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2900000021

第21章 当官是一门技术和学问(3)

《东轩笔录》记载,宋仁宗某天起来对近臣说,昨晚上因为想吃羊肉,睡不着觉。侍官说,为何不降旨取索?宋仁宗说晚上杀羊,害物多矣。宋仁宗有所顾忌,不因一时兴起随意而为。他很清楚这点,领导者当树立良好的形象。晚上降旨杀羊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传出去影响不好,说不定次日办公桌上会出现一堆弹劾他的子。因一时嘴馋,引起谏官攻击,犯不上。此言一出,左右侍官皆呼万岁圣明。白天宋仁宗在苑内溜达,回宫后向嫔妃要水喝,渴得不行了。嫔妃不理解就问他,为什么不在外面喝水,反而回来喝?宋仁宗解释说,不是不想喝水,我来回溜达谁也不清楚我要干啥。管茶水的人溜号,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要是要水喝的话,必然有人出来谢罪,算了吧,忍一忍回来喝。

如果实情真如宋仁宗说的这般,且问他为什么要与嫔妃说得这么清楚呢?他完全可以一句“渴了想喝水”敷衍过去,完全没必要演得很渴的样子,然后绘声绘色地说理由。一来宋仁宗想通过嫔妃之口向外界侍从官表现出仁德形象,二来嫔妃听后定然会将此事处理好。那位司茶者必将受到警告,以后不再有第二次。处理这件小事,大领导自己出手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再者说后宫有管理人员,皇帝虽然最大也没必要把手伸到人家的工作范围内,宋仁宗明白“越权”的道理。

宋太宗赵光义身上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宋代文化发达,皇室内出现了很多著名书法家,如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南宋皇室赵孟等等。宋太宗的书法与他们无法相比,但也有很深的造诣。当时翰林院侍书有个叫王著的,掌管文书、陪着皇帝练书法。王著深得王羲之书法精髓,宋太宗每写作品拿给他看,王著说尚未写好。每次都是这句评语,就有人问为什么。王著说皇帝书法已经非常好了,如果说写得好,只恐陛下不再用心。宋太宗就这样夜以继日地练习,某次练得入神,不知不觉墨没了,左右侍官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宋太宗挽起袖子自己磨墨,正巧侍官回来一看吓得面无人色,跪地求死罪。宋太宗摆摆手,多大个事儿啊,起来吧!

宋太宗与宋仁宗身上发生的小故事雷同,皆是身边的侍从官犯了错误,通过两人的表现可见他们的确是合格的领导者,懂得如何处理身边的小事。不管有演戏成分还是真的亲力亲为,目的总之是相同的。有时候,领导一个简单的小工作,能够给身边人一个警醒。如管茶水的、伺候笔墨的,他们是小角色,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动不动就杀,效果反而不好。明代嘉靖皇帝对待宫女侍从非常严苛,近乎变态,动辄打骂,大开杀戒,最后导致长期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宫女不堪忍受,趁着他熟睡的时候差点没把他勒死。

宋人说宋仁宗执政时期的“仁宗盛治”超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待考证。单单就纳谏而言,宋仁宗丝毫不逊色于唐太宗,这方面他做得最好,最能体谅下属的感受。《邵氏闻见录》载,还是那个谏官王素,枢密使王德用给领导进献了一名绝色美女,宋仁宗非常中意。官场中没有不透风的墙,被谏官们知道了,王素弹劾这事儿。王素父亲王旦是真宗朝宰相,君臣长期和谐,所以宋仁宗笑道朕是真宗子,卿是王旦子,咱们这层关系跟别人不一样,属于世交啊!王德用进献美女的确有这事儿,在朕左右,亦甚亲近,且留之如何?哪知王素不领情,反而说臣之所论正恐亲近。

气得宋仁宗无话可说,他在真宗祭日时表现孝道,百善孝为先嘛,同样清楚万恶淫为首,找不到任何反驳谏官弹劾的理由。如果强行留在身边,那么以前做的形象工作会因此毁了,别假装清心寡欲了,你就一色魔。宋仁宗只好退让一步说王德用所献之女,各支钱三百贯,即令出内东门,行了吧?宋仁宗抬起袖子假意哭了两声,王素见领导服软了,也给了他一个台阶,说陛下既然同意臣的意思,没必要那么着急遣之。言下之意,就当我没说。宋仁宗笑道,虽然我是皇帝,但也是人啊!如果那名美女黯然神伤不肯离去的话,那这事儿就过去了。王素点头答应,然而万万没想到内侍官动作迅速,回报宫女已经走了。宋仁宗这个恨,又拿他们没办法!一生气连续遣宫人三十多名,给王素一个正面答复。

宋仁宗说得挺实在的,领导也是人,当然少不了人性的东西。没办法,谁让你坐在了那个位置上,必然会有很多人在意你、关注你,因为自古以来各种天王巨星都没有政治明星的点击率高,所以最高领导必须要做出一个体谅下属的形象来,哪怕是演个样子,那也表示你做了,总比没做要强。《后山谈丛》中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宋仁宗请客吃饭,当时有一官员进献了蛤蜊。其时是秋天,海鲜运送到京师着实不易。宋仁宗顺便问了句,这玩意多少钱一个?官员照实回道每个千钱,一献凡二十八个。宋仁宗这么一算,登时拉长个脸,把筷子一撂说,反腐倡廉是我朝一直提倡的长期工作目标,今天这一筷子下去就要二十八贯钱,吾不堪也。于是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宋仁宗演了一把,变相体谅了下属,首先来说官员进献海物,一片赤诚之心天地可鉴,但这与本朝倡导的工作目标相悖,作为领导的又不能把那名官员拿出去斩首示众,那样的话以后谁还敢跟你一起吃饭呢?如果处理该官员,则又与人情相悖,处在两难的境地。再者说从文中能看得出来,蛤蜊已然做好了只等下箸。浪费有罪,恐怕宋仁宗应该清楚,但是为了达到“戒尔辈为侈靡”的目的,只好忍痛割爱,秀一把!

体谅下属这块儿众多帝王都会,必备演技之一,需要注意演技的火候及现场感的把握。如果演得太假,则给下属一个做作的姿态;如果演得过于含蓄,下属很可能领会不到领导的精神。在这方面宋哲宗做得最佳。《石林燕语》记载,宋神宗驾崩了,契丹派使臣前来悼念。当时哲宗初立,只有九岁,因契丹人穿的衣服与宋人不同,宰相蔡确担心宋哲宗乍一见害怕,就形容了下契丹人的形象,阐明此事。连续说十多句,只见宋哲宗不闻不问,看来小皇帝的确害怕了。蔡确说完话,哲宗突然问道,他们是不是人?蔡确回答当然是人,只是他们是夷狄。哲宗大气凛然地说,既是人,怕他做甚?蔡确心里的包袱一下子落了地,他的担忧忽然变成了恐惧,悚然而退。

宋哲宗当时是个孩子,可能真心说了这句话。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他从小生长在深宫内院,耳濡目染了一些权力斗争,一定从父亲神宗身上学到很多为官之道。纵观一生,宋哲宗是位少年老成的皇帝,有乃父之风。十七岁执政,追贬了死去的司马光,将苏轼、苏辙等变法反对派赶出朝廷,重新启用改革派,恢复了熙宁变法中对人民有益的条款,停止与西夏谈判,出兵征讨,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可惜二十四岁病逝。宰相蔡确反反复复地解释,无非是怕我一小屁孩没啥政治经验,给大宋丢脸。哲宗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虽小但别小瞧了朕。

5.“后发制人”的杀伤力

自从宋代新儒学产生了程朱理学,经过元代过渡,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成为官方主流思想,儒家保守的思想深深地烙进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通常主静不主动,官场中习惯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所以通常是后发制人。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好像是说先下手为强的道理,突然袭击确实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我们更习惯秋后算账。《荀子·议兵》说:“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后发制人”即从这里引申而来。官场中出现了后发制人表现的话可见局面对当事人相当被动,不得不采取这么一招来挽回损失。假如运用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的来说,这条演技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它与正常的官场斗争有一定的区别。

《丁晋公谈录》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末,以王全斌为主帅、曹彬为副帅的宋军全面进攻盘踞在四川的后蜀政权。后蜀立国近四十年,孟昶的前半生统治较为开明,使得后蜀成为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少有的和谐家园。要么是王全斌太过剽悍,要么是后蜀不堪一击,仅仅过了六十六天,后蜀于乾德三年正月七日宣布灭亡。王全斌带兵打仗的确所向无敌,但他有个特点,喜欢纵兵抢粮和擅长杀降兵。这次王全斌要杀后蜀降兵三千人,与副帅曹彬一商量,曹彬不同意。论年岁王全斌跟曹彬的爹一个岁数,两人不是一辈人,换言之王全斌闯荡江湖那阵子,曹彬说不定在哪儿撒尿和泥呢!胳膊拧不过大腿,王全斌把文案一扔,你同不同意我都干了!遂杀三千后蜀降军。曹彬留了个心眼,把当时他没签字的军事文书收了起来。两人回京复命,杀降的消息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赵匡胤龙颜震怒,谁让你杀降的?曹彬你退下,跟你没关系。曹彬没走,他说是我与王将军商量杀降的,我伏诛。赵匡胤见曹彬也参与了,此事不了了之,口头警告了一下。

赵匡胤与曹彬关系铁,原来他们共仕后周,当时曹彬管皇家御酒,赵匡胤动不动去他那儿要酒喝。曹彬就说这是御酒啊不能给你,老赵你要吃酒我买给你。自己掏腰包给他买酒吃,算是统一战线上铁打的弟兄。即便赵匡胤想处理王全斌,因为曹彬的这层关系,这件事也只能作罢。后来大宋进攻南唐时,赵匡胤派曹彬、潘美两位将领前去,尤其嘱咐曹彬,不得像在西蜀时乱杀人。曹彬如实交代了,我要不说,官家你也不知道,西蜀杀降原不是我的意思,我这有当日的文书,官家请过目。赵匡胤一看军令状非常诧异,就问他没签字你当时怎么承认了。曹彬说,我与王将军一同作战,他如果获罪,我独自清白,外人看了会有非议。赵匡胤又纳闷了,既然你当时认罪,为什么又把这文书拿出来?曹彬解释道,当时我以为必死无疑,想留此文书让我老娘进呈给官家,乞留我老娘一条性命。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赵匡胤微微颔首,尤其器重。

回过头来,我们来分析下这则故事,曹彬无论是演技还是处理方式都已经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可见他既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同时深谙官场之道。先是前线总司令老王要杀降,小曹不同意,说什么也不在命令上签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谁军衔大听谁的。老王也不管那个,风风火火地干了一场。在这件事上两人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如果他们有宿怨的话,曹彬完全可以拿这个当借口,狠狠地整他一把。曹彬仁爱,虽是征战沙场的将军,杀人那是他的天职,但在官场中从未主动阴人。换言之就算告到皇帝那里,充其量处理王全斌,曹彬功过相抵,大宋开国用人之际,领导怎么可能杀掉个极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得不偿失。所以,领导问话时曹彬与王全斌共同承担了责任,领导假意处理了下。这样一来,卖给王全斌一个人情,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多交一个朋友总比四面树敌强。如果曹彬不与王全斌共同承担责任,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影响不好。两人一起打了胜仗,主将受处分了,你毫发无损,还不是因为你跟皇帝关系近!对曹彬、对赵匡胤的影响都不好。如此,曹彬背负了“杀降”的罪名,对将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污点。两国开战强调师出有名,仁义之师,动不动杀降那不成刽子手了,从而失去了军事上的政治优势。曹彬必须要把“杀降”的污点洗刷掉,所以领导召见他与潘美时,注意是有第三人在场时,曹彬才说出了实话拿出了证据。这里不排除演戏的成分,曹彬说“留老母亲一条命”纯属扯淡,以他与赵匡胤的亲密关系,绝不会落到弃市斩首的地步。宋太祖也是行伍出身,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将领有毛病不算毛病,反观如果一个将领没毛病,他才会担惊受怕。曹彬的理由最后落到了孝道上面,皇帝必然敬佩器重。一个能够与主将承担责任,能够忍辱负重、适宜地后发制人洗刷自己的污点,并且孝顺,懂得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将领,没有领导不重视。当时潘美在场跑龙套,他的作用就是替曹彬“宣传”这件事的始末。曹彬在这件事上的表演十分到位,火候拿捏恰到好处,谁也看不出来他的假,通过一次高明的演技,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一名好官员,首先要是一名好演员。

正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名将曹彬的次子曹玮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夏州节度使李继迁叛宋,宋太宗问曹彬谁能去平乱,曹彬说我家二郎曹玮。太宗遂召时年只有十九岁的曹玮。曹玮率军至西门川,根据当时情况选择了伏击,痛打李继迁,一战成名。《石林燕语》记载,曹玮驻守秦凤路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的时候,属下将领赵德明反叛投敌,人心思动,曹营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卒追随而去。当时,曹玮正在下棋,军吏来报称有叛卒投奔了赵德明。曹玮面色如常,继续下棋,军吏等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曹将军啥意思,只得立在一旁听候指示。曹玮走了三步棋缓缓地说,不用紧张,那是我派过去的,以后再有这种情况不用再报告了。消息传到赵德明那面,赵德明遂杀来降者,于是曹营再没有士兵叛变投敌。

曹玮身上发生的故事才真正地体现出了后发制人的杀伤力。后发制人说明当事人已经处于被动状态,他需要用这种方式扭转局面,防止自己的利益再受侵害。曹玮的属下将领叛逃,有士兵追随而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身为主将的曹玮,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杜绝士兵继续叛逃,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棘手在于如果杀一儆百,势必造成士兵从心理上排斥主将,导致愈来愈多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叛逃。如果不去制止,那更不可行。所以在军吏上报叛逃事件时,曹玮故作镇定继续下棋,脑袋里思考着如何后发制人,来了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巧妙地利用敌人之手断绝叛逃士兵之路,最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在于曹玮不动声色继续下棋这一片段上,演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表现在外即是沉着冷静。突然间色变,完了,下面人看出了端倪,反应过来再去演就没意思了,都穿帮了。关键在拿捏火候上,一定要注意,必须给在场观众造成震撼效果,而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疯狂系统

    三国之疯狂系统

    帝泽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偶遇中通过一块“白玉”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什么,你说刘备派十万大军杀过来了。”看我在商城了兑换一枚导弹炸死你娘的。“郭嘉,你说我们没粮草了。”看老子现在就去商场买三十万石粮草。
  • 三国之枭雄

    三国之枭雄

    一个退伍兵穿越在三国的故事。
  • 天阙影

    天阙影

    天阙乃帝都的中心,楚王在天阙的宝座上微笑,最终成为孤家寡人。江湖之中何人不羡慕不畏惧远在天阙的威严,屈锦轴与千林默,本一个青春张扬,一个兄弟义气,却早已被帝王的猜忌与皇权送上一条不平凡的路,占卜与生存,亲人与仇恨,命中或有或无的故事已经落笔……
  • 帝贼

    帝贼

    帝,王者之名。贼,杀人不忌。帝贼,王者之贼。时逢乱世,风云际会,将遇雄主而闪耀,臣逢明主则通达。梁山一百单八将,有良将、有贤臣、有能吏、有干员,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可以于纷扰之间,识得千里之才,万里之干。且看柴遇穿越到水浒世界后,有多少好汉能够在宋金乱世脱颖而出?又有多少好汉最终在权力的道路上分道扬镳?大宋能否延续东京的繁华?柴遇能否阻止贪得无厌的南下金人,还中华大地一个朗朗乾坤。行之,则难者亦易矣;不行,则易者亦难矣!
  •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此外,本书还选取很多相关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热门推荐
  • 倾城狂妃:风华绝代四小姐

    倾城狂妃:风华绝代四小姐

    凌叶没想到自己也有众叛亲离的一天,她的妹妹,她一直捧在手心上的宝,却亲手把她推入湖底溺水而亡。原来,她的价值连一堆钱都比不过,原以为会就此死去,奈何上帝对她垂怜,不但没死成还以另一个身份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再睁眼,凤眸清明,弧度越发嘲讽,冷眼看天下,“我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手下的鬼,一种是我手上的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这一世,她注定了无牵挂。
  • 仙狸传说

    仙狸传说

    原本我住在一个小小的结界里,以为那便是我人生的全部了,可是到了雪域,我才知道这世界不一样的一面,当我走过更多的地方,见过了各色各样的仙妖神魔,却忽然疑惑,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 boss降爱记:腹黑娇女请爱我

    boss降爱记:腹黑娇女请爱我

    她儿时被贩子掳获意外逃走被穷苦人家接受,一夕之间从甜美高贵的千金落魄为刁蛮腹黑的清纯少女。几年后当她招摇撞骗时遇到绝世美男,发现儿时最好玩伴代替了真实的她!当无赖boss大叔因一场搞怪算命遇上腹黑娇女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爆笑火花?她精灵搞怪,却唯独对他软硬皆施,她也奈何不了他。他风靡全城,却唯独对她欺负宠溺。某女不肯屈服被挠着痒吃力的喊着“大叔。。。哈哈哈。。别闹了。。我下次绝对会让你屈服的。。”某男子清秀面容满怀期待,“好啊,我很看好你下次怎样让我兴奋!”他倔强不肯承认喜欢她!她却伤痕累累不愿再去追求“我如何才能放下,追随我想要的爱情?”。楼楼第一次写,双休日一日三更,谢谢。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沉寂之道

    沉寂之道

    一直被认为是废柴,受尽嘲讽的林枫,却有着离奇身世……
  •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冷酷无情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遇见了正在疗伤的冰山美男,她使劲的撩啊!!奈何一点反应都没有。男人薄唇轻启说到,女人,你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碰本尊的女人,你要负责任。听到这话女人脚底抹油的跑了。男人说,你跑不掉了,娘子****
  • 逆战之逆天行道

    逆战之逆天行道

    成功不只一种配方逆流而上逆境之中生长不惧任何阻挡战出信仰凝聚所有无限力量是谁称王逆天行道战出逆态度!
  • 笑傲江湖之侠行天下

    笑傲江湖之侠行天下

    本作品源于金庸小说《笑傲江湖》后续,自己创编续写。融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喜欢。
  • 爷本黑萌

    爷本黑萌

    阎月一朝醒来,身在东宫,心在天宫,床下死美男——卖噶!下凡了……还太子爷呢!问题是,她下面没根啊……她明知当太子,最近必死,肿么办?她刚得知皇帝老爹要废太子,肿么办?凡间画本子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是为毛,这位静如谪仙,动如泼皮,披着斯文的胆小无赖;实则扮猪吃老虎的帅锅老跟着她做什么?“喂喂!那个,太子驾到,帅锅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