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9100000020

第20章 电(3)

房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大的架子床横放在中间,把房间隔成两部分。帐子垂下来遮住后面一部分的地位,但床头留了一些空间让人从这里进到后面去。靠着窗放一张书桌,一个书架,此外还有一张小方桌和几把椅子、凳子。

这个叫做贤的学生是常来的客人。他一进屋,就动手翻阅桌上的书报和文件,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佩珠并不干涉他,却让他做着他所愿意做的事。她捧了面盆走出房间,通过天井进里面去了。

过了一会佩珠又捧了面盆进来。她问道:“贤,你等得不耐烦吗?”

“我在看你父亲的来信,很有意思,”学生高兴地回答,他的眼光还停留在信纸上。

“我父亲很配做一个说教者,他给我写信和他给别的学生写信都是一样的口气。许多人都说他的道学气太重。你高兴和他通信吗?”佩珠的这些话是从床后面传出来的。

“好,佩珠,你就给我介绍。……你得到德华的信吗?她什么时候回来?”贤折好信,依旧把它夹在一本书里面。他想到了另一件事情。他想到了德华。德华是一个女学生,她住在佩珠这里,但目前回乡下去了。

“我昨天还接到她的信。她大概就在这两天回来,”佩珠在里面回答,不久就走了出来。她忽然带笑地问:“明怎么样?”

“你不是常常看见他吗?他永远忙着,不喜欢说话,总是带着忧愁的面孔。”贤放好书,回头去看佩珠。“慧说明爱上了德华,我却不信!”

“你这个孩子,你还不懂这些事情。我们走罢。”佩珠在贤的肩头拍了一下,就拉着他走出房门,把门锁了。

他们快要走出大门,一个声音从后面追来:“佩珠,这么早你就出去。”一个老太婆走下天井来唤他们。“吃了早饭再走!贤,你也留着!”她用一对带笑的眼睛看着这两张年轻的面孔。

“我不吃。我们到学校去。”佩珠站住,对老太婆亲切地微微一笑。

“林舍,”贤也笑着唤那个老太婆。

“你们年轻人整天忙着,究竟忙些什么?你们吃过早饭再走呀!”老太婆大声说着便向他们走来。她走得快,不管她有着一个肥胖的身体和一双缠过的小脚。头发已经灰白了,但是圆脸上还有些光泽,笑容时常留在她的脸上。她爱这些年轻人,好像爱她的儿女一样。他们也爱她,就把她当作母亲一般地看待。

“英还在睡吗?”贤问了一句,英是林舍的儿子,刚刚在初中毕了业。但他不是林舍亲生的,他是买来的。在这个省里有一种习惯,没有儿子的人家可以花钱买小孩来养。

“他睡得很好。昨晚上他回来很晚,”林舍温和地答道。她又笑着问:“你们要他起来吗?”

“不要叫,让他好好地睡罢,”佩珠连忙阻止说。“我们走了。”两个人走出来,和林舍打一个招呼,让林舍把门关了。

街上清静,没有别的行人。全是石板铺的窄路。青草在路边石板缝里生长。阳光染黄了半段墙头。几株龙眼树从旧院子里伸出头来。空气中充满了早晨的香气。这两个青年正迎着太阳走,把大半个身子都沐浴在光明里面。

佩珠好几次在街中停了脚步,仰起头半闭着眼睛,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气,仿佛要把光明都吸进肚里去一样。过后她带着感动的表情轻轻地叫出了几个“啊”字。贤在旁边看着她,露出了好奇的笑容。

“快点走,快点走,不然他们又说我耽搁了,”贤催促道。

“你这个孩子,倒这么厉害。”佩珠又在他的肩头拍一下。她比他差不多要高过一个头。他已经过了十六岁,但是看起来却只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你参加我们的团体有多久了?”

“一年多了,”贤得意地说,他做出一个姿势,好像要把他的年纪显得更大一点似的。

佩珠笑了,这是善意的笑。她忽然止了笑问道:“你猜我有多少年?”

“谁知道?他们只告诉过我,你到这里来也不过两年多,”贤直率地回答。这时候他们穿过了一条热闹的马路,走进另一条石板铺的窄巷里去。

“那么也就只有两年多。贤,我问你,你也觉得太阳可爱吗?”佩珠换过话题问道。

“太阳晒得人的头发昏。它有什么可爱?我喜欢雪。听说在你们那里每年冬天都要落雪。那么白,那么干净,我们这里却永远见不到,”贤带着渴望的神情说。他努力在想象里寻找雪的形状。他仿佛看见一片白的发光的东西盖住了一切:房屋,树木,土地,全是白的。没有风,没有寒冷,没有黑暗。

“那么,我带你到我们那里去罢,”佩珠忍住笑说。

“不,我不能去,我这里有事情。人不应该随自己的意思到处跑。工作更重要,”贤换了严肃的表情说。

佩珠又笑了:“你说话,就像我父亲。你将来也是一个说教者。……太阳,那才可爱,我沐浴在阳光里的时候,我真想把全个身子都溶化在金光里面。……它点燃了我心里的火,它把我的血烧起来。我觉得身体内装满了什么东西,好像就要发泄出来一样。”她说到这里又把头仰起去望蔚蓝色的天空,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气,然后更轻快地往前面走了。

贤一面走,一面带着笑容看她。他也觉得很轻快,好像全个身子就要往空中飞一样。他的眼前的一切全是鲜明的、清洁的。他的心也是这样。他是这样的一个青年:他没有悲哀,他没有憎恨,一只温暖的手常常爱抚他,给他扫去了一切。这只手不是一个人的,是许多人的。过去的两年不曾给他留下什么痛苦的回忆。

“佩珠,你有弟弟吗?”他忽然想到这句话,便问道,两颗黑眼珠不停地在佩珠的脸上转动。

“你这个孩子,我不是告诉过你好几次吗?”佩珠又用手轻轻地在他的头上一拍,责备似地说。“你的记性这样坏。”

“我希望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姐姐,”贤把一对黑瞳仁转了一下,换上一种庄严的表情。他又把嘴闭起来,包住他的略略突出来的牙齿。

佩珠忍不住噗嗤笑了:“你不要做这种的样子罢。你这张小嘴真有趣,说起话来总是甜甜的,怪不得大家都喜欢你。你的姐姐不是很多吗?碧也是,慧也是,影也是,德华也是,还有许许多多。我有什么特别好呢?”

“但是我特别喜欢你,”贤说着满意地笑了,他的一嘴的白牙齿又完全露出来。“大家都说你好。”他拉着她的一只膀子,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那样地纠缠着。

佩珠一面笑,一面抚着他那被乱发盖着的圆圆的头说:“你是被大家娇养惯了的孩子。我们以后应该严厉地教训你才对。……现在好好地走罢。快到了。”她挣脱了他的手,走开在一边,把衣服整理了一下。她穿着普通女学生的装束:花格子布的短衫,配着青的短裙,一头浓发飘散地垂在脑后。贤也不再笑了。他见了那个院子,一株龙眼树从里面伸出头来,恰恰遮了门前的阳光,对面是一堵破墙,墙头长着龙舌兰和仙人鞭。街心的石板大半碎了,路显得很不平坦,草从缝隙里长出来。是一条荒凉的陋巷,是一个修建了多年的旧院子。“到了,”好像有一个声音在他的心里叫起来。他很高兴,便加速了脚步,把佩珠撇在后面,很快地走到了门前。

贤上了台阶,把一只小手在油漆剥落了的黄色门上擂着。这时佩珠已经赶上来了,只听见里面有人用本地话问道:“什么人?”

“雄,是我,”贤分辨得出这是谁的声音,他也用本地话回答。

门开了,露了一个缝隙,一个穿藏青西装的长身的青年给外面的两个人打了招呼,让出一个地位,给他们走进去。于是大门又关起来,关闭了里面的一切,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

佩珠和贤进了雄的书房,那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个人。他们正挤在一张方桌旁边,俯着头看什么东西,听见说佩珠来了,便站开来招呼她。贤却在这时候出去了。

“我来迟了,”佩珠抱歉地说,她把眼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了一下。一个似乎是陌生的、但又是熟习的面孔留住了她的眼光。一个身材略微高大的人站在她面前,伸出一只肥大的手给她,用亲切的声音说:“佩珠,你好吗?”略显苍老的圆脸上露出了微笑。

“仁民,是你!贤这个顽皮的孩子却不早告诉我。”她快活地伸出手去让那只肥大的手紧紧地握住。

仁民微微一笑,慢慢地放开佩珠的手。旁边一个方脸阔嘴的中年男子接口说:“他剃光了胡子,我们几乎不认识他了。”他亲密地拍了拍仁民的肩头。

“你来,我们更热闹了。你预备在这里久住吗?”佩珠的一双清澄的大眼里射出了喜悦的光辉,她温和地望着仁民的脸,等候他的回答。

仁民把手插在西装裤袋里。他的西装上衣敞开来,露出了被米色衬衫掩盖着的结实的胸膛。喜悦的表情留在他的脸上,他迅速地动着头,他望望佩珠,望望志元(志元就是方脸阔嘴的男子的名字),又望望别的人。他满意地说:“你们都好,都很好。”他又回答佩珠道:“我在这里不会住多久。我就要走的。”他的眼光仍旧停留在佩珠的脸上,他又笑了,温和地说:“你比从前胖了些。我想你在这里一定过得很好。”

佩珠把头向后一仰,快要搭在她眉毛上的几缕黑发给甩到后面去了。但是她一埋下头,那几缕头发又慢慢地垂下来。她笑着说:“你问问他们,我过得怎样?他们待我真好。这全是他们给我的。”

“剑虹听见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他的精神倒很好,和从前没有两样。只是我老了一点,自己也觉得。”仁民说着,脸上仍旧留着笑容,虽然这中间他微微地把眉头皱了一下,但是他并没有感伤。他提到的剑虹就是佩珠的父亲,现时还住在S地。

“你倒跟从前不同了,”志元插嘴说。“你比从前好了许多。你还记得从前在两个女人包围中演恋爱的悲喜剧的时候吗?”志元说话素来直率,他这个人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他不怕他的话会使人难堪。他和平时一样,张开大嘴,把白沫喷到听话的人的脸上。

仁民把眉头又一皱,但马上用笑容掩盖了。他淡淡地分辩说:“你为什么还提那些事情?我觉得比从前强健多了。我渐渐地能够忍耐了。”他说到忍耐就把身子往下一沉,好像在试验他是否有力量把脚跟站稳。

“这里的朋友你都认识吗?……你什么时候到的?为什么不先给我们一个信?”佩珠继续问道,她的眼光又在房里几个人的脸上轮了一转,她看见黄瘦的雄,三角脸的陈清,塌鼻头的云,小脸上戴一副大眼镜的克,眉清目秀的影,面貌丰满的慧,圆脸亮眼睛的敏,小眼睛高颧骨的碧。每个人都用亲切的眼光回答她的注视。她觉得自己被友爱围绕着,心里非常轻松,说一句话就仿佛在发一个表示快乐的信号。

“我昨晚到的,睡在志元那里。就只见过这几位朋友,”仁民回答着,也把眼光在那些男女的脸上轮了一转。和佩珠一样,他也得了同样的表示友情的回答。“我素来就不大高兴写信。在信里说话根本不方便!”

“我父亲前两天还有信来,也不曾提到你来的事情,”佩珠说,便走到方桌旁边。“你们在讨论什么事?仁民,你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

仁民也走到方桌旁边,他换了严肃的语调说:“S地的朋友叫我带了这些信来和你们商量。在我们那边情形比较困难。”他俯下身子去翻阅桌上的文件,一张一张地陆续递给佩珠看。

雄和碧出去搬了凳子进来,慧和影也出去搬。凳子全搬进来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座位。大家围着方桌坐下,仔细地轮流翻阅桌上的文件。房里静静的,在天井里谁也不会想到房里会有这许多人。于是仁民的压低的声音响起来了。这是一篇长的报告。过后就有好几个人接连地发言。碧和志元说得最多;佩珠、雄、慧也说得不少。他们的声音都很低。

在某一点上,起了小的争论,慧和志元站在反对的两方面,两个人起初都不肯让步,反复争论了好一会。志元的不清楚的口音渐渐地敌不住慧的明快的口齿了,他显得着急起来,差不多挣红了脸。这其间佩珠出来抓住了两个人的论点,极力使它们接近。后来志元作了一个小小的让步,让大家修正了慧的提议把它通过了。众人带着微笑来讨论新的问题。没有人觉得奇怪。在他们的会议里事情常常是如此进行的。

这些时候贤一直在外面天井里走来走去。他不作声,但是他并不觉得寂寞。他的脸上时时露出笑容,因为在他的眼睛里现出了另一些景象。

十二点钟的光景会议完毕了。克和陈清先出来,开了大门走了。贤把大门重新关上。院子里突然显得热闹起来。

“碧,我们做饭去,”雄拉着他的爱人碧到厅堂后面厨房里去了。

“你们大家来帮忙呀!慧,影,佩珠……都来呀!”碧回过头笑着唤那几个女子。影马上跟了去。慧应了一声,却依旧留在天井里。佩珠已经走上厅堂,却被志元唤住了。志元说:“佩珠,你不要去,我们陪仁民谈谈话!”

贤跟在佩珠后面,佩珠回转身子对贤说:“贤,你进去罢。”她走回天井里,靠了一株龙眼树站着。

仁民正在天井里踱着,一面和志元谈话。他看见佩珠,便站住把她端详了一下,微笑说:“佩珠比从前高了些。从前她梳两根辫子垂在脑后,好像一个小姑娘。”

志元第一个粗声笑起来,接着别人都笑了。佩珠自己也忍不住笑,她并没有红脸,却说道:“听你这口气好像你就是我的父亲。你现在真的老了。”

“你说我老?我不相信。我们这班人是不会老的!”仁民最不愿意别人说他老,他听见就要分辩,他的态度是半正经半开玩笑的。

“说得好!”志元在旁边拍手称赞起来。仁民掉过头看他,笑道:“你还是从前那个样子。”

“你还记得从前的事情吗?”志元哈哈笑道。“还有那个女人……她叫什么名字,我只记得她姓熊……你那个时候正爱她爱得发昏。她嫁给那个官僚去了。……你为了她还骂过我。”

仁民用责备的眼光看了志元一眼,似乎怪他不该说出这些话。他把眉头略微一皱,低声说:“她已经死了。她嫁了那个官僚不到一年就孤寂地死在医院里。我不知道她的坟在什么地方。人死了,也用不着再提了。”他的声音有些苦涩,他也不再说下去,便埋下了头。

众人都知道仁民和那个姓熊的女人的关系,志元和佩珠知道得更清楚,因为那时候他们都在S地;尤其是佩珠,她想到那个为了爱情牺牲一切的病弱的女人,心里也很难过。志元后悔不该提起那个女人,却找不出话来表示歉意,他有点窘,他以为仁民在暗暗地吞眼泪。

仁民抬起头来。他的眼睛是干的。他吐了一口气,惊讶地问众人道:“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

志元又在仁民的肩头轻轻拍了一下,一时说不出话来。佩珠却朗朗地说了:“我只记得她的一句话:事业上的安慰才是真正的安慰。”

仁民感动地看了佩珠一眼,然后用平静的声音说:“你们以为我还在想念她吗?我的心已经很平静了。佩珠,你一定可以看出来。”他又抓住志元的膀子说:“我不会再为那些事情流泪了。你不要替我耽心。我比从前强健多了,我不需要安慰。”他把眼睛抬向天空看。天空是蓝的,非常清朗,没有云。光耀夺目的太阳遮住了他的眼睛。他埋下头,眼睛里全是金光,并没有那张凄哀的面庞。

志元正要开口说话,忽然埋下头,打了一个大喷嚏。声音很大,就和“哎哟”相似,仿佛有人在鞭打他的背似的。他抬起头,嘴边尽是鼻涕和口涎,他慢慢地摸出手帕揩干净了。

“志元,你哭了?”慧在旁边嘲笑说,她正在和敏说话,便回过头来看志元。

“慧,你几时看见我哭过?”志元着急地分辩道,又张开他的大嘴露出那一排黄牙。“你们女人家才爱哭。”

“我不承认,”佩珠插嘴说。“你几时又看见我们哭过?”

这时候碧从厅堂门后面探出一个头来高声唤道:“佩珠,佩珠!”

“什么事?”佩珠掉过头去看碧,众人都把眼睛掉向那边看。

“你来呀!”碧命令似地说。

“快吃饭了罢,”敏故意做出着急的样子问碧。

碧不答话就把头伸了回去,佩珠半跑半走地到后面去了。慧在旁边开玩笑似地回答敏说:“不劳动的人就没有饭吃。”

贤从里面端了一碗菜出来,口里叫着:“菜来了,大家快把桌子收拾好!”众人忙着进屋去安排。只有仁民和志元还留在天井里。

“不许慧吃饭!”志元大声说,但是没有人理他,慧已经跑进厅堂后面厨房里去了。

“在里面吃,好吗?”敏从房里出来问仁民道。

“在天井里吃罢,今天又不会下雨,”志元抢着说,便跟着敏进房去搬桌子出来。

桌子放好在天井里。慧和影从后面端了菜出来。雄一个人提着烧饭的锅子。碧捧出了碗筷。很快地他们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吃罢,”志元拿起筷子说。“大家都知道我的性子最急。”他伸手去挟菜。

“佩珠呢?等等她罢,”仁民这样说。

“不用等了,你们先吃起来罢,”碧说完又往厨房里去了。

“仁民,你猜我现在有什么感想?”志元忽然望着仁民带笑地说。

“你在想气象表罢,”仁民笑着答道,他还以为志元在跟他开玩笑。志元年轻时候不知道保养身体,得了一种病:天气一变,肚皮就会痛,要吃八卦丹才可以把痛止住。因此朋友们叫他做“活的气象表”。

“不,我的肚皮早就不痛了,这许久就没有发过一次,”志元张开阔嘴得意地说,口沫溅出来,几乎落进了菜碗里面。

“当心点,志元,”慧笑着插嘴说。“我们不要吃你的口水。”

“慧,你真是一个多嘴的女人,”志元用这讥笑来报复她。把众人都引笑了。

佩珠从后面端了一碗菜出来,碧也端了一碗。贤空着手跟在后面。碧看见众人停住筷子在笑,便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吃饭?在笑什么?”

“我们在等你们,”慧抢着说。“你们快坐下来罢。”她拿了碗去盛饭。

“这么多的菜!今天是雄和碧请客,”塌鼻头的云许久都不曾说话,老是摆着笑脸看别人,现在才说出这么两句。

九个人围着一张方桌坐下来。贤挤在佩珠和慧两人的中间。志元第一个动着筷子,张开大嘴吃着。众人一面吃饭,一面谈话。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可惜没有酒,今天是应该吃酒的,”志元忽然放下筷子说。

“你的嘴又馋了!现在谁都不许吃酒!”碧看了他一眼,她明白他的意思。

“我说吃你和雄的喜酒呢!你们两个同居快到一个月了!”志元得意地说。

“吃什么喜酒?你脑子里就装满了封建思想!”慧嘲骂地插嘴道。

“慧,你总爱跟我作对,难道先前我们还不曾吵够?我已经让了步,你还要骂我,”志元依旧带笑地说。

慧正在咽一口饭,听见这话就噗嗤笑了,把饭全喷了出来。她连忙掉过头,但已经来不及,落了好些饭粒在桌上,菜碗里也落了几颗。

“不行!慧把菜弄脏了,我们要她赔!”贤第一个嚷起来。慧却只顾笑,用手帕揩嘴。

同类推荐
  • 竹马情殇

    竹马情殇

    痴男怨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爱恨交织。聪明人干糊涂事,老实人蒙不白冤;一纸荒唐协议,尤是乱点鸳鸯。美女老板身陷囹圄,公安局长伸援手;看似有情有义,实乃包藏祸心。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
  • 斧声烛影

    斧声烛影

    商队于开封府博浪沙遭遇神秘刺客,两位名将同日异地身亡,到底是敌国阴谋,还是私人恩怨?太祖赵匡胤创宋十余年,储君之位虚悬,到底是皇弟光义,还是皇子德昭或德芳?万世上法,父死子替;金匮之盟,兄终弟继;朝堂宫闹,传位危机;千秋万岁,悔之莫及……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的小小说着力表现现实人物理想和精神世界,无论是写职场风云、农民工现状、乡村人物和生活琐事,都能描写得淋漓尽致,犹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乔迁的小小说构思精巧又不失生活常态,情节多变且不古怪离奇,情理之中还多见心灵震撼。每一篇又都带有浓浓的思想内涵,通过小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来表达对生活细微观察的所思所想,正如乔迁本人所说的,要力争把每一篇小小说都写成有意义的小说。如此的小小说写作理念,促使了他作品的成功与读者的认可。乔迁的小小说不高深,不做作,也不轻佻,不随意。就像我身边的同事、邻人、朋友,平常,自然,没有隔阂,碰面时内心还有点淡淡的愉悦。
  • 敦煌遗书

    敦煌遗书

    匈奴人后裔斯坦因出生时因为受到蒸汽机汽笛声惊吓,得了严重的忧郁症。为了摆脱困扰,他经常裸奔,迷恋上探险生活,穿越罗布荒原,探密楼兰古城,以低廉价格购买到12箱敦煌藏经洞文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同时招来恶意诽谤,因为,欧洲市场上流行起来自中亚的假文书。斯坦因不堪忍受,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一次又一次地率领由野骆驼与家驼组成的“沙州商驼”出生入死,探险荒原。和田铜钟的神秘表现,斯坦因与初恋情人艾伦的悲欢离合,扑朔迷离的和田寻宝人与“神秘文书”,三个裸奔少女的奇异经历,玄奘弟子辩机与高阳公主的凄凉爱情,以及在生死、物欲、性爱等观念上的朴素与真实……
热门推荐
  • 圣始

    圣始

    这是“圣”系列的第一部,圣是存在于天地之间,凌驾于神,与万物并驾齐驱的“人”,本系列讲述了关于圣的故事,包括圣是如何“存在”的。
  • OpenEyes

    OpenEyes

    十二年前,他淡淡一句“我走了”,从此退出她的人生。她独自孤勇地舔舐伤口,生存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兜兜转转,十二年后再相遇时,她心中已没了怨,只是不敢再靠近。这一次,他牢牢握住她的手。时间可以改变很多。累了的时候,她发现,一直是她追逐着他,步履不停,从一而终。“他就是你的克星!让你犯贱的不叫真爱,是孽债!”寒意透骨的深夜,闺蜜将醉倒的她丢进浴室,水淋湿了她,她缩着身子轻轻笑,“对啊,我犯贱…我就是爱他我能怎么办!”闺蜜看着她声嘶力竭,在她耳边催眠,“不要爱了,忘了他吧,阿树。”当她麻木的爱着他时,这场爱是桎梏还是救赎?一次次的原谅,相信,失望,遍体鳞伤。是继续在黑暗中清醒,还是在白昼里安眠?
  • 网游之仙木参天

    网游之仙木参天

    以西游记为蓝本的虚拟网游,古临渊竟然随机到连移动都做不到的树妖,又该如何打怪升级?原著里默默无闻的木仙庵,竟然也有称霸四大洲的机会,这里到底又有谁的功劳?一骑当千,双锏之下没有一合之敌,古临渊又是如何做到这些?且看杯酒临风如何阴险狡诈,成仙成佛,一木参天!
  • 玄七

    玄七

    听说,穿越到异世界,首先得确定.....我是不是主角!但是......为什么我不是个人!其实当狐狸也没什么不好的,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过.....为什么要把我拍卖出去啊?一见倾心什么的根本不现实,但为何小根本人气那么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必有用!喝点小酒助助兴。勤学苦练终于修成人形,但为何胸部一马平川?什么?十八岁那年才能确定性别?那现在我是个真正的人妖!?哦不!
  • 找个傻瓜来爱我

    找个傻瓜来爱我

    才貌双全的中学女教师程意菌,十年不变痴爱着陆大少陆云松,而陆云松早已忘记旧情,新欢不绝。女主角为报复陆大少薄情负心,下嫁陆家二少陆小七,虽然陆小七相貌堂堂仪表不凡,但是个傻子。这负气一嫁,傻子小七带给程意菌的将是万丈深渊,还是绝处缝生?
  • 执行力

    执行力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取得成功而设计着宏伟的蓝图。然而,走到最后,许多人却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成功的反面——失败。面对失败,我们常将责任归咎于自己的战略不够正确,却很少能去思考自己是否认真地将既定战略执行到位。那么,到底是战略重要,还是执行重要?为了吸引舆论的注意而对这样的命题妄下论断是不对的。一个错误的战略注定是一个悲剧,但事实表明:多数企业的失败并非是因为战略的错误。而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我们更容易把它归结为成功的战略、优秀的CEO等因素。实践中,我们亦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战略不错,思路不错,做起来就错?为什么好的决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付诸东流?
  • 南宋凶猛

    南宋凶猛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铿锵有力,壮怀激烈。.靖康之耻八十年后,潮流涌动,一个酝酿已久的声音,重新响彻天下。“北伐中原,还我河山!”崇岳飞贬秦桧,大开封桩库。修兵甲整军备,血气耀山河。谁说南宋羸弱,异族就该猖獗?看我慷慨豪迈不屈不挠的南宋军民,凶猛来袭!
  • 做人与做事

    做人与做事

    做事先做人,是因为人格的空间决定做事的空间;做人先做事,是因为人的各种要素,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形成;人的本质,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展开;人的潜能,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开发;人的能力,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发挥;人的成就,只能在做事中才能取得;人的梦想,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实现。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是因为做事和做人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
  • 缴枪不杀

    缴枪不杀

    鬼子军官:“什么,李屠夫来了?”没有丝毫犹豫的,鬼子军官下令道:“快,放下枪,双手抱头趴在地上。”鬼子全体士兵动作整齐划一,非常快速的双手抱头趴在了地上。......李屠夫来到媚笑的鬼子军官面前,厌恶的瞅了他一眼,道:“你丫的笑得咋就这么贱呢,不知道老子最讨厌你这样的嘛。鬼子军官立马不笑了,还摆出了一副我不笑了,我很严肃的样子。“你丫的本来就长的吓人,还整出这么一副死人脸,吓唬老子吗?”鬼子军官“......”李屠夫:“你丫的不说话就以为老子会放过你了?你不是喜欢变脸吗?那就给老子再变365种不同的脸,少一种老子就把你摆出365个不同的姿势出来。
  • 宇兮源

    宇兮源

    本人学生,写给大众娱乐,不太喜欢所有的小说都是主角从头开始修炼,特写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