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800000011

第11章 探求世界的真相(1)

我们所有的抗拒、残渣、想法以及过去所累积的一切,都阻碍着我们探求真相。只有将这一切抛开,我们才能看到眼前完整的真相,而不需要依赖经验或过往所学到的一切。若是能不受任何影响地认清眼前的真相,我们就能彻底跟自己的真相共处,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将去往何方,并能得到最终的满足。

真相是我们的本质,更是一个完整的画面

真相不仅是事实,也不只是我们所相信的某件事,它是更大更完整的画面。“真实”这个词更宽广的内涵就是把每件事都纳入考量。

——《内在的探索》

当看到初生的婴儿时,我们会想:这个小生命从何而来?当我们的亲人朋友告别人世,我们又会发出疑问:他将去向何方?而面对都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构成了他们生命的流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就一直在不断思索和探究生命中的真相。

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真相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情况,在佛教中称为实相,即实实在在的心境、实实在在的相貌。真相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为真相就是我们的本质。一旦把真相释放,我们就解放了自己。但真相并不是我们用来解放自己的某个东西,它就是我们的本体。

凡是通过寻常方式而得到的东西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一些老旧的事物,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新鲜感。只有真相会不断让我们感到新奇和惊讶。因为真实的人生本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揭露过程,它会带给我们接二连三的惊奇,让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毫无预警地去保护自己。当我们知道真相是什么以后,即使处在痛苦里,我们还是会有满足感,因为知道真相的我们和本体更贴近,也就更能做自己。

苏菲派的逸事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为了真理而爱真理,你就会得到解脱。”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真理,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相,而我们生命最终的真相就是我们的本体。

佛教徒日常所做的修行、参禅所参的就是关于宇宙万法的实相。我们这里进行的内在工作也是一样,就是要探求真相,也就是探求我们的本体。但是在认识真相前,我们要先了解诚实与真实的关系。

我们将所有发生的事情毫无保留地告诉一个人,没有一点谎言,这就是诚实。但是我们对一个人诚实就说明我们在真实地活着吗?这样的诚实能使我们得到解脱吗?虽然认清事实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真相,但是,这种告知事实的诚实都会有局限,它并没有考虑到所有的真相。因为事实中含有真相,真相之中也含有许多事实。由此可知,诚实并非真实,它只是真实的一小部分而已。

总之,我们必须认清真相是一种比事实更大、更完整的东西,它将所有的事实都纳入了它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地探索拥有的事实。当我们探索得越深,其中的真相就越自然地贴近我们的真实身份,我们也就越能看到真相。就这样不断地探索下去,一直到我们抵达某个点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已经没有任何事实而只有真相了。

内在工作的目标就是探求真相

我们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就是要探求真相,在我们所谓的三个面向达成平衡,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真相。

——《无可摧毁的纯真》

我们在看电视或电影的时候总会听到类似的对白,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另一个人回答说:“我告诉你的这些事就是真相。”这时,我们也许会感到疑惑,真相由别人告诉我们就能得到吗?其实他们口中所说的“真相”指的是事实,而不是能够让我们得到解脱的真相。我们能够看到的或是能够感知的客观存在都是事实,而事实并不是我们进行内在工作的目标——探求真相。事实只能指出真相的某个面向,而真相比事实更加完整。但是,我们一开始只能看到事实,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这些事实才能找到真相。事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必须如实地看待它们,而不能只看心中的期待。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像苏格拉底那样,心中有不断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声音。为了能真正探清真相,得到解脱,我们只有进行内在工作。

内在工作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内心下工夫。进行内在工作就是要我们认真观察当下所发生的事实以及我们对这些事实产生的反应,还要求我们能够看清我们对自己、别人和当下抱有什么态度。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内心的活动和反应保持警觉,并且要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觉察到这些。

通过内在工作,我们就能理解内心的恐惧、愤怒和痛苦,然后可以从这些恐惧、愤怒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由人格产生的那些虚假反应也会因为这份理解而失去它们的力道和韧性,于是,我们的自由度和心量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就能更深刻地感觉自己,我们的行动也会变得更自由,和别人的互动也会更自在。这就是我们进行内在工作的益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让我们能觉察自己的感受、态度和思想。

当然,如果无法认识真相,内在工作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了。所以我们要保证毫不费力地进行内在工作,因为事情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我们只是在不断对它进行探究,不需要费力地去探究真相。只有在我们抗拒真相的时候才需要费力,看待真相是不费力的。真相不需要倚赖任何声音来转化或浮现,我们就能转化所有事实的真相。缺少了我们,事实就变得没有用处了。当我们无法通过计划或期待来发现真相时,我们必须确切地知道当下发生了什么事。一旦我们确切知道当下所发生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看见更深的真相。

对真相感兴趣,就会有一种巨大的解脱感

我们可能不依据欲望、冲突、希望、渴求、过去、未来或努力而行事,只是无动机地对真相感兴趣。这种无动机的对真相的兴趣,就是一份巨大的解脱感。

——《解脱之道》

只有真相才能使我们得到自由。除了真相,其他的觉知和事实都不能给我们带来解脱感。如果我们一直为欲望、冲突、希望、渴求、过去、未来而忙碌奔波,是不可能体会到任何解脱的感觉,反而会被这些东西束缚,进而失去与真相相遇的机会。

有一位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就将他的两个得意弟子法讳和法名叫到面前,对他们说:“你们谁能从寺院后面的悬崖爬上崖顶,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那个悬崖极其陡峭,令人望而生畏。法讳先开始攀爬,但不一会儿他就摔了下来。他没有放弃,站起来重新爬,却屡爬屡摔,最后气力耗尽,重重地摔到在一块大石头上,昏了过去。

接着,法名向崖顶攀爬,最初也是屡爬屡摔。后来,法名突然放下了绳索,向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十分不解,开始议论纷纷,只见法名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逆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法名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高僧将衣钵锡杖传给了法名,并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考验我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讳具有强烈的动机,这种动机使他蒙蔽了心智,忽视了客观条件的艰难,从而做出了向崖顶攀爬、屡爬屡摔的错误决定;而法名不同,他选择了一种无动机的对真相的兴趣,这对心灵来说是一份巨大的解放感,让心进入了自由之境,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想象我们的心没有任何活动,不希望什么,也不想达成什么;想象我们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心里既不想达到任何目标,也不想得到开悟,更不想排解什么烦闷忧愁,那不就是一种毫不在乎、完全放松的解脱状态吗?

其实,我们在婴幼儿时期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从不认为在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个必须摆脱掉的人格,也不知道有所谓的开悟或本体这种事,我们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那便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一种天真无邪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我们就会有那种巨大的解放感。所以在我们生活或内在工作时,我们都要保有这种无动机的对真相的兴趣,并从这种全然无动机中感受那份解脱感。

觉察真相是一种最深的信任

当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客观的、致力于发现真相的,我们就会对他产生信任。觉察真相是最深的一种信任,因为真相能超越受伤或不受伤,感觉好或不好。

——《内在的探索》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信任是指我们所信任的那个人不会伤害我们;第二个层次的信任是指即使我们信任的那个人伤害了我们,我们也相信他,因为我们知道他是为我们好;第三个层次的信任是指一种客观的信任,即我们知道那个人不论对人对事都是十分真诚而客观的,而且那个人也是致力于去发现真相的,所以我们就会对那个人产生信任,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信任。出于这份信任,我们也愿意向那个人开放自己。即使我们一时无法看清那个人的所作所为和当下所发生的事是否对我们有益,即使他的所作所为带给了我们一定的伤痛,我们还是不会对其有所隐藏和逃避。

由此可见,最终能够让我们信赖的只有真相,这不但包括我们自己内在的真相,还有别人内在的真相和某种情况的真相。真相可以产生信任,觉察真相就是一种最深的信任,因为真相自身能超越任何创伤和痛苦。一旦我们能看见真相又没有失去信任的能力,我们的信任就会非常坚定。

我们自身的局限常常使我们只能感受到某种品质而忽略其他的品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品质就会隐藏,只有当本体逐渐被揭露,真相逐渐显现时,它们才会出现,这时创伤也就会显露出来。伴随着创伤的议题,我们会升起对自己和他人的仁慈之心,但这里所说的仁慈并不是指那种能使人减轻痛苦的同情,而是说我们心轮的能量打开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不再麻木冷漠,而是充满了信任和爱。当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愿意去体验自己内心的创伤时,我们就会看到真相,我们就能对人、对事都拥有最深的信任。

如果我们想要看到真相,就必须让自己去深刻体验内心的创伤,这并不是故意要我们想起不好的回忆,或是让自己再次受到伤害,而是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信任。因为,通常我们对痛苦所产生的怜悯和同情都是一种最肤浅的认知,只有当我们拥有了第三个层次的信任,我们才有能力承受痛苦,并且和痛苦合一,最后到达真相。也只有这份信任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内心的创伤,使我们看到真相。这也是我们内在工作所要努力的目标——带领我们信任或产生慈悲之心。但这些努力并不是为了减轻我们的痛苦,而是要让我们发现真相。

透过概念往外看,是看不到真相的

当我们透过概念来看事物,同时还会根据过往的历史产生一些联想和反应,这样除了自己的概念,我们再也看不见世界的真相了。

——《无可摧毁的纯真》

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特别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总是先看见大海的图画,然后看见海。在还没有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我之前,我们就已经学会了一些东西,我们从父母、社会、书籍、电视等媒介那里获得各种认知和概念,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所经历的都是一些已知的内涵。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以及我们自己都早已被设定好了。当我们看着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各种概念,还有因过往的历史和父母的教导而产生的一些联想和反应。而我们产生的感觉都早已有了名称,我们不但知道它的名称,而且也早已知道该对它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就像我们在懂得爱之前,早已经通过爱情小说了解了关于爱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送玫瑰花、吃烛光晚餐、写情书或情诗等,这些关于爱的形式泛滥以后,我们就会想当然地以为爱就是这样的,从而让自己僵化在爱的形式里。

我们所谓的增长知识不过是记得一些已有的概念,我们的感觉、行动以及对自己的看法也形成了概念和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的世界、自己以及人生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老旧、僵化,不再有发展和成长,也不再扩张和深化。最后,除了自己的概念之外,我们再也看不到世界的真相了。

同类推荐
  • 危险人格识别术

    危险人格识别术

    本书旨在拓展读者的知识储备,或对其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验证,不是临床心理疾病指南,也不能替代受过培训或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每次与受害人交谈时,我都对他们遭受的苦难深表痛心,也深知需要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所以,本书中的受害者用的都是化名,而为了保险起见,我连事件、日期、时间、地点等都做了细微改动,因为现在有些警方报告和离婚文件是可以通过关键词(词组)搜索到的。总之,在不影响事例的特征或方式的代表性这一前提下,我尽最大努力保护了事件受害者的隐私和尊严。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编著的这本《静下来一切都会好》从静下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疗伤八个方面进行阐述,用优美的文字带给人们一份安静的阅读体验,帮助人们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收获人生的幸福。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活学妙用博弈论:最奇妙的19个博弈策略

    活学妙用博弈论:最奇妙的19个博弈策略

    本书介绍了19种博弈方法,包含了丰富的中西方智慧,内容通俗易懂,让读者通过学习博弈的基本思想及运作,指导生活中遇事决策的方法。
  •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自愈力是身体的本能不是异能身体的问题就让身体自己解决。身体是心灵的镜子,探索心灵是一段身体自愈的旅行,身心合一寻找最完美的自我。求人不如求自己,身体内部有神医。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认识完整的自己生病也是身体的需要,接受才是治疗的开始身体既然有能力把病长出来,就有能力把病再长回去。关注疾病身体就会靠近疾病,关注健康身体就会迈向健康。"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村姑

    天下第一村姑

    新时代淳朴善良的好姑娘张小菇,终于穿越了,她来到异时空的大明朝。这个似曾相识又非常陌生的时代,有美酒佳人,也不缺小人鬼蜮;有风花雪月,也不乏盛世隐忧;有任气侠客,也有隐士君子;有慷慨悲歌,也有壮志难酬,变局之下,成为临江府红石村小小村姑的张小菇,如何演绎一番悲喜故事。自江南到江北,苏杭到京师,张小菇别无选择。上有老衰高堂,下有问学幼弟,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弃田亩之事,奈何偏偏刘家步步紧逼,咬上身来。张小菇自然要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终究改变不了许多事情。就如某个才子,某个佳人。张小菇民女一人,也做不来后宫争宠,也看不上庸俗富贵,但前世的女强人,纵使小小村姑,也要成为天下第一村姑!
  • 终结谷之战

    终结谷之战

    终结谷一战之后,世界的秩序被重新打乱。此时的世界,位面交汇,神魔辈出,且看主角如何逆天改命,成就不世之功……
  • 龙霸星河

    龙霸星河

    “人真的可以修炼成神么?”“成神了是不是就可以有很多妹子喜欢我呢?”“为什么你不穿机甲也会飞,为什么我不行呢?”“九叔……”“吴岩,我慎重的跟你再重复一遍,你要是再问我这种傻逼的问题,我会忍不住一巴掌把你拍在墙上,让别人想抠都抠不下来”“九叔,什么是傻逼,而且为什么你要拍我呢?为什么……?”“啊,为什么拍我,为什么,哦不……”
  • tfboys之冰冷女孩

    tfboys之冰冷女孩

    三年前,她们开朗活泼,三年后,她们冷若冰霜。在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tfboys到底能否挽回她们的心?
  • 一帘空梦

    一帘空梦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一场洪水带着了晓霞,也带走了少平的最幸福的梦。时代在进步,“两河流域”在改变,人性的参差慢慢舒展。只有少平还是那个掏煤的汉子,而他心中的信念和对晓霞的痴情,无人懂,也无人能懂。双水本是家,现在却变得让他不敢回,他只能在黑金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奋斗着人生,反抗着命运,引来了无数倾心于他的婆姨,但他却只思晓霞银铃般的笑声……
  • 游戏时代

    游戏时代

    这是一部将历史、现实与虚拟的网络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奇幻小说,具有独创性。主人公皮特·李是“探索者俱乐部”的一名会员,他化名郎啸天进入大型网络游戏“真实幻境”,加入了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并立下赫赫战功。在攻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后,郎啸天又与成吉思汗麾下的大将哲别追击花剌子模苏丹,以夺取《古兰经》原典。在追击过程中,他穿梭于现实世界与游戏世界中,不断解决沿途所遇到的困难,并最终助哲别完成了任务。而在他进入游戏世界的同时,“神之手”也派出了杀手,对他展开追杀。郎啸天的妻子雪妮,也进入了真实幻境,成为他的对手……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第七感LIFE

    第七感LIFE

    边缘从来就不能够走到,它跟主流不同,主流的目标就是要影响人,它是张扬的,迫人就范的,无所谓亮假,而边缘恰恰要的是真心认同。边缘之所以成为边缘,可能并不是出于选择,有时候仅仅是中彩,被选中是天意,没有根就诱导不出来。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终于走向了街头,夜晚迷醉的音乐还缠绕在我们心头,这是一个美藕的下午,清晨短暂的睡眠医治了情人离去的哀伤。这个城市到处催生的节日气氛让我感到不适应,那些浮躁无根、充满生活在别处的想像,随时厌烦和随时兴奋的心情仿佛浮云,它可以与工业音乐、快餐文化、奇装酷服、城市污染等等新概念相提并论,被传统的上海人侧目不齿,让年轻的新主流群体感到兴奋。
  • 至暗时刻

    至暗时刻

    领主,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最高统治者,享有行政司法权力及其他特权。就是这么一个恣意妄为的头衔,就是一个这么任性放纵的称号。当一款摆脱法律束缚,可以恣意妄为的游戏出来后,会产生怎么样的犯罪效率。乔,一个碌碌无为的司机,靠着游戏,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巅峰。英雄无敌流小说
  • 最强土地神

    最强土地神

    一个让人闻名丧胆的死神,一尊可以无限兑换法宝、丹药、功法的小塔,一个调皮捣蛋的器灵,一个以大地之心铸造而成的神位,造就了天地间最后一位土地神。叶尘不仅是土地神,也是一个杀手至尊,同时他肩负一个重任,那就是重铸天庭,保护地球。好吧,土地神大小也是个神,高超的杀人技巧,小塔的逆天功用,神位的神秘强大,让这个土地神有些与众不同。一代牛人附体重生,出没于上古遗迹,穿越于仙人洞府,踏着敌人的皑皑白骨,携群美,登天路,攀临巅峰,成就最强土地神。耐心看完前十万字,后面的一定会有大家喜欢的东西,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求萌妹子,求基友,求大神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