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000000021

第21章 兼爱——助人就是助己,兼爱就是自爱(2)

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更愿意用“善”来替代“爱”。著名小说家王朔说过,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本质就是物理上的能量守恒定律——你做了一件坏事,你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幌子把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到你那里去了,你仗势欺人,别人或许敢怒不敢言,但“敢怒”二字就说明“报”的能量已经产生,再也不会消失。它如何积累,如何酝酿,如何释放,都只是一个时机和管道的问题。反之,你做了一件好事,付出了爱心,帮助了别人,别人即便不能即刻报答你,但至少不会讨厌你,周围的人也会认可你。认可你的人多了,善报自然会络绎不绝地随之而来。所以,不要再唱什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那是不成熟的想法,是自私,是狭隘的自爱。人心都是肉长的。想让爱重来,多来,不断地来到自己身边,就先试着付出自己的爱。爱人,就是爱自己。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个故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远行寻佛的禅师走在崎岖的路上。因为天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碰,禅师被行人撞了好几次。

突然,远远地一团昏黄的灯光照亮了黑夜。身边的一个路人自言自语道:“这个瞎子真奇怪,自己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灯笼!”

“瞎子?”禅师听了不禁一愣,他赶紧询问路人,“请问,那个打灯笼的真的是盲人吗?”

“可不是嘛!”路人说,“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后来遇见一位附近的村民,这才知道。”

禅师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他根本看不到路,那么他打着灯笼走路岂不可笑?或许他有什么深意?禅师打定主意,一定要弄个明白。

思忖间,盲人已经走到近前。

“敢问施主,您真的是一位盲人吗?”禅师迎上前去问道。

“是的,我一生下来便双目失明了。”盲人停住脚步,平静地回答。

禅师更疑惑了:“那么,您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黑夜和白天,对您来说并无分别啊!”

盲人说:“是这样的。我听人说,在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人们都会变得和我一样,所以,我点了一盏灯笼。”

禅师听了很感动,感慨道:“原来施主是为了路人啊!”

谁知盲人却说:“不是,我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禅师越听越糊涂,“施主到底是为什么呢?”

盲人缓缓说道:“你刚才走路时,有没有被路人碰到?”

“有啊!”禅师说:“就在刚才,我撞到了好几个路人。”

“但我就没有,”盲人说:“虽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打着这盏灯笼,既可以为别人照路,也可以让别人看到我,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碰撞我了。”

禅师听罢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到处找佛,却没想到佛就在身边啊!”

无疑,那位盲人点燃的并不是一盏普通的灯笼,而是世上大多数明眼人都无法发现的心灵明灯。很多人都认为,爱别人等于让自己受损失,因此世上能够发自内心爱人助人者并不多,大多数人长期之中都在为“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辗转反侧,患得患失。其实,这句俗语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付出的同时得到回报,也即首先要有付出,然后才有回报。先哲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哪怕是为了我们自己,点燃生命的那盏灯吧!慷慨无私地为别人着想,把助人为乐当成一种习惯,就像播种一样,你总能看到自己的收获。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所以我主张慈善不要问动机。

——季羡林

“无缘大悲,同体大悲”是佛家偈语,据说还是观音菩萨发的大愿。其中,“无缘大慈”指没有污染的爱。佛家讲究缘分,讲究“佛门广大,只度有缘人”,但观世音一颗菩萨心,悲悯一切有情众生,于是便发愿说,没有缘分也是一种缘分,没有缘分的人,无缘无故的人,我也要爱他、度他,盼他活得快乐。而“同体大悲”,就是说我和他虽然非亲非故,但见到他苦我自己也苦,见到他痛我自己也痛。苦在他身,犹在我心;伤在他身,痛在我心。不管有缘无缘,我都要超度他们脱离苦海。

佛法过于高深,我们也不可妄加解读,还是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吧:

据史料记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便因病去世,其母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范仲淹改嫁,因此少年时代的范仲淹经常受虐待,母亲伤心之余,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中读书学习。

寺中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和僧众们只能每日食粥度日。有一次,一个小和尚实在太饿,便把范仲淹的粥偷吃了,范仲淹看见了却没有作声。但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没办法他就吃了几口咸菜,然后跑到后院的泉水边喝水。长老看到后问他:“你怎么啃咸菜喝凉水?以后我让人分给你一块干粮吧,不要再这样了。”范仲淹却说:“长老,省出干粮还是让师兄们吃吧。”二人一问一答,恰好被躲在树后的小和尚听到,他眼里噙着泪花,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动过范仲淹的米粥。

又有一次,范仲淹在山上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走上前去躬身一礼,问道:“您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开口就要当宰相,把算命先生吓了一跳,他说:“看你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他接着问:“要不这样吧,您再看看,我能不能当个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纳闷,心说这孩子的愿望怎么差别那么大?于是好奇地问他:“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要问这两件事情?”

范仲淹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只有良相和良医才能救人啊!”

一个孩子居然念念不忘地想着救人,让算命先生很感动,于是他假装看了半天,然后煞有介事地说:“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后来,范仲淹果然成为了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

范仲淹的故事告诉我们:越是高远的志向,越是需要一颗无私的爱心。如果不能超越一己之私,事业和人生都会大打折扣。反之,当我们学会了博爱,懂得如何去成人之美,我们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重,“报之以李,投我以桃”,在彼此深情厚意地相互回报过程中,爱和关怀会升华为感动,感动则转化为信念和动力,从而为彼此缔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大环境,促进彼此的事业成功。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总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也有爱,但他们的爱太狭隘,他们爱金钱、爱权利、爱自己、爱自己所爱的人、爱那个可怜的小圈子。一旦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就会祭起心中的毒药,必欲除之而后快,而结果无一例外的都是两败俱伤!其实,太阳普照万物,无一例外。一灯引燃万烛,举室通明。只有相互照应,相互呼应,才能相互促进,彼此得益。

有一天,一个弟子拿着账本找到师父佛光,皱着眉头说:“师父,最近大众弟子(挂单的僧人)患牙病的很多。牙疼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难以忍受。我佛慈悲,愿意为大家提供方便,可是看牙病的医药费实在太贵。如果救治所有患牙病的弟子,需要大笔金钱,实在不是我们寺里所能负担的!”

佛光禅师说:“就算不能负担,也要尽力设法救治!”

“师父,”那个僧人又说,“这些挂单僧人长期住在我们寺中,日受恩泽,但他们非但不说好话,不知回报,反而再三批评,牢骚满腹。依我看,实在不应该给他们花这笔冤枉钱!”

“不!”佛光禅师说:“这些人嘴里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我们却不能因此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佛光禅师不仅要为大众僧人装一口好牙,也为这个徒弟装了一付好肚肠。佛家讲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故而佛光禅师才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僧众。在常人看来,这是以德抱怨;但从修行者的角度看来,万物众生都是佛子。太阳照在好人头上,也照在坏人头上,而普照的佛光,反而更应该去度化那些心有微瑕的人。

对于常人来说,做到这一点的确有难度,但是真正的慈悲,是没有任何前提的。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人,还要做一个成熟的好人。我们必须明白,正是因为社会上缺少关爱,人间才更需要我们的慈悲。不睚眦必报,不耿耿于怀,我们才能真正的解脱,才能大彻大悟、心无旁鹜的行走在慈悲的大道上。

唐代的无际大师有一个著名的“心药方”,又称“十味妙药”,分别是: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其中,与慈悲有关的妙药就占了至少四味:

“慈悲心一片”,是要我们心中存一片慈悲。不论对这个世界,还是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要以一种慈悲的关切心去体谅一切。这也是我们做佛做人修身养性的总基底。

“好肚肠一条”,便是说我们平时做人行事,都要遵从良心的指引,要心地善良,大肚能容。虽说好人不一定得好报,但是好人却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这个烦扰尘世上。好人永远不会受到良知的谴责,永远都没有内心的煎熬,永远都快快乐乐地活在红尘之中。

“阴骘全用”,阴骘就是阴德,阴德就像自己的耳鸣,只有自己知道。也就是说,我们要时时刻刻善积阴德,多做好事,不求为人称颂,但求助人为乐。

“方便不拘多少”,与人方便的也就是给自己预备方便之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个社会上,不管是给别人多少方便,其结果都是给自己方便,因此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其他几味,看似与慈悲无关,实则也都是以慈悲为基础、为前提,或者息息相关的。慈悲心实为修身养性的核心。处处慈悲,成佛成祖成圣成君子皆指日可待。

同类推荐
  • 每天一个人生忠告

    每天一个人生忠告

    本书集合了大量经典的、充满智慧的故事,撷取了许多展示人生精彩片段的短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人生诸事的达观态度和怎样创造快乐积极的人生。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积极的心态、一次鼓励、自信是永远的东西、经历过挫折之后、把自信放在身上、思想能走多远、带着自信出发、奋斗使人快乐等。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探寻捷径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探寻捷径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精神光芒

    精神光芒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热门推荐
  •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泪流满面》辑录了最震撼心灵、情感跌宕的动人故事,让人既喜欢,又心酸落泪。让您的内心在一次次感动中充实,让您的灵魂在一次次感动中升华!
  • 相思不过是朵花

    相思不过是朵花

    像谢灵说的那样,向安和刘晓琴无论再怎么分分合合总归是爱人,那么为向安付出了全部青春的自己呢?也不是没想过再爱,只是因为之前爱的太深太满,心里已经没有空余的位置去爱别人了.谢灵曾面对沈迹咄咄逼人的问题:如果向安死了或者他从来不曾出现过,你会不会给我或者陈楠一个机会?回答沈迹的不过是几行清泪和一句因哭泣而模糊不清的话语: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现过,也希望他活得好好的.
  • 命之传说

    命之传说

    天书现世,揭示世间命运神兵降临,企图改天逆命命之传说,带您走入一个人类对抗命运的传说当中。新书大咒术师请各位支持
  • 愿卿长安一世

    愿卿长安一世

    长安这本是各种短篇,不定时更新emmmmm
  • 狐之愿

    狐之愿

    墨天:“最喜欢芊儿了~”“好恶心······”凌析:“我发现我好像有点喜欢你了~”“不会吧·······”左柘:“乖,别哭”“忍不住嘛………”黎辰:“芊儿喜欢这件衣服么?”“喜欢!黎辰哥哥送的都喜欢!”灵芊鸢:“哥哥!!!”墨天:“嗯?芊儿?”凌析:“嗯,怎么了”左柘:“是”黎辰:“怎么了?乖~”
  • 狼王的小娇妻

    狼王的小娇妻

    到草原搞个外拍,居然捡了只狼崽,从此走上催悲的奶妈之路!因为它,她没车没房没人要,连备胎都被他“赶尽杀绝”,她一怒之下将它送回草原。一天在家门口捡到一个绝世帅哥,帅哥凶悍来袭,各种暖昧调戏勾搭,两人在床上滚了几圈,一觉睡来,发现身边睡着的竟然是只大尾巴狼!
  • 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

    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

    涂滢编著的《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是一部专门写给男孩的成长必读书。《西点军校送给男孩一生的礼物》精选了几百篇最经典、最深刻、引用范围最广、最具价值、最有启发性、最有指导意义的与西点军校有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精彩有趣、情感动人、说理透彻、系统全面。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成功智慧,使读者轻松阅读小故事的同时,从各个方面获得丰富的生活哲理、人生经验、处世智慧以及成功启迪,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门。
  • 医笑千金:王爷请躺好

    医笑千金:王爷请躺好

    前世被弃于寺庙前,被和尚一手带大,却在八岁时再次孤身一人。独自走过低潮期,正要迎来人生巅峰,却被卷进了连环车祸之中。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她早就看透生死。但是!一朝穿越过来,这副身体破破烂烂伤痕累累还依旧孤苦无依,这是什么好运气?屈服于命运?偏不!她貌美如花,医术精湛,天赋极佳,就是太倒霉,不过这算什么?没有运气,那就自己闯出来!“人不努力,有运气也没啥用!”……她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一段风华传奇的故事,已经拉开红幕!
  • 警匪悬恋

    警匪悬恋

    警察,杀手,他们是微妙的情人,也是暗中的对手。虐恋就此启程,人生若只如初见…
  • 灰色路途

    灰色路途

    这是一个出生于无奈的孩子,经历人生种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