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8400000008

第8章

那些星星闪亮,好像人的眼。一去知何日,众心待此身啦!万点星辰,如万双人眼,它们都是那么近,那么专注地看着他。他知道,那里面,有刘满秀的、有他孩子的,有钢厂百多号工人的,有一万八千多八角井人民的此时,他好想家,但现在给他的感觉是有家难回。他们此行的得失牵着家庭、故乡、一方百姓能否致富的重大使命。

莫道还家便容易,

人间多少事堪愁。

这是罗邯在长安落第时写的诗句,也是王周龙当夜在万点星光的注视下心情的写照。“万千期盼待一身,萍踪万里绝音尘”。累呀累呀!但如果不这样累下去,那么“平生志业欲如何”呢?总不至于“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吧。

无边的思绪无边的夜,想着想着似乎像是打了个盹,天就亮了。

天亮了,老板喊起床了,当然也就喊给钱了。

王周龙觉得很划不来,他似乎就没睡着。

老板依然是张厚道的笑脸,当看到王周龙迟疑地掏包时,眼里便多了一丝威胁的冷意。已经学会了察颜观色的王周龙,当然也意识到老板神态的变化,也就加快了掏钱速度。王周龙当然知道,千万不能让老板说出“这是谁的地盘”、“不看看这是啥地方”之类的话。一旦这类话出口,麻烦就会接踵而来,那决不是心痛的那一块钱能解决的事。付钱后,他们又开始了下一段不太愉快的旅程。

目标,郑州市内某物资局。

张承志尽管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天生就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三寸不烂之舌能把要说的内容理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

王周龙为推销钢材,已经记不清把要说的内容重复了多少遍。为了让受者听后对他们的钢材感兴趣,产生消费的欲望,他也早已知道该如何巧取方圆,如何加油添醋,把那些要说的话,说得顺溜溜,如同早已熟记于心的课文一样。

这次接见他们的也可能算是该物资局的领导吧。王周龙和张承志很默契地配合着,口若悬河地向“上帝”诉苦。

他们讲,工厂艰难的创业历程;

他们讲,众老乡亲对他们钢厂寄予希望和想脱贫致富的渴盼;他们讲,因工厂面临倒闭,众工人得不到工资的可怜;他们讲,他们为推销钢材,忍饥挨饿,风餐露宿的苦楚;他们讲,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的感受;他们讲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如果他俩是女人的话,肯定还要加上一把鼻涕,一脸泪水。可是,他们是男儿,是男儿就失去了在人面前“弹泪”的权力。

但仅仅是这样,也把那位河南人感动得差点自掏腰包,请他们到馆子里大吃海喝一顿了。但吝啬还是占据了上风,因为看他们那副饥渴的样子,要让他们好好饱餐一顿,想必破费不少。但他们无私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这位河南人的尊敬,所以他告诉他们用千金都难以买到信息:洛阳××地需要一批钢材,并且他可以从私人感情的角度,助王周龙他们一臂之力。

而在郑州,在他的本单位,他就爱莫能助了。

这个信息足以让王、张两人兴奋得无以复加,也足可以让他们为之涕零。

于是,他们以最快速度奔赴洛阳,以最短的时间找到需求钢材的单位。见到对方单位负责人,王周龙和张承志又把那些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话说了一遍,那席话能感动郑州的那位河南人,也感动了这位洛阳的河南人。

所以这一份购销合同签订得异乎寻常的顺利,顺利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并且数量是六百吨,就等于说把他们现在的积压产品全部售出都还不够数。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玩味这句话才真的觉得有几分道理。

长久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全然释尽,那种翻身的感觉也就不言而喻。王周龙说,那种感觉就像是以前的儒生十年寒窗,一举成功,金榜题名那样,“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他们真想马上插上腾飞的翅膀,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渴盼的人。

但他们毕竟插不上翅膀,能让他们以最快速度回去的还是只有火车,而火车要等到明天才有班次,所以他俩便自个儿先狂乐一回吧。

像孔乙己排出九文钱买茴香豆和酒的那副神态,他们住进客栈,然后花了五元钱(这是他们踏出家门以来的最高一次消费),买了猪头肉和老白干,喝起他们后来戏称的“跟斗酒”。现在他们觉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好长时间以来的收敛和屈居人下的谦恭,这下子可以大幅度地解除。两个大男人在旅店的房间里又喝又跳,用长歌当哭替代喜极而泣。

王周龙和张承志一次次想象着,当把这一消息告诉给厂里工人和家人的时候,他们惊喜的模样,他们一定会像迎接凯旋的英雄那样把他俩恭维着。

但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刚跨进厂门,就接到洛阳发来的“退货函”。这一个高处九天与十八层地狱的落差,如此严酷的现实换了谁都无法接受,身如铁塔一般的王周龙刹时化作一摊烂泥,瘫坐在椅上。

此刻,他真想远离这儿所有的一切,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对着无边的旷野,对着连绵的群山悲号,哭出自己心中无尽的悲苦与酸楚。

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述王周龙当时的心情,只感到笔力的苍白,于是乎,东拉西扯,填上一曲《金缕曲》,当成是他对那段经历的纪念吧:我亦飘零久,便归来,深恩负尽,贤妻工友。

行路艰辛谁慰藉,父老家贫子幼。

曾不减,夜郎情酬。

魑魅博人应见惯,

总输他,

覆雨翻云手。

饥与渴,

周旋久。

长泪莫向人前流,

遍天涯,

痴心不改,

有谁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

更不如,

今还有。

只绝塞,凄苦难受,

千头叩得承一诺,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到头来,

一场空梦。

是啊,长泪莫向人前流,他必须得下被打落的门牙和鲜血,全厂的一百多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八角井一万多群众在注视着他。

只要他王周龙还是八角钢厂的厂长,他就没有理由,也不能够在那把椅子上一直瘫坐下去,他就必须得站起来,担当起一个厂长应该担起的责任。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努力去做好自己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任务,生命的意义,本就是在不断的奋斗中去体现,人生的挫折和悲苦,本就有待于人自己去克服。

表现出瞬间的软弱后,王周龙又站了起来,他不能让这唯一的机会与他、与百多名工人和八角井人民擦肩而过,否定于弹指之间。

于是,他又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向这个几乎不能改变的否定结果,发出急切而诚挚的求售信号。

心诚则灵,好在对方还依然保持着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感动,所以他们同意了--发货五十吨。

人本身就需要梦想,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时比具有实在技能更重要,但这个梦想的本身价值,取决于人在实现过程中付出的诚意的多少。

在现在的“四川省德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张承志的话题还有很多,因为他在任“德钢”

供销经营副厂长期间,曾为该厂的发展壮大,立下谁都无法抹杀的汗马功劳,他的继任者贺显琴说:“他在经营方面无疑的是把好手。”

曾是德阳报社记者(后任德阳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对“德钢”集团作过大量报道的邓永德说:“张承志有张天生的能说会道的嘴,是个公关的高手。”

他的轶事在“德钢”人中流传最广的是,他在甘肃酒泉钢铁公司请调坯料,连喝十三大杯酒的事。

在一九八六年,时任供销经营副厂长的张承志奉命前往酒泉钢铁公司求购钢坯。他离开“酒钢”之际,受到了“酒钢”领导的盛情款待。

不辱使命,使他心情释然。在主人殷勤劝酒下,开怀痛饮,时已微醉,“酒钢”的一位供销科长的劝酒辞令穷尽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张厂长,如果你敢再喝,喝一杯,我们就再多给你一车皮。

真的?张承志猛地睁开蒙的醉眼。

真的!对于有些计划外坯料,“酒钢”有权自己处理。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干!张承志端起酒杯,以水泊梁山好汉们的架势,把那一大杯一大杯如火的烈酒,灌进他那早已沸腾将溢的肚子。

他一连灌了十三大杯,边喝边含糊不清地对在座的“酒钢”人说:“如果不照数发,你们就不够哥们。”

说完,他就一下子瘫醉于桌下。

“酒钢”人的确也够“哥们”,当“酒钢”如约将钢锭运到德阳火车站,一点数,果然比预订要多好几车皮。

张承志望着那些钢锭,脸上绽放出发自于心底的欣慰的笑:“那酒喝了好几天后才清醒,但也真划得来,他妈的醉死也值了。”

可惜的是,他后来离开了“德钢”,离开工作了近十二年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段奉献给了“德钢”。

张承志于一九八○年进厂,一九九二年底离厂。

进厂时他在食堂干了三个月。

仅这三个月的时间,慧眼识人的王周龙就知道,什么样的位置才适合张承志,所以,张承志就到了供销科。

如果张承志是千里马,王周龙就是伯乐,这是张承志的幸运,也是王周龙的幸运。张承志有了一展才能的天地,王周龙得到了一个在当时企业中迫切需要的营销和公关的高手,相得益彰。

张承志离开“德钢”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

有人说他居功自傲;有人说是因“功高震主”但最可信的只有一种:是因为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邓永德说:“张承志的思想很超前,胆子相当大,什么样的雷区他都敢,他似乎不管在哪里,都能闻到钱的味道。‘财从险中求’,他认为越是不安全的地方,利润将越大,所以在有些供销的决策、开拓市场方面,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盲目性。”

贺显琴说:“他的胆子有多大?用句民间俗语来形容,就是‘皇帝买马的钱他都敢用’,他另外还有个弱点,就是看人办事,不按制度办事,所以有些心怀鬼胎的人就利用了他这个弱点,设好套子让他去钻。”

所以,一九九○年初发生在甘肃某地的那件事,许多人都认为是一个陷阱,也有许多人曾经劝阻过这件事,但大权在握的张承志却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拓展市场的机会。

其结果正如众人所料的一样,价值四十万元的钢材发货后,就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贺显琴说:“如果稍稍考虑周全些,以张承志的智商,就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这个错误使他触犯了厂里的制度。”

身为厂长的王周龙尽管爱才,也知道张承志于厂的功劳和于厂的重要,但如果因偏爱而不处置,就不足以服众,就可能导致任何厂规将形同虚设,所以他就只好“挥泪斩马谡”了。把张承志从副厂长降为厂长助理,负责党务宣传工作,希望他在给别人做思想工作时,也多反思一下自己。

王周龙说:“为动一个人可以稳定全局,相处的关系再好,个人本领再强,功劳再大,也只好割爱。”

在政工科工作的张承志感到有些郁郁不得志,便心生离意,加之他有“才名”在外,一九九二年,德阳市旌阳区某机关认为他是人才,把他调入其下属一化工经营部任经理,给了他一个离厂的契机,也给了他一个错误的选择。

贺显琴说:“在我们厂里,没有一个人希望他走,他走,对于厂是损失,但对于他个人是一个更大的损失。”

张承志是搞钢铁的,喜欢抗争的他,也准备在他所在新单位提供的平台上大展拳脚,在他所能驾驭的钢材生意上与“德钢”一决雌雄,但最后结果对于他不是很好。

他之所以失败,现任“德钢”集团党委书记向兴高说:“‘德钢’这块品牌,是‘德钢’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它是上层决策人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中层管理者才能施展的平台,是一线工人全家衣食的保障,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所以,凡是‘德钢’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一己之利,做出对‘德钢’不利的事。凡‘德钢’人都应该明白,离开了‘德钢’这块品牌,离开了‘德钢’这个强有力的团队,会给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再有本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孤家寡人。”

奋斗,拼搏,不向多舛的命运低头,使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张承志有了不凡的能力和才思。

鱼纹布面

霜遮发鬓

看似苍老了

却是人生的轨迹

奋斗的象征

昔日你那粗壮的枝干

叶绿葱葱

不知育熟了多少茬

丰硕的果实岁岁

重阳回首

今日阳光温馨

用心之春

抹去心中皱纹

再一次与时间抗争

再一次与生命抗争

再一次让春风沐浴

再一次畅饮阳光

并与最尽头的森林

一起默默返青

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从文学的角度和诗的格律来评定张承志的这篇作品,但我们看得出作为他朴素的心灵写照,他希望在与命运不屈的抗争中,让生命、让人生的自我价值永葆青春。

但他忘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离开了原有的团队,就难塑往日的辉煌。

关于张承志的话题,就说到这里,现在再来说说王周龙。

如果你没见过王周龙,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的想法:要么一脸严肃,神气十足,拒人千里,俨然一个权力化身的政客;要么一副横相,飞扬跋扈,一举一动就像一个黑帮老大。前者给人的感觉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职员说一不二,上下级关系等级森严,一切按章办事,像上足油的高精度的机器,一副高层领导的作秀样,让人窒息得无以复加。

而后者是让人恐惧,泼皮,无赖,老子天下第一,对职工苛严如对牛马。

“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走了你一个,还有两个排着等”之类的话,常挂于嘴边。好的时候,可和他称兄道弟,不好的时候他就叫嚷着可用多少多少钱把你摆平:“老子叫你死得比谁都难看。”

他们都是大款,所以,他们常常一掷千金。

而王周龙说:“我只是个农民。”

据许多人猜测,王周龙从历任德阳县八角井公社朝阳钢改厂、德阳市八角轧钢厂、德阳市钢铁厂的厂长,到任“四川省德阳八角钢铁集团公司”、“四川省德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肯定挣了不少钱,至少不低于那些故意摆谱露富的大款。

因为不管“德钢”集团如何更名,它始终是属于乡镇企业的范畴,在许多人眼里,凡乡镇企业都有很明显的特点,“穷的是和尚,富的是方丈”。

但这样的企业也有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一般“命”都不会太长。

而“德钢”集团二十多年风雨铸辉煌,从家庭式作坊发展至几亿产值的大企业,其中道理,曾任该厂经营副厂长的贺显琴一语道破:“我们厂的经营方式是自我经营、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所得经营利润,不是把它你三我五分了,而是把它作为资本积累,扩大生产,从而让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

王周龙说:“今天你拿光、分光、吃光了,明天你就没得地方去拿、去分、去吃了,我们办企业,不但这辈人要得到利益,更希望我们的下辈也享其福荫。”

贺显琴说:“我在十多年的供销经营中,看到不少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企业,那才是真的垮了企业,肥了个人;我们‘德钢’,之所以二十多年来,在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我们领导层对要想暴富的思想约束得比较好,利益的分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都是账务公开,明细清楚,有账可查。可以这么说,在我们‘德钢’的管理层中,没有一个是暴发户,在利益均沾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利润,都是用于厂的发展壮大。”

同类推荐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全集之文艺·诗词(04)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闲读诗书慢著文

    闲读诗书慢著文

    本书为作者的书评文章集,分书评和读书随笔两部分,并附录若干篇他人评论作者著作的书评文章。作者阅读面较广,古今中外,文学、经济、社会等题材均有涉及,评论文字也独具见识。书评部分以对具体的书的评论为主,读书随笔部分题材较广,对阅读、创作、文化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观察。
热门推荐
  • 笑得富

    笑得富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无敌小魔星

    无敌小魔星

    一个从出生以后就运气糟糕到极点的即将大学毕业的主角,在拨电话求职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电话那头一个美妙的女声:喂,您好,这里是运气管理中心……
  • 驭天无极

    驭天无极

    “贼老天,若我侥幸不死,定要与你斗上一斗!”在强烈的愤怒之中,魏锁爆发的不仅仅是对这个无情命运的不满和对苍天不仁的不忿,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超强的倔强和对生的强烈的渴求,那是他的生命之火在迸发,是他对这个无情大道的叛逆,他——魏锁此时便是在与命争,与天斗!他——不能死!天道无极,我便驭天,夺无极大道,争永恒之路!
  • “疯女”闯古代

    “疯女”闯古代

    医学院的美女高材生姚晶,与钻石大亨孙志成有着不寻常的暧昧关系,被其老婆暗中买凶追杀。为图“清静”姚晶进精神病院,遇到一个神秘的精神病人(娘娘腔的绝色美男),被其带到一个另类时空中去。旧时空中遭遇赤裸美男和痞子帅哥……情感纠缠?神秘首富突然出现,与“妖精”发生怎样的故事?醉笑天中婢女、男奴上演众生百态……开医馆笑料百出?
  • 君莫忘,白首约

    君莫忘,白首约

    不知是常安常安,还是长安常安。只记得你曾经说过:“安乐,我许你一生安乐可好。”可是,君长安!你怎能说话不作数?!君长安:我曾许她一生安乐,可是现在却做不到了。只愿安乐你能常乐。
  • 待得繁华落幕时

    待得繁华落幕时

    人世间有太多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繁华似锦,梦醒才知,过往繁华终是幻梦一场!【本文是中篇小说,由多个故事组成,讲述的是古言凄美的爱情故事。】
  • 凝剑咿语

    凝剑咿语

    灵元,万物根本,既是能量,亦是物质,更是神识。尔来,神钥降世,示灵元修习之法,窥天道,得神术。得金光纵剑者,通武体,立金沙部落。得纵目面具者,启纵目,创西陵一族。得太阳神鸟者,可占星,建星洐之城。得青火神炉者,善炼器,拓浊山部族。得归魂魔铃者,通魂术,开南疆之国。得洛水灵枢者,晓偃理,造灵枢之界。一夜,六族神钥被盗,无踪。金沙首领之妻,涉事身亡,其女不知何踪。尔来,已过十三春秋……
  • exo之不良少女

    exo之不良少女

    扑朔迷离的身份,纠缠不清的感情。他们最终被漩涡卷走,无法挣脱。这戏剧般的人生,早就该停止。——鹿晗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你,猛然回首,我的后路早已经被自己断送。——林茶熙为了爱你,我将一切都抛了出去......可,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你知道我爱你就好。
  • DIY打造财富人生

    DIY打造财富人生

    本书以大量的真实案例阐明了创业致富的招法。包括夯实基础、创办实体、人才机遇、以人为本、收获果实、社会责任六章内容。
  • 史上最强逆袭

    史上最强逆袭

    奔跑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去超越。他坐在井底,却从不坐井观天。哪怕前方再坎坷,他也要出发。背负着神秘的使命,他在都市中苦苦挣扎。从一无所有到俯瞰苍茫,人生就该一步步去完成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