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0700000001

第1章 前言(1)

桂阳监

我不掩饰对赵匡胤的喜爱。最初让我理解老赵,与"桂阳监"这个古代职务有关。桂阳,今属湖南郴州,历史上是盛产金属的地方。西汉以来即在此地设采造业务,铸银、铸铜什么的,管理其事的人称"金官"。唐代以后,此地设"监",最高管理者相当于县令。有材料说"桂阳监"冶炼的金属数量几乎占了大宋时期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三。这个数据未必可靠,但我知道另一个数据很可靠。《续资治通鉴》说:老赵曾经浏览桂阳监上报的生产数据,相当于每年进贡的白银总数。看后,老赵对宰相说:"山泽之利虽多,颇闻采纳不易。"山泽所能产出的矿产资源虽然很多,但我听说采矿这工作很不容易。然后下诏:"减旧额三分之一,以宽民力。"减掉过去定额的三分之一,以此来宽解当地的民力。

老赵那时候正在省吃俭用,建了一个专门用来应对契丹的特别仓库,一点点地储存钱帛,扬言要用这笔钱赎回被石敬瑭割让出去的中原土地;如果赎买不成,就用这钱招募天下勇士,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

大约十几年前,我看到"桂阳监"案例时,有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帝制时代可能有很多记录,是今天的人们难于理解的,或者也可以说,理解那个遥远的帝制时代,可能需要丢掉一些寻常可见的行为模式。

正在千方百计"攒钱"准备打契丹的老赵,为何会主动减免白银收入?他这是在干吗?

怎么理解他的行为?我钻进跟大宋有关的故纸堆里多年,开始检索与这类疑惑有关的案例。

渐渐地,我理解了"赵匡胤时代"。从老赵出生的五代中期,到老赵驾崩的大宋初期,算起来,50年。这个历史时期,我称之为"赵匡胤时代"。现在,我试图讲述这段往事。

我自以为看清了五代乱世的因果和大宋帝国的由来,看清了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我把今天能够看到的有关这些往事的一个个切片,也即"故实",连缀起来,你也许会跟我一样,看到"赵匡胤时代"这半个世纪,又如何成就了中国传统中最珍贵的东西--公道与仁德。

我的书里会说到很多很多乱世恶人。但你看到的邪痞人物、酷毒案例越多,越能明白何谓圣贤之心!

五十年的"故实",弥漫着暴戾凶妄的血腥之气,也彰显着公道仁德的圣贤之心。很多"故实",读来回肠荡气、天地低昂,令人感慨、唏嘘、赞叹、惊奇……昔日大宋诗人苏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读到刺客携铁椎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的故实,不禁抚掌道:"可惜啊,没有击中!"然后满饮一大杯老酒。又读到刘邦表彰张良的故实,不禁拍案道:"君臣互为知音,难得如此啊!"再饮一大杯老酒。史称"汉书下酒"。

带着一点性情,去读我的《赵匡胤时间》,太多的"故实",比博浪沙刺杀嬴政、汉帝国封赏张良,一点也不逊色,也足可以"下酒"。

神话

我说的是"故实"不是"故事"。"故实"与"故事"比,意思差不多,却是比"故事"更靠谱、更有意味的历史片段,一般都记载于正史或野史之中。它就是一个个历史现场。有些"故实"看上去像神话。

譬如,关于赵匡胤出生,体有金色,散发异香,故取乳名"香孩儿"的记录,就很像一个神话。我在有些时刻,愿意讲述这些神话。神话自有一种人类学的来源。当阅读者进行追问的时候,神话,有了寄托公众褒贬和民间期待的民俗文化意义。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何愿意讲述赵匡胤这类神话?有道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中唐、五代乱世以来,人心思治。在自由辩论条件下的公民票决、民选共同体首脑等制度都不存在的帝制时代,吾民期待圣君出世,收拾吾土金瓯,恢复汉唐治世,解民倒悬--这种期盼向往,很普遍,也很正大。大宋兴,天命有归,吾民于百年乱世中迎来太平,于是,庶民茶余饭后,以或淳朴或恢诡之坊间想象,夸大其事;士大夫笔记写作,以或摇曳或实录之墨客文笔,推波助澜;史官作传,以或褒扬或贬抑之春秋笔法,取用旧闻,记录为"英雄传奇",于是,历史记录文本,有了神话。

赵匡胤的"香孩儿"神话,纳入西方史家说法,就是一种"英雄传奇"。这类源于神话故实的历史讲述模式,西史常见。读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就会看到书中对都尔教区的主教大加赞颂,也讲述了不少"奇迹",主教大人的"故实"有了"神话"性质,人物也因此(如俗话说的)熠熠生辉。

司马迁弄《史记》,为何那么多"神话"?黄帝教化熊虎野兽,淳化鸟兽虫蛾啦,圣女简狄见到黑色大鸟掉下一个卵来,取而吞之,怀孕生出殷人先祖啦,另一个圣女姜原见巨人足迹,高兴去踩,怀孕生出周人先祖啦,刘邦斩蛇起义,有了大汉王朝啦……诸如此类,这类"神话",实在是秘藏了一时的人文心理。所以司马迁不去删除它,就像西方史学家也不删除这类"神话"一样。

读历史,不要拒绝"神话"。"神话"里藏有人文"密码"。

"神话",是照临族群心理秘密的"神灯",从中可以破译的信息不是一般的丰富。讥讽历史记录的"神话"为"荒诞不经""没有价值",如此读史,心灵就太过粗糙啦!实在说:勘透"英雄传奇"的"神话"故实,它所蕴含的人类学价值,须别具只眼。进一步说:理解历史记录者为何记录这些"神话"故实,更需要一点"历史哲学"的知识背景。

这话展开有点复杂,可以简略说说我的读史体会。

读史的三个进阶

读史,应有三个进阶:一、知道历史故实一桩桩,哪怕知道一个又一个边角故纸中的所谓"稀见史料",也还不过是很小很小的读史收获。这不是件太难的事,勤快一点,多读书就可以做到。

二、从史中觑见历史故实后面的民心向背、族群愿景、种种"迷信"记录的人类学意义空间,以及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人物痛苦的哭泣、欢乐的微笑、不知所措的惶惑,如此读史,或治史,会更有意味,收获也更丰富。要比"稀见史料"的炫耀有意味得多。

三、如果还能因此而窥见历史书写者(记录者)面对历史往事,"重新思想"的逻辑起点与脉络,这样读史,或治史,生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人性、人类心灵,如果可以是所谓"科学的",那么它也如历史哲学家科林伍德所说:"溶解在历史学里面"了,而这种"溶解",事实上就是"重新思想"的结果。所以,科林伍德有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科林伍德之后,意味着:阅读历史,或研究历史,其枢机,不仅仅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更多的则在于阅读或研究历史往事记录者的思想,并开始你自己的"重新思想"。这样读史,就进入了思想史。

除此之外,我读史,还有另外的考量。

我做思想史、儒学史研究,对传统义理、圣贤气象,有"温情理解"。如何在历史故实中考见道义,是我愿意琢磨的问题。《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孔子语录:"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空谈思想,不如春秋褒贬。考见圣贤气象、道义担当,诉诸历史叙事,也许比诉诸思想探讨,更深刻详尽、更彰明昭著。

历史故实,是内在地蕴含了讲述者的价值判断的。说史,如果离开价值判断,以所谓"价值中立"为借口,不做褒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每一个历史故实,都内在地含有一个价值判断;而肯认与否,则是读史或治史的价值判断。

延伸我这个意思,还可以说说我的另外一个观点:道德律令,作为价值观,具有千年不变的性质。同一种道德、价值观,无"进步""落后"之分。譬如,古人的"廉介",今人有此价值观,不会比古人更"进步",也谈不上什么"更高境界"。"廉介",就是一种相信个人操守可以自由选择的行为。

这里可以说一个故实。后汉时,有一个朝廷小官,名叫赵惟则。乾祐年间,他在京师汴梁租一套房子,居住一年左右,来了个老头叩门。说是曾经做过这间宅子的传达室主任,说当初后晋末年,契丹进犯,占领京城时,这家宅子的原主人,深夜掘地,藏金银好几瓮。但兵火之后,故主去世。到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些财货藏在哪里。老头的意思是,他可以告诉赵惟则,金货在哪里,取出来以后,可以赏赐给他一点。赵惟则一向以廉介自励,闻听此言,不禁愕然。他很想责备老头,但又觉得那样未免做作。廉介,不是可以用来批评他人的外在尺度,而是自我修炼的内在道德。于是,赵惟则说:"甚善,甚善。宝物岂可容易而得,你不要多言,等我找一个吉祥日子,召你来取。"老头走后,赵惟则对家人说:"我平生不以货财自污,今日一旦做这个事,亵渎一世清名,耻辱就太大了!这个宅子不可以再居住了!"第二天,全家搬走。至于他走后,财货如何,这不是他要关心的问题。那只有任他人去处置,我赵惟则做好自己就是。无道之财,君子不会动心。这正是孔子儒学所讲述的"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圣贤本义。有谁会对无主之财不动心吗?赵惟则就不动心。这是"廉介"的一个起点,也是"廉介"的一个终点。就价值而言,"廉介"有独立方向。承认或不承认这类"廉介"是一种值得推许的价值,就进入了个人选择。

我当然知道这个故实在道义沦丧之际会被犬儒主义者怎样讲述。但这不是我愿意关心的向度。我想说的是:道德,譬如"廉介",没有"进步""落后"的分别。赵惟则的故实,如果发生在今天,在大不列颠,在以色列,在中国台湾,那境界,也是一种"廉介",并不比千年前"进步",当然,也不比千年前"落后"。它就孤独地存在着,向愿意理解它的人昭示着什么是"廉介"。

赵惟则的案例,"见之于行事",而非"载之于空言",所以,它是一个故实,一个涵容了意义的故实。这样的故实,本书中比比皆是。

我相信讲述它,是一种价值判断。有价值判断,尔后,有思想史。我想说:我的书,事实上乃是一部思想史专著,尽管我在"讲故实"。

历史现场

我穿行在一个个历史现场,"重新思想"故实中人物的感觉和经验,仿佛亲身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十年。

敲下第一行字后,我就有了"亲历者"这个历史感觉。

《赵匡胤时间》可以是一个"亲历者"在"重新思想"吗?让我说一个故实来解释这个意思。后周大帝柴荣在征讨契丹的路上,在秘书呈上的四方文书文件中,发现了一个"韦囊",也就是用熟牛皮制作的口袋。这个熟皮口袋里装着一个木板,木板上写着几个汉字:"点检做天子"。那时,柴荣的大表姐夫张永德正好做着后周帝国的"殿前都点检"。柴荣怀疑张永德,改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后来的事人所熟知,赵匡胤有了大宋帝国。

这就是"大宋帝国"的逻辑起点。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大宋帝国,它的逻辑起点,源于公元959年这个"熟皮口袋"事件。

把这个"熟皮口袋"讲述成三百年大宋王朝的起点,想必会有人不同意。你当然可以说,后周太祖郭威的澶州兵变是陈桥兵变的预演,因此可以视为大宋王朝的隐秘起点;或者也可以说,后周柴荣的忽然早逝,这个偶然事件给了赵匡胤一个机会,使之成为大宋帝国的历史起点;甚至还可以说,是大宋第一谋臣赵普与诸军将士在陈桥的"阴谋拥戴",才有了后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太祖,因此才算是大宋王朝的实际起点;等等。

你我落在千年时光之后,在寻找大宋王朝最初的直接机缘时,需要一个逻辑。

"赵匡胤时代"不同于"大宋帝国"。"赵匡胤时代"也需要一个逻辑起点。我认为这个起点可以是赵匡胤的出生之年,公元927年。

从927年之后,到960年之前,为老赵所亲历的五代中后期乱世。

960年之后,大宋建立,他所亲历的乱世开始和平长入新朝,于是,有文化转型,有拨乱反正。有意味的是,老赵并没有砸烂旧世界。他甚至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兴利除弊"。五代以来的所有弊端,都是在士庶有所要求、朝廷有所感觉、老赵有所知晓的前提下,一个一个(!)而不是一批一批地做着自我更化。与一般印象不同,五代乱世沉淀下来的政制,老赵几乎全面继承下来。他不会为了"兴利除弊"而"兴利除弊",以此换取士庶一时的快意或拥戴。他期望的天下是那种尊重传统以及依靠自发秩序的久远的安定。朝廷没有必要主导或推动天下的"发展",只需要瞩目于当下,根据已有的国力,从容地看守圣贤大义、先人经验。至于共同体之间的各种文明展开,大宋帝国有的是时间等待,并相信时贤的推演,自有轨迹,不劳朝廷多事。

历史逻辑

南宋朱熹时,有人称颂太祖说:"汉高祖和本朝太祖有圣人之材。"并以为"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所以能易乱为治"。朱熹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解释说:"不然。太祖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底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如王介甫大纲都不曾理会,却纤悉于细微之间,所以弊也。"(《朱子语类》)历史上评论赵匡胤,可能有种种赞美,但我认为,朱熹这段话,是对老赵最为公允精当的赞美。他看到了老赵的根本,那就是古典保守主义精神。

同类推荐
  • 庶女很腹黑

    庶女很腹黑

    “哗啦”一下的水声。“喂,你……你……”正在木桶里沐浴的女子看着突然而至的俊美男子,躲进了她的木桶里。也就是这一刻,一条看不见的红线紧紧地系着他们两个的小拇指。她,陪他,夺取天下、倾尽天下。“你若要,我就给你天下!”女子暗暗发下了誓。他君临天下,可是只有她一人不怕死的站在他旁边,默默地看着他做任何事情。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行动上的支持。虽然她很腹黑,但是最后能够压制住她的,还不是这个俊美男子?
  • 暗杀:义烈千秋的壮举

    暗杀:义烈千秋的壮举

    弱书生洒一腔热血做一世豪杰,大丈夫怀万古心胸成千秋伟业。清末民初,一群本色书生,海归学者,怀着一腔热血,以头颅颈血向强敌宣战,以手枪和炸弹直杀得清廷胆颤心寒。然后从容就缚,宣讲主义,慷慨赴死。这些壮举是辛亥大潮中最美丽的浪花,其行为震烁荒古。
  • 薛武大唐

    薛武大唐

    穿越大唐,他该何去何从,看似平静的生活,实则暗凶流动。女人称霸的大唐,看他如何步步为营。
  • 高中生的三国梦

    高中生的三国梦

    一名高中生上着历史三国科目,他学着学着就睡着了,在他的梦中,他回到了三国!
  • 智相

    智相

    穿越至北宋仁宗年间,孤独的我,拥有了一份可贵亲情。老爹:我有四项优点——吃、喝、你懂的、赌。小叔:很忙。白天写词,晚上打架。丫鬟:八岁怎么啦?本宫一再告诫你们……随着读书取仕,接触到了范仲淹、富弼、王安石等一批名臣人杰时,我逐渐领悟了为官之道。还有什么,能比执掌国家公器,弘扬宋庭之威,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呢?府宅倾轧,科举险途,边关兵变,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让一个男人从青涩变得成熟,勇敢承担起一品宰辅的责任?让我将我的心路历程,慢慢讲给你听,我保证,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本书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热门推荐
  • 亲爱的,别笑

    亲爱的,别笑

    雨泽是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大家都说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但白喜觉得他都是装的,非常虚伪,她要去揭穿他的面具。
  • 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诚信是经商的根本,但在瞬息万变、风云奠测的商场,相信人是应该慎之又慎的。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令人血脉贲张的利润远景,指天划地、胸脯拍得“啪啪”响的保证,纵酒痛饮的酒桌哥们儿,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随时可能使你血本无归。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商场即战场,出没于生意场上的人,切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永远对周围的环境和变化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仓促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会使自己处于极端危险的处境。
  • 暴走公子妙千金

    暴走公子妙千金

    居然穿越成了将军府的千金小姐,是幸运还是她的不幸?她不过想做一个不思忧虑的米虫罢了,刚刚逃脱选妃的命运却莫名其妙被人劫持!慕容珏看看他俊挺的眉峰,举手轻轻抚了抚,还好,你长得不难看,又是名人,我也不算太吃亏,不过你可不能因此就让本姑娘负责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造化神尊

    造化神尊

    都说意外无处不在,谁又明白,每一次意外之后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抓住了,你就赢了。天地有道,道在人。星辰有念,念在心。以星辰之心,悟天地大道。造化所至,诸神称尊!
  • 秦时明月君心剑意

    秦时明月君心剑意

    这个由剑开始的故事,必定也会由剑结束。于我而言,秦时明月,应该就是一个剑的故事,我想了很久,还是由这句话开始作为介绍也许更为合适吧。剑有心而形不露,以心为剑,君子剑心剑意。
  • 和鬼王约会

    和鬼王约会

    深夜时分,黑云遮星月。校园很阴森,街道几无人,冷风瑟瑟中,蛰伏黑暗的一个个鬼影,幽然浮现了。少女凌月,孤苦无依,一边打工一边上学,虽然很辛苦,但她很开心,因为她的男友很爱自己。这一夜,男友约她半夜后操场见,说准备了一份精心大礼。她怀揣着激动期待的心情前往,迎接她的竟是……一不小心,凌月和鬼王约会了……
  • 青春不过那么回事

    青春不过那么回事

    尔非吾,怎知我之悲,吾非尔,怎知尔之痛!
  • 武道齐天

    武道齐天

    新书《恶魔篇章》上传,书号2273357,新书期间,大家多多支持!==============================武者,人王,武道,齐天,四重境界。天地之间,无人不能武,无物无能武。修武者,凝武势,炼气血、化阴阳!且看一个小人物,如何用他的毅力证明自己的武道,又如何一步步踏入那众生仰望的齐天武境!
  • 爆宠萌狐:只为你跨越千年

    爆宠萌狐:只为你跨越千年

    不就是跟朋友去动物园看个动物吗?哪有那么倒霉竟然还穿越了!穿越了!穿越了!这三个字久久盘旋在我头顶,这靠谱吗?科学吗?老娘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从未做过坏事,竟然穿越成一只狐狸,动物啊!我默默收拾好落寞的心情,伸出爪子向水里走去,你以为我要寻短见?老娘我饿了。。。剧情1:“暖儿,只要你说不愿娶我,没人敢为难你,为什么要逃?”一袭红衣妖孽无奈地对眼前女子说道。剧情2:“让本王看看你是不是只母的,看见本王身子竟会流鼻血!”剧情3“水墨白,这么多年,我做了这么多,你竟然还是选择皇位?好好,也罢,是我错了,你从未喜欢过我,是我自作多情,从此烟消云散在这三国中!”
  • 糊里糊涂爱上你

    糊里糊涂爱上你

    什么?你是医生?是医生了不起啊。什么?你是我姑妈的主治医生,那可不得了。什么?不过是撞了你一下,就要我卖身?这买卖真好赚。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管怎样,有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