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6800000049

第49章 钱钟书曾在作品中影射沈从文

钱钟书与沈从文,是现当代文学界的两座高峰。钱钟书有“文化昆仑”之美誉,沈从文有“星斗其文,赤字其人”之定评。知识界有过这样的一种说法:二十世纪最值得看的两部文学作品是“二城”,即钱钟书的《围城》和沈从文的《边城》。两者艺术性都很高,《边城》侧重忧郁,哀伤和唯美;《围城》以黑色幽默揭露社会百态,讽刺入木三分。

鲜为人知的是,钱钟书曾在自己的两部作品中影射过沈从文。其一是中篇小说《猫》:

“举动斯文的曹世昌,讲话细声细气,柔软悦耳,隔壁听来,颇足使人误会心醉。但是当了面听一个男人那样软绵绵地讲话,好多人不耐烦,恨不得把他象无线电收音机似的拨一下,放大他的声音。这位温文的书生爱在作品里给读者以野蛮的印象,仿佛自己兼有原人的真率和超人的凶猛。他过去的生活笼罩着神秘气氛。假使他说的是老实话,那末他什么事都干过。他在本乡落草做过土匪,后来又吃粮当兵,到上海做流氓小兄弟,也曾登台唱戏,在大饭店里充侍者,还有其他富于浪漫性的流浪经验,讲来都能使只在家庭和学校里生活的青年摇头伸大拇指说:‘真想不到!’‘真没的说!’他写自己干这些营生好象比真去干它们有利,所以不再改行了。论理有那么多奇趣横生的回忆,他该写本自传,一股脑收进去。可是他只东鳞西爪,写了些带自传性的小说;也许因为真写起自传来,三十多岁的生命里,安插不下他形形色色的经历,也许因为自传写成之后,一了百了,不便随时对往事作新补充。他现在名满文坛,可是还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老觉得那些‘正途出身’的人瞧不起自己,随时随地提防人家损伤自己的尊严。蜜里调油的声音掩盖着剑拔弩张的态度……”

这个小说,秉承了钱钟书的一贯风格,嬉笑怒骂,颇能解颐。小说里的曹世昌,影射的就是沈从文,很多熟悉沈从文的人,看了此小说,都认为写绝了。这个小说刻画的人物,除了以曹世昌来影射沈从文外,还有诸多影射,比如喜欢一群男人围绕自己转而且十分虚荣的女主人公爱默,影射的就是林徽因。男主人公李建侯影射梁思成,陆伯麟影射周作人,袁友春影射林语堂,赵玉山影射赵元任,傅聚卿影射朱光潜,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文化界人物。

其二是钱钟书的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在这篇以幽默见长的散文中,魔鬼对钱钟书说了许多十分精辟的话,其中有这么一段:“但丁赞我善于思辩,歌德说我见多识广,你到了我的地位,又该骄傲了!我却不然,愈变愈谦逊,时常自谦说:‘我不过是个地下鬼!’就是你们自谦为‘乡下人’的意思,我还恐怕空口说话不足以表示我的谦卑的精神,我把我的身体来作为象征。财主有布袋似的大肚子,表示囊中充实;思想家垂头弯背,形状像标点里的问号,表示对一切发生疑问;所以――说时,他伸给我看他的右脚,所穿皮鞋的跟似乎特别高――我的腿是不大方便的,这象征着我的谦虚,表示我‘蹩脚’。我于是发明了缠小脚和高跟鞋,因为我的残疾有时也需要掩饰,尤其碰到我变为女人的时候。”

魔鬼在这里说的“‘我不过是个地下鬼!’就是你们自谦为‘乡下人’的意思”,影射的就是沈从文。喜爱文学的人都知道,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许,如他在《习题》一文写道:我实在是个乡下人。才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

再如,沈从文早年追求张兆和时,也以“乡下人”自居。他曾给张兆和的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父亲大人首肯后,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张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张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最后邮局按允和拟好的电文发给沈从文。

“乡下人”沈从文的一生确实充满传奇色彩,有三次变化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第一次变化是以一个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人而成为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第二次变化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他突然在文坛上销声匿迹,转而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做出不凡的业绩;第三次变化是在晚年他才终于像“出土文物”一样被人发现,早年的作品得以大量出版,并陡然成为研究界的一个热点。沈从文这样传奇般的经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钱钟书在文章中影射沈从文,是生性幽默的钱钟书写作中惯用的一种调侃而已,绝非别有用心的讽刺。其实二人的私交很不错。钱钟书惜时如金,沈从文最理解钱先生,他们在一个小区住了二十年,竟然只互相串门一两次。春天的时候,湘西送来了新茶和春笋,沈从文拿几包放在钱先生家的门前台阶上,回来打电话告诉他们开门自己拿。有一次大年初一早上,一位领导人和沈从文一起去看望钱钟书,领导前脚刚一踏进门,钱钟书站起来走到门口对周总理说:回去吧,我很忙。然后就回到里屋埋头做研究去了。这位领导和沈从文只好闷闷不乐往回走,为了让领导高兴起来,沈从文对他说:钱钟书长得像一个农民,开玩笑也是农民式的。

钱钟书与沈从文之间,还有过一个好玩的段子:有一天晚上,钱钟书和沈从文在田间行走,远处传来狗叫声。沈从文说他怕狗,钱中书对沈从文说:狗有什么好害怕的,它又不是青蛙。原来钱钟书怕青蛙,呵呵。

同类推荐
  • 老秦人穿越到三国

    老秦人穿越到三国

    一个在现世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一次意外的事故后穿越到了三国,战吕布、擒刘协、睡貂蝉、收二乔、成王霸之业,复我大秦!
  • 零之轨迹

    零之轨迹

    宿命与宿命的碰撞,英雄与英雄的交锋,泪水与泪水的交替。且一同来看在乱世中的少年英雄们的成长与消逝,来看那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间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 大明酷吏

    大明酷吏

    张华天,他穿越之后不想做什么名相,不想做名将,他只是想要做一个遗臭万年的酷吏!钱谦益:“张华天勾结阉党,屠戮东林,与民争利,到处抄家,搜刮民脂民膏!他让无数东林官员人人自危,大家好不容易弄些钱容易吗?”侯方域:“张华天,实乃一代酷吏。苛待文人,不尊先皇,重商轻农,甚至打压天下士子,真乃酷吏啊!“皇太极:“大明那帮饭桶,怎么连一个酷吏都灭不了?你们再不灭了这个酷吏,他就要打进沈阳了!”当张华天带着部队西征的时候,欧洲各国纷纷大喊:“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来了!”
  •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在英才辈出三国时代中,他不是天才,甚至他就是个穿越的茶几,上面摆满的各种各样的杯具。穿越后临死之际被17岁的孙尚香姐姐所救,却发现历史似乎已经改变。从此猪脚便开始了为她打工的漫漫奋斗史。看跟着香香混三国的极品打工仔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做主的未来!
  • 妲已再话封神

    妲已再话封神

    万年前,一银一红两狐,于菩提树下得道,然银狐醉心于修炼,而红狐贪恋于人世间的情欲,于是乎,情劫暗生。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备注:请先看女主角,这故事是以女主角为主线发展的!此书女主角由一模特写成,此后会更新COS照,男主角由本人写成,也会更新COS照!】
热门推荐
  • 尖塔世界之血色杀戮

    尖塔世界之血色杀戮

    给一些不甘死亡的灵魂一次重生的机会重生在一个充满杀戮意志的世界唯一活下去的办法就是结盟就是杀戮唯有如此
  • 雾海

    雾海

    自古人们就传说:这天地,上有三十三重天,乃世间最高统治;中有无数劳苦百姓,喜怒哀乐且邪正坏好;下有幽冥鬼府、掌握生死轮回,十八层地狱。但还有一方,人们却鲜少知晓,此地亦正亦邪,不受天庭管辖,不理阎王召唤,所寄生之生灵,能偷窥天地生死,世纪更替。而他,竟然踏足了此地...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 思路决定财路

    思路决定财路

    本书以丰富、生动的事例说明人们在求财创富的道路上,思路决定财路的道理。而正确的思路则来源于对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和准确预测,来源于对商机的高度敏感性与及时把握等。
  • 凤殒

    凤殒

    天意的温柔固然美丽,可她的柔弱却让自己心疼,还是如今的凤殒,自由狂妄不可一世的洒脱,更让他安心。
  • 无限万力之源

    无限万力之源

    千辛万苦的来到这个世界,我到底想做什么?只是为了她的一句话,激起了我的自尊心吗?我的力量,不仅是自己拥有的,这世间的所有力量都是我所拥有的,就让你看看吧,在这绝望的世界中:我,仍是主角......
  • 红梨

    红梨

    万物之地,人、魔、仙三界纷争不断,血然天际。生长于九灵泉边的一株梨花,透过水镜,看透三界疾苦,将所有的仇恨与权欲汲尽,将自身染成红瓣,藏于万界林,誓与三界隔绝,不再触及此痛。不料怨念和欲望在三界之中不断滋生,恐将再现浩劫……
  • 十羽

    十羽

    一羽长生;二羽不老;三羽永生;四羽不死;五羽不灭;六羽造化;七羽齐天;八羽化道;九羽轮回;十羽恒常。源初之物——十羽!破碎的安玛!坚强的卢苏!拼搏的奥菲!复苏的曼莎!天国的云天!血痕累累世界两分!绝望新生的黑色海洋!古罗列撒西路格!冥土血沙死界枯寂!幽玄陨坑神魔陨落!
  • 石介的忧伤

    石介的忧伤

    一梦醒来,发现自己变高变帅了,石介本来只是准备在周围刷刷脸钓一两妹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刷脸刷到全世界去。石介看了看周围的美女们,作死的捏了捏脸
  • 佛子魔心

    佛子魔心

    他,修行万年,终成正果,成为至高神尊,三界主宰,正义化身!但却为了她,痴心成魔,一夜白发。而她亦为救他,耗功千年,化身石桥,忍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只为彼此心心相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