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2900000022

第22章 当官是一门技术和学问(4)

曹家是将门,名将林立,诸如曹彬、曹翰、曹璨、曹玮等,一个比一个演技高超。曹玮的叔叔曹翰演起戏来堪称一绝。曹翰任幽州行营都部署时,开黑市赚钱,被贬谪汝州,以示惩戒。曹翰在汝州反省一待好几年,穷山恶水之地哪里有京城富足繁华。自己犯错在先,没什么好办法回京。正巧有这么一次机会,太宗密谕内侍官路过汝州去看看曹翰过得怎么样。内侍到汝州见到了他,曹翰一瞧翻身的机会来了,大演苦肉计,痛哭流涕,悔过自新,对不起皇上的培养与厚爱。曹翰说我知罪孽深重,承蒙圣恩不杀,死无以报,但现在我家人口众多,穷得丁当响吃不上饭了。我这里有一件旧衣服,随我征战沙场多年,抵押给你,借我钱十千,吃口饭,行不行?内侍官就笑了,说当然可以,借给你钱就是了,没必要拿什么抵押。曹翰坚持要抵押,并把衣服包裹严密封起来。内侍官无奈,行吧!收了衣服给他钱,回京复命。宋太宗一听内侍官汇报,感觉非常奇怪,曹翰为什么要坚持用一件破衣服做抵押?里面定有蹊跷,打开瞅瞅。打开一看,竟是一幅画,题曰《下江南图》。画中描绘当年宋灭南唐,曹翰为先锋英勇杀敌的场景。太宗恻然,念其功劳,下旨召曹翰回京(《东轩笔录》)。

曹翰这出后发制人演的是感情戏,企图以军功感动领导。按说朝廷待曹翰不薄,他是一名以战死沙场为荣的将领,和平年代恨天下无事,以军功自居,风风火火地干了一番“大事业”,直接把他干到不毛之地。军队领导开黑市,私自出售国家武器,没杀你已经皇恩浩荡了。曹翰在反省期间,估计经常挖空心思想怎么才能东山再起?等待了多年,内侍官忽然来到,曹翰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翻身的机会,能不能成功在此一举。首先要骗过内侍官,不能穿帮,曹翰卖力气演了一段哭穷。感动了内侍官后,托他把秘密武器带给宋太宗。要知道皇帝是行伍出身,这种在战场上铸就的革命感情比钢还坚比铁还硬,那是真正的过命兄弟。看到那幅图画,宋太宗必然忆往昔峥嵘岁月,如今曹翰已知错了,没必要拿枪指着战友。

6.物以稀为贵的“以假乱真”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4年),契丹铁骑南下,迅速推进到澶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毕士安等人的力争下御驾亲征。河北路老百姓人心惶惶,于是纷纷抢渡黄河,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失足落水的。当时丁谓任知郓州兼齐州、濮州等安抚使,提举转运兵马巡检事,相当于前线最高行政长官,所以老百姓渡河在他的工作范围内。眼瞅着老百姓在黄河边愈聚愈多,船夫忽然罢工了,来了一招坐地起价,大发国难财。能交得起钱的过了河,交不起钱的眼巴巴望着河对岸,时不时回头看看辽军是否追来。就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身为前线行政长官的丁谓下令,所有发国难财的船夫就地正法。黄河边上排了一排,当着所有人的面斩首示众。船夫见长官怒了登时大惧,谁也没敢再干要钱不要命的买卖,黄河以北的老百姓得以悉数渡过黄河,到达安全地界。这是《宋史·丁谓传》中记载的一段故事。前线长官丁谓在最关键的时刻灵机一动,给广大船夫演了一把以假乱真。丁谓紧急从当地死囚牢里调出众多囚犯,在黄河边斩首示众,当然不是真杀船夫,如果那样的话损失了劳动力,会掌船的人挂了,等于间接地杀了对面的老百姓。丁谓在没有登上相位撺掇宋真宗封禅之前,脑子一直很灵活,深谙官场之道,对演戏非常之了解。“以假乱真”的要领在于假戏真做,做得像模像样,能流血那就更好了,达到震撼的效果,从而达到上级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艰难的工作目标。以假乱真的实质,其实只有一个字——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欺骗,其手段暗合了当事人的心理,使你看得触目惊心,不得不信。船夫们见黄河岸边朝廷真的杀人了,人都是怕死的,性命攸关的情况下,挣钱与保命孰轻孰重他们自然能够掂量明白。

甭管什么情况下,演得逼真也好,有演员流血也罢,关键要深谙观众的心理,对他们的心理拿捏要至臻纯熟,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这么演,演的目的是什么。通过道具渲染,达到预期效果。显然丁谓成功了,单单就这一点而言他是合格的演员,所以他是合格的官员。以假乱真这招不单单领导频繁使用,也可以用于对付上级,那便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效果。

宋徽宗信奉道教,又称“道君皇帝”。但凡领导者的爱好公之于众,投其所好者趋之若鹜,这将是一个致命的危险,早晚会败在这上面,轻则落马下野,重则亡国北狩。当时投徽宗所好的人非常多,林灵素道长是众多打着道教旗号求入仕队伍中最成功的一位,得道者气焰赫然,时号“金门羽客”,而林灵素是他们的老大。《家世旧闻》记载,林灵素受到宋徽宗召见,上来就对皇帝说,我见陛下好生面熟。一句话落在了宋徽宗心坎上,试想两个未曾见过面的人,一上来说面熟,你会怎么想?生活中有人如是说,那是搭讪的一种方式,后面才是他要说的内容。宋徽宗也像模像样地回了一句,我见你也面熟。这句话正中林灵素设下的心理圈套,于是他说我知道每个人在天上是什么。徽宗一听这个来劲了,你说说看。林灵素说徽宗是神霄帝君,他是伺候帝君的神霄计吏,又说蔡京是左元仙伯、范致虚是东台典籍、王孝迪是西台详阅真文史等等。宋徽宗龙颜大悦,难怪君臣众人相处得其乐融融,敢情我们在天上都是同事。林灵素取得了宋徽宗的信任后迅速走红,时有记载宋徽宗给林道长拿钱讲公开课,一次竟达百万贯之多。大宋朝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取得成功的林灵素为了守住金山,只得一直欺骗下去,遂来了无数次的以假乱真。有一次,宋徽宗去林灵素府上做客,恰好赶上林大师在给人治病,有盲人、哑巴、聋子、瘸子等等。徽宗在旁边看,林灵素在一边作法。林大师把符咒烧好浸在水里,喝口水一喷,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所有残疾人全好了。瘸子能走、哑巴能说话、盲人能看见,众人欢声雷动,感激涕零,我们这病都得了二三十年,幸亏林大师手到病除。宋徽宗见了甚感神奇,对林大师信任倍增。

很显然,在这则故事中,那些身负沉疴之人,都是林灵素的托儿,一帮训练有素的职业演员而已。正所谓当局者迷,外人一眼就能够洞穿林灵素的把戏,叵耐大领导对他深信不疑,走火入魔似的。林灵素也恰恰利用了他的心理渴求,不断地上演“以假乱真”的戏份,深深地抓住了宋徽宗的心。当然,这种把戏演个一场两场的算是弥足珍贵,经常演傻子也看出破绽来了。是以“以假乱真”乃迫不得已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演技招数,一两次稀奇,不宜过多。后来,林灵素经常上演各种神奇戏剧,被宋徽宗看穿了,踢出了朝廷。

威逼恫吓、假装糊涂、喜怒有度、体谅下属、后发制人、以假乱真等是众多官员的典型演技,还有诸多演技不再一一列举。诚然前文所述的官员演技较为分散,无论分类还是内容上比较杂乱,不成系统,仅供参考,那么是否有将所有的演技灵活运用的官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范仲淹出场了。

7.范仲淹的得意仕途

很多官员深谙此道,为了仕途的晋升刻意树立形象,然而范仲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知不觉地树立了自己的官场形象。范仲淹,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两岁没爹,身世孤苦,母亲改嫁朱氏,长大之后母亲告诉了他身世,他泣别母亲,就读南京应天府,通过非常刻苦的学习,于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乙卯科高中进士,时年二十七岁。范仲淹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宰相范履冰之后,几百年后这名片已然失去了光环,所以范仲淹就是寒士。中进士后,范仲淹的故事不胫而走,遂恢复本姓,迎养母亲,这样一来导致了名声大盛。无疑他成了那一届受关注度最高的举子,人们对他的浓厚兴趣甚至超过了新科状元。

范仲淹入仕后历任泰州西溪盐税、理寺丞、楚州粮料院等官职,在仕途上升阶段遭遇了官场中的尴尬,母亲去世了,按照规定须守丧丁忧。刚刚树立起来的良好道德形象忽然之间大厦将倾,三年,在漫长的人生里不算长,在官场里却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多数人无法预知三年后的政治环境是什么样子。严格地说范仲淹刚刚树立起一半的形象,道德管制的社会下官员树立道德典型那是必需的,道德形象是官员的必备形象,多数是将道德与政绩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形象。历任工作中可见,范仲淹政绩一般,没有曾公亮、王安石等人出类拔萃。恰好有这么一个机会,范仲淹决定剑走偏锋。

什么机会呢?南京应天府知府晏殊为当地的应天府学院四处寻找讲师,三找两找找到了范仲淹头上。他是应天府书院毕业的,又在朝为官,目前守丧在家,当讲师有点低了,当校长完全可以胜任。范仲淹非常乐意,于是晏殊聘请他为应天府书院校长。万不可小瞧了一个书院的校长,这里面有十分强大的政治关系网络。

官场朋党网络的组成无外乎同窗、同事、同乡、同年、师生、干亲、幕僚等几种关系,其中师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广泛。这个可以想象到,譬如同窗,一个班级就那么几个人,未必所有人都能够考中进士,所以这个关系尚可。同乡更不用说了,一个地方的人零星有那么几个同朝为官的。官员来自五湖四海,不可能一个单位呼啦全来自江西,另一个单位全来自山东,恰因为同乡为官者略少,所以官员通常有乡愁情结,一旦有机会就会考虑提携同乡。同年即是同一年中举的,类似今天高校毕业的同一届,关系相对同窗、同乡较为疏远,但经常会提携。干亲更不用讲了,逢场作戏耳,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因为“干爹”犯事儿的。

范仲淹接受了晏殊的聘请,一方面三年守孝确实没事儿干闲得慌,另一方面范仲淹认清了形势,意识到了学术领袖的价值所在。应天府书院的前身是南都学舍,位于今商丘市睢阳区,所以又叫睢阳学舍,创始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杨悫。最初规模不大,就一辅导班的规模,在第二代校长戚同文的努力下,得以发扬光大。其时宋王朝刚刚建立,朝廷急缺人才,从睢阳学舍出去的学生考中进士者多达五六十人,如兵部侍郎许骧、光禄大夫陈象舆、河北转运使滕涉等。因为升学率非常之高,于是睢阳学舍成了学子心中的圣地,一时间不远千里赶来求学的趋之若鹜。随着戚同文的去世,睢阳学舍曾一度关闭,当地人曹诚慷慨解囊,向学校投资三百万贯,扩建校舍150间,藏书1500卷,以戚同文孙戚舜宾为校长,戚同文儿子戚维、曹诚为讲师,广招学生。曹诚将此事上报州府,官方给予承认,更名为南京应天府书院,就在这一时期,范仲淹前来求学。

宋代有四大书院,它们是后来官场重要政治力量的来源,因为书院的不同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门派,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四大书院分别是:南京应天府书院,范仲淹倡导儒学复兴,这里形成了高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戚同文、许骧、陈象舆、范仲淹、韩琦、富弼、张方平、张载(理学“关学”创始人)、范纯佑、范纯仁、李觏、欧阳修、曾巩、周敦颐(理学开山鼻祖、濂溪学派创始人)等,众多人物中随便叫出一个,皆名噪一时;嵩阳书院,建校时间比较长,历史悠久,南北朝北魏庞士曾创办,主要代表人物有司马光、韩维、吕晦等;岳麓书院,即今天的湖南大学的前身,这里产生了《宋论》的作者、明末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老先生;白鹿洞书院,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建学校在此讲学,民族英雄文天祥从这里毕业。宋时书院多为民办,朝廷为了加强控制,通过对书院进行拨款、赐额等手段,将民办书院变为半官办形式。书院就像学校一样,哪所大学不出两个封疆大吏,所以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

范仲淹再次执教,有三位学生非常著名,胡瑗、孙复、石介,这三个人在应天府书院或学习或交流,总之与范仲淹交集不浅。此三人是宋儒学复兴的“理学三先生”,元老级人物,真正在学术复兴方面做的工作与成绩远超过了先导范仲淹。如胡瑗是安定学派掌门人,该学派代表人物有程颐、刘彝、陈舜俞、周颖、钱公辅、杨适等。孙复、石介是泰山学派总瓢把子,代表人物有文彦博、姜潜、梁焘、晁说之、祖无择等。掌门人在给这些学子们讲课的时候,必然有意或者无意地提到导师范仲淹。范仲淹经过三人之口间接向广大学子宣传了形象,日后学子入仕凑巧碰到了范校长,谁不给个面子啊!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两宋之部》中提到,“在‘断画粥’的苦况下,而感到一种应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这显然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觉。然而这并不是范仲淹个人的精神无端感觉到此,这已是一种时代的精神,早已隐藏在同时人的心中,而为范仲淹正式呼唤出来。”范仲淹的伟大之处在于喊出了时代口号,扛起了儒学复兴的一面旗帜,也恰恰在这里宋代的官场形成了“讲原则、无方法”特点,口号喊得山响,实际没什么作为。喊假大空的口号渐渐成官员必备演技之一,讲的时候热血沸腾,其实毫无营养。

范仲淹母丧结束回到朝廷,很快发现了一个官场漏洞,这个漏洞就是“建言”,给领导提意见,有用的也说,没用的也说,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让领导记住自己。宋仁宗即位时十二岁,由章献太后刘氏摄政。这是晏殊提出来的,晏殊害怕真宗朝元老大权独揽,想出了这么一个权宜之策。范仲淹能够回到朝廷任秘阁校理是晏殊举荐的。刘太后过生日时,晏殊为了拍太后的马屁,撺掇皇帝率领百官献寿于庭。朝中只有范仲淹一人反对,他说“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皇帝给皇太后过生日自然有家庭礼仪,百官给她老人家过寿成何体统?百官隶属朝廷,当有朝廷的礼仪,这是两码事儿。晏殊将范仲淹一顿痛骂,你这不是不识好歹吗,你自己怎么回京的不清楚吗?我提议给太后过寿,你给我拆台,有谁干的也没你去干这事儿的啊!范仲淹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坚持原则,这么做不怕得罪您,反而为您考虑,因为您举荐了我,反驳得晏殊惭无以应(《涑水纪闻》)。单单从这一点来看范仲淹对时局的判断非常准确,晏殊反而还在走老路。当时提出刘太后摄政是为了防止朝臣大权独揽,如今真宗朝那些个官员死的死,贬的贬,完全改头换面了,并且宋仁宗春秋正盛,已经长大了,具备了执政能力,反观刘太后七老八十,说不定哪天咽气,献媚于她有什么发展?于是范仲淹上疏,请求刘太后还政于宋仁宗,结果可想而知了。

同类推荐
  • 显贵大唐风云传

    显贵大唐风云传

    大唐传奇李显从勾心斗角的宫廷内斗角脱颖而出,从皇子到太子,终至登基大典,成为大唐天子,天子骄子。率追随他的谋臣武将薛仁贵、狄仁杰等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曾在大海、沙漠和原始森林征战探险,九死一生。收百济,占高丽,败日本,吓死日本天皇。伏突厥、降契丹,征西域,战吐蕃,波斯,重辟丝绸之路,铸大唐盛世巅峰,被称为天可汗,名震寰宇。英雄与佳人相伴相随,有上官婉儿、韦氏、黑白丫鬟、新罗公主、折冲府12卫美女卫队长、东瀛少女、流求酋长女儿等12位少女与李显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令人荡气回肠。
  • 中国历史悬案

    中国历史悬案

    泱泱大国,5000年的灿烂,奏响了一曲钟鼓雅乐。巴蜀,在创造了青铜文化的另一辉煌之后,这一充满谜团的神奇国度却突然消失。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令人疑窦顿生的“天书”,其中怪异的图画和符号蕴含着至今仍然无法破译的信息。为大汉帝国驱逐而被迫北走的匈奴人,是否便是欧洲史上令人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这位让曹植梦牵魂系的女神,她的原型又是谁?自古红颜多薄命,杨贵妃魂断马嵬坡,却也由此演绎出了一段离奇的生死之谜。清末名噪一时的刺马案,是为仗义,抑或只是一场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政治游戏?诉讼数载,无辜蒙冤终得雪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冤案?奇案?怪案?种种令人拍案称奇,事事令人不胜唏嘘。
  • 杞国春秋

    杞国春秋

    搭上“春秋”的末班车,迎面即是“战国”。所以,杞敕不敢懈怠。
  • 锦衣风流

    锦衣风流

    这是最骚情的年代!这年头文士风流、党派林立、特务横行;这年头朝堂乌烟瘴气,关外鞑子虎视眈眈,木匠皇帝即将登场,最牛逼太监就要出现;这年头,某人不经意间来了……调教太子,掌管锦衣。利器在手,天下我有!诸多惊险,尽在《锦衣风流》,敬请欣赏!!!
  • 魔门世家

    魔门世家

    魔门妖女当老婆,富家千金是老板。秦寿大人左青龙,右白虎,狂犬身前溜,老牛在腰间,横行古代无敌,人挡面前不杀人,佛挡面前不杀佛,那是相当的装逼。【风格】:轻松、趣味、温馨、装逼,一点点纠葛。【温馨提示】:已完本VIP作品《香国竞艳》一部,书号86313,全文二百六十余万字。品质保证,放心收藏!【特别提示】:本书已完结,新书7月23日上传,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十字荆棘道

    十字荆棘道

    未知的世界,人们以工业和灵能量为基础建立了璀璨的文明,而东方曾经不可一世的夏国西魏王朝终于濒临灭亡。流落异国实力低下的大学生杭企晨却混得风生水起,准备报点仇然后安心当一个魔法技术宅。却接连卷入一些大事件,结识了不少“伙伴”,导致实力突飞猛进,莫名成了掌控千万人生死的大人物,被潮流大势裹挟着前进的小主角,最后结局究竟会怎样呢。
  • 暗黑魔传之龙岛风云

    暗黑魔传之龙岛风云

    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了,到底有多久已经没有人记得了。那时候地上没有龙,没有精灵,没有妖怪与兽人,亦没有天使与魔鬼。人类是地上的主宰万物的灵长。他们建立万国,统治世界。靠着一种叫做科学的魔法,人类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无所不能甚至可以飞到遥远的星际。可是人类并不珍惜那种神话一样的生活。人与人之间互相攻击,万国之间战争不断。这样的时代不知道持续了多少个世纪。有一天魔法师们站出来说:“这样的世界应该结束了!我们要做万国之主,地上之王!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世上没有了国界也就没有了战争。”于是魔法师们创造了可怕的军队,开始了统一世界的战争。这就是第一次魔法大战的开始。
  • 超级博弈之全球霸权

    超级博弈之全球霸权

    一次血与力量的终极决斗,一场烽烟四起的无情战争。也许你所看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一张深邃巨网正悄然而开。
  • 真到假的幻杀

    真到假的幻杀

    如果不是站在巅峰,那么争斗永远也不会停下。人的贪婪无穷无尽,阴谋诡计血腥杀戮夺宝座。回忆起当初你的笑容很甜美,而我也很天真。
  • 幻利艾世

    幻利艾世

    在现世,她是安安静静学习的萌妹子。在魔法大陆,她必须用自己的魔法去打败敌人并夺取人人都奢望的宝物,她遇到了高冷的狐妖男神,她遇到了被封印为蔷薇的一国之公主,她遇到了想让她放弃一切,甚至是生命的...用华丽的魔法来团队作战,用计谋去赢得胜利。动漫小说,你爱吗?
  • 最后一个阴阳天师

    最后一个阴阳天师

    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修道。他的回答很简单:“红颜绝色!”“长生不老!”“逍遥自在!”只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么?在背后,许回说:“要不是被逼无奈,傻子才会走上这条路!”
  • 微雨

    微雨

    岁月匆匆,年华已老,回首多年,你还是当年的那个你吗?这么多年了,你还在坚持着当年的梦想吗?
  • 英雄联盟之封神之路

    英雄联盟之封神之路

    孤儿李落,为了赚钱养活孤儿院的孩子,踏上电子竞技之路凭借神乎其技的操作,独特的战术体系,神一样的指挥。从网吧打到世界总决赛的舞台,一役封神无敌是多么的寂寞,但是李落不寂寞!为什么?校花的青睐,女解说的追求?这些还不够吗
  • 邵氏闻见后录

    邵氏闻见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少的甜心女佣

    邪少的甜心女佣

    (全本免费)明明她才是女佣,却要他这个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大少爷来伺候她。偏偏他还乐此不疲,她勾勾手指,他马上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陌辰轩,帮我洗脚。”某人的嘴角勾勒出一抹邪魅的笑容,“洗脚不会,洗澡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