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1200000012

第12章 儒术安邦:西汉崛起与中兴(5)

翌日,汉使面见壶衍鞮单于,对单于说:“一日,汉朝皇帝在上林苑(汉朝宫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中射猎,射中一只大雁。大雁足上系有帛书,上面写着苏武等人正在北海牧羊。汉使以此责问单于,为何向汉朝隐瞒苏武的真相?”单于听后,异常惊慌,环视左右大臣,个个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单于无奈,只得如实地对汉使说:“武等实在。”为了避免再引起汉匈战争,答应释放苏武回国。汉使向被困匈奴十九年的苏武表示祝贺。李陵闻知,亦为苏武置酒祝贺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然后又向苏武倾诉了自己兵败降胡后,仍时刻不忘报效汉朝的心情,由于汉武帝族诛其家,为世大辱,他才断绝回汉念头,成为异域之人。因起舞与苏武作别,歌曰:“径(穿过之意)万里兮度沙幕,为君(指汉武帝)将兮奋匈奴(与匈奴作战)。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同颓,丧失)。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李陵歌罢,流着眼泪,与苏武诀别。始元六年(公元前81)春,苏武率领以前留居匈奴的汉朝官员九人,一同回到汉朝首都长安。苏武出使时,正当壮年,回国时却已经须发尽白。汉昭帝为了表彰苏武出使的功绩,拜他为典属国(负责少数民族及属国事务的高级官员),赐钱200万,公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三人皆拜为中郎(官员,掌宿卫侍值,属郎中令),赐帛各200匹。其余6人,各赐钱10万,免除终身徭役,使归家养老。宣帝(公元前73-前49)时,又封苏武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以苏武为节操素着老臣,令苏武只在朔望朝见天子,号称“祭酒”,优崇甚厚。苏武每次获得皇帝的赏赐,皆分赐与昆弟、故人,家无余财。当时的王公大臣如许广汉(宣帝皇后之父)、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皆十分敬重苏武。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苏通国被接回汉朝,任为郎官。

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苏武病故,享年80多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匈奴单于来汉朝见,汉宣帝思念功臣,命画工绘十一大臣之像于麒麟阁(在未央宫中),以表彰其功德,苏武即为其中之一。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两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敬仰。南宋着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他那首气贯长虹的《正气歌》中提出历史上许多气节高尚的英雄人物,其中“在汉苏武节”之句,即为赞扬苏武坚贞不屈的名句。

盛世修典,史传千古

西汉时期,在王朝中兴的同时,史学得到新的发展,出现了纪传体的历史巨着。其代表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这也是西汉鼎盛的一个标志。

《史记》是司马迁所作,它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称“太史记”。“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封建经济有很大发展,文化学术也随之出现繁荣局面,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权,借鉴前代统治经验,迫切要求编写一部通史,以“通古今之变”。于是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史记》就是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出现的。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左冯翊夏阳县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县芝川镇)。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他6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京都长安。司马谈的远祖世代为史官,在他前几代曾一度中断,这时又被召入京师,直到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中央政府共任30年太史令。太史令是负责管理皇家图书、收集史料、编写国史、研究天文历法的官员。司马谈学识渊博,着有《论六家要旨》,对先秦的主要学术流派做了颇有见地的论述。他有感于国史多年无人编撰,决心编写一部通史,从构思到史料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并写出部分篇章。但愿望未及实现司马谈即故去,他临终前嘱咐儿子完成他的未竟事业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着矣。”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起端于司马谈,为继承父亲遗志而作。

司马迁生活在这个家庭,得到父亲培养,10岁已读大量的今文书籍,并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篆文)着作,诸如《尚书》、《左传》、《国语》、《世本》等都一览无遗。后又从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20岁时,他怀着远大抱负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游历东南名山大川。以后,他又奉使出征,随汉武帝外出巡行封禅,到过更多的地方。他一生除今闽、广外;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些实地调查都为他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司马谈死后三年,38岁(公元前108)的司马迁承袭父亲官职任太史令,从而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国家藏书,“绅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太初元年(公元前104),42岁的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同时正式开始撰修《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李陵败降匈奴,朝中一些大臣趁机落井下石,说李陵坏话。司马迁对此不平,认为李陵虽举事不当,但他艰苦奋战,功绩显着,投降实属无奈,从他平素为人及敌我实力对比分析,司马迁认为李陵是有功的,投降是出于不得已,他一定会寻找时机报答皇恩。司马迁在朝廷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赞扬李陵就是有意诋毁与他同时出征的李广利(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便将司马迁下狱,又于第二年下蚕室,处以腐刑(即宫刑)。司马迁认为受此刑是奇耻大辱,他在给友人任安信中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后弥甚耳!”“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虽万分痛苦,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效法古代“倜党非常之人”在逆境中发愤的先例,决心活下来,在狱中怀着悲愤继续写作。这一遭遇更加深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认识,对他的封建异端和非正统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出狱后,他继续担任中书令,更加奋发地写作。太始四年(公元前93),他53岁时,终于完成这部空前的历史巨着《史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作《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究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不久这位史坛上的启明星便溘然长逝。这部遗着到汉宣帝时才由他的外孙杨恽公诸于世。

《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皇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把几千年间零散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排比,“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分别归类于一百多个历史人物传记中。《史记》叙述上下三千年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10表、8书、70列传,共130篇。56.65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历代帝王的言行和政事,从五帝开始,至汉武帝为止,这是本书的总纲。“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及其子孙世袭(如《越王勾践世家》、《留侯世家》)。“列传”主要记载官僚、士大夫、名人等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写一个人物的,后人称之为“专传”(如《淮阴侯列传》);写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后人称之为“合传”(如《廉颇与蔺相如列传》);把类似的人物记在一起,不管他们是否是同时代的人的,后人称之为“类传”(如《游侠列传》);此外还有“附传”;也有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如《匈奴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等。“表”是利用表格的形式记叙错综复杂的人物、史事,作为本纪和列传的补充。“表”又分为年表、世表、月表三种。年表是按年代编排的(如《六国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世表是因为年代久远,不好按年记载(如《三代世表》);月表如《秦楚之际月表》,是因楚汉相争仅几年,事件变化多端,按年记叙不足以反映丰富的历史现实。“书”则是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专篇。如《平准书》系统地叙述了汉代社会经济情况;《河渠书》叙述了历代水利情况;《历书》、《天官书》叙述了当时的历法和天文学的概况。

就全书的体例而言,世家、本纪和列传都是人物方面的传记,是全书的主体,也是思想性、艺术性最强的部分,因而价值最高。又通过书、表互相配合补充,使全书体系完整,疏而不漏,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百科全书。人们把《史记》的编写方法叫做“纪传体”。用此法编写历史,是司马迁的创造。在它之前的史书,有或以年代为顺序的“编年体”(如《春秋》),有或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而《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继《史记》之后的正史(从《汉书》至《清史稿》)都沿袭了《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例,在写作方法上司马迁把自己是非褒贬的观点贯穿在叙事当中,即“寓论于史”。在篇末,还往往用“太史公曰”的形式,以简洁的语言写成史论。

司马迁对调查得到的大量文字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核实,去伪存真,因而使《史记》记述的真实性较可靠,如《史记·殷本纪》中所记的殷代先公先王,与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对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殷本纪》差错甚少。司马迁这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史记》获得了崇高的声誉,被称为“实录”,成为千古不朽的信史。

就《史记》一书的思想价值而言,它表现了比较进步的历史观。首先,《史记)一书,比较重视社会经济的记载。司马迁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引起政治的变动,他试图通过经济现象来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所以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平准书》,以观事变。”在它的影响下,后世正史都沿袭它的体例。其次,《史记》在评价、论断史事方面,并没有完全为儒家思想所束缚,而是能够较多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在某些方面作出较为科学的论断。如他敢于揭露封建帝王的腐朽与贪婪,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某一个侧面。对于汉代开国皇帝刘邦,除赞扬他建立西汉的功绩外,对他如地痞流氓、好酒贪色、好吹牛说大话、为人残酷的性格等也形象地加以刻画;对汉武帝迷信方术、重用酷吏的过失,也丝毫不加掩饰。同时,司马迁对当时的社会底层人物充满同情和歌颂,为他们立了许多类传,如《游侠》、《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记录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可贵的是,他把陈胜起事与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因此,司马迁把陈涉列为世家,与历代侯王勋臣同列。同时,把项羽列入本纪,不以成败论英雄,都反映出司马迁具有远见卓识。班固作《汉书》,虽然照抄《史记》,却把陈涉编入列传,并删去“由涉首事”这句颂扬的话。一扬一贬,相比之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是比班固进步的。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正是司马迁史学思想上的贡献所在,也更可证明班固是站在封建正统、也就是正宗儒学立场上来立论的,是不公允不全面的,丝毫无损于《史记》的光辉。

《史记》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在注意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其文章之美为古今称道,一方面是议论卓越,一方面是纪事生动。它在纪传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写叱咤风云的项羽,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刘邦,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委身太子丹、西刺秦王的荆轲。……《史记》共塑造了几百个人。每个人物都以特有的性格来感动人,不使人感到雷同,表现了司马迁高超的艺术刻画才能。他的刻画方法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塑造,用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来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述。“火牛阵”、“鸿门宴”、“垓下之战”等许多生动的场面,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文学的再创造。在语言上,司马迁也十分注意以平易代艰深,广泛地运用口语,使人感到绘声绘色,生动优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同一篇篇有趣的小说。而语言之精确、逻辑之严密,又使人感到像一篇篇科学论文。《史记》不愧为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巨着,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很中肯的。如果说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司马迁则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散文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其中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霸王别姬》、《将相和》等都成为后世小说和戏剧的题材。

我们在充分肯定《史记》的同时,也应指出,司马迁着书,终极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历史观还有不少唯心主义成分。如认为秦的统一是“天所助焉”,刘邦是“受命而帝”,这主要是由于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造成的,不能苛求古人。司马迁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所以,他一直被尊奉为我国古代的史学大师;《史记》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史书中最卓越的着作,至今仍有不朽的价值。

《史记》问世后,对史学、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历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多从《史记》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专门研究《史记》的学者。仅是历代为《史记》作注的就很多,现存最早的旧注是刘宋裴的《史记集解》。它主要利用封建经典和各种史书来注释文义,吸收了前人的一些成果。唐朝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既注音,又释义,比《集解》前进了一步。唐朝张守节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写了《史记正义》,比《集解》、《索隐》又有所提高。

这三家的注释,人们公认是《史记》旧注的代表作,被称为《史记》三家注。最早的三家注都是各自单行,到宋朝,才把三家注排列在《史记》正文之下。在世界各国也不断出现研究《史记》的专家,如日本人泷川龟太郎编着的《史记会注考证》,汇集诸书,颇有参考价值。

西汉末年,王朝专制削弱,外戚专权,以王莽为首的政治集团,使用种种阴谋手段篡权得逞,建立新莽政权。新莽代替西汉后以暴易暴,人民负担极大地加重,最后激起全国人民大起义。公元22年,刘秀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随着在起义军中威望的逐步提高,刘秀成为领袖之一。公元25年,刘秀在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建立东汉政权,称光武帝。

东汉初期,经历多年的南征北战,豪强割据的局面终于结束,全国实现统一,凋敝的民生得以恢复发展。大约从公元40年到公元87年,也即光武帝中后期、明帝、章帝时期,是东汉崛起与中兴时期。自汉章帝统治后期开始,东汉王朝政治日益黑暗,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频繁发生,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已,王朝开始走向没落。公元220年,东汉王朝灭亡。

光武帝后期至章帝后期,东汉王朝的崛起与中兴,其主要标志是:

科学文化和医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扩大原料来源,制造出了质量较好的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地动仪。张仲景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华佗在世界上最先施用全身药物麻醉以进行大手术。画像石在东汉时极为兴盛,用作丧仪建筑装饰。

“天下太平”。自光武帝刘秀统治中期以后至明帝之末,其间40年既未发生过内战,也无封建割据,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光武帝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1000多万,田野荒芜。到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3400多万。章帝继续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天下安平”的局面。因此,光武帝及其后一段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帝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兴局面的产生,主要得力于采取的下列治国方略:扫平群雄,统一全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君权;奉行以柔治国的方针,以缓和社会矛盾;戒奢崇简,任能用贤;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

同类推荐
  • 好色王妃坐等王爷求被撩

    好色王妃坐等王爷求被撩

    一对姐妹花,意外被人追杀,不小心进入“学校禁地”打开一扇诡异的门穿越到古代,一场穿越,遇到意中人,白倾悠:"脑公,我要吃",无墨云:"脑婆,小心吃多没人要你╭(╯ε╰)╮"白颀悠:"没事,你要我(?????)?"夜沐倾:"要想利用我,回家去书房去,哼"无墨倾:"脑婆大人我错了(T_T)"夜沐倾:"乖啦~(* ̄з ̄)"
  • 北大学生最关注的100个事件

    北大学生最关注的100个事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了:仓颉造字——告别蒙昧时代,从此跨入文明;禹传位启——“家天下”取代禅让制;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共和行政——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百家争鸣——“轴心时代”结出的累累硕果;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圈的基石;道家思想——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针的发明——指引人类探索世界;秦灭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专制集权王朝建立;商鞅变法——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焚书坑儒——中国第一场文化浩劫等。
  • 古罗马:帝国时代

    古罗马:帝国时代

    打开古代欧洲地图,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环地中海一带,赫然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旷世武功,500年中,这个台伯河畔的蕞尔小国,用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东征西讨,渐次征服周围地区,建立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本书就是向人们诉说着这个老大帝国的昔日辉煌。
  • 草原铁骑

    草原铁骑

    流浪的狼从遥远东方翻越乌拉尔山跨过草原而来,当富饶的拜占庭、骄傲的佩彻涅格、崛起的基辅罗斯、腐朽的阿拉伯帝国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演出的时候,狼崽藏起爪牙,等待着时机。当狼群咆哮之时,铁蹄必将布武威于四方!
  •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英雄冢之烽火鸳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或大或小。男儿有志挎吴钩,欲复燕云十六州。不惧征程千万里,此番岂是为封侯。
热门推荐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杏林低手

    杏林低手

    苏康,因病见弃于父,幸苏轼收养之,并授业于康。1101年,苏轼卒,康悲痛之,情伤而逝。............909年后,苏康见义勇为,然不敌歹徒,伤及头部而致昏迷,送至医院救治。相融的灵魂,别样的人生,世界因他而精彩!
  • 重生之璀璨千金

    重生之璀璨千金

    刚刚大学的艾白,在幸福的准备和未婚夫的订婚宴,却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庆生宴之后什么都变了,丑闻百出,父亲心脏病突发身亡,遭遇悔婚。当艾白知道一切的真相后,她又会怎么做,做些什么回报这些害她失去一切的人。
  • 默叶十年

    默叶十年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喜欢就看看吧,不喜欢的话,我也没办法,自愿为主
  • 破境之永恒誓约

    破境之永恒誓约

    这是一个后神话世界,全新的修仙世界,全新的世界观
  • 男扮女装:公主夫君

    男扮女装:公主夫君

    拥有两世记忆的楚乔不愿意顶着十几岁的稚嫩身躯嫁人,被人摧残。或者摧残别人,但是这并意味着自己就对男人没兴趣,改对女人有兴趣啊?这模样绝美却身段高挑如超模,又嘴巴特毒的女人究竟谁啊?干嘛用那样的眼神瞅她,既然嫌弃她,干嘛又要黏在她身边?还有敌对的眼瞅瞪出现在她周围的美男?
  • 天魔之道

    天魔之道

    天道!魔道!天魔之道!跟随林东,看林东的人生经历。
  • 史后三千年

    史后三千年

    十八道生存欲望下的城墙,三千年后的生存法则。这是人类的进化史。==================================已完本:茅山笔记,新书期求各种支持,谢谢。书友群号:82605455夜阁127034184夜阁·2群
  • 重生之造神计划

    重生之造神计划

    【我的世界·三部曲】第一部当世界历史在1937年错位,带来的将是全新时代!一个人一个系统,开启造神计划,为这个时代欢呼,为这个时代注入新的传说!以上为官方简介。下面,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 胤乾坤

    胤乾坤

    荒淫暴君纣王后裔,至圣仙师鬼谷门生。孔孟岂敌修为,老庄何媲道行。窥我华夏泱泱文明,我为苍生斩幽冥!绝我殷商绵绵国祚,我为血脉改天道!传国玉玺在手,天下我有!九龙神鼎我有,我主神州!诸君,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