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5300000008

第8章 海洋霸主维京人——北欧海盗(2)

格陵兰岛的故事从一个脾气暴躁的冰岛定居者开始,人们称他为红发埃里克。历史将红发埃里克记录为发现格陵兰岛的第一人,作为北欧最出名的杀人犯和逃亡者,他同时也成为改变历史的冒险家。他出生在挪威,小时候因为几桩谋杀案,他和家人被流放到冰岛。他在一处农场安顿下来,娶了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妻子,养育了4个孩子。他们这种田园般的生活维持了没有几年,埃里克的暴躁脾气又慢慢抬头。他因为一头牛与邻居打架,结果把邻居的儿子打死了。冰岛的国会投票,决定将埃里克驱逐出冰岛。

红发埃里克带着家人和一些追随者登船,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显然往东回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不可行的,看来只能朝西航行。他乘船朝着西部一处隐约可见的未知陆地驶去,随后发现了陆地西南海岸一个很深的峡湾。那里有大西洋的暖流经过,气候与冰岛类似,最适合居住。红发埃里克花了3年时间走遍整个大岛,当时岛上大部分地方被冰封,地理条件和挪威非常相似,埃里克觉得“更冷的岛”这个名字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于是决定把这个新的领地称为“格陵兰”(Greenland,绿色的岛),其实是想引诱其他人前来开发。

放逐期结束后,他向很多人讲起了那块“绿色的土地”是如何的富饶和美丽。当然,这个好听的名字助了埃里克一臂之力,吸引了当时很多贫穷的、刚刚经历饥荒的冰岛人,许多人决定前往这个“绿色之地”开辟家园。

公元986年,第一批500人乘坐25艘满载牲畜和生活必需品的船只向格陵兰岛进发,艰苦跋涉之后,只有14艘船带着450名新殖民者登上了格陵兰岛的海滩。当幸存者挣扎着爬上格陵兰岛海岸时,他们失望了,这里找不到铁矿,更谈不上有什么森林。维京人向来以不怕吃苦著称,但是,当他们来到格陵兰岛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

尽管这个格陵兰岛殖民地比冰岛大部分地区都更靠南,气候却更艰苦。格陵兰岛纬度太高,21.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只有9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没有冰层,而影响格陵兰岛的洋流带来的则是刺骨冷风,还伴有大雾。寒风从北面带来浮冰,冰山常常封住峡湾,即便在夏季也是如此。最初,移民们选择定居的这片狭长的草地正好位于峡湾之上,正对着冰河。冰河定期流动,这常常给他们的石屋和茅舍带来灾难。夏季太短,因而根本不能考虑耕地和种粮。在接下来的10年中,几乎所有适合做农场的土地都被他们分抢一空。唯一的食物是鱼以及瘦弱的牛羊为他们提供的肉和奶。而且岛上铁矿稀缺,木材不足,使得维京人很快陷入困境。直到11世纪初,岛上只有3000人,生活在300多个农庄里。他们只能依靠打猎,用皮毛和海象牙和南方的同胞交换造船所必需的木材和铁钉。

然而令人赞叹的是,即使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维京人依然坚持了500年,直到全球气候变化,格陵兰岛变得更加不适合人类居住,他们才最终撤回大陆。很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相当于冰岛面积的20多倍,挪威面积的5倍多。

难能可贵的是,红发埃里克的儿子莱弗·埃里克松继承了他父亲勇往直前的探险事业,他向浩瀚的、未知的海洋航进,成为第一位抵达美洲新大陆的维京人,写下了北欧海盗传奇最精彩的篇章。早在哥伦布之前500年,莱弗·埃里克松已经驾驶维京人著名的龙头船驶向了美洲。

他们的功绩永不磨灭,海盗传奇被永远地记载了下来,让后人铭记祖先们的梦想与壮举。

维京人的龙头船和船葬墓

维京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航海家,集数百年的航海经验,他们对大海了如指掌。在维京人的遗物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船只。船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也是他们侵略的工具和象征。他们的船只特征非常明显:狭长的船体,船首刻着高高仰起的龙头,与此前欧洲人常见的希腊式或罗马式船只外形完全不同。在当时的欧洲,只要一看到这种龙头船,人们就知道这是维京人来了!正是因为有了维京式的龙头船,维京人才得以在惊涛骇浪中纵横四海。

维京人的祖先本来就是生活在北欧陆地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把生活的重心转到海上之后,也把游牧民族的性格和作风带到了海上,成了海上的游牧民族。维京人之所以能在海盗行径中屡屡得胜,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维京人的勇猛、冷酷、狡猾、顽强和善战,每当大战来临,他们几乎以嗜血般的热情投入战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可以说维京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造船专家,又具有最好的航海本领,以上几方面促成了维京海盗使整个欧洲闻风丧胆。

作为海上的游牧民族,为了从事他们的侵袭活动,维京人以船代替马匹作为征战工具。他们的龙头船是一种狭长的快速战船,这种船是用厚橡木板为原料制造的,它有一根稳定的龙骨和一张大型的中央帆。船上最多有30个桨,每个桨都有一个划桨的人分列在船的两侧。当抵近陆地而需要更快速度或没有风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这些桨。每一艘战船还有一张单帆,这张帆是用皮条加固的粗羊毛皮做成的,它通常是在公海上才使用。

这种龙头船利用帆或桨来推进,其功用主要是供载运近程抢劫的军队使用,或者是用于在海上长距离的探险和到远方贸易。船上的水手较少,有15~30人。船只两旁有盾形的防御物,船上没有磁铁罗盘,但是却有一种太阳罗盘。这种船吃水浅、速度快、灵活性强,便于在港口和海湾等浅水区航行和快速转弯,也便于上溯到内陆的河道,因此,维京人常常利用这种船只发动突然袭击,并在成功地抢掠之后快速撤离。

除了龙头船,早期的维京人还制造了一种像救生艇的船,后人称呼它为“斯哥特船”。这种船长23米,宽5米,船桨长5米,与现在救生艇的桨大约等长,桨叶非常狭窄。1873年,有人仿照建了一艘与斯哥特船形式相同的船,并横渡大西洋。

维京人的海盗船在航行时,大多都挂满了红白相间直条纹的船帆,在一条24米的船上,其桅杆可高达18~20米,船帆有100多平方米大小。船帆由双层的亚麻或粗羊毛织品制成,有时也染成红色,它可以为船的航行提供巨大的动力。对维京人来说,他们红色的船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用来作为指引航行的向标。

维京人的另一项独特风俗,就是他们的“船葬墓”。他们终生以船为伴,以海为家,对船只有着很深的感情。因此,当他们死亡的时候,往往也是“以船为葬”。

第一处完整的船葬墓是1880年发现的,当时在挪威南部奥斯陆海湾的奥斯伯格镇附近的戈克斯塔德,人们发掘了一个维京人时代的土墩,其中有一条几乎是个完整海船,一看就知道是维京人的船只。这条船被称为“戈克斯塔德船”,其年代大约在公元900年以前。它长25米,中部宽6米,船上装备着船桨和风帆。船的外壳是用重叠在一起的水平厚木板制造的,在船上有间用木头搭建的墓室,里边放有一个男子的骨架。

因为这处墓葬曾被盗墓贼洗劫过,虽然其中的武器和各种私人饰物已经无影无踪,但墓葬里还剩下了12匹马、6条狗和1只孔雀的遗骸,其他还有雪橇、一些小船和其他装备,包括一口大锅。

维京人与基督教

西方的书里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有趣情节:遇到紧急状况比如吸血鬼以及其他涉及邪恶力量的侵犯时,主人公总是能及时地跑到教堂里躲过一劫。由此可见,西方人对基督教和对上帝耶稣的信任。

然而事情到了维京人这里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维京人在9世纪向海外扩张时还是“异教徒”,崇拜传统日耳曼宗教中的神灵,例如丰收神弗雷、雷神索尔和战神奥丁。奥丁是北欧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战神、权力之神、魔法之神。在南方如日耳曼地区,他的名字念成胡顿(Wotan)。风(Wind)、木(Wood)都和他的名字有关。传说他150岁左右,身材高大,失去一目,冰冷又严肃,他的皇座在神圣的克利塔斯克夫(Hidskialf)。

他肩披深灰的斗篷,斗篷边镶着闪耀的星辰,头戴蓝如晴空的阔边帽子,反映着天际夕阳的余晖。他曾冒死以一人之力闯入冥界,为人类取得古文字而拥有大量知识,为此失去一只眼睛。他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斯莱布尼尔”,手持名枪“冈尼尔”,当这支枪被掷出时会发出划越天际的亮光,地上的人称之为“流星”,这支枪投出后必定命中。这枪是神圣的,一旦对着此枪发誓,便不能再反悔。这就是后世流传的对流星许愿的由来。他的手指上还戴着财富的象征——指环,这只指环每隔九天便会复制一次。其宫殿被称作“金宫”。奥丁双肩上栖息着两只大的乌鸦,一只叫“海吉”,代表“思维”;另一只叫“牧林”,代表“记忆”。这两只大乌鸦每天环绕世界飞行,然后把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向奥丁报告。奥丁的脚边同时躺着两只大狼,一匹叫“格利”,代表“贪欲”;另一匹叫“扶雷奇”,代表“暴食”。奥丁把人们献给自己的肉全投给这两匹狼吃。他居住在“瓦尔哈拉”的神殿中,让女武神收集死者的魂魄,为终末之战“饶纳诺克”即“诸神的黄昏”做准备。

同类推荐
  • 论自由

    论自由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日本行,中国更行

    日本行,中国更行

    本书打破以往反映日本的书籍单纯分析日本的做法。从全新的视角,把日本作为参照物,关照中国的百年兴衰,寻求中国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书中关于中日两国的一系列对比,无论是经济发展指标,还是国民素质。乃至于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和陶瓷领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在许多领域还落后于日本,本书纠正了人们诸多惯常的关于日本和各种史实的认知。同时也自我剖析和深入反省中国的各种问题,许多观点十分独特。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日本经验对于中国十分重要。勇敢地承认日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点。不妨碍批判日本的缺点,这才是中国励志进步的必然一步。承认当前日本行,是为了未来中国更行。中国更行是深切的期待,也更是未来的必然和可能
  •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政情报告(2013-2014)

    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多来,新一届政府锐意改革,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可谓出手不凡。《中国政情报告》以深度剖析、专题研究等方式,梳理和回顾2013年以来中国政坛动态,为读者提供透视中国政治动向、社会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特别是围绕各级政府、决策者比较关心的典型问题,对当下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深入透视和解析,并辅之以鲜活的典型案例,为各界把握中央新精神、了解各地新动态提供资政借鉴。
热门推荐
  • 惑国妖姬

    惑国妖姬

    世人皆知雪域少主无情,却不知她早心有所属,为了他甘愿双手沾满鲜血,为了他就算杀尽天下人又如何?
  • 网络小说写作指南

    网络小说写作指南

    一杯茶,一台电脑,丰富的想像力,快乐的码字,月收入数万元,年挣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稿酬,这就是网络小说大神。随着网络全面的开花,文学不那么高深莫测了,发表文章的门槛越来越低,一时间网络写手蜂拥而来。成千上万的网络小说像泡沫一样浮出来,真正能够产生影响的,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并不多,更是屈指可数。不少网络作家一年稿酬可以买房、买车,身价过百万、月收入数万,不是啥稀罕事情了。你也想写网络小说成为大神吗?看看这篇《网络小说写作指南》会是你成为大神之路上的好帮手。
  • 我喜欢喜欢你

    我喜欢喜欢你

    她是受人白眼的景家庶小姐,爹不疼娘早逝,被打发到破烂宅子还心存感激。他是城府颇深的当今太子爷,风华绝代,遭人陷害男扮女装韬光养晦。她从小便在他身后喊“姐姐,等我。”分别几年,他在龙椅之上挑着眉,“景家的秀女,孤看上你了,做孤的皇后可好?”
  • 反派改良中

    反派改良中

    攻略反派,却面临着即将被反派攻略的危机!说好后期黑化的反派提前八十多章黑化的是什么鬼!一言不合,总被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溅杀场

    血溅杀场

    “少将军,那个叛徒现已被抓到,我们该如何处置他?”“哼”少年冷哼一声,面色平静的道:“乃一组特!”(把他做掉)“属下得知消息,他家族里的人很快就会来谈判,到时候怎么办?”闻言,少年抬起头看着他,眼中寒光一闪。“一道组特!”(一起做掉)
  • 农尊天下

    农尊天下

    在经历乾坤劫后,一位少年凭借在众圣时代一位圣人的传承,从而凭借戒指内神奇的空间的奇妙能力种植出千奇百怪的东西。一粒普通的稻谷在空间里能种出一粒番薯大的米味道也是异常鲜美。空间出品的西瓜也发生了变异,瓜肉的特性和雪糕差不多,一旦打开放久了就会融化,总之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 通天仕途

    通天仕途

    这是一个部队转业军官的官场人生,有刀光剑影,也有旖旎柔情,看似平坦的官路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我,是个怪物,我,不被他人接受,我想回去,回到我原有的人类生活......为了我的目的,我可以,不择手段!!!
  • 亡者聊天群

    亡者聊天群

    一场复仇让他加入了一个“神”所创建的群体。他决定了,他要成为这个群体中唯一的亡者……
  • 死亡电梯

    死亡电梯

    我当了很多年的电梯乘务员,不是因为没有提升的机会,而是因为有着不能离开这个职位的原因。末班地铁,夜晚公交,都是灵异事件的多发之地,而我,是个开夜间电梯的乘务员。高科技产品,不一定充满着科学,你乘坐的电梯,不一定只载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