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000000003

第3章 北京(2)

【原料】面粉500克、牛肉100克、鲜菜(菠菜、青蒜、青豆、黄瓜丁)100克、精盐少许、酱油50克、醋5克、麻油75克。

【做法】

1将面粉加水(150克左右)和匀,揉成较硬的面团,切成形如黄豆大小的疙瘩;将牛肉剔去筋膜,横切成丝或末;将鲜菜也切好。

2先一面将疙瘩慢慢倒入开水锅内,一面用铲子紧贴锅底,顺着一个方向搅,不使疙瘩沉底。倒完后,每隔一两分钟搅一次,并把黏结在一起的轻轻拨散,待煮到疙瘩全部浮出水面,立即用漏勺捞入凉水中过凉,除去疙瘩上的粘糊部分,使疙瘩变得清爽利落。

3将牛肉丝或末先用麻油,大火炒半分钟。加入酱油、盐、醋合炒一会儿,即将煮熟的疙瘩倒入,继续翻炒半分钟后,再放入鲜菜炒到入味即成。

特点:黄绿相间,又绵软又香醇又有嚼劲,味美耐饥,经济实惠。

白煮肉

沙锅的幌子——过午不候

传说,清乾隆六年(1741年),北京“沙锅居”饭庄初建时,用一口直径133厘米的大沙锅煮肉,每天只卖一头猪的肉,以出售白肉为主,由于生意兴隆,午餐便卖完,摘掉幌子,午后歇业。于是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沙锅的幌子——过午不候。”

按传索地

白煮肉是北京传统名菜,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其特点是肉质香烂、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最宜卷着荷叶饼或烧饼食用。据父辈说,“京城老字号”北京“沙锅居”饭庄的菜能吃出他们“小时候”的味道。沙锅白肉最出名,那肉片可真大,能盖住一张脸,口感相当顺滑,竟然吃不出肥腻的感觉。其他菜肴和小点心也很传统、很好吃。

北京沙锅居饭庄

地址:西城区西四大街60号

010-66061874/66021126

进入后厨

【原料】五花肉500g 、大葱白1段 、老姜2片 、大料(八角)2只、韭菜花5克、蒜茸10克、香葱末5克、香菜末15克、酱油 30毫升、红腐乳汁10克、辣椒油 1茶匙 、香油 5毫升、香葱或香菜适量 。

【做法】

1五花肉洗净,皮朝上放入锅中,放入大葱白段、老姜片、大料和能够没过肉的水。先加盖用大火烧沸,再转入小火煮6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充分晾凉。

2韭菜花、蒜茸、香葱末、香菜碎、酱油、红腐乳汁、辣椒油和香油一起放入碗内,搅拌均匀待用。

3把凉透的五花肉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盘子中,再将拌好的调味汁淋在上面,点缀上香葱或香菜叶即可。

褡裢火烧

由小食摊到大酒楼

1876年,北京顺义人氏姚春宣夫妇在东安市场内摆了一小食摊,首次供应一种油煎食品,这种食品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原来它的制作与众不同。它要将和好的面揪成小剂擀平,包上用海参、虾肉、肥瘦猪肉和各种佐料拌制的馅儿,折叠成长条。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趁热食用。并配以鸡血和豆腐条制成的酸辣汤,鲜香酸辣并收口中,余味无穷。因其制作成形后,酷似旧时人们腰带上的“褡裢”而得名。姚氏夫妻以此为特色在东安市场内开设的瑞明楼,财源滚滚,但传至第二代,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当时店内的罗虎祥和郝家瑞精于此道,于1934年,取每人名字中的一字相连,合资在门框胡同内开设了祥瑞饭馆,现改名为“瑞宾楼”,专营褡裢火烧。制作也愈加精细,一时名噪京都。

按传索地

提起褡裢火烧,“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味独特,因而一直享有盛誉,是北京家喻户晓的名食。“门框胡同瑞宾楼,褡裢火烧是珍馐。外焦里嫩色味美,京都风味誉九州。”这是一位家住郊区的老翁得知瑞宾楼恢复这一北京名食供应后,特让儿孙陪同,专程到店里品尝褡裢火烧时,欣然提笔写下的诗句。

京城吃褡裢火烧比较有名的三处餐馆

瑞宾楼

地址:前门外门框胡同内,前门楼子向南约300米路西

万兴居褡裢粥

地址:鼓楼东大街,鼓楼向东约100米路北

周记褡裢火烧

地址:宣武区里仁街

进入后厨

【原料】面粉1千克,肥瘦猪肉2千克,猪棒骨或小柴鸡的高汤200克,花生油100克。

【做法】

1和面。面要和得软硬适中,醒半小时,揪成小剂子,再擀成长方形薄皮儿。

2调馅。把肥瘦猪肉剁成碎泥,放进葱、姜,再用由猪棒骨和小柴鸡炖制的高汤拌馅。

3包馅。用拌好的馅放在皮儿上卷包好,两头封住,拉成扁长形。

4下锅煎。放在加入了少量花生油的饼铛或平锅中煎,直到两面呈金黄色即可出锅。

艾窝窝

香妃终于吃东西了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做妃子,也就是香妃。

香妃被抢到北京后,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让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的菜肴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家乡菜肴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与妻子取得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他想自己叫艾买提,于是就叫它艾窝窝。宫女把艾窝窝端到香妃面前,香妃眼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艾窝窝送入宫中,艾窝窝也因此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按传索地

艾窝窝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旧时的每年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几乎都要卖艾窝窝,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它的特点就是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香甜。要体验老北京小吃,吃地道的艾窝窝去洪记小吃店(牛街老店)准没错, 地址: 宣武区牛街东里14号楼1层(近输入胡同) 老字号。

进入后厨

【原料】江米饭1千克、面粉500克、白糖400克、芝麻100克、核桃仁150克、山楂糕50克。

【做法】

1蒸面:把面粉放入蒸笼里开锅后蒸15分钟。(为了防止面粉在蒸的过程中被水浸湿,可在盛面的容器上面盖上一块干布,把面粉罩起来。)

2擀面:蒸过的面粉会发干发硬,因此等面晾凉后,要用擀面杖把面擀碎,擀细。

3拌糖馅:把蒸过的面粉、白糖、芝麻,还有碾碎的核桃仁搅拌在一起。另外把山楂糕切成小块状。

4包馅:取一勺江米饭,放在面粉上来回搓揉,使江米饭完全沾满面粉,然后将它按扁,薄厚由自己喜好而定。再包上刚刚拌好的糖馅,然后将周边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点缀一小块切好的山楂糕,艾窝窝就做好了。

冰糖葫芦

揭榜进宫的是个江湖郎中

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渐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5~10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喜笑颜开。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积之功,盖可推矣。”

经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按传索地

在旧时的北京,糖葫芦是冬春之季最受欢迎的食品,除小贩挎篮串街叫卖外,还是信远斋、九龙斋所制最出名。有资料说信远斋最有名的是“豆沙冰糖葫芦”,即将每个山楂都横剖为二,去核,在中间夹上豆沙,再用冰糖去蘸。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回忆,冰糖葫以信远斋所制为最精,不用竹签,每一颗山楂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比,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梁先生最后说:“离开北平就没有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卖家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现在山楂食品花样翻新,品种繁多。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小吃。

进入后厨

【原料】鲜山楂2千克、砂糖1千克(实耗砂糖07千克左右)、竹棍、食用油。

【做法】

1将山楂去掉果柄,挖出果核,洗净。用凉开水冲洗一遍,晾干。按大小分成5~7个等级,分别放入盆中。

2将竹子劈成18~20厘米长、3~4毫米粗的竹棍。

3将山楂由小到大穿在竹棍上,每根竹棍串5~7个,重约50克。

4砂糖入锅,加水03升,用大火熬制5分钟,边熬边搅动;观察糖浆,至翻泡起沫,用筷子搅动时感到有拉力,把炉火压住1/2,再熬制2分钟。这时,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能拉出丝来即可。

5将火调小,保温,不使糖浆凝固。将山楂串在糖浆里滚一圈,让山楂沾满糖浆后,放在木板上或铁皮上都可(要在木板或铁皮上抹一层熟素油,以免粘连),在冷却5分钟后,即可取下。

同类推荐
  • 美女私房菜

    美女私房菜

    私房秘技,绝味佳肴,极度挑逗你的味蕾。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女私房菜的做法,每道菜都有原料详情与详细的做法,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制作过程详细,语言通俗易懂,书后附带厨房小常识,如海鲜的保险等等。
  • 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各位吃货们,注意啦。最全面、详尽的美食手册新鲜出炉啦。在美食中品尝风味,在文化中品味历史。一道道鲜美菜肴让你口水直流,一个个精彩传说等你去炫耀,还等什么?吃美食,品传说,让你在美食大本营中流连忘返。
  • 拿手川菜

    拿手川菜

    川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的美誉。川菜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著称。传统的饮食习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得到了发扬光大,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绿色的、天然的、健康的、风味独特的美味菜肴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选择。《拿手川菜》教人们利用闲暇之时,烹制出具有浓厚家乡风味及地方特色的菜肴,获得健康享受的同时给生活增添活力。
  • 深度品鉴葡萄酒

    深度品鉴葡萄酒

    本书作者为中国本土葡萄酒专家、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他以中国人的视角,独立地思辨,凭借近20年转业知识的积累,深入、细致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有趣、丰富多样、引人入胜的葡萄酒世界,加之1000余幅图片辅助说明,使光大于法国的葡萄酒文化顺畅、无障碍地与中国读者对接,让读者感性地了解大量其他同类读物中没有的葡萄酒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和理解葡萄酒。
  • 百姓私房菜

    百姓私房菜

    本书汇百家之所长,经典私房菜的制作过程,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还有“厨房小常识”告诉你健康饮食生活的小窍门!
热门推荐
  • 最强王者之六界主宰

    最强王者之六界主宰

    一个嚣张的少年陷入进一场困难爱情。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哪怕丢掉性命。他也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虽然有很多人都阻止他们,但是没想到他们一步一步把蝼蚁少年确逼成了六界的主宰,掌握乾坤,逆转风云!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为了爱付出了多少!
  • 为艺术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用一名艺术生毕业人的视角,以幽默犀利的语言讽刺人生。本文是我们的主角从小到大的青春爱情、友情的故事。故事情节并没有大起大落,仅仅是平凡人描述平凡人的一生。
  • 混迹在三国

    混迹在三国

    冷酷的杀手能否突破命运的枷锁,救活自己深爱的未婚妻?各大豪门大家纷纷入驻幻世三国这款游戏事出何因?这款叫做幻世三国的网游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吗?面对争战机器的碾压,世间百姓又该何去何从?一切答案尽在三国。
  • 金瓶梅

    金瓶梅

    西门庆结义、王婆说技、药鸩武大郎、狮子楼误打李皂隶……等故事的叙述,描写出官、商、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罪恶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
  • 樱花盗墓者

    樱花盗墓者

    她是组织里最厉害的盗墓者。却没想到,在一次行动中不小心踩到了机关,穿越了。穿越后她是樱花世家的继承人,揭开了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
  • 怯者修真

    怯者修真

    :胆小.懦弱.恐惧.自卑的李天,出身武林世家。却因懦弱性格而被流放异国。得上天怜悯,偶得机缘入修真,练胆魄,弃懦弱。修性情,得大道。
  • 达令追求我

    达令追求我

    什么?这个帅到人神共愤的花花校草要追求我?哪里,这怎么行?什么?他竟然还欺负我女神?不行,不给他点教训,我就不姓夏。好,既然想追求我,我就给你个机会。不过,我要附带条件。而这条件竟然是:允许我爱我朋友多过你。哈哈,这报复够厉害吧,我就不信我赢不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宇宙大漂流

    宇宙大漂流

    故事发生在2085年,以M国为首的GASA(全球航空及太空计划署)终于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神秘信号,但地球的末日也随之来临。GASA三大理事国之一的Z国预备的地球逃离计划(世界范围内挑选儿童、青少年、各领域精英、特战队员、舰员各1000名,乘坐巨型空中航母逃离地球)不得不提前启动,开启一场宇宙大漂流。
  • 深狱炼魔

    深狱炼魔

    晨曦森林的精灵吟细腻清灵的歌谣称颂祂的传奇,雪漫高原的兽人啸粗野狂暴的战吼宣扬祂的威能,孤高山脉的矮人铸辉煌大气的雕像展现祂的权威,黄金平原的人类写汗牛充栋的史诗描写祂的伟大。祂倚在下界最深的王座之上,轻轻开口,其声令地狱领主匍匐紧聆,天堂诸神俯首倾听,横贯上下位面,远波无数种族。祂是诸界的主宰,元素的统领,位面的意志,是超凡的存在,究极的魔鬼,至高的神明——但他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记得,自己来自何处。..........................这是一个在未来的dnd网游中的高阶魔鬼玩家,穿越到异位面后的传奇故事。
  • 剃头匠

    剃头匠

    头发乃人体八大组织之一,蕴含人的精气及阴气,常有人因为头发倒大霉甚至丧命而不自,后人为避被利用头发下降头等灾难,潜心研寻抵御之法,终悟出一套理发驱邪的法术,经世代相传,流传至今,这类特殊理发师均有个普通而又古老的称呼,名曰——剃头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