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4500000010

第10章 “委鬼当朝立”并非偶然——苹果是从内部烂掉的(3)

“郑贵妃之所以能够得到富贵,关键在于她的自命不凡、高深的心计。她可真是我们下层人谋求富贵应该效仿的榜样啊!”魏忠贤和朝野臣民在这样的环境中熏染,这样的风气难免不相互效仿浸洇。

明朝社会风气的败坏,难道不是由于皇帝和官吏们的荒淫享乐、争权夺利,势利小人的献媚造成的吗?

不同的价值观,会造成人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小人们要投机,难免不陷害那些瞧不起他们的所谓忠君爱国、诚实务实的朝臣和平民百姓,许多朝野冤案就是这样造成的。

4、国本之争

在明朝历史上,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可说是最难产的皇太子,最难受的皇太子,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这一切都因为他的母亲王氏是一名身份低微的宫女。

万历九年十二月初三,用过早饭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1563~1620年)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太后就到慈庆宫陈太后处去了。李太后的一名贴身宫女并没有跟着同去,她把慈宁宫内外收拾妥当之后,便开始继续做她的刺绣——她绣的是鸳鸯戏水。

“皇上驾到!——”这时,年轻的朱翊钧突然身着便服出现在李太后宫中。这名宫女一见皇帝突然驾到,慌忙低头伏地接驾。“尔等平身!”朱翊钧叫她们起身后,她羞怯地站立在一旁。

朱翊钧本来是前来向母亲问安的,却突然被这名宫女给吸引住了,只见这个宫女天生丽质、风姿绰约,亭亭玉立。色迷迷的朱翊钧一时间直看得心荡神迷。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奴婢姓王,尚无学名,河北宣化人氏。”

“传朕旨意,朕要在慈宁宫暂歇,等母亲李太后回宫问安!”“是!”

“尔等暂且退至门外,把守宫门,闲杂人等不得进入!”朱翊钧进得宫来,吩咐陪同太监。

“是。”常随太监连忙互相递了眼色,退下。

“你去为朕打些水来,朕要净手。”朱翊钧色迷迷地吩咐这名宫女。

“遵旨。”这名宫女小心出去打水。

稍时,她端着一铜盆水飘然而至,当她碰上朱翊钧目光中的柔情时,脸上突然飞起一片红云。

朱翊钧笑眯眯地看着她那一双纤手,恰如三月嫩笋,刚被清凉的井水冲过。顺手向上看去,只见她酥胸双峰挺起,颤巍巍甚是诱人。再向上看,只见她朱唇微张,香气诱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吸引力,朱翊钧竟鬼使神差地站起身来。他哪里还把持得住,急切间上前一手抱后颈,一手抱膝弯儿,一把将她抱起,径直冲进了宫女所住的偏房。这名宫女自知自己全副身心都属于皇家,巴结还来不及呢,哪里敢反抗,只得任由朱翊钧摆布。

那朱翊钧正值青春年少,情窦初开,见了这王氏颇有几分姿色,又温柔可人,便宽衣解带,行起云雨来。

工夫不大,朱翊钧气喘吁吁、面色潮红地从宫女所居偏房内慌忙出来,文书房太监早候在门外,马上跪地领旨:“不知赏赐给她些什么?”

朱翊钧直羞得面红耳赤,随口答道:“头面一副。”原来宫内规矩:皇帝偶然与嫔妃之外的宫女发生性关系,都由文书房太监在《内起居注》上记明,上书“某月某日某时帝幸某宫女,并赏赐某物。”以备日后查对。

“领旨。”这名太监退下后掩口发笑。原来帝王家像常人一样也具有七情六欲。

当着这些内侍和宫女们的面,朱翊钧感到非常窘迫,害怕母亲追问起来,面上不好看。就小声吩咐道:“尔等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随朕回宫!”他也不再等李太后回宫,急忙起驾回到了乾清宫。

谁能料到,这番云雨之后,这王氏居然暗结珠胎,有了身孕。这名王氏宫女,非是旁人,就是后来明光宗朱常洛追封的孝靖皇后,是朱常洛的生身母亲,这次云雨后怀的正是朱翊钧和王氏的长子朱常洛。王氏被朱翊钧封为恭妃。恭妃王氏的父亲叫王得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恭妃八岁那年,父母都染病而死。她没有兄弟姐妹,便跟本村的奶妈子来到京师,经人说合在一个大户人家当丫环,她人长得秀气,手脚也勤快,很受主人喜欢。十岁那年,朝廷在京师一带选秀女。主人将她送入宫中。后来便分配在李太后的慈宁宫当了一名宫女,很得李太后的欢心。到了万历九年,她已是二十二岁的大姑娘了。李太后看她大了,早想替她找个人家,让她出宫。可是,因她非常受待见,有她在身边也习惯了,又有点舍不得。春来秋去,这事也就耽搁下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她的命运因朱翊钧的这次临幸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几个月后,她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你实话告诉我,你为何恶心、呕吐?”“奴婢身体不适。”

“大胆,难道你还想欺瞒老身不成?我也是个女人,这些事情难道还能瞒得过我的眼睛?如果实话实说,我兴许能饶恕于你,放你出宫。如果再想隐瞒,哄骗于我,老身可要生气喽!”

“那日……”

“哪一日?”

“那一日——您到陈太后宫中的那一日,奴婢正在宫中,陛下突然来到慈宁宫问安。他见您不在宫中,就临幸了我。”

“哈哈哈……”

“想不到你出身微贱,却福分不浅哪。老身正为你的前程发愁,如今,被皇儿看上,你也算有了着落。”李太后乐得喜笑颜开,接着说:“这是宫中大喜之事。皇上大婚已经四年,正宫王皇后和诸位嫔妃一直都没有身孕,而今皇上喜得元子,实为社稷之福。从今以后你不要在我面前服侍了,自去西偏殿安排住下,吃穿服侍我自会安排人照顾。且不可劳累过度。”

“谢太后隆恩!”那王氏刚才心还吊在嗓子眼儿,现在看到李太后不但不发怒,反而喜笑颜开,紧张了几个月的心情这才放松下来。

“但不知皇上以后会给我什么样的名分呢?”

转眼到了来年春四月。一天晚上,李太后、陈太后在慈宁宫设宴,朱翊钧陪两位母后饮酒。席间,李太后对陈太后说:“今日良辰美景,皇儿陪伴在侧,饮酒赏花,真个是天伦之乐。可惜,我今年六十有六,尚未见孙儿,却是美中不足。”

陈太后故意说到:“是啊,我儿何时给我们生个孙子呢?也莫让我们盼穿双眼。”

朱翊钧直羞得面色飞红,无言以对,低下头去,惹得两宫太后哈哈大笑。

李太后饮完杯中酒,对朱翊钧说:“皇儿啊,我的宫人让你收了一个,你可要还我—个啊。’

朱翊钧听母亲这样说话,红着脸问:“母后,此事从何说起?”

李太后笑了:“吾儿何必瞒我,这里有《内起居注》在。你自己看吧!”

朱翊钧看罢,面红耳赤,急忙退席而拜:“儿一时行为不检,望母后恕罪!”

“哈哈,快起来。吾儿何罪之有!告诉你吧,那王氏宫人已经快生产了,真是大喜哟,我想孙子都把头发想白了。若生男孩,我大明二百年基业后继有人喽!”

朱翊钧那日搂着王氏一时冲动。过后,逐渐就将此事抛在脑后。今日母后提起此事,并说王氏已经有孕,将要生产,着实吓了朱翊钧一大跳。

李太后正色说道:“王氏既然为我江山诞育子女,就应妥为册封,母以子贵嘛!皇儿你意下如何?”

“传旨让礼部择吉日行册妃之礼!”朱翊钧说。

这样,有孕在身的王氏因着慈圣皇太后的支持,受封为恭妃,由慈宁官正式移居景阳官。

恭妃自那日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朱翊钧,她在景阳宫中日思夜想,那短暂的云雨犹如梦境一般。每天傍晚,她遥望乾清宫金碧辉煌的穹盖,心里想:说不定皇上今晚会来!然而直等到夜阑人静,等来的又是失望!失落!

事实上,不只是王恭妃,朱翊钧大婚时娶下的正宫王皇后,和王恭妃同时册封的刘妃也很难见到朱翊钧的影子。

朱翊钧大婚前,李太后从入选的民女中看中了面色姣好,举止端庄的王皇后。可是王皇后张口动辄礼法,闭口动辄斯文,使得生性风流好色的朱翊钧很不喜欢她,虽然勉强过了新婚之关,从此后足不入中宫,每日与太监嬉戏,有时喝得大醉。

从大婚之日起,朱翊钧便一心要找一个像杨贵妃一样的红颜知己。朱翊钧寻遍后宫嫔妃,竟没有一个值得让他用情的,无论哪一个嫔妃,无非是巴望着被自己临幸,步步高升,光耀门庭,功利心太强,而缺乏才思,特别缺乏善解人意的心智,朱翊钧每临幸过一个女人一次、两次,便放在一边,不再问津。作为对她们功利名的一种惩罚。

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他再次下诏选妃,非美女不得中选。皇上一声令下,可忙坏了地方官,折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选来了十几名女子,都是姿色不错的,朱翊钧见了很高兴,立刻将这十几个女子封为才人,并一一临幸了这些女子。

在这十几名才人中,有一个美人令朱翊钧十分垂青,那就是娇美妖娆的郑氏。她特别善解人意,每当朱翊钧到她的宫中过夜,她总是变着花样侍奉。她容貌艳丽出众,并且机智聪敏,爱读书,有谋略,更善于逢迎。由于出身富贵,从小耳濡目染,看过不少性学书籍,加上自己精心大胆的创新,郑贵妃精通各种性技巧。结果不出半个月,朱翊钧便很少再到其他宫中去了,已是一心宠爱郑氏了。

郑贵妃(1565~1630年)是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她的父亲叫郑承宪,后来官至都督同知。都督同知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的官员。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是正一品;都督同知,是从一品。所以,她的出身相当显贵。

郑氏在万历初年入宫,先册封为淑嫔,随着日益受宠后晋封贵妃。她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超晋加封为贵妃,地位甚至跃居已生有皇长子朱常洛的王恭妃之上。由于郑贵妃对朱翊钧十分关心,鼓励他清算张居正亲政,被朱翊钧视为相见恨晚的知音。于是,无论于情于理,朱翊钧对郑贵妃的宠爱和倚重便都是无以复加了。郑贵妃宫中时时传出阵阵欢笑,而王恭妃和王皇后、刘妃一样,经常是向隅而泣。

渐渐地,恭妃由失望而绝望了,她不再等待朱翊钧的到来,她把整个身心和希望都放在腹内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身上。

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王恭妃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但是,朱翊钧一直把他和恭妃王氏最初苟合的性关系当成一件最羞耻的事情,所以恭妃王氏备受冷落。

为了防止将来被郑贵妃抓住把柄,恭妃王氏对朱常洛约束得非常严格。从出生到十多岁,朱常洛一直随母亲一同起居。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郑贵妃却诬陷朱常洛与宫女有染,恭妃王氏恸哭说:“十三年与我儿一同起居,正是为了防止有这样的诬陷,果有今日。”因此,朱常洛在未立太子之前,始终循规蹈矩。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最受朱翊钧宠爱的淑嫔郑氏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朱翊钧贪恋郑贵妃的美色,在与郑贵妃兴奋做爱之际,满口答应册立朱常洵为太子。郑贵妃曾为明神宗朱翊钧生下二子二女。他们分别是皇次女、静乐公主朱轩妫,皇三子、福王朱常洵,皇四子、沅王朱常治,皇七女、寿阳公主朱轩媁。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封号,在名分上高出皇长子母亲恭妃两级。这样郑贵妃在宫中地位更加稳固,其野心和私欲也就逐渐膨胀起来。在封建宫廷中,一个女子的最高愿望无非是争得皇帝的宠幸,当上皇后,从而光宗耀祖,显达门庭。郑贵妃为了把自己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自己做皇后,就得先清除皇长子朱常洛这个最大的障碍。以首辅大学士申时行为首的君臣们觉得皇长子朱常洛的位置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请求立即册立东宫太子,但是朱翊钧以朱常洛年纪幼小拒绝了。

接着,朱翊钧将淑嫔郑氏的地位提高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王皇后。子以母贵,这样,皇三子朱常洵的地位反而要高于皇长子朱常洛。

于是,大臣们都觉得朱常洛的位置受到了威胁,纷纷上疏要求:一、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制度,应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二、王恭妃应和郑贵妃同时晋封。但是,群臣的这两个要求被朱翊钧一一驳回。朱翊钧听信郑贵妃的谗言,借口皇后还年轻,说不定哪一天能生下一个嫡传的皇子,以此来对付那些拥戴册立皇长子朱常洛的群臣。

皇长子朱常洛的母亲恭妃王氏自从生下皇长子后,更受太后的疼爱。一天,朱翊钧去见太后。太后问:“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太子,你准备如何打发常洛?”

朱翊钧说:“他是宫人的儿子。”

太后非常生气地说:“你也是宫人的儿子。”因为慈圣太后本来也只是一名宫女,后来进了裕王府,才生下了朱翊钧。这一说,多少让朱翊钧有所感悟。

为了抵制皇长子朱常洛,郑贵妃又想出了一个“三王并封”的主意,就是在立储之前,先把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另一个皇子朱常浩三人都封王,只要三人同时封王,皇三子朱常洵就和皇长子朱常洛平起平坐了。郑贵妃让朱翊钧交与阁臣拟旨,大臣们仔细一研究,认为这又是郑贵妃布下的一个陷阱,是为册立皇三子朱常洵做的铺垫,这道谕旨当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之后,朝臣又坚持让长期教育被荒废的皇长子朱常洛出阁接受教育。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明神宗朱翊钧为皇长子朱常洛举行了预教典礼。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争议和冲突后,形势终于在向有利于朱常洛的方向发展。

在多数朝臣的一再要求下,明神宗不得不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十五日,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又同时册封次子朱常洵为福王。

然而,福王滞留京城,要求皇上赐他庄田四万顷,不然就不到封国去。

廷臣们越是连连上章,疏请福王离京,神宗越是想办法推迟。最后,郑贵妃又请神宗留福王在京,庆贺皇太后七十大寿,群臣议论更加激烈。

文武大臣一起伏于宫门,力请神宗改变主意。大学士叶向高也据理力争,神宗无奈,只得答应第二年春季让福王离京就国,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次年,朱常洛正式纳郭氏为皇太子妃,这在明朝历代的皇太子中,属于结婚相当晚的。一般明代皇太子多半在16岁左右结婚。可见朱翊钧对他的冷淡。婚后的皇太子朱常洛移居慈庆宫,从此与母亲王氏隔离,难以往来,加上受朱翊钧的冷落,过得非常不开心。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景阳宫内几近失明的王氏病危。朱常洛前往探视母亲,备感门庭冷落。王氏听到儿子朱常洛的声音,用手抚摸着儿子,不禁凄然而泣,说:“你已经长大成人,我死了还有什么遗憾!”朱常洛左右都泪如下雨。母亲王氏死时,朱常洛已有五子。然而,获得太子名分、生下了众皇孙后,朱常洛的日子依然是危在旦夕。

5、梃击案

“如今老实巴交的朱常洛已经被正式册立为太子,这意味着自己和儿子朱常洵在这轮竞争中输了,输得结结实实,输给了朱常洛,输给了群臣!以后,我们母子将如何立于朝廷?看来,我必须想办法除掉朱常洛,才能让自己的儿子福王重新获得当太子的机会。到那时,就算是群臣不满,万岁也无可奈何,哈哈哈……”耿耿于怀的郑贵妃做梦都想着除掉朱常洛。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夏天,这个狠毒的女人觉得实现她阴谋的良机终于到了。

从内廷来说,朱翊钧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已经于上一年去世,朱常洛失去了保护人。从外廷来说,首辅沈一贯和次辅沈鲤斗得两败俱伤。更重要的是,受郑贵妃唆使,朱翊钧提拔了投靠她的大学士方从哲担任首辅。

此时,郑贵妃要实现除掉太子朱常洛的阴谋,是既无内忧,又有外援。

同类推荐
  • 褒曼

    褒曼

    英格丽·褒曼,这位被众多影迷深深热爱着的,四十年代好莱坞的“第一夫人“1915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高中毕业考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邀请她到好莱坞拍了同名电影的美国版,引起轰动。于是塞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民国那些腕儿

    民国那些腕儿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大小军阀集团合纵连横,在民国版图上掀起狼烟阵阵。《民国那些腕儿》以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史料回溯了民国军阀的往事,使人们看到往事并不如烟。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内容进行了深度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走进这些民国风云人物的世界,您将会看到一幅纷繁复杂的民国图景。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心理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热门推荐
  • 盛夏绽放的青春

    盛夏绽放的青春

    当美好的一切随风而去的时候,才发现成长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散落在四处的青春,还剩下了多少?记忆侵蚀了岁月,岁月埋葬了记忆.在某个盛夏,是否还会有人记得一个叫盛夏的女孩出现过.悲伤也好,回忆也罢。在那年盛夏绽放。他对她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盛世青春,繁华了一世寂寞。青春的这条河,就这样流淌,流淌……
  • 西藏邂逅

    西藏邂逅

    西藏。蓝天,白云,阳光,月亮,雪山。触及心灵。在旅途中,发现自己。爱情,不期而遇。-----------大四那年,寒假,吴月独自踏上了去西藏的旅行。她去西藏,本是为了报答小时候的救命之恩,要去拉萨转经而已。她完成了大昭寺转经的心愿,还看到了冬日的纳木错,本以为已是不虚此行。谁知,机缘巧合下,她遇到一个人。那人竟然在一夜之间,带她来到了阿里地区,来到了茫茫雪山的深处……
  • 禁忌:血魔法

    禁忌:血魔法

    这世界原本是只有一片荒芜的,但由于一次血魔法的出生、学习、最终爆炸成为一片新世界,拥有了,灵魔法、火魔法、新魔法、和血魔法...
  • 异界超能大少

    异界超能大少

    寒哥,是个不一样的穿越者。我很衰,我是孤儿。我很拽,我有异能。这片天地,我迟早用手中利器将其颠覆。
  • 难缠相公

    难缠相公

    身为幺女的古离花,叛逆古怪,从小习惯了女扮男装的她有着自己的世界观,自从遇上姐姐的未婚夫的那刻起,命运就一直跟随着她。挣扎,痛苦,逃避——她只是想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标准,阿爹也说,她的标准也是家人的标准,那她要如何选择。
  • 九转龙泉

    九转龙泉

    花石台上凭风立殇情谷底叶飘零绝羽万疆吟佛号九转龙泉尘世遭
  • 豪门盛爱:秘妻心尖宠

    豪门盛爱:秘妻心尖宠

    一个亚洲首富总裁和一个名门的“千金小姐”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为55亿15年的契约。他们新婚的第一天晚上,他蒙上了她的眼睛,一宿过后,他影子全无。这样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的过,见她时他带着面具,行事之时他蒙住她的眼睛。或者说命中注定要她看到他的真容,她睡醒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俊美的男人,她想也没想就一脚直接把他踢到了床下。他从地上起来直接爬到床上,压着她,在她耳边说道:“我看你都有力气踢我,我想我们还能重温一下旧梦。”
  • 猜凶3

    猜凶3

    人一旦被爱情、贪婪与复仇掌握了命运,所有的出口都是一个地狱通向另一个地狱。腹黑侦探、诡秘凶手,正邪之间的巅峰较量!摄像机下的鬼影幢幢,惊魂不定的人们走向最恐怖的梦魇,谁,是下一个刀下鬼?
  • 董氏针灸注疏

    董氏针灸注疏

    本书初稿以1968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油印讲义为底本,为董氏针灸作注疏,深入剖析穴位命名、渊源及董氏针灸针道,穴道之后附上个人经验及诸位前辈用穴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今董氏针灸之镇山之宝重刻于大陆,使大陆爱好董氏针灸者受惠,并认识真正的董氏针灸,也是对董氏针灸在大陆的回归和传播做一点实事。1968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油印讲义原版,是本书的最大亮点。
  • 浑象地动仪

    浑象地动仪

    预言陕西大地震的地动仪淹没在茫茫历史之中,南阳张衡的墓穴竟是空壳挽尊之所,数千年后,当两片神秘的秘图突现重合,解开了一段缠绕千年的谜团,随之而来又会发什么些什么呢,无人知晓;且听我慢慢道来。。ps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