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300000012

第12章 民族主义与近代新闻传播思想的形成(7)

在华第一家俄文报纸《新境报》(亦译《新边区报》)1899年8月在旅顺创刊,为周三刊,1905年5月迁哈尔滨并改为日报继续出版,1912年10月停刊,历时达13年之久。《哈尔滨每日电讯广告报》,1901年8月14日在哈尔滨出版的俄文广告报,1906年12月24日停刊。《哈尔滨新闻》,1903年6月23日在哈尔滨出版,为中东铁路机关报,1917年4月26日更名为《铁路员工报》。《外阿穆尔人消息报》,1905年1月创办的俄文周报,1912年4月停刊。

《哈尔滨报》,1906年2月4日~1909年12月在哈尔滨出版的俄文报纸;《新生活报》1907年11月14日在哈尔滨出版的俄文报纸,1917年7月14易名为《生活新闻》。俄文报刊,在我国东北有一定影响。

(六)日文报刊

在华第一家日文周报是1890年6月5日在沪出版的《上海新报》,出版不到一年即停刊。《上海周报》是1894年1月在沪创刊的日文周报。《台湾新报》,1896年6月17日在台北出版的日文报纸,初为周刊,后改日报,是台湾最早的近代报纸。1898年5月6日与《台湾日报》(1897年5月17日在台湾出版日文报纸)合并为《台湾日日新报》。《北支那每日新闻》,1903年8月在天津创办的日文日报,1910年与《北清时报》合并,易名为《天津日报》继续出版。《上海日报》,1904年7月1日在沪出版的日文日报。《辽东新报》,1905年11月25日在大连出版的日文日报,1927年与《满洲日日新闻》合并,易名《满洲日报》。《安东新报》,1906年10月17日在丹东出版的日文报纸。《汉口日报》,1907年8月1日在武汉出版日文日报,1926年停刊。《满洲日日新闻》,1907年11月3日在大连出版的日文日报,1927年11月与《辽东新报》合并,易名为《满洲日报》,1931年底停刊。《南满日报》,1908年12月在沈阳出版的日文报纸,1912年9月1日改名为《奉天日日新闻》,1918年又改名为《奉天满洲日报》。《长春日报》,1909年元旦在长春出版的日文日报,1917年易名为《北满日报》,1932年长春被定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后,该报再改名为《新京日报》继续出版。《大陆日日新闻》,1909年6月1日在沈阳出版的日文日报,1923年1月并入《辽东新报》,前后出版达14年。《上海日日新闻》,1914年10月1日在沪出版的日文日报,1928年5月发行晚刊;1937年9月,该报被侵华日军并入《上海合同新闻》而停刊,前后出版23年。

二、创办中文报刊与近代新闻传播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后,除外国传教士继续办报外,外国商人纷纷来华,办了许多外文报刊,也创办了不少中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创办时间最长的《申报》另作专节介绍外,现将有一定代表性的外商中文报纸简介如下:

1.《香港船头货价纸》

1587年11月3日在香港出版的中文报纸,周三刊。该报是香港英文《噂剌报》的中文版,是外商在华创办的第一张中文商业报纸,也是中国最早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由《噂剌报》馆主美商赖登创办,首次突破近代中文报刊书本样式。内容除二三条新闻外,主要刊登船期、货价与广告,以香港的铺户商家为读者对象,送报上门。1859年3月29日所刊700字的《猪仔论》,是华文报纸中最早的一篇社论。具有替港英当局宣传政策、传达“宪示”的中文版“官报”性质,1864年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2.《上海新报》

1861年11月下旬在沪出版的中文报纸,初为周刊,半年后改为周三刊,1872年7月2日改为日报。由英商匹克乌德创办,字林洋行发行,伍德、博兰雅、林乐知先后主编。用进口白报纸两面印刷,是国内最先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

《上海新报》是一家商业性报纸。《发刊词》声称:“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市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来往,无所不载”。为对开报纸1/4大小的小型报。创办初只有两个版面:一版为商业信息和新闻;二版为航运消息、各地行情、各类广告。此外,还刊登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新闻报道。

1868年2月1日起革新版式,充实内容。期数另起,改称新式第1号,第一次出版1张,对折为四个版面:1版告白,2版中外新闻,3版除告白外,还有船期、物价表,4版常刊登印刷精美的“机器图说”等。1869年刊登“伦敦电报行情”,为上海中文报纸最早刊登的通过欧亚电报线路得到的电讯。1870年3月24日起,每条新闻上始加简明标题,如《种树得雨》、《刘提督战亡》等,且用头号字排印以与正文的4号字相区别。1872年5月7日《申报》改日刊后,《上海新报》与之竞争,也于7月2日改为日报,并将报价由铜板30文降为8文,终因成本较高亏损较多,于1872年12月31日自动停刊。

3.《香港中外新报》

1864年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报纸,由英文《噂剌报》所办的中文版《香港船头货价报》易名出版。早期的编辑为华人黄胜,伍廷芳也参与该报工作。4开4版,初为周三刊,另印“行情纸”随报附送;1873年改为日报,为香港第一家中文日报。19世纪70年代易名为《中外新报》,90年代为中国人所有。民国初年,该报进行业务改革,增聘访员、加强副刊,政治上大力抨击广东军阀龙济光,轰动一时,销数逾万。后为龙济光收买,为龙鼓吹,走向衰落。1918年龙济光进攻护法军政府失败,该报被迫停刊,器材则由香港华商会总会承购,另出版《华商总会报》。

4.《中外新闻七日报》

1871年3月11日在香港创刊的中文周报,是香港英文《德臣报》上专辟的周末中文版,陈蔼亭主编,3月25日该报所刊《告白》称:“本馆设报之意,原不图弋利求本,惟欲中国士商益增识见,扩新耳目”。它广登国际、国内和香港新闻,曾对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做过详尽的连续报道。同年4月15日起开始有评论,发表《保民说》、《开煤矿论》、《金银矿论》、《劝人从善论》等文。7月8日,刊发陈蔼亭所撰《创设华字日报说略》一文,阐述其新闻观点。1872年4月6日该报停刊,改出独立发行的《香港华字日报》。

5.《香港华字日报》

1872年4月17日在香港出版的中文日报,由前《德臣报》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更名扩版独立发行。首任主编陈蔼亭。黄胜、伍廷芳曾资助出版。参与笔政的还有王韬、潘飞声。初创时为8开型双日刊,一年后改为日刊4开4版。自称办报: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而益奋其爱国之念为唯一宗旨。船期、行情、广告占主要篇幅。新闻约占1个版,分中外新闻、羊城新闻、京报选录三个专栏。稍后也有言论和文艺作品。副刊初名《谐部》。

1884年,该报编务改由江治接办,并聘谭奕翘为翻译。不久,该报又改由谭接办,并与《德臣报》签订了三年版权合同,经苦心经营,业务日有起色。三年期满,因《德臣报》有索加租值要求,谭不允,自行组织《捷报》。《香港华字日报》遂由何仲生接办。后又由陈蔼亭之子陈斗垣接手办理。1898年陈斗垣因事赴沪,将报馆产权全盘让与该报编辑魏文山、颜庆浦及潘兰史等人。此时,因报纸敢于针砭时弊,销路日增。1910年因刊载庚戌新军起义事,一度为粤督袁树勋所禁。辛亥革命后,该报副刊改名为《精华录》。1919年报馆失火,旧址付之一炬。从此《华字日报》脱离《德臣报》自立门户,自组有限公司。1941年12月25日,因香港为日军占领,该报自动宣告停刊。1946年黎樾廷和胡大愚曾分别短期复刊该报,但终因收难抵支乃停,复办时间总计不足3个月。

6.《沪报》

1882年5月18日在上海出版的中文日报,是英商字林洋行所办英文《字林西报》的中文版。由《字林西报》主编巴尔福利用馆中所存当年印刷《上海新报》的中文铅字设备创办。戴谱笙、蔡尔康、姚赋秋、高太痴先后担任主笔。同年8月10日第73号改名为《字林沪报》。创刊号有《本馆告白》两则,说明:

原定四月初一日(5月17日)创刊,以该天为“日蚀之期”……似非所宜,用特改择初二吉日为始。自创刊日起送报七天,不取分文。广告费收费标准:第一天每字取钱五文;第二天至第七天,按日取钱三文;第八天以后每字取钱二文;若论年月,到馆面议。报纸的版面安排:“首列上谕,尊君也;次列论议,以见心想;次列出译电西报,俾共稔知中外时事;次列外埠及本埠诸新闻,事取其详,文取其富;次列诗文杂作,以供文士之消遣;次列邸抄、宫门抄,务求其速;次列各种告白及钱洋市价,轮船进出等类,以便贸易场中及往来仕商阅看。”

初创时,日出一大张,10个版面,毛边纸单面印刷,可折叠装订成册。从创刊号起经常刊出抨击法国的侵略政策,激励中国军民抗击法军。1885年3月谅山大捷后,该报主张乘胜前进将法军逐出安南。

文艺亦为其主要内容,一般附于新闻栏之后,曾连载《野叟曝言》《花团锦簇楼诗》和王韬的小品文集《老饕赘言》等。其中1888年随报送阅的《野叟曝言》为我国报纸连载长篇小说之始。1897年11月24日,该报将副刊文字另编一《消闲录》,以报纸附张的形式单独出版,随报附送,由高太痴主笔,这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副刊。

该报为19世纪80~90年代上海的主要日报之一,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报鼎立的局面。1900年2月3日,该报因营业不振,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从第6303号起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7.《时报》

1886年11月6日在天津出版中文日报(周日休刊)。由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与怡和洋行总理笳臣等集资创办,并得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支持(创刊同时还出版英文《中国时报》)。

报头横书,以海上日出为背景图案,报名上有“在明明德”四个篆文。直长版式,双面印刷。设有谕旨、论说、京津新闻、外省新闻、翻译新闻、各行告白、抄报全录等栏日,也刊登科技文稿和旧体诗词为主的少量文艺作品。1890年7月,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应李鸿章邀请担任该报主笔,使该报出现重大变化。李提摩太每日撰论说一篇,条陈新政,鼓吹中国走印度隶英的道路。一年间共著文200余篇,后汇集成《时事新论》一书出版。该报除每日登文论一篇外,还每周刊出图画一张。成为与上海的广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南北对应的政论性报纸,它对变法的鼓吹曾在中国的知识界与政治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1890年8月,为扩大《时报》的影响,李提摩太还创办《直报》周刊,专门选载《时报》一周中的重要谕旨、论说与新闻,并向外地发行。1891年6月末,该报因李提摩太调往上海广学会任职而停刊,报馆财产为贝令汉的天津印刷公司收购。

8.《新闻报》

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出版的中外合资兴办的中文商业日报。华商张叔和与英商丹福士为主要创办人。公推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聘蔡尔康为主笔。后该报股权为丹福士独有,总董、总理人选仍旧。蔡尔康因意见不合半年后离去,主笔由郁岱生、袁祖志、孙玉声等继任。

初创时,言论格调不高,新闻报道表现平庸,文艺聊备一格,广告篇幅较其他报纸略长,每期随报附送画报一页为其特色。初销300份,一年后增至3000份。1899年6月,丹福士经商宣告破产,11月10日该报由美国人福开森出资购得,聘汪汉溪为经理,金煦生为总主笔。1906年6月1日,为防止当时反美浪潮的波及,改组为有限公司,以约占股金总额的30%为外股售与中国人,并在香港注册为英商公司。福开森仍为总董事,英国人开乐凯任副总董事,上海商界闻人朱葆三、何丹书、苏宝森任董事。先后担任主笔的还有姚伯欣、张铁民、张继斋等人。1914年该报首次购进波特式二层轮转机一部,每小时印报7000份,结束了平版机印刷的历史,成为上海第一家使用轮转机印刷的报纸。并以报馆全部资产作抵押的方式向通商银行借贷,购进足够用六年的白报纸。

1914年6月18日,《新闻报》将副刊《庄谐录》(张丹斧主编)改名为《快活林》(严独鹤主编),当时,报纸销数达2万份。标榜“无党无派”、“轻政重商”,把工商界和普通市民作为发行对象。

1919年五四运动后,相继创设“新新闻”、“新知识”、“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电影周刊”等专栏。此外,还先后辟了“新园林”、“艺海”、“茶话”等副刊。1912年销数超过5万份。1929年特辟“经济新闻”版,重金聘请徐沧水、朱羲农主持其事。经济新闻多而全为该报一大特色,大小店铺商家乐于订阅,被称为“柜台报”。1923年该报全部还清银行借贷,销数增至8万份,与《申报》并驾齐驱,成为旧中国实力雄厚、经济独立的大报。1924年11月汪汉溪逝世,其长子汪伯奇由协理升任总经理,其次子汪仲韦继任协理。在宣传报道中,对“五卅”爱国反帝运动多持反对态度。

1926年4月1日,《新闻报》另出专登广告的增刊《本埠附刊》,随正张送给订户,成为上海报界的首创。北伐战争期间,曾被禁止在革命军控制的地区销行。这一年日销突破10万份。1927年购进新型高速轮转机两部,每部每小时可印4大张报纸36000份。《新闻报》平均日出4张半,最多曾出到16张。1928年新建五层楼馆舍,馆内特设考核、准备、推广3科,改进经营管理,加强报纸企业化。1929年1月,福开森秘密将该报1300股私下转让给《申报》主人史量才。以《新闻报》总经理汪伯奇兄弟为代表的其他股东联合该报部分职工,出面抵制,反对史量才控股,反对申、新两报组成报业托拉斯。国民党当局也反对申、新两报合并。在各方压力下,史量才被迫让出300股由其他人士认购,使其股份不超过总股份的50%;改组《新闻报》为华商股份公司,以吴蕴斋为董事长,馆务仍由原总经理汪伯奇负责,其他职工全部留用。史量才的报业托拉斯计划未曾实现,一场风波方告平息。改组后的《新闻报》,李浩然、郭步陶、张啸仙、陈也梅等先后任总编辑,销数增至15万份,为全国各报之冠。1933年2月26日,增出《新闻夜报》,至1941年12月8日太洋战争爆发后停刊。1937年该报全部股本升资为200万元;同年11月30日晚接受日方新装检查。1938年9月1日,该报及其晚刊《新闻夜报》请回原主持人福开森,声称由美商太平洋出版公司经营,脱离日伪的新闻检查,重回抗日报刊的阵营。由福开森的儿子任监督,普益地产公司的美商包德担任总经理。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寇查封,12月15日复刊,在日伪控制下出版。

同类推荐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爱悦与规训

    爱悦与规训

    作者以同性欲望为视角探析爱悦、法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的法学研究试验,作者提出并运用有机结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文学的想象力”的“法理学的想象力”,力图描述同性欲望与中国现代性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法律文化表征,指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同性欲望来建构和重构现代性的。
  •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使传统教育形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日渐显现出许多缺陷来。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引导、发展和激励性功能;只有对尖子生某方面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它过分强调评价的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和达标度,而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征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主动、和谐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本书面向中小学教师,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语音规范、文字规范、语汇语法规范、标点符号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远古仙皇

    远古仙皇

    上古共有九重天世间共有三千界他,天神转世,为了救兄甘愿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修为。她,魔界圣女,只外出历练却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本书介绍了100件上班途中要做的事,分为六章,包括:身体前进,心灵安顿;打开五官,找到和灵感的连接点;你好,再见;今天你想去哪里;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打造你的情报系统、知识结构。
  • 爱上离婚女人

    爱上离婚女人

    凌玲,一个离婚女人,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前夫的处处为难,让她难以生存。段氏集团的少东段子龙,因为无聊,想着改造好友的前妻凌玲,让她成为一个自信的成功女人,让她恢复婚前的容貌,让好友后悔离婚。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他居然爱上了好友的前妻,一个后悔的游戏,后悔的人不止是好友还有他自己。广告界龙头老大莫少杰,扬名国际的服装设计师石臣,相继出现在她离婚后的生命里,以及前夫的后悔乞求。一个离婚女人与四个男人的情感纠缠。谁是她的情感归处?她还能相信爱情吗?
  • 姚总入赘

    姚总入赘

    小镇上颇具威望的小爷在施工队对面开张营业,垄断街市的同时应工地姚老板要求,把膝下待嫁的独苗红艳派去工地务工,始终沉浸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自喜之中的小爷对姚老板的用心浑然不觉。妻子的出现让好色的姚老板措手不及,饱尝入赘豪门苦涩滋味的他为了保全既得利益,不惜移花接木,导演了一幕儿子姚健与红艳同床共枕的闹剧。在成功瞒天过海之后,利欲熏心的姚老板又将心思对准了红艳二伯。在姚健与红艳的婚礼现场,命运多舛的红艳让所有的如意算盘落空,那些曾经的自鸣得意,曾经的机关算尽都落得个一了百了的草草结局。
  • 等等,时光

    等等,时光

    翻开字典,爱情……我没有。现在,我不想辜负时光。幸好。张等等谢谢你的存在。别让我放开你的手。我不走。时光
  • 来自异界的男友

    来自异界的男友

    李娜,一个地球神秘身份的人,在与朋友去爬山因为李娜执意要上前迷失在山中,遇到群狼围扑,此时遇到一个来自异界的陈峰获救,这个故事即将开始了。。。。
  • 星际传奇:起源之争

    星际传奇:起源之争

    地球末日后幸存下来的人类作为种族延续的火种,乘坐着一艘未知的宇宙飞船,被命名为人类未来的“希望号”离开了他们的诞生之地——地球。始于地球但不终于地球,人类的幸存者被迫驶向无边无际的宇宙深空,用血与泪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星海谱写属于自己史诗舨的星际传奇……Ps:《星际传奇:漂泊者》、《星际传奇:分裂》、《星际传奇:阿巴顿的荣耀》、《星际传奇:起源之争》
  • 武碎山河

    武碎山河

    世人欺我,辱我,轻我,如何处之?吾有一指“蛮荒杀”,敢叫凡夫从此尽低眉。龙之九子,武能通天,力能撼地,如何敌之?吾有一刀“大唐无霜”,斩尽世间恶龙无敌手。我,陈青山立誓,此生如若天地称雄,定当一手撕天门,泄万千大道与寒门武夫,助天下苦修之士人人可白日化虹。
  • 风华绝世:腹黑月小姐

    风华绝世:腹黑月小姐

    她是魔界口中的扶不上墙的烂泥,亦是人人口中的纨绔少女,嚣张跋扈,恶名昭彰,比美大赛上为了心爱的男子与人争风吃醋命丧黄泉。她是网络界首屈一指的小说家,一朝猝死,灵魂坠入异世,重生在魔界空云宫宫主身上。腹黑少女对上纨绔魔王,惊鸿一片。说我不可一世?草芥人命?死都成不了魔?……女主曰:我不能再装了!且看我携起夫君的手扫荡六界,统治六界!纨绔不堪的黑乌鸦也有翻身的时候!【对话一】“你肚子大了!”,“你肚子才大,你全家肚子都大”。【对话二】“相信男人的话,母猪都会上树”,“你不是母猪,你是孩子他娘”
  • 凤青纹

    凤青纹

    夏天的蝉鸣,淡雅的天空,偶尔几场夏雨,整个路面就变得好泥泞。末末很喜欢雨,每次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如同坠入凡间的精灵,很美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