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的时候,另一个女孩子告诉她班里有两个男孩子喜欢她,初中如果分到同一个班那么其中一个将会向她表白。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和那个男孩同班,因为她也喜欢他了。
暑假,爸爸回来了,他要把所有孩子带到自己身边,这两个孩子的成长,他们已经错过了太多。就要见到妈妈了,一路上她好兴奋,当然见到那个多年未见的妹妹时她也好兴奋。当他们父女三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母亲身边时,她好开心,那里有三个小不点站在门口叫姐姐。母亲手里抱着一个男孩,终于他们生到儿子了,终于……还有多少终于她想不到了。
父亲经过上缴和学费一样多的借读费把她送进了当地的一所中学,开学的时候母亲给她加了个男孩子的短发,可是这却帮不了什么忙。在这个离家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的学校里,她像异物一般不自在,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陌生的建筑,连走路她都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第一天她摔跤把盒饭摔掉了。除了语文老师,所有老师讲课都用方言,所以她的成绩很差,而英语,她从小学就开始憧憬的英语却也很让她头痛,因为其他学生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了,而且他们小学还读六年,而她加上学前班才六年。每天她都得留堂,要么背单词,要么罚做数学题,每天她都很晚回家,她不敢跟父母说留堂的事,回到家她还要帮忙拖地洗衣服,作业要写到十二点,早上五点半就起床背单词。经过努力她的成绩慢慢提上去了,而在中考又考得出乎意料,竟然考上了县城的一所高中,可是另外几个孩子也开始上学上幼儿园了,于是她只能选择去镇上的免学费高中读。那时她已经成了全家人的骄傲,特别是父母,到处炫耀自己女儿有多聪明。高一的时候母亲出了事故,造成了残疾,她精神恍惚无心向学,高二的时候父亲出了交通事故,全家的顶梁柱倒下了,母亲怀着四五个月的身孕,六个不能自立的弟弟妹妹,她开始自闭,提出辍学,家里不同意,她痛苦万分。高三的时候因为户口问题不能参加高考,她惊慌失措,后来距离高考一百二十天父亲给她买了车票回老家的一所高中插班,可是所有的教材都不一样,从来没住过校的她又在一个连空气都陌生的地方惊慌失措。带着水土不服的感冒发烧咳嗽,她参加完了高考410,与二本线差十多分,她狠狠地哭了一顿之后便开始准备补习。她的运气很好,找到了一个补习不收钱的学校,经过了一年的补习她以差分数线三分的成绩补录进了一所二本院校,终于踏进了大学门。
靠着助学贷款,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她成功毕业了。
经过几轮面试考核她当了江城中学的英语代课老师。
随着年纪的增长,不停地有人问我:“蓝花楹,你怎么不找个男朋友?年纪也差不多啦!”对于这个问题,关系好的我会跟他们说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关系一般的就说找不到,一般他们会说那是因为我眼光高,我会一本正经地说其实不要有房有车养得起我就好……我为什么不谈恋爱?我也曾经一再地问自己。扪心自问好几次之后终于明白,其实是因为自卑。是的,我很自卑。家庭自卑,从初中开始就有人问我你几姐妹,那时候我说是六,然后全世界都在诧异,老师们会说“你爸妈好厉害”平缓的语气掩饰不住震惊和难以置信,同学则会说“你老妈真是跟母猪一样,那么能生”。那一句“跟母猪一样,那么能生”让我从那以后都不再详细说出自家兄弟姐妹的数量,只跟他们说有弟弟有妹妹,他们误以为只有三姐妹也不做解释。我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人会认为一个家庭有八个孩子是正常的,他们会把八个孩子的家庭当成异类,因为孩子多意味着贫穷,意味愚昧无知,意味着低人一等。曾经,我一度责怪父亲母亲,责怪他们愚昧无知,可是后来发现他们也是受害者,是一些封建传统文化的受害者。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以女人的身份同情自己的母亲,而这份同情又使得自己陷入无边无际的自我挣扎的苦痛中。父母亲老了孩子长大了,可是却仍然没有一个省心的,那些身体已经长大心灵却还未成熟的弟弟妹妹让母亲落下的眼泪比小时候多得多。身处异乡且家境贫寒的母亲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诉说的朋友,所以她的烦恼心绪只能跟长女说,虽然明知大部分问题长女也无能为力但是她没有任何选择,毕竟有些事情说出来是可以缓解内心的痛苦的。
从小到大,一直分享着母亲的内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现每次母亲在电话那头诉说着痛苦时自己的内心却也是很痛苦的,甚至痛苦得比母亲还要久,因为母亲只是痛苦孩子不听话命运悲惨而已,而自己却不仅仅有同情,和无奈,还有自责和无能为力,此外偶尔还会有对自己命运的心痛。从离开家独自回老家参加高考那时起,我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抱怨自己遇到的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宁愿在漂流瓶上和陌生人说。没有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因为顾忌着高考所以每次打电话都是关心的话语“天冷添衣”“吃饱穿暖”“生活费不够跟家里说”……可是上了大学之后,电话里就开始掺杂着“刚跟你爸干了一架,全身几处瘀伤”“你二妹离家出走”“你弟偷家里钱”“你爷爷……”“你奶奶……”“你舅舅……”……接母亲的电话劝过,哭过,竭斯底里过;撞过墙,买过醉,厌过食,甚至还爬上过七楼楼顶准备一跃而下。渐渐从每个月定时打电话回家变成不打电话回家再变成接电话的时候要深吸一口气最后变得不怎么接电话了。母亲也是有所察觉的,但是不知道她无法理解女儿的痛苦还是明知道这样但是克制不住这样做。尽管现在我在接电话的时候语言已经冰凉的没有半丝温暖,她还是几乎每个月至少来一次电话,而我却恐惧来电显示中的那个“麻麻”。
我可以在别人面前装得像一个母亲宠溺坏了的孩子一样说自己菜做的不好吃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是母亲做饭,讨厌洗衣服是因为自己很少洗衣服等等。可是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忍不住不知道泪湿多少个枕头。家穷人丑,没脸蛋没身材,肤浅不贤惠,脾气暴躁,素养不高,能力不强,品味低下……这样一切的一切让我哪来勇气去喜欢别人去爱别人去争取别人的喜欢和爱呢?!能接受我这些的都是比我更差劲的,比我哪怕好一点的也不会接受我,所以我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就开始用微弱的理智抑制着自己,不断告诉自己:自己不愿将就别人也不会愿意将就,这辈子注定与爱情无关,能够苟延残喘地活完这几十载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