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2400000040

第40章 中国与欧洲各国文学关系的研究(8)

也有学者对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做了总体性研究。殷克琪女士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就是这个领域仅有的一部专著。该书是作者在德国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原用德语写成,作者因写此书而积劳成疾,于1991年英年早逝,后由洪天富教授译成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这可以说是殷克琪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写成的书。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尼采传入中国》纵向地梳理了尼采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历史阶段对尼采的解读及对尼采著作的翻译。第二章之后是对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横向研究。全书资料收集较为丰富,而且按照德国学位论文的严格规范,对材料的来源、对所引用的他人的材料与观点一一注出,共达1000多条,显示了严谨的学风。当然,书中也有不够成熟的地方。总体上看个人独特的学术观点不突出,特别是对于战国策派的看法仍然因袭旧见,否定过甚。

此外,关于尼采与郭沫若比较研究的重要文章有张牛的《试论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尼采》(《郭沫若学刊》1993年第1期);关于尼采与中国文学、文艺美学关系研究的有分量的论文有张辉的《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等。

除上述的歌德、尼采外,席勒、海涅、施托姆、布莱希特、茨威格、雷马克等德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有一些文章做了研究。其中,关于席勒与中国文学的文章,主要有董问樵的《席勒与中国》、德博的《席勒的自然观与中国的山水诗》、吕龙沛的《席勒的桃园与陶潜的桃园》(三篇文章均载《外国语文教学》1985年第3期)、韩世钟的《席勒的作品在中国》《外国语教学》1986年第1期)、未见的《席勒的文艺思想与郭沫若》(《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集》1986年第1期);关于海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文章,主要有张玉书的《鲁迅与海涅》(《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李智勇的《海涅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湘潭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倪诚恩《海涅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1992年第1期);关于施托姆与中国文学的文章,有马伟业的《〈茵梦湖〉与中国现代爱情小说》(《学术交流》1992年第2期)。

关于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学关系的文章,有丁扬忠的《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戏剧学习》1981年第3期)、《黄佐临与布莱希特》(《戏剧艺术1995年第2期》),南松的《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文艺》(《艺术世纪》1982年第6期),杨立的《漫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克欢的《中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文艺界通讯》1985年8期),高行建的《我与布莱希特》(《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4期)等;此外的重要文章还有李清华的《雷马克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1990年第4期),黎荔的《冯至与里尔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刘剑虹的《王西彦与茨威格》(《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谭德晶的《冯至早期抒情诗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新探》(《中国比较文学》1993年第2期)等。

二、中国与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关系的研究

在中国与俄、法、英、美、德等主要欧洲国家的文学关系研究之外,中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学也存在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课题,同样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研究较深入的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在中国的翻译传播、近代北欧作家易卜生和中国现代文学等问题。

首先,是中国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关系。两者的共时的事实联系很少,近20年来出现了几篇希腊神话与中国汉民族及少数民族神话平行比较、古希腊戏剧与中国古典戏剧的平行比较等方面的文章,但往往缺乏可比性而不免牵强。

而古希腊文学在近现代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却是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在这方面,周作人于20世纪上半期曾经写过一些文章。近20年来,戈宝权的研究尤其值得注意。从1985年到90年代初,他在《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其中包括《谈利马窦著作中翻译介绍的伊索寓言》、《谈庞迪我著作中翻译介绍的伊索寓言》、《谈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的伊索寓言〈况义〉》、《再谈金尼阁口授、张赓笔传的伊索寓言〈况义〉》、《谈牛津大学所藏〈况义〉手抄本及其笔传者张赓》、《清代中译〈伊索寓言〉史话》、《辛亥革命以后中译〈伊索寓言〉史话》等七篇,后来都收在《中外文学因缘——中外比较文学论文集》中。这些文章从翻译文学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在中国的翻译、传播的历史。揭开了古希腊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的重要篇章,填补了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一项空白。

关于东欧、西欧和中欧国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有二十来篇研究论文,主要包括王敬文的《鲁迅与显克维支》(《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6期)、凌彰的《荷兰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1期)、丁超的《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东欧》1989年第3期)、杨燕杰的《保加利亚诗歌中的中国革命》(《东欧》1989年第3期)、李保华的《荷兰高罗佩的汉学研究与〈狄公案〉》(《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李风亮的《米兰·昆德拉及其在中国的命运——昆德拉作品中译述评》(《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3期)等。

此外,还有几篇平行研究的文章,如关于意大利诗人但丁与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比较、意大利的《十日谈》与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及明代李渔的小说之比较、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的形象与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的比较、堂吉诃德和桑丘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比较等等。

北欧各国——主要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的有关作家作品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影响,如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张耀辉在题为《安徒生对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影响》(《安徽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中国现代童话受到了王尔德、爱罗先珂等人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首推安徒生的童话。勿罔的《叶君健与安徒生童话》(《书与人》1994年第6期)介绍了叶君健在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及所受安徒生的影响。

姚锡佩在《滋养鲁迅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9—10期)一文中,分析了丹麦童话家安徒生、思想家克尔凯郭尔、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和挪威作家易卜生、汉姆生等对鲁迅的思想与创作的影响。在北欧文学家中,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是易卜生。在五四时期,易卜生及其《玩偶之家》对现代中国的话剧创作,对中国的家庭解放与社会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一个其他外国作家所不能及的。因此,关于易卜生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早在1956年,阿英就发表了《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国》(《文艺报》1956年第17期),对易卜生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评论等问题做了文献资料上的考证。改革开放后,每年都有关于易卜生与中国文学比较的文章出现,20年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约有40多篇。王忠祥较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发表的《易卜生及其戏剧在五四前后》(《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是新时期研究易卜生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最早的文章。

此后,他陆续发表了《易卜生戏剧创作与20世纪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易卜生和他的文学创作》(《易卜生文集》第一卷“代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等,深入、系统地评述了易卜生的戏剧及诗歌等在中国的翻译、评论、研究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此外,范文瑚、赵铭、张先、秦志希、吴仁持、程致中、汤逸佩等都有相关文章发表。进入90年代后,中国和挪威两国学者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两次专题研讨会,即1995年的“易卜生学术研讨会”和1999年的“易卜生与现代性:易卜生与中国研讨会”。1995年研讨会的论文集《易卜生研究论文集》于1997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正式出版。

1999年研讨会的论文集《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于2001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论文集按文章内容分为四编,其中的第二编《易卜生与中国》收录了王忠祥、何成洲、张浩、孙惠柱、国荣、陈爱敏的文章共六篇。总体上看,易卜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已经被学者们所重视,但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还只是单篇文章和论文集。这个课题是很有必要以专门著作的形式做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的。我们期待着这方面成果的问世。

同类推荐
  •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1976--2012我的野人生涯

    这是一部探险纪实作品,纪录作者30余年在神农架探索“野人”之谜的经历。神农架的“野人”是吸引全人类的四大自然之谜之首。本书的作者黎国华在30多年里,住在神农架的深山洞穴,餐风露宿。
  •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

    《一生两半》讲述了作者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见证了湘南农村日渐凋敝凄清的现状,以及南下打工的心路历程。作者一路走过,遍尝人间冷暖,历尽生活的磨难,洞彻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卑微。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见到了小飞侠彼得.潘。他们一起飞去了幻想国,那儿有美人鱼、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胡克船长率领的一群凶残的海盗。温迪跟彼得住在树洞下的家里,幸福地照顾着一帮孩子。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家了……
  • 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随着中英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人到英国去学习、考察、旅行的机会越来越多,愿望也越发强烈;相应地,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英国。
热门推荐
  • 商道胡雪岩

    商道胡雪岩

    胡雪岩是一位不折不扣能挑大梁、担责任的大丈夫,他具有非凡的商业智慧。而这种智慧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讲人脉、懂经营、会处世。讲人脉,表现为他善于交际,在官场、商场都有很多的“朋友”、“贵人”相助,让他不仅左右逢源,还有一个个人才为他所用;懂经营,表现在他有一双敏锐的“火眼金睛”,能把握住市场动向,能知道怎样“借鸡生蛋”、“移花接木”,能知道怎样将生意做大、做活、做精;会处世,表现为他懂得察言观色,能投人所好、急人所急,助人为乐。关于这三点,初看起来很是普通,但如果能同时将它们做到,非得需要一番人生智慧不可,所以堪称经商三绝。
  • 刁蛮娇妻别想逃

    刁蛮娇妻别想逃

    【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支持!】片段一:“萧大叔,有人欺负我”“你先欺负回去,我马上到”。片段二:“萧大叔,我被请到警察局喝咖啡了”“乖,你先玩着,我马上到”。片段三:“萧总,安小姐说她现在在酒吧,让你赶紧过去,她怀孕了”“哪个酒吧?等等...怀孕了?”某男凌乱中.......
  • 攻心掠爱:总裁强行试婚100天

    攻心掠爱:总裁强行试婚100天

    作为一名娱记,姜小莱的任务就是追踪搜索各种娱乐八卦而已。可谁知,一不小心自己成了八卦之一,这就不好玩了!而男主,恰恰是各种娱乐八卦的绝缘体,更是天天不要脸地扑上来需索无度……亲,请你找找你的脸,它不见了!“你走开,我不是商品,我不卖!”“说着不卖还贴上来,你是不是傻?”“你不是对我没兴趣吗?滚开!”“我是对你没兴趣,但是我对你有性趣!”
  • 神道为一

    神道为一

    《神道为一》再次归来,2017,我们与你相见。以前的稿子各位就算了,今天,我们就要回归!学生时代!各位做好探险准备!
  • 三国之我是昏君

    三国之我是昏君

    重生后,刘泽成穿越成大魏国的皇帝,还是开国初年。我本以为魏国的国力可以在我的手里,迅速统一三国,但我发现我错了,世上永远没这么好的事。孙权是是把我当宿敌非杀不可的,诸葛亮是非灭魏国不可的,这是历史,姑且不论。我的两个老实兄弟曹彰曹植,一个是听不进劝非要抢我地盘的,另一个,也是非要抢我老婆的,两个兄弟而已,又有何难。“禀陛下,北方的列宁想扩张地盘,举着一种我们没见过的武器打来了。””禀陛下,东方的织田信长觉得我国威胁太大,正在给蜀吴两国送铁炮。“我去,这该死的乱世,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统一了。
  • EXO女配之青春无悔

    EXO女配之青春无悔

    拉拉初中生在一次意外中进入小说世界成为exo的专属女配
  • 查理九世——MC历险记

    查理九世——MC历险记

    丘枫镇发生诡异事件!小伙伴们侦查时不小心掉入时空隧道,来到了我的世界,谢博与神秘人的身世,HIM的野心,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亦雅传

    亦雅传

    他,姜凡是姜国第二任皇帝,能文能武,16岁他遇见她,吴将军之女---吴亦雅,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亦是念念不忘。17岁他随先帝出征打仗,18岁先帝战死,他便带领将士们历经两年的千辛万苦终于打退了匈奴夺回了江山......胜利回归他与亦雅......
  • 侯府二小姐

    侯府二小姐

    清白被毁,司徒凌玥不得不离开已经情根暗种的容少卿身边,却不想容少卿因此一病不起,无奈之下,心疼不已的司徒凌玥只好带着满心的愧疚又回到了童王府。可当事实慢慢浮出水面的时候,司徒凌玥的世界开始一点点的崩塌。从欺骗到折磨,再到利用,司徒凌玥才发现,她对容少卿的种种感动,是多么的可笑。孩子没了,父亲没了,祖母没了,良人……也没了,司徒凌玥什么都没了,她还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