层

    地狱的十八层

    明明是看多了惊悚小说的缘故啊,为什么会被堕天使盯上啊喂!地狱什么啊我都不懂啊,话说……话说堕天使你为什么要把身体给我啊!!
  • 永伴峰行易路有我

    永伴峰行易路有我

    我们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多多关照我是蜜蜂。
  • 女孩与狼

    女孩与狼

    几年后,被女孩救过的狼,欢快的在她的身边跳跃。这就是一个,女孩和狼的故事。
  • 噩梦临死亡降

    噩梦临死亡降

    人们只活在大自然的包容下,只享受自己的生活!So,每每家户哪家是没有噩梦来袭?哪家是安祥度过?哪家不是熬夜惊醒?,,自从解决了这一件车祸事件,许多许多的浮浮沉沉事件,犹如浪海般浮出水面,,,而他们俩即将,,,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曦彩世界

    曦彩世界

    “跟你们争,争到手,那不算本事!我要等你们争,我要等你们谁争到手再把他恭恭敬敬的送给我,那才是本事!”一句誓言让一个文武双全的王子变成了一个修炼者,修炼让他慢慢的知道了这个大陆的秘密‘大黑暗魔山——天路绝顶——光明神宫’‘九霄飘彩云,一光化万彩’,他也了解了这个大陆的精彩‘七大天地共生神物’,‘四大生死绝地’,神奇的‘水’和‘火焰’。光境修炼等级赤,橙,黄,绿,青,蓝,紫
  • 美丽食用主义

    美丽食用主义

    本书重点对各种美容难关把脉,对症下药,既介绍了多种美容难关,又介绍了多种天然食材美容品,让你从里到外彻底美容,让食物真正成为你的美容专家。
  • 破晓之刃

    破晓之刃

    百年前萨翼大陆遭魔族入侵,在人类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大陆十强国组成神圣的邦联——萨翼山联盟。到如今,已过百年……在这无数英雄并起,人杰齐出之代,一名来自神秘家族的惫懒青年走向这乱世,带着他那毫无进取之心的梦想,能否在人与魔的战场上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