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3400000003

第3章 糖尿病的基本常识(2)

①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②生成缓慢。大家知道,血糖是不断波动的,每次抽血只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反过来,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由于吃饭也不影响其测定,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③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不易分解,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④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所以不怎么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缩写是HbAl。HbAl又由HbAla,HbAlb和HbAlc组成,其中HbAlc量最大,与血糖关系也最密切。正常人HbAl应该在3.5~7.0之间,HbAlc的正常值应该在3%~6%。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比较粗略,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只能作为较长时间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指标。除了糖化血红蛋白之外,还有糖化血清蛋白或果糖胺,也能反映较长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什么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就是指糖尿病患者黎明时分出现的高血糖症。这类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是晚间药量不够,或者用药时间过早,结果药物的效力达不到早晨,致使清晨4时起血糖逐渐升高;其二是“苏木杰”反应,也就是说患者在睡眠中曾发生过低血糖症,不过这种低血糖症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所以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仅仅是早晨出现的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病因和处理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必须加以鉴别,对症解决。前一种情况可能需要加大药量,或推迟晚间用药的时间;后者则需要减少用药,以避免睡眠中发生低血糖症。夜间系列的血糖测定是鉴别这两种情况的主要方法。

所谓“苏木杰”反应,就是指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大家知道,低血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人体内的升糖机制是十分强大的,以防低血糖症的发生。一旦发生了低血糖,肝脏就会立刻加紧工作,放出所储存的糖分,并将其他物质转化为糖以补充糖分的不足。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积极活动,使肾上腺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以刺激血糖的回升。与此同时,胰岛素等降糖激素分泌减少,糖分变为糖原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加以储存的量也显著减少。这些变化都会使患者血糖迅速升高,脱离低血糖状态。遗憾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功能不那么有效,很容易矫枉过正,这种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往往难以控制,结果使病情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从低血糖变成了高血糖。所以“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的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是十分不利的。避免“苏木杰”反应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使患者避免发生低血糖症。

什么是糖尿病的“蜜月期”

糖尿病的蜜月期是工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经过的一个阶段。Ⅰ型糖尿病发病后用胰岛素治疗数周或数月后病情缓解,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甚至完全停用,血糖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情况良好,能正常的生活学习,此时期称为糖尿病的蜜月期。一般此期大约持续数月至1年左右。其发病机理还不清楚,可能这种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到免疫损伤,经一段时期的胰岛素治疗后,B细胞产生了自我修复功能。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暂时性恢复,糖、脂代谢基本正常。但由于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不断被破坏,最后使B细胞功能完全丧失,患者又必须终身完全依赖外源素治疗。

糖尿病病名的来源

古代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最先见于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及罗马,约有1000余年至数千年的历史。在这些古代文献中,以中国古代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记载最为丰富。

印度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始见于其梵文古医书

《THESUSRUTASAMHITA》(公元前500~前400年),其英译本的第13章中开始即写明:“现在让我们讨论Diabetes(蜜尿之意)的治疗……”

阿拉伯关于糖尿病的记载,见于阿拉伯的两位医生Rhazes(850~892年)及Avi-cenna(980~1037年)的著作中。根据他们的记载,说明中亚西亚阿拉伯人中,也早有人患此病。后者还指明下肢坏疽和糖尿病的密切关系,并记述了糖尿病患者尿甜现象。

在西方国家,关于此症状的记载,始自罗马帝国时的AulusCornelius(公元前30~前50年),他对“Diabetes”的症状第一个做了描写。Aretaeus(公元30~90年)是西方国家中描写“Diabetes”症状的第二人,他最先将此病命名为“Diabetes”。根据他描述的症状,此字可谓之为“尿病”。ClaudiusGalenus(131~201年),是西方记载“Diabetes”的第三人,但由于他的不正确见解和他的虚名,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和延迟了此病知识的进步。直到1674年,英国人ThomasWilli(s1621~1675年)才发现了糖尿患者的尿“甜如蜜”。接着WilliamCullen(1709~1790年)在“Diabetes”一字的后面加了一个形容词“Mellitus”(甜的意思),从此以后,此病即名“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

中国远在公元前1122~前770年的殷朝甲骨文字中,就记载殷朝人16种疾病内即有“尿病”,但其是否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尚有待于以后证明。

在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病(也称为消渴、渴病、肺消、消瘅)。《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说:消,欲饮也;《古代疾病名候疏义》解释说:消渴:渴,渴也……津液消渴,故欲得水也。Freder—ick.M.Allen在写糖尿病的历史中,曾经引据了我国汉朝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关于消渴病记载的材料,说:“据Iwai称,东方最早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出自张仲景,他可能就是中国最伟大的医生之一。他曾经描述过一种疾病,名之为消渴病,多尿为其特征: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其实,消渴病的记载并非起源于汉朝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而实起源于中国最早之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以后经汉、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历代重要医书著作,无不有消渴病的记载。虽然早在隋代甄立言已经发现了消渴病的尿甜现象,而且在以后的千余年中对其记载不断,但是在中国的传统医药工作者中,消渴病的病名则不像西方那样因之改变。

从隋唐时代起,消渴病被更清楚地认识和描述,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非常丰富,隋代甄立言在其《古今录验方》中,曾经给消渴病下了以下的定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这个定义,到现在说来还是正确的。

我国中医药界所说的消渴病名已如上述,至于西医药界所说的“糖尿病”名究竟自何时开始,尚不能确切回答。作者以为中西交通、文化交流、西药东传、东学西渐,“糖尿病”一词,或为自立,或为外来,大约均系在1674年ThomasWiltis重复说明尿甜之后的事。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分析

根据历代医书的记载,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均和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是:①精神神经因素;②生活环境与肥胖因素;③饮食夫妻生活因素;④久服丹药的因素;⑤其他一些因素。有时是单一的因素,有时是数种因素的综合。为了方便,现分述如下:

1.精神神经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精神神经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数十年来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以及突然临之的创伤等,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这些应激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

在我国,自古就有关于精神因素和消渴病关系的记载。如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灵枢·五变篇》记载:“长冲直扬……心刚……多怒”

的人易于发生消瘅(即消渴病)。以后,唐朝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消渴患者“悲哀憔悴,伤也”。金代刘完素所著的《三消论》(消渴病专门著作)曾经记载:“夫消渴者,或因饮食服饵失宜……或因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以后的医书,也曾经反复的说明“消渴患者……不节喜怒,病虽愈而可以复作”。我国历代医书,类似这样的记载,并不鲜见。

2.生活环境和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目前已被公认,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原因。近些年来,大量国内外调查材料都一致认为: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饮食增多了,体力活动减少了,人体肥胖了……糖尿病也就随之增多了。基础研究材料进一步说明:随着年龄增加,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的组成——肌肉和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大体上从25岁到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人体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组织则逐渐增多,由20%增加到36%。此点即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当营养相对增加,活动相对减少时,脂肪成分随之增多,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靶细胞内也有受体后缺陷,对胰岛素的不敏感或胰岛素抗拒也就形成,糖尿病则随之发生,这就是当代举世公认的解释,也是国内外一致同意的——生活越富裕、人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多的新概念。最老的记载和最新的学说却焕发着同样的智慧火焰。

远在中国最早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了、,该书“奇病论”在解释消渴病“何以得之”时曾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内经·通评虚实论》更明确记载:“消瘅……偏枯……肥贵人膏粱之疾也”(消瘅即消渴,偏枯系半身不遂)。这些记载,为历代重要医书所重复,如宋朝的《圣济总录》,明朝的《景岳全书》等。《景岳全书》曾经记载称:“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由此可知,糖尿病与生活环境及肥胖的这种重要关系,十分密切。

3.糖尿病与饮酒的关系

饮酒为什么对糖尿病有害?现代研究证明:饮酒能导致肥胖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急性、慢性或复发性胰腺炎,动脉硬化,神经炎等,从而都可以成为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还有,长期饮酒能引起铬和锌的缺乏,这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历代医籍,对饮酒和糖尿病的关系极为重视。如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记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成,此味酒客多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瞰无度,咀嚼鲊酱,不择酸成,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炙,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宋朝诸瑞章《卫生宝鉴》记载饮酒可使消渴病的症状加重,该书称:“夫消渴者,饮水百盏尚恐不足,若饮酒则愈渴。”此外,宋朝苏东坡还记述多食水果也能引起消渴病,他特称之为“果木消”。

明朝孙东宿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年过五十酒色无惮,忽患下消症,日夜小便二十余度,味且甜。”

4.久服丹药与糖尿病的关系

在现代医药学中,有一系列药物如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类固醇避孕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食含氰化物的一些植物等也易发生此病。在古代中国,自隋唐以后,有人为了壮阳、养生和延寿,经常服用矿石药或植物药做成的丸散,久而中毒患上消渴病。元朝朱震亨的记载说明了这段事实。他说:“自唐时太平日久,膏粱之家,惑于方士服石长生说,多服丹石,迨宋至今犹未已也。”

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消渴病是因为“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而成的。唐朝的《外台秘要》和《千金方》重复了此种说法。

我国历代古书曾经记载了不少这样的病例,如《隋书》记载隋炀帝的消渴即是因为服壮阳丹药引起的。又如唐代服食丹药的就有太宗、高宗、宪宗、宣宗等,他们的病状据史家记述为“燥甚”,“病渴且中燥”,“肤泽日消枯”,“疽发背”而终等(严菱舟:《从消渴症谈到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处理》,《中医杂志》,1955)。

我国古代医书虽有如此记载,但滥服某些矿物药与植物药究竟能否得糖尿病,是今后科学研究所应证明的问题。

以上几点是中国历代医书所常记载的与糖尿病有关的因素,这些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总之,临床上自然发生的糖尿病直到现在还不很清楚,但由糖尿病的罹病情况看来,糖尿病的病因是多种的。中国古代记载的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都是有道理的。

糖尿病的病因

对于原发性糖尿病的发生通常认为遗传占主要原因,但遗传和环境因素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糖尿病的更主要因素。目前认为Ⅰ型与Ⅱ型糖尿病在病因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1.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而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Ⅰ型糖尿病。

(1)Ⅰ型糖尿病。研究表明Ⅰ型糖尿病有高度的遗传特异性。遗传因素在Ⅰ型糖尿病病因中的重要性为50%。如有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前发病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单卵双生的糖尿病的发生一致率达30%~50%,如一方患糖尿病而另一方在5年之内先后发生糖尿病的一致率为54%;相反,双卵双生的Ⅰ型糖尿病的发生一致率为0。从组织相容抗原(HLA)的研究中也发现某些易感性因素与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随着科学家们对糖尿病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理被进一步阐明。

同类推荐
  • 让宝宝的眼睛亮起来

    让宝宝的眼睛亮起来

    本书介绍了儿童时期眼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早期发现儿童眼部异常的方法、对儿童常见眼病的家庭护理和配合要点,以及眼保健的知识。
  • 25岁开始宝贝我的脸

    25岁开始宝贝我的脸

    本书介绍了如何学会脸部保养的成功秘诀,做好皱纹产生的防范工作,解决肌肤存在的各种问题。
  • 临床营养师指南

    临床营养师指南

    《临床营养师指南》由著名营养学专家李清亚主编。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共8章,介绍了饮食营养与健康、能量与营养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患者常用饮食、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常用辨证方法、中医基本治则、中医营养学与药膳等营养与中医基础知识。下篇为各论,共40章,分别讲解了40种常见病的饮食治疗原则、食谱举例、中医辨证施治、食疗药膳方举例。对危重疾病以及对饮食要求严格的疾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饮食方法。《临床营养师指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注重临床实用性,是营养学专业工作者理想的案头常备书,也是营养学爱好者难得的良师益友。
  •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方法篇”,是我所体悟的身为一名中医应具备的接诊技艺、思维方法和组方遣药等内容;中篇“经验篇”,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急、重、难症及常见病症81种,是我医疗实践的精华和升炼;下篇“感悟篇”,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诸如,对中医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慢性疾病络病说、消化系统疾病升降说、脉管系统疾病活血说、神经系统疾病气络说等。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风湿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风湿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住隔壁,乖乖束手就擒

    校草大人住隔壁,乖乖束手就擒

    入住校草家,错把校草当小贼,从此她在追草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校草大人求摸摸哒~”,“丑拒”,“校草大人求抱抱~”,“丑拒”,在他说了无数次丑拒后,他的心已然给她,可是,她却不再稀罕,“丑拒,滚远点”,他将她扑倒,她气结,“啊喂,我是让你滚远点,不是让你抱着我滚……唔”【男女主身心健康,搞笑宠文1V1】
  • 大玄都

    大玄都

    一场爆炸,世界大变。一代杀手,回到十年前,世界上的人没变,物没变,什么都没变,但却多了一种东西,斗气!学校教的是斗气,考试考的是斗气理论,斗技原理,学位证变成了斗气境界!这就是大玄都!有了斗气,我要将前世所有的事情都连本带利的要回来!
  • 武尊再临

    武尊再临

    龙腾大陆,武者遍地。小镇少年蓝天走出家族,便即奇遇不断,更得无数佳人相伴!当他经历过种种磨难之后,终成一位万人敬仰的传奇人物。看他叱咤风云,仿若武尊再临!【如果你喜欢本书,或者对写手和文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加书友交流群,群号码:152798425】
  • 风中女孩

    风中女孩

    蔷薇是谁?一个女子。“稿子可上交了,这期全名杂志是离不开你的。”,维奇斯在传达总主编的话。总主编是位老教授。这期全名杂志推出五周年庆刊,蔷薇正是全名杂志打造青春文学小说的一颗星。本书扣扣群298152617。
  • 小柒不做包身工

    小柒不做包身工

    点心铺前,刚刚吃过两碗面的夏小柒,流着哈喇子,眼巴巴地看着那小店里的精致小点,某人冷冷一笑,“小二,每种打包十盒送林宅!”“公子你真好!”夏小柒欢呼雀跃。“费用,从你这个月工钱里扣!”“—”,“公子,听说红楼上的男子特别美,我们去转转好不好!”某人黑面“诱骗主子断袖,怂恿主子逛青楼!扣下月工钱!”“—”“夏小柒,你昨夜去哪鬼混了?”某人青筋暴起,暴怒异常“我,跟瑾儿出门吃宵夜了!”夏小柒睡眼惺忪,一脸无辜地看着他“不守妇道,夜半偷食,扣……!”夏小柒沮丧地敲着算盘,看着越加壮观的欠账单,眼里无限悲伤“哎,我欠了你那么多钱,这辈子都还不清了!”某人皎洁一笑“怎么可能让你还清,你可欠我一辈子呢!”
  •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成功?因为他们在缺少回报的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灵活应用《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中的知识将使你避免这一问题。“80:20法则”将教导你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优势,轻松获得成功与快乐!勤奋的鸟儿有虫吃?那可不一定!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发现,成功永远属于20%的幸运儿,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罗法则”,也称“80:20法则”。如何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收入?如何从20%重要客户身上获得效益,《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收指导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
  • 少年的欢喜是你

    少年的欢喜是你

    简介:你是年少的欢喜。如果可以,我会一直写下去。
  • 龙族战神

    龙族战神

    “深沉的夜空透露着似有似无的光,像平静的深海不起半点波澜。”“银白色的月色眷恋星星的陪伴,清冷的没有一丝温存。”“浮动的风带着月光的忧伤扑进夜空的怀抱,在这寂静中沉沦。”在华盛顿塔顶上,站着一个身着白色西装的平头男子,他戴着一副眼镜,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望着脚下灯火辉煌的城市,脸色特别凝重。“下雨天代表神的洗礼,她把天地万物都刷洗了一遍,她把新的世界呈现给世人……”他从兜里掏出了一支遥控器,按下了红色的按钮,只听见一连串的爆炸声。他将手里的遥控器抛向天空,扶了扶鼻梁上的黑色眼镜框,便从数百米高的塔顶上一跃而下,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欢迎回来,蛮族人。”
  • 重生之废材的逆袭

    重生之废材的逆袭

    家族被灭,重生到一个同名不同姓的废材身上。于是,空间拿上手!异能找上门!帅哥抱回家!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进口袋!应有尽有!
  • 皇者保镖

    皇者保镖

    乔飞皇者归来,一次意外成了冷艳美女总裁的保镖,有温柔的女上司,麻辣的女警。。。。。。。。。。乔飞回到都市只想平凡人生,没想到麻烦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