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36200000006

第6章 [法国]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1866一1944)

1915年获奖作家

我为谁写作?

“我为什么写作?——我为谁写作?”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是分不开的。请允许我并在一起来答复吧!

我为什么写作?——因为我不会干别的。因为即使我在纸上不写,我在思想里也会写,借此来找个发泄之道。因为写作是我最高的思想方式,也是我最高的行动方式。因为对我来说,写作就是呼吸,就是生活。

在我这个“为什么”里面,并没有像“公社”杂志在这次征文附注里所猜想的那种“理想主义的悲观主义”。各人用他天生的肺脏来呼吸,各人有各人的做法。行为就是人:有的是悲观主义的,有的是乐观主义的。——有的是唯我主义的,有的是集体主义的。

我的行为一向是——而且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动力的。我写作一向是“为了那些前进的人”。因为我过去一向是在前进,而且我一心希望着不死不停。生活如果不是明确无疑勇往直前的运动,它对于我将毫无意义。也就是为了这个,我才跟那些朝着人类进程开路的人们和阶级在一起,——跟那些组织起来的工人群众和他们的苏联在一起。他们是受历史演进中不可抗拒的气势所推动的,我也正服从于这个必然的趋势。

那么我是为谁写作的呢?——我是为那些前进队伍中的先锋,为那些伟大的国际战斗中的战士,这场战斗得到胜利,就可以保证人世间建立起一个无国界无阶级的社会。在今天,共产党是唯一具有社会性和世界性行动的政党,这个政党既无鬼胎,也不妥协,高举着这面旗帜,带着勇敢深思的理论而前进,目的就在于占领这些高原。队伍中其余的人在追随着,——虽然不免有些距离,而且也未尝没有背叛或退却的。我们,作家们,我们向迟到的人发出集合的钟声,可是我们并没有等待他们。让他们向我们来归队吧!前进的行列是永不停顿的。

(陈西禾译)

读书笔记

在高等师范学校的第一个学期(从1886年11月到1887年5月),我发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小说《群魔》、《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我在日记里写满了这些作品的读书笔记。我被《白痴》深深吸引。我欣赏《群魔》,“一个民族荒谬的感情和形象的奇怪的剖析”。“这一夜自始至终笼罩着”。“恐怖,真正的恐怖,另外还有潜藏、预料中的恐怖还没有来临”。相信“从这个废墟、疯子和罪行堆里将产生一种新的法律,一个新的上帝”,这些将在新的社会出现后产生。

然而,甚于这个病态的天才,我更加喜欢托尔斯泰的天才,他是完全健康的。

这个时期,我也与司汤达初次相识。自从他使我感到如此亲切以来,我还远远没有承认他是文艺巨匠。托尔斯泰使我着了迷,我需要加以判断。我对司汤达的《红与黑》兴趣匪浅,《巴马修道院》同样使人迷恋,在我的笔记里,它们留下了相当长的篇幅。使我感到为难的是司汤达在人物分析方面有无法理解的地方。托尔斯泰所描写的那种几乎根本不可能的感情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表现的。司汤达总是敞开着门;在他的选择中,当时我看到一种任性,而今天,我的看法完全相反,它标志着自由思想,并伴有明显的讽刺。听任事情的任意发展,而没有矫揉造作的情节。

1887年,在弗朗德勒、比利时、荷兰、雷纳尼作了一次夏季旅行之后,我眼界大开。假日的其他时间我是在克拉姆西,面对运河的一所古老的房子里度过的。在那里我埋头苦读,钻在克拉姆西科学艺术协会的图书馆里,那个图书馆是我祖父创办的,我阅读了大批俄国书籍。这个图书馆在法国外省是以传播俄国文学著称的。此外,我还读了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亚历山大·赫尔岑的短篇小说,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和《罪与罚》,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还有乔治·艾略特和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法国小说,甚至还有古老的中国小说,如阿贝尔·雷米札翻译的《两个表姐妹》……(人们难道不应该向省里小城市智慧的珍品致敬么?它向市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

《罪与罚》吸引了我。我简直把它与《战争与和平》同等看待。“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因为他的艺术和性格,他的思想实质及他的幻想和我们以及我们所追求的很相近。其高尚的程度是一样的。《战争与和平》对我展现了广阔无垠的生活,人物的海洋:人们觉得自己变为上帝的精灵,在水上漂流。《罪与罚》是一场灵魂的暴风雨:人们像海鸥一般,翱翔在滚滚的波涛之尖,在浪花飞溅中卷入旋涡……”我感到在《白痴》和《罪与罚》错综复杂的事态中,有欧仁·苏的不幸的影响。

(金铿然骆雪涓译)

同类推荐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力图在现有的研究模式下另辟蹊径。充分借助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互动关系,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机制与智慧方法,激活文艺批评与社会人生、时代环境的精神蕴涵,从而启发现代文艺批评与人文精神的建构,为再造当今对话文明提供学术资源。
  • 高唱低吟

    高唱低吟

    任海成出诗集,要我作序。我希望他请一个文学界的名人来作,那对扩大他本人及诗集的影响有帮助。但他执意地说,我是他的恩师,对他帮助最大,也最了解他。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殒情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殒情”,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随意从容中有一点矜持,机趣俏丽中有温和的底蕴,文采在不刻意中显现,情调在不夸饰中渗透,实在是耐读而又好玩。当你打开这本书,感觉就好像第一次吃草莓,酸酸的,甜甜的,有无可比拟的文化动力,它记载着生活的脉搏,潮流的律动,或许没有隽永的回味,却有十分的酣畅。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热门推荐
  • 三国桃花源

    三国桃花源

    一梦千年,二十一世纪宅男一觉醒来,竟然发现穿越到陶渊明所记桃花源村一名垂髫童子身上,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且看主角如何带着一群与世隔绝,不闻世事的人争霸天下。
  • 坐拥庶位

    坐拥庶位

    有道是既来之,则安之,她就安心于富足的妾室生活。然而面对其他庶室正妻间的汹潮暗涌,纵然不想掺和在内,却也由不得她。一切往让人无法掌控的方向发展下去。
  • 乱世之帝女无双

    乱世之帝女无双

    大汉最后一位公主——永年公主刘芳,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天生早慧,又在宫闱密谋之下,偶然间唤醒了前世的记忆,从此拥有了超出同龄人的智慧和阅历。可是这对一个孩子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宫闱秘闻,阴谋争斗,当她深陷其中时,是否能全身而退?读者群:87455193.敲门砖:小说里任一人物名。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打造心态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打造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睥睨蛮荒

    睥睨蛮荒

    无知少年一失足成千古恨,废物之名,玉中世界,柳暗花明又一村,修仙之路,布满荆棘;真武大陆传承万年,气运非凡,然而无数修仙者惨遭屠戮,仙魔之争,血流成河;剑指雪域,睥睨天下,覆灭血魔,涅槃重生,返璞归真,谁与争锋。
  • 崩乱之世

    崩乱之世

    怪物的屠杀,异能者的剥削。可人类不是待宰的羔羊!我们将用尽智勇将异族们驱逐!重新崛起,让文明回归这个崩乱之世!
  • 逍遥神仙都市游

    逍遥神仙都市游

    逍遥神仙闯都市,誓将YY进行到底!师父,你让我到这人间来干嘛,我在这里闷的慌,你问我为什么在人间不逍遥?你问我有没有追求?难道有追求了就不闷了?那好吧,我不抱怨了,我继续呆在这里直到完本吧。
  • 黑色星君

    黑色星君

    天上的白虎星君私自下凡,在纽约黑道一手建立自己的帝国,吸血鬼,狼人,道士,各个族群的败类都汇集在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并最终割据一方,走上了和东方天庭,西方教廷的鼎立之路。<br>黑道,神仙,妖怪,心计,阳谋阴谋,几种貌似毫无关系的东西却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等待着你和曾经的白虎星君去走下去。新建群号码:32738882,有朋友愿意加入的吗?
  • 神魔养成

    神魔养成

    被神灵遗弃的少年,体内却藏有两道上古残魂,一神一魔,一正一邪。懦弱平凡的他是遵循神的遗志找回光明的信仰成就万人敬仰的英雄,还是被无尽的黑暗蛊惑,一念成魔,化身罪恶的魔王。
  •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是刘亮程文学世界的原点。从这部诗集开始,诗人刘亮程完成了向散文家刘亮程的转变。可以说,没有《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就没有《一个人的村庄》。翻开这部心灵的田园诗集,久违了的宁静会扑面而来。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写道——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