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9500000062

第62章 贻笑千古的“蠢猪”式君主

【第三篇 掩卷一声叹】

毛泽东博览群书,喜欢在读书时眉批或横批,在点评中尤喜臧否历史人物。尽管他说自己“论人喜苛评”,但实事求是地讲,他对古人的评语用狠词的并不多。比较狠的评语有:刘表“虚有其表”;郭象无行;王建庸人,不懂政治;笑里藏刀李义府;李治朽物;等等。其笔下对古人最狠的评语是“蠢猪”,他把这个狠劲十足的词送给了2500多年前的那位愚不可及的宋襄公。

在其煌煌名著《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探讨战争中的主观指导与主动或者被动的关系时指出:“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认为,战争中的主动与被动是相互转换的,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因自身主观、客观因素的局限而产生薄弱环节,予敌以可乘之隙,导致失败。高明的战争指导者,不应恪守本本,从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宋襄公就是一个怀抱本本主义、死搬教条、一战而为天下笑的蠢猪式人物。

历史上把宋襄公和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后四位各有丰功伟绩,均称霸一时,而宋襄公不仅未曾称霸中原,并且还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杀得大败,且在此战中迂腐地实施所谓的“仁义”行为,徒留千古笑柄。审视历史,宋襄公实在不配位列“春秋五霸”。

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也很弱小。宋襄公曾侥幸地为齐孝公复位起过大作用,异常顺利地帮助超级大国齐国安定了局势。之后,他竟然异想天开地想仿效齐桓公会盟诸侯做各国的霸主。

于是,他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开始时,楚成王接信后轻蔑地直想笑,讥笑世上竟有宋襄公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说:“宋君好名无实,我们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进军中原,一争盟主之位。”楚成王觉得甚是,便将计就计,答应与会。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末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

虽然楚成王和齐孝公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到了秋天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

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

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正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气急败坏地大喊:“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

批判的武器显然不如武器的批判来得更简单。这时,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胸兵士。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幸亏宋国大臣早有防备,团结民众,坚守城池,使楚庄王灭宋地阴谋未能得逞。楚成王把宋襄公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直到过了几个月,在齐国和鲁国的求情调解下,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楚成王才把宋襄公放归回国。

霸主未当成,反做了一段别人的阶下囚。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公元前638年夏,怒气未消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

大敌当前,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以“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冲进了敌阵,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

宋襄公逃回商丘后,首都群众情绪高涨,举行示威、静坐等非暴力活动,以指责他不会打仗,丧师辱国。公子目夷进宫视疾,把干部群众的意思委婉的告诉了襄公。襄公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个君子在战场上,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老人,不把敌人逼进绝境。如今虽然惨败,但我们没有攻击过没做好战斗准备的敌军,这不正说明了我仁义的君子风度嘛。”公元前637年,受伤大半年的宋襄公死于伤口并发感染,结束了他可怜可笑的一生。

宋襄公所恪守的是当时盛行的兵法——《司马法》。这部中国兵法的经典著作在当时影响很大。其上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这里《司马法》强调,追击逃散的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追寻主动退却的敌人不能超过45公里,这是礼;不逼迫丧失作战能力的敌人并哀怜伤病人员,这是仁;等待敌人摆好作战阵势再发起进攻,这是信;争天下大义而不争一己小利,这是义;能够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勇;能够预见战争胜负,这是智。宋襄公所说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正是《司马法》中“仁”、“信”的内容。仁义道德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历来为兵法家重视,但实施这一思想境界必须以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弱小者在强敌面前空谈仁义道德只会落得失败下场。

宋襄公严守商周以来形成的“治兵以礼”的军事思想,沿袭了“君子不重伤”“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重偏战而贱诈战”的作战方式,他努力保持了君子的风范,墨守于既定的战争中的道德法则。因为在那个时候,军事并不强调“诈”而讲求“礼”。

以宋襄公“仁义论”惨败收场的泓水之战标志着商周以来“礼义之兵”的寿终正寝。

在泓水之战后不久,《孙子兵法》问世,孙子13篇雄视军事几千年,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将领乃至商贾们的必读之书。从此,战争已经不允许有任何温情,只要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争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兵不厌诈已经成为兵家奉行的原则,战争披上了只求目的不讲手段的殷红惨烈的外衣。

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大军事家曹操进一步否定了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在其《孙子注》中旗帜鲜明地提出“礼不可治兵”。通观《三国演义》,全书精彩之处在于各为其主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谋略,从头到尾都的争斗掩盖不住一个“诈”字!

毛泽东学生时代就开始关注宋襄公,他最有名的两篇作文中就有《宋襄公论》(经刘继兴考证,另一篇是《救国图存论》),老师批阅后写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他后来在《论持久战》中对宋襄公极其尖锐的批评,揭示了战争的实质。

同类推荐
  • 梁思成传

    梁思成传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伟大建筑巨人梁思成波澜起伏的生命历程。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美人范冰冰

    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可能是中国娱乐圈最非议的人物。有人说她不美,有人说她整容,有人说她胖,可无论怎么样大众还不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人说她是烂片之王,有人说她只顾着捞钱,可无论如何也没妨碍她一路身价高涨。有人说她蛇蝎心肠,踩人上位;有人说她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有人说她靠绯闻上位,恬不知耻……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热门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什么?!当朝有权有势、风华绝代的王爷,竟然使计娶了众所周知的傻小姐?天下多少女子想嫁给他,这……有违常理……咦?一个傻瓜怎么脾气刁钻古怪?在闹得王府鸡犬不宁后,又跑到一旁乐悠悠地瞧戏,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怎么回事…
  • 诱妻入局:偏执总裁宠上瘾

    诱妻入局:偏执总裁宠上瘾

    你有没有试过从陌生的酒店醒过来,发现和别人一夜情?结婚第五年,婚姻失利的她被迫坐上相亲宴。平生第一次,她在陌生男人面前醉酒。可他们不过是聊了十分钟,又哪里来的情。但是等等,他不是和她相亲的那位先生?那个男人长了一张倾城的脸,让她不得不怀疑他就是传说中的男公关。他是游走女人间的温柔情人,她是被丈夫抛弃的失婚弃妇,她注定不该爱上他,可偏偏动心动念。千帆过尽,当现实摆在面前,她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尉氏家族的大少,容氏家族的公子,一家电信局,两家炼油厂,四家半导体……他名字源于这两大家族的姓氏——尉容!其实爱一个人不可怕,怕的是那个人从来都不曾真正靠近过。后来林蔓生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不爱,只是不爱你。
  • 原来爱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原来爱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有些东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爱,就不会改变,因为它弥足珍贵。
  • 神仙导笔传

    神仙导笔传

    一支笔引回一个世界,是新生又是续情。他,将改变他一生的爱恨情仇。他,将踏上逆天改命的神仙之路。他,将成为整个浩荡大陆的传奇。一切都只因为一支笔,一支将他重生的笔。
  • 高冷校草的恶魔kiss

    高冷校草的恶魔kiss

    他们是青梅竹马。他高冷,霸道,她活泼可爱,卡哇伊。她对他仰慕许久,他只当她是妹妹。他对外人高冷,却对她宠爱有加……他出国留学,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也逐渐懂得,自己爱的是谁?当呆萌可爱的她和高冷霸道的他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扛上妖孽太子爷

    扛上妖孽太子爷

    大庆百年出了一个奇葩太子云破月,此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长的更是芝兰玉树,人称天下第一才子、美男子。可惜太子也是人,常言说人无完人。太子殿下此外还有一外号,曰吸钱兽。凡是云破月经过的地方,官员们基本上是人人自危、人人警惕,生怕自家的银两变成太子爷的了。就是这样,举国对太子殿下也是爱多于恨,在民众心中云破月就是神。同样,大庆还有一女花弄影名声同样响亮,此女长的倒是花容月貌,可惜琴棋书画加女工,那是样样都不会,人送一外号花痴草包。这样的女子就应该在家里收藏好,少出来丢人现眼,可此女倒好,因为当年救驾有功,愣是在全京城最优秀的太子外加两个王爷之间摇摆不定,不知碎了多少年轻小姐、姑娘的心,简直让人恨之入骨。终于有一天,她因为惹怒了四王爷,被甩到墙上摔死了,全城拍手称快。重新醒来的花弄影为现代医学双修的天才美少女,哪里受到了这样整天被人欺负来讽刺去的日子,好个云破月竟然还打起自己主意来了,就让你这只吸钱兽好好睁开狗眼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等姑娘我赚足了银子,看谁还敢跑过来骂本姑娘是花痴草包,还有到时候一定一定要一脚蹬了你这只吸钱兽才行,也好为这么多年受的委屈出口气!
  • 高校美男倾城颜

    高校美男倾城颜

    在易清欢心里,十六岁前她的世界里只有哥哥和悠然。但是十六岁的易清欢的世界里突然多了好多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学生会会长,苏诺。优雅,对女性无微不至的天才,乔愿。有严重洁癖,脾气很差的小少爷,言辞。A市有名的官二代,花花公子,顾寻。不喜欢和外人交谈的音乐天才,夜渺。时原高校的校花沈宛,乔氏的小公主“宠儿”,乔惜。易清欢问顾寻“喜欢”是什么样的,喜欢啊,很模糊,就是你想要的样子。
  • 神不存在的世界

    神不存在的世界

    高中毕业了,上大学我看到很多人所选择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仅仅是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为了毕业工作方便点,仅此而已!没有办法去评价其中对错,但是这本应该充满希望的年纪却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一直觉得身在这个国家这个年代非常的幸运,即便是平民也无需为一日三餐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而过度奔波。更加不用担心那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战争。如果有前世来生,我真的不认为还有比这个年代可以让人更孤注一掷的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 走向天安门

    走向天安门

    本集包括七十二首短诗,其内容大致概括了二十八年中重要的前进脚步。诗集尽管薄些,但我却不想人为地硬性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