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36000000031

第31章 宋代土地制度变革:王安石变法(1)

宋朝是一个看起来比较奇怪的王朝。职业军人起家的王朝,经济也空前繁荣,可是,政府却积弱积贫,靠纳岁币而偏安于一隅。

到宋神宗时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王安石主持了一场变法。传统观点认为,王安石变法,除了要改变北宋的“积贫积弱”外,抑制土地兼并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我认为,王安石变法,无关土地兼并,如方田均税法,其实有利于土地交换,实现规模经营,亦即一些学者所谓的“兼并”。实际上,北宋的土地兼并程度并不严重,一定程度的土地兼并反而促进了宋朝经济发展。

现在看来,王安石的与土地相关的变法措施,没有涉及根本的行政体制,在土地制度上也没有提出或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方田均税法的目的在于整理地籍、确定百姓地权。它通过清丈土地,分等定级,然后发给官契,作为产权的证明和官府征税的依据。土地交易之时,官契可作为农民产权的凭证,这其实是减少争讼(交易成本)的一种举措。至于农田水利法,不仅治理水患,提高土地质量,还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农田水利工程征地拆迁的补偿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征地制度相比,毫不逊色。

难怪,清朝翰林、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陈焕章(1880—1933)说,“如果他的整个计划能够得以实现,中国在一千年前就进入社会主义了”。

宋朝:积弱与经济繁荣并存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问题未解决,结果形成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局面。五代各政权不是并存,而是一个吃掉一个,如公元907年建立的后梁,于公元923年被后唐取代;后唐又于公元936年被后晋取代;公元947年,后晋被后汉取代;公元951年,后汉被后周取代。

这十国,除了刘崇在太原建立的北汉属于北方,其余九国均在南方。这些小国同时并存,呈现出一种独立发展的趋势。

公元960年,经由“陈桥兵变”,后周的禁军主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建立了北宋。

北宋在建立后的第四年就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赵匡胤认为,当时对辽朝还没有取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而南方割据政权统治区域大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这些政权的实力又较为薄弱。因此,其统一战略部署是先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然后北上削平北汉以及收复幽云地区,即所谓“先南后北”的战略。

赵匡胤派王全斌、曹彬、潘美等大将陆续灭掉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国。公元976年10月,赵匡胤突然死去,其弟赵光义(即赵匡义)即位,即宋太宗。

公元979年,赵光义亲征北汉获得胜利,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除辽、西夏外,中国基本实现统一。至此,北宋继承了五代十国的版图。北有辽国、幽云十六州未收复;西有西夏,不属于宋朝;西南的大理国也与宋朝关系松弛(宋挥玉斧,以大渡河为界),北宋较汉唐的版图小一些。

北宋统治下,经济比较自由,土地买卖和民间借贷很接近自由竞争模型,基本上不抑制土地兼并。诚如司马光所说,贫富由“勤惰不同”、“才性愚智不同”决定,强调藏富于民,以为国家缓急之待。

由于宽松的政策,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德国经济史学家弗兰克在1999年出版的《白银资本》一书中表示:“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麦克尼尔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莫德尔斯基和汤普森把他们所考察的从公元930年开始的大约50年一循环的康德拉捷夫周期的最初4个周期都放在中国。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计量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估算认为:“中国从宋朝开始就奠定了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地位”。他估计出在公元960年到1300年期间中国的人均GDP(按1990年美元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从450美元提高到600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认为:“正是宋朝特有的农工商政策,致使当时宋朝的农业、工商业与汉唐相比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DP占到其时全球经济总量的50%。”也有人认为当时的GDP占全球经济的80%以上。

行文至此,读者不难发现,宋朝的文治武功毫不逊色:赵匡胤是职业军人出身,开国之初,用兵统一了南部和北方的大部分,不能说宋朝的军事虚弱;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是当时的全球第一经济大国(注:麦迪森、弗兰克等人的测算未必符合实际,但可供参考),不存在“落后必然挨打”的问题。

然而,现实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就是这样一个职业军人起家的、强盛的国家,政府积弱积贫,依靠对外称臣,纳岁币,偏安于一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大致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国防缺失而以岁币政策换和平

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建都,多在政治根据地,并能够控制经济重心(基本经济区或核心经济区)。如,都城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

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华北,多建都在西安一带。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天险保守独立。

然而,长期的建都与破坏,西安难以再承受重压。陕西中部和山西南部的森林绝大多数在战国时受到破坏;秦汉魏晋南北朝,关中平原上基本上已经没有林区可言;隋唐时期,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

由于关陇集团的根据地在西安,而且唐中期以后,江南经济优势逐步显露,加上隋唐大运河的便利,武则天定都洛阳,不但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有利地位。

北宋建立之初,也并非立即决定建都于开封。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到洛阳巡幸,打算以之为都,但其弟赵光义与群臣都力谏阻止。赵匡胤退一步说,如果洛阳不行,想到长安建都。赵光义问为什么?赵匡胤说,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光义等人还是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回到开封才是正理。

建都开封,在当时是不得已的选择。前文说过,黄河流域由于长期的垦殖,加上战争破坏,西安残破,已经不堪重负,而且北方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土被敌国占领。而宋朝初期制定的战略是“先南后北”。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就要保障军队给养,这需要靠长江流域。隋唐的大运河,直接连到洛阳,但宋代开国时,漕运只能到达开封,开封到洛阳的汴渠已坏。所以,暂时定都开封。

开封处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北有辽朝,幽云十六州未收复;西有西夏,不属宋朝。这样的都城,毫无屏障,易攻难守。所以,钱穆说:“宋朝开国是没有国防的。”

赵匡胤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当时就说过,将来国家太平时,国都要西迁。毕竟,洛阳三面依山——嵩山、熊耳山、崤山环抱,北据黄河和中条山,比起汴梁的国防,地理形势要优越得多。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度出兵征辽,企图把契丹势力驱逐出长城。但高梁河、歧沟关之战以后,宋太宗中箭负伤,回都城之后不久死亡。

宋太宗北伐战略的失败,使宋朝丧失了黄河以北的战略空间,北宋被迫从进攻转为防守。

这种战略选择,也有前面所说的北宋缺乏天然防守屏障的因素,还有战争资源短缺的因素。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等战略要地,就要打得过骁勇善战的辽国骑兵,那么,北宋也要拥有骑兵,还需要良好的兵器。可是,当时最好的产马之地,一个是蓟北,一个是甘凉河套一带。而这两个地区,一个被辽国控制,一个被西夏占领。至于精良的铁矿,亦在塞外。

于是,后来,和辽夏的战争,总以北宋赔钱物而告终。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与辽签《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叫作“岁币”,方划界讲和。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与西夏签《庆历和约》:宋每年给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为“岁赐”,换得元昊取消帝号。由此加大了财政开支,影响了军队士气,也加重了“积贫积弱”问题。

二、行政机构复杂,“冗官”泛滥

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别人效仿,除了“杯酒释兵权”之外,还采用“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赵匡胤认为,纵使文人犯法,亦不过是贪污舞弊,为祸远不及谋朝夺位的武人严重。

为了防止官员专权,就改革官制:“分化事权”和“官与职分”。“分化事权”即极力割裂官僚机构,广泛增设文官武将,以此缩小官职的权限范围,削弱各级官僚的权力。“官与职分”,即本官不治本司之政,别遣他官主判。由此造成北宋政府两套系统并存的状况,十分混乱。其官员芜杂,可想而知。

官职多,自然需要授官。既然“重文轻武”,自然主要采用科举的途径取官。此外,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恩荫”受官。

北宋所辖疆域仅为盛唐疆域的二分之一,但机构和官员远远超过唐朝。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2000多减至634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17000人;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宋朝动辄四五百人。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17300人。

三、兵制弊端导致“冗兵”

钱穆说:“宋代兵制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兵制”。这是有深刻原因的。

宋朝采用“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对军将防范过分,导致武力软弱;又由于兵制,导致“冗兵”。

宋朝的军队主要为禁兵、厢兵。厢兵,并非要用来上阵打仗,只是驻扎各地,当差做些杂役的。其中不少是因为犯罪而流放的人,例如《水浒传》中常见的“配军”。

由此,政府又建立禁军。禁军的调动权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直接由皇帝指挥,只有皇帝才能派遣禁军,调动兵马。禁军外出作战,由皇帝派遣将帅,并由皇帝亲自制定作战方略,指示将领,甚至授以阵图。皇帝将一切部署都予以包揽,替代将官思考,难免造成军官积弱的颓势。

禁军半数居京师,其余分驻各地,边境地区禁军很少,“守内虚外”。禁军驻守地点每隔几年变一次,而将领原地不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不能合谋起事。这固然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固,但也导致军队战斗力的削弱。

为何禁军半数居京师?前文说过,开封的战略位置缺失,国防大门洞开。所以,为保卫首都,宋朝不得不布置精锐军队于首都。这日益形成尾大不掉的弊端。禁军由于待遇优厚而缺乏战斗力,只能继续增兵,结果禁军逐年增加日渐庞大。约在王安石变法前20年,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当时北宋有军队118万人,其中禁军82万人。

综上所述,科举、恩萌加之官职差遣,虚实相间,领俸禄的官员增多。开国百年时官员“十倍于国初”,是“冗官”。禁军、厢军(非正规军)初37万,由于“更戍”等原因在开国百年时达116万,是“冗兵”。官俸、军费开支日趋庞大,尤其军费占开支十之六七,宋仁宗时年收13000万贯,支15000万贯,是为“冗费”。加上宋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叫作“岁币”;宋每年给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为“岁赐”。

由此导致财政匮乏、军力国势衰微,是为积贫积弱。在王安石变法的前一年,宋神宗对文彦博说:“当今管理财政是最紧急的事务,养兵守备边防,国库不可不丰盈,大臣应当共同留意节约用度。”

但与此同时,百姓的税负并不轻。宋代田制分为民田(私田)与官田(公田)两类,仍沿用两税法,一般按每亩年纳一斗,江南等地每亩年纳三斗。两税之外,又有丁钱与徭役,还有名目繁多的田赋附加税,主要的有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

王安石变法内容检视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当然,他影响最大的,还是那场众所周知的变法。

王安石22岁时考中进士,以后就在地方上做官。27岁那年被任命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知县。这一年,鄞县大丰收。王安石劝导农民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修筑通衢,把鄞县治理得有条有理。第二年,在青黄不接的春季,他把官仓的存粮借给农民,秋收后让农民按官定的利息偿还官府。后来王安石变法的青苗法,就是从这里孕育的。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被调到京城任三司度支判官,执掌财政大权。自从当了京官以后,他接触的官员多了,对朝廷的症结看得更清楚了。王安石产生了变革政治的想法。他向宋仁宗赵祯上了近万言的奏疏,即有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了变法的主张。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宋英宗继位后,欣赏王安石,但受太后牵制,无能为力。

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有些治国的想法和王安石接近,因此他起用王安石辅佐自己实现富国强兵的抱负。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有10项。

(1)青苗法。此法源自王安石的经验,陕西转运使李参也曾实施过。州府每年二、五月放贷,帮农民度荒耕种,半年后偿还时加二分利息,以抑制民间高利贷(利息二、三倍)。为保证农民有偿还能力,借贷时官府按户等(资产)多少为据,户高多贷,户低少贷,15贯至1.5贯为限。

(2)募役法。改亲身应役为纳钱物代役。差役按户等高下出钱,官府用此钱雇人。原有差役负担的纳“免役钱”,有免役特权者纳“助役钱”,较普通民户减半。所收役钱加二分备水旱,称为“宽剩钱”。此法只限差役,职役和夫役大都不适用。

(3)市易法。利用行政力量调节物价,稳定市场,抑制富商大贾的暴利。在开封设“市易务”,中央用100万贯平价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按稍低于时价的价格卖出,商贩也可到市易务内赊货代卖。该法后推行至杭州、扬州、成都等大城市,既稳定了市场,也增加了财政收入。

(4)方田均税法。以“方”为单位丈量土地,以均平地租负担,检查漏登田亩,增加收入。清丈后将各户土地的亩数统一造册。但该税法仅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推行。

(5)农田水利法。政府组织兴修水利,令民户按户等高下出钱,国家也放贷资助,修大水利工程万余处,可灌农田36万顷。

(6)均输法。调改政府收买官物的办法,减少浪费。朝廷每年须从各地买些物品运往开封,在东南等地设“发运使”。发运使按章办事,不管物价高低,定时定点购买,结果造成极大浪费。王安石令发运使参照各地物价高低,“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以节省物价和运费。

同类推荐
  • 庶子皇途

    庶子皇途

    .问书生手中三尺剑,可挑得起这江山?可退得去那胡虏?甚么竖儒蜂起壮士死?我只说莫道书生不丈夫.一次不成功的穿越,对一个满腹书生气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一个死而复生的皇子,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天下带来什么?一个本该破碎的王朝,一次不该发生的偶遇,因为一场怪雪,一切都变了…….有道是:军史仙侠假作真,胡诌瞎侃摆龙门。小说皆自YY起,Y罢诸君乐几分?.……本书属非武侠,玄幻擦边,历史架空类。.号外:《俯仰》建群,群号:35211705欢迎朋友们加入.诸位看官若还看得过眼,就加个收藏,觉得不错,给个推荐,不强求,只想要点动力.
  • 开普索王朝

    开普索王朝

    因果原则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中的变化错综复杂,并不尽然相同。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一个鼎盛王朝的建立并不是结束,而是历史的开始。霸者并不是时代的主角,看小人物如何推动历史的车轮,书写史诗的篇章。不称霸同样有文可写,为了初时的梦想,你放弃了多少?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大柱国

    大柱国

    大明嘉靖三十年。风云激荡的嘉隆万三朝大幕赫然展开,名臣如云,将星群起。这是一个繁盛的时代,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奢靡之风渐渐兴起。这是一个太平的时代,戚继光展露锋芒,李成梁开创二百年未有之功。这是一个文官权力将要走向巅峰的时代,朝争阴谋诡谲,忠奸尚未盖棺论定。这是一个群雄崛起的时代,俺答汗控马北疆,女真诸部落争雄东北,日本战国诸侯纷乱。北疆重镇大同城,一名刚满十三岁,准备继承百户的应袭舍人,正朝着谁也没拿到的顶品勋阶奋斗。注:明代文官正式勋阶十级,武官十二级,顶级都是左、右柱国。上柱国,只有嘉靖朝首辅夏言获得,后夏言弃市而死。嘉靖皇帝还欲赐予权臣严嵩,严嵩不敢接受。
  • 假如这不是明朝

    假如这不是明朝

    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热门推荐
  • 脉图记

    脉图记

    家族血脉的传承,天赐的家族异能,也并不是谁都愿意继承的。每天身边穿梭的无数人,熟悉的陌生的,你有想过他们是否就是看到的样子,就是如此平凡的吗?谁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连自己都需要去探索。揭开那层迷雾,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 tfboys的独宠宝贝

    tfboys的独宠宝贝

    王俊凯和慕容樱雪王源和上官以柔易烊千玺和梦诺冰看看他们的甜苦爱恋吧!
  • 纵横大千

    纵横大千

    这个世界是武者和念力师的世界,洛水本质是一个小小的弃婴,却因为一个木牌而改变,因此向着巅峰进发,魂珠,念力师,武者看主角如何站在...
  •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穿越之爱上逃婚小皇子

    女主穿越成了女尊小农女,莫名得到了一个空间,从此种种田,升升级,修修仙,没事再上山淘淘宝。有一次上山捡了一位小公子,从此,她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
  • 寻源之修

    寻源之修

    天弃大陆上修士渡劫无望,大陆灵气日益稀少,传说灵气耗尽大陆上的生气也将慢慢消失,大陆将彻底死去....
  • 花痴小姐请接招

    花痴小姐请接招

    他萧政宇是撞了什么邪了,怎么会有那么白痴的人啊?一天到晚对着帅哥发花痴。喜欢她?开什么玩笑!好吧我承认,是的我喜欢她了,既然这样,那小白痴你就是我的了。什么?小白痴跟……这是怎么回事?丢失的记忆?是什么?痛苦?欢乐?到现在我才发现——在这场爱情角逐中原来我才是第三者!小白痴你什么时候在我面前哭得那么伤心过?你什么时候会安心地靠在我怀里哭泣?既然这样,那么……我退出,祝福你们。
  • 腹黑帝女:冰山妖王强宠魔妃

    腹黑帝女:冰山妖王强宠魔妃

    一朝穿越到异世大陆,附身到废材之躯,从人人喊打的废物崛起成人人敬畏的强者。极品魔兽,逆天丹药,一身男装行遍天下风流邪魅的性子迷倒众人。一日风云起,废材变身天才惊瞎众人双眼,可却被人称作邪魔,被各路强者追杀,她不就是没事放放毒,一不小心灭了仇人满门嘛!路边偶然捡到的一只狐狸竟然是妖孽男子?被追杀的同时还得被狐狸妖孽吃豆腐,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逃逃逃~见神杀神见鬼灭鬼!然而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男强女强热血爽文溺宠甜文】
  • 地狱养殖场

    地狱养殖场

    2673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宇宙灾难吞噬了东亚学院都市。夏尔很光荣地成为了文明战争中的一员,宇宙中各种不同的文明种族接二连三来袭。银河歌姬说:“夏尔,想要听我唱歌吗?”吸血鬼大小姐说:“夏尔先生,我能稍微品尝一下您的味道吗?”虫族女皇说:“夏尔,我们来繁殖优秀的后代吧。”夏尔脸红红的说道:“不要引诱我,我可是很有节操的。”这时一个未来少年在疯狂的文明末世中,挣扎求生的故事。
  • 现在完成时

    现在完成时

    这是一本高中生的在校独白,时间一步一步的紧逼着主人公的现实,故事会以补写日记的形式愈来愈详细。
  • 奥斯记

    奥斯记

    一片海,相连着两个世界,也许只是意外,但也许是命。请禁声,细细品味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