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2200000005

第5章 求学与谋生

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够长远地保持住自由的。

——林肯

(一)

自从继母来了以后,林肯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依然贫困,但继母很善于打理生活,而且烹调手艺不错。和以前一样,家里主要吃的就是玉米、马铃薯、乳酪以及火腿等,但继母每天做出的菜式和味道都有变化,这让大家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

更让小林肯感到快乐的是,继母的行李中有好几本书,都是少年读物,书不但很新,里面的字又大又清晰,而且都是《伊索寓言》、《鲁兵逊漂流记》一类的有趣故事。

林肯一有空,就坐在树下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问继母。父亲托马斯对此不屑一顾,嘲笑林肯说:

“这些东西有什么可看的?”

就这样,原本只认识几个字母的林肯,已经渐渐从书中认识很多字词了。继母见林肯这样好学,又很聪明,因此当巡回教学的老师再次来临时,她说服了丈夫托马斯,坚持要送林肯去上学读书。

就这样,1820年,在小林肯11岁的时候,他又获得了一次上学的机会。这次机会十分来之不易,是继母极力劝说父亲,才为林肯争取到了再次读书的机会。

不过,那时的鸽子溪地处荒僻,学校的师资条件很差。即便是开学,也只能在冬季的农事休闲时,偶尔也有本身文化素质很差的教师来到鸽子溪,只给孩子们教一些读、写、算之类的基础知识;老师一走,学校也就随之关门大吉了。因此多年以后,亚伯拉罕·林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在这一时期,我全部上学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年。”

尽管林肯真正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很短,但他却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酷爱读书,只要能找得到的书,他都要拿来仔细地阅读。多年后,他的表兄丹尼斯·汉克斯在回忆中说:

“我从来没见到他不随身携带书本的。他把书塞在衬衫里,把玉米饼装满裤袋就耕地去了,晌午时他就坐在树下边读边吃。晚上回家,他把椅子往烟囱边一放,背靠着墙就能读起书来。”

有时没有书可读时,林肯就步行好远去别人家借书来阅读。据林肯后来回忆称,在借来阅读的书当中,有一本是帕森·威姆斯所撰写的《华盛顿传》,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在那阴沉的岁月里,书籍给林肯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欢愉,林肯也从读书中汲取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乃至真正领悟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全靠有锲而不舍、始终不懈的追求和脚踏实地、艰苦卓绝的奋斗。

同龄的小伙伴们对林肯如此痴迷于读书、沉醉于涂写的行为大为不解,甚至大多数的农村少年都认为林肯个性“古怪”。因为他不仅自己埋头读书,用木炭在铁锹上涂涂画画,还会在念过《肯塔基教师》这本书后提出疑问:

“谁最有权利进行控诉?是印第安人还是黑人?”

随后,他还会在玉米地里向众人大发议论,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

当然,林肯还是要经常与父亲一起在田地里干活。但干活以外的其他时间,他很少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他喜欢随便问别人一下问题,这也是林肯获取知识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法与读书同样受用。关于奴隶制、联邦政府、宗教等社会问题,一般同龄的孩子很少问津,甚至根本就不关心,可林肯却表现得十分有兴趣,因为这些都是他不理解的问题,凡是不理解的他都要去弄清楚。

平时大人们在谈话时,林肯也会安静地待在一旁仔细倾听,并且一刻不停地转动脑筋,思考着其中的道理。一些难懂的概念、想法常常让他寝食难安,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总是细心琢磨,并向别人询问。林肯后来在回忆自己小时候如何学习时说,在面对一些不懂的问题时,“直到我用自己认为对任何人都是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它为止。”

在这一次学校关门,林肯离开学校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长时间地在学校里读书了。而林肯后来所掌握的丰富的知识,都是他自己长期勤勉不倦地自学的结果。

(二)

在这个时期,原本寂静的印第安纳州也逐渐热闹起来,这里的移民越来越多,丘陵上到处都是一座座的小木屋。

小木屋盖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垦田地了。这种繁重的工作,人手再多有时也忙不过来。

有一天,林肯从外面回来,看到父亲正在与一位最近才来的移民谈话。看到林肯回来后,父亲便对他说:

“这位先生听说你很勤快,想雇用你,你觉得怎么样?我想,你帮助别人做点事也不错。”

第二天,林肯就到这户人家去工作了。他随着主人的意思挖土、耕地、砍柴……一天的工资是16美分。虽然数目很少,但对家里却是很大的帮助。

父亲有时会偷偷去观察林肯的工作情况,他经常看到林肯在休息时间对其他的工人高谈阔论,工人们也似乎听得津津有味。父亲很奇怪:

“这个孩子在家里一句话都不说,现在到底在跟那些人说什么呢?”

原来,林肯正模仿牧师口若悬河地讲演,大家都觉得很有趣,而林肯自己更是一副很享受、很快活的样子。

林肯14岁的时候,当地有人开了一家杂货店,贩卖食品、农具、衣服等。店主很欣赏林肯的勤劳,就想请他来做店员。

父亲感到很怀疑:

“他能胜任这份工作吗?他根本不会与人打交道!”

可是林肯却答应了。这个在荒野中长大,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居然当起了店员,而且还能亲切地招待客人,使店内经常充满了笑声,杂货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事实上,过去林肯话很少,是因为他整天与大自然为伍,缺少说话的条件。其实林肯很喜欢店里的工作,因为这里经常出入各种各样的人,他也能听到许多新鲜事。而最令林肯高兴的,是店里订有报纸。通过阅读每天的报纸,林肯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外面的世界。

在这里,林肯还认识了一位城里法院的推事,名叫皮贾。皮贾见林肯很喜欢读书,就对他说:

“我有一些你看得懂的书,可以借给你看。”

这些书有《天方夜谭》、《天路历程》、《富兰克林的生平》、《哈姆雷特》等。同时,林肯还设法读到了杰克逊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莫里斯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葬礼上的发言,长达近500页的印第安州修正法典,等等。而对林肯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司各脱所编写的《演说法教程》,这让林肯开始用心地琢磨起语言表达的精髓来。

拓荒者的生活是既平凡又单调的,同样,林肯的少年时代也很平凡。不过,在这种平淡的日子中,林肯大脑中的知识却逐日增多。

那时的林肯还不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他只是发现自己看的书越多,不懂的事也越多。更让他感到懊恼的是,没有人可以请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判断。

林肯16岁那年,他的姐姐萨拉出嫁了。可惜的是,她在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这位从小就与林肯相亲相爱、同甘共苦的姐姐,如此年轻就离开了人世,使林肯心中的悲痛比母亲去世时更加深重。

姐姐的去世,也是林肯在少年时代即将结束时最为伤感的一件事。

(三)

随着岁月的流逝,林肯长大了。17岁时,他的身高已近6英尺4英寸,手臂修长,肌肉健壮,臂力过人。虽然每天的户外劳动使他十分困倦,但他还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找到的任何一切书籍。

有一次,林肯赤着脚徒步20英里去借一本关于印第安纳法律的书。后来去田间劳动时,他就经常随身带着这本书,在干活到地头,马匹需要休息一会儿时,他就会利用这些时间阅读。

他还常常步行15英里的路,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这些观摩学习,都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卓越的演说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托马斯不赞同林肯读这么多的书。他认为,读书和工作根本没关系,而且读书只会令林肯变懒。但心地善良的继母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托马斯应该允许孩子坚持自己的人生之路。

继母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还很会理家,对林肯也很关心,经常鼓励他多读书,教他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当林肯心中有烦恼的时候,继母总是宽慰他,帮他化解胸中的苦恼。林肯在后来的回忆中,也对这位继母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林肯在田间干活时,经常带着一本叫做《奎因的笑话集》的书。每次当他坐在木头上高声朗读其中的某一部分时,树林中他的听众就会捧腹大笑。然而,田间的杂草却没有因为林肯的勤奋好学而减少,反而日益蔓延起来。

那些雇用林肯的农夫也开始埋怨林肯太懒惰,他也承认。

“我的父亲教我工作,”林肯说,“可他从未教我如何爱它。”

有一天,林肯继续在田间讲笑话和演讲时,被父亲托马斯看到了。他当着众多人的面,上前就给了林肯一个响亮的耳光,并把林肯打倒在地。

林肯伤心地哭了,却一言不发。从此以后,父子之间便有了隔阂,甚至这种隔阂一直延续到他们生命的尽头。托马斯年老后,林肯在经济上虽然对父亲有所接济,但直到父亲临去世前,这个儿子也没有去探望过他。

林肯喜欢在田间工作,但他了解这种开垦的工作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住在荒野之中,有时还会受到野兽的袭击,有时会被印第安人攻掠。如果遇到暴风雨肆虐,河水泛滥成灾,辛苦开垦的土地就会荡然无存。相反,如果久旱无雨,土地就会干涸,农作物就会枯死。

而且,开垦区还缺乏学校,小孩子们像原始人一样无知。还缺乏医院和医生,一旦不幸得了重病,就无药可医,自己亲爱的母亲和姐姐都是因此失去了生命的。

所以,林肯最大的心愿,就是设法使开垦区成为较易生存的地方,并且改善拓荒者的生活,但这个愿望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林肯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于是,他就与父亲商量,准备到俄亥俄河岸的农场去干活赚钱。

托马斯答应了林肯的请求,这也是林肯第一次离开父亲去自力更生。

(四)

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虽然是支流,但它却算得上是一条大河,当时有很多船只在河上行使。这时,美国的开垦地已经扩展到密西西比河的西部了。当时的美国,就像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一样,一再扩张领土,政治与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移民者越来越多,这些移民者不仅有英国的农民,还有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地的农民。所以,横渡大西洋的船只在这里就从类没有中断过。随着拓荒者的增加,密西西比河两旁也形成了许多较大的城市。

林肯离开家,到达俄亥俄河岸后,就住在俄亥俄河的旁边。每隔几天,他就能看到装有水车的气船驶来。

这种汽船是在1807年由詹姆斯·富尔敦所发明的。在船的两侧装有大型的水车,靠水车的旋转力量来推动船向前行走。

每次汽船驶来,船上、甲板上都站满了人,有商人、移民、旅人等等。林肯每次看到汽船,心理都十分憧憬。

有一天,林肯划着借来的小船在河边休息,突然跑来两个人,气喘吁吁地对林肯说:

“拜托,我们错过了时间,船已经开走了,请你送我们过河去好吗?”

两人边说,边用手指着停在河中央的大气船。

林肯答应了两个人的请求,将两个人送了过去。

到了汽船上后,两个人给了林肯两枚5毛钱的硬币,作为渡船费。

林肯看着手里的钱,感到像是在做梦一样。自己平时辛苦干一天农活也只能得到35分钱,而现在不过是载人一次,居然就得到了1元钱!

本来只知道埋头工作的林肯,现在终于改变了想法。他立刻凑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做起船夫来。

原来,这条大街直对着河流,却没有设立码头,想要渡河的话,就必须要到稍远的下流去搭船。现在这里设了一个渡口,大家都觉得十分方便。所以,林肯的这一招很成功,来乘船的人很多,有时他甚至忙不过来。

在俄亥俄河的对岸的肯塔基州也有船夫,他们是一对名叫迪尔的兄弟。

有一天,迪尔兄弟找到林肯,上前抓住林肯就大骂起来:

“你这个小鬼,你抢了我们的生意,我要你好看!”

林肯用力一甩,就甩开了他们的纠缠。但迪尔兄弟并不罢休,威胁林肯说:

“你的生意是违法的,我们要到警察局告你!”

林肯便跟着他们来到了警察局。

根据肯塔基州的法律规定,做渡船生意必须经过政府的许可才行。一位名叫贝特的治安官在听了迪尔兄弟的控诉后,又听了林肯的陈述,认为林肯在印第安州那边做生意,并没有触犯肯塔基州的法律,因此并没有处罚林肯。

迪尔兄弟虽然不服,但也没办法,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随后,贝特对林肯说:

“你难道不懂法律吗?一个再诚实的人,不懂法律也是要吃亏的!”

林肯这才知道,国家是有法律的,而每个州也有自己的法律。从那以后,林肯便经常到肯塔基州去向贝特请教有关法律的问题。在他的心中,又有了新的憧憬。

两年之后,19岁的林肯意外地获得了一次长途旅行的机会。

詹姆斯·金特里是当时的一个大农场主兼业主,控管着俄亥俄河畔的一处码头。经过对19岁的林肯多方了解后,他确信林肯精明能干、诚实可靠,于是就雇佣林肯当他的货船水手。

金特里准备要装一船农产品沿密西西比河运到新奥尔良去出售。为了慎重起见,他让林肯跟自己的儿子艾伦一起去。他们把货物装上船后,便沿着这条大河顺流而下,向新奥尔良进发。

到达新奥尔良后,林肯第一次目睹了如此巨大的国际港口城市,这所城市也给了他新的感受。这里既有小巧玲珑的古雅楼房和耗资巨万的高耸华厦,又有拥挤不堪的贫民土窟和杂乱无章的简陋小屋;城里既有宽阔平坦的马路和货积如山的码头,又有狭窄污秽的小巷和垃圾遍地的街道。

在种植场主、公务人员、外国客商、海员水手和码头工人中间,偶尔也能瞥见一些自由的黑人,但更多的却是身带锁链的黑人奴隶。他们成群结队地被押着匆匆地走过街头,被发送到一些拥有千亩土地的棉花种植场,其后跟着的是手持鞭子的残忍的奴隶贩子。

两个月后,林肯告别了新奥尔良,回到詹姆斯·金特里农场。此后,林肯更加渴望到新世界里去闯荡,而不是希望继续在偏僻的乡村中默默无闻。只是,此时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所以1829年的一年,林肯都是在帮金特里先生坐店,生活倒也算顺畅。

同类推荐
  •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奥巴马:光荣与梦想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出生于夏威夷,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1996年当选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2004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在2008年的大选中当选为美国总统。已出版的作品包括《无畏的希望》、《我父亲的梦想》等。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汪精卫第二卷

    汪精卫第二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你微微一笑很倾城

    易烊千玺你微微一笑很倾城

    女主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学习在班上还算一般。可是,有一天她跟她的闺蜜无意间看到了TFBOYS这个组合,女主开始迷恋千玺了。所以,他开始拼命的学习。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千玺,幸福向她靠近,同时,危机也慢慢袭来.......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一念成界

    一念成界

    如果你的一个念头便可以开辟一个世界,而且随着世界越完美,力量就越强大。那么,你会干什么?赚钱?泡妞?还是成为世界之王?传说中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洛寒在某一天觉醒了自己的世界,还未开始欢乐无比的人生,就已经掉进了命运的漩涡。分不清善与恶的边界,心中最后一根弦都已崩坏的他握紧手中莫问刀,喃喃自语道:“不是这个世界抛弃了我,而是我抛弃了这个世界。”ps:友情提示,本书不属于yy无敌流,请做好心理准备,另本书是慢热,请喜欢的朋友收藏推荐一下,多谢。群号250537402,欢迎加入。
  • 一木浮尘

    一木浮尘

    平朝长公主,丘岚公主在先帝驾崩后离开皇宫不知去向。继位的天帝是丘岚公主长兄,却也不思寻找。世人嗟叹为迷。与此同时,因新帝整顿而落魄到江南的前丞相本家古家,却迎来了一位贵人。此人为一女子,喜好青,白二色,常年一身青白衣裙,爱侍弄花草动物,爱茶,爱银子却不贪财,爱清净却答应成为古家新店铺生意的掌柜。常年半边面具且从不施以粉黛的她,神秘莫测,却深得古家信任。平静却不小心被打破。受伤的神秘人,深意的眼神,不知去向的银两,动荡不安的边疆······似乎,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 佛说栴檀树经

    佛说栴檀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魂交易所

    灵魂交易所

    一条偏僻的小路上有着一家破旧的屋子,这座屋子没人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从他的外表去看,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座废旧的房子。没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这间屋子就会散发出柔和的烛光,若是你因为喝醉或者好奇走进这里,那么会有一个戴着鸭舌帽只能看到半个脸的男子亲切的对你说:“欢迎光临灵魂交易所。”PSSSSS:新书,求支持,我知道自己文笔不好,所以尽量用剧情来吸引你们!
  •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糖尿病患者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特别是针对初发患者,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向那些存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们提出忠告.让他们提高警惕,及早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降血糖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囊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轻松生活,享受健康和幸福。
  • 神蛮

    神蛮

    传说在红月升起之时,地狱将再度从天灵域的地表升起!
  • 十滴血

    十滴血

    这是一个少年杀了十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少年杀了十个人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宝贝赶紧跑

    英雄联盟之宝贝赶紧跑

    联盟很忙,英雄失踪,就以为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哎,赶紧跑吧宝贝儿,“精准”指着你脑袋呢!还有,记得别露出头,否则你的脑袋会:嘣!爆头。英雄联盟同人小说,猪脚是凯特琳、蔚和奥莉安娜,且看皮城警备三人组如何在瓦洛兰大陆探案冒险,一步步揭穿阴谋面纱,找到失踪的联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