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6900000014

第14章 心:专注、持戒、慈悲、静寂(9)

现代人受传统程式化教育熏染很深,日子久了,心灵已被刻板形式化,结果把许多精神上的追求与信仰遗忘了,从而造成内心的空虚与生活的苦闷。禅能帮我们打开“法眼”,在开阔视野中,让我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看到生活的光明。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让我们在既有的科学文明上,孕育出完美自我人生与光明的生活。

十、佛性,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或许你我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黑夜里走路,眼前一片黑暗,摸摸索索,走走停停,总怕脚下有什么东西会绊着自己,所以就分外小心。如果胆子再小一些,加之月黑风高,心中肯定会十分害怕,这时候你就会渴望有一盏灯该多好啊,它能驱赶黑暗,照亮道路,使人坦然前行。

人生的旅途何尝不是如此!当一个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感到茫茫人海,何处是岸?有的甚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感到生不如死,甚至走上绝路。这时候,正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多么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拨亮你心中那盏即将熄灭的灯,使它重新放射出生命的光彩!

佛学在解决人生这个难题上,有它独到的见解。它经常教导人们:心中要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五代时的法演禅师在一天夜里同他的两个徒弟打着灯笼走路,忽然刮来一阵风吹灭了灯笼。法演立即问随行的三个弟子:“风吹灯灭,你们现在的心境如何?”

法演问话的意思是说,灯火是黑夜行路不可缺少的工具,现在灯火没有了,你们靠什么继续走下去呢?禅师常常用所悟的禅机来启发人生的道理。

三个徒弟在法演的启发下,各自说出自己的心境。其中以佛果圆悟所说的“看脚下”最能符合法演的心意。

“看脚下”这如此平常的字眼,却说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走路照明的灯灭了,从人们的心里讲,就要重新燃起一盏灯——这盏无形的灯时刻在提醒你,要注意脚下,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迈出去,不要被石头绊倒,不要被坑洼崴脚。黑夜走路也和学禅一样,都要看脚下——用心迈出每一步,而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就是由用心迈出的每一步来完成的。“用心”,就是心里要有一盏灯,这盏灯亮起来,才能照亮生活之路,使迷茫的人生清澈明亮,人活着才有真实的意义;相反,心中没有这盏灯,或者这盏灯没有亮起来,你再怎么用心也是白费,甚至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如手中的灯火虽然熄灭了,但心中的光不能消失,自己的心中永远要有一盏明亮的灯。

一个学禅者这样描述他心中的灯:禅行在滚滚的红尘乱世之中,我努力护持着自己的一盏青灯。虽然千难万难,但我坚定不移。一叶菩提就是一团光亮。虽然我是如此渺小,但只要是光,就没有必要自卑,更没有理由自弃。我真诚地燃烧自己,希望能照亮过往行人。

面对现实中的困境,你不能不要它来,只能选择怎样对待。《坛经》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惠能灭万年愚。”在多苦的人生中,用那大智慧从容地燃亮心灯,驱散黑暗阴霾,导归幸福彼岸。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很新鲜。”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释迦牟尼在大乘经典中比喻说:“如有人提一盏灯,走到暗室中去,而那暗室里的黑暗,不是一年二年才有的,已是几百年几千年所以充满了黑暗,虽然如此,但当这一盏灯体进去时,由灯所射出的光明,立刻驱除了这千年所有的黑暗,所提的一盏灯,就是菩萨所持的一切智正大光明炬,暗室中的黑暗,就是众生内心中的黑暗。”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持着一切智心大光明炬,入于众生的心意暗室中去,使得众生不可说百千劫已来,所积聚的一切烦恼障,一切业障以及无明黑暗,都消除得干干净净。所以“收拾心头事,点亮佛前灯。”学佛的人,只有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誓愿,就会光明先前,黑暗驱除。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陀对他的弟子,作了一次最后的教诲。佛说——

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想一想,世上一切都是无常。只要依循我的教诲,你们都会解脱。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不要作无益的悲泣,要记住生命是短暂的,是无常。你们要由此证悟“空”理,由“无常”证悟“真常”。

在世间,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事实上,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内在的“心”,而非外在的其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我们的贪心,就是在不断生起贪心的过程逐渐壮大的。什么是“我”?我们自身的存在,只是一个妄想。真正伤害我们的,是我们的心,而不是客观环境。有史以来,我们一味地追逐外在事物,不断培养贪心、我执、无明等种种不良习惯,由此形成坚固而巨大的凡夫心。

《红楼梦》中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功名过去了,时过境迁,当年显现的功名不是真的。“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诸如此类,家庭、财富、感情、地位,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缘聚就显现,缘散就消失,所以执取不到任何实义。只见到世间万象生生灭灭,这些生灭的并不是本有的,并不是常住的,实际上,只是自己这颗心迷失在幻化的光影里,认为它是真的、是本有的,把这些虚幻的泡影视为真实义,然后苦苦地追求、贪执,最终也只落得两手空空,所以说“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僧人遁入空门,就是为了求解脱,除去一切欲望。但是需要开导还是那些在苦海里苦苦挣扎着的芸芸众生,而开导他们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人们沉湎于感官上的享受,最直接、最现实的物质充溢着欲望之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整天奔走忙碌,惨淡经营,才能得以解决生存与温饱问题;而对于达官贵人们来说,灯红酒绿的诱惑也远胜于虚无缥缈的佛国净土。

尘世间秽事众多,皆由“贪”起。一枚鸡蛋的演化,竟能化一片产业来。甚者:小鸡生蛋,蛋蛋相生,养牛养马,圈地建宅,娶妻生子,子读书,孙做官,官至一品,拥兵自重,最后称帝。一枚蛋竟带来如此欲望!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慧,佛教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那种精神作用,有时也指智慧。芸芸众生在尘世中的欲望,如霜露一样层层覆盖着,只有依靠智慧的阳光才能消除掉它,那就是大彻大悟人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救。

人的无明,与佛性同在的根本无明,也就是伴随着人诞生的俱生无明。生命没有经过开发、锻炼、净化,是混沌的。因此众生虽有佛性,若不开发,当体就是无明。无明与生俱来,从生下来就在执我、著相、认同,而迷却了本来面目。即是要人参究无明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教人找回那颗失落了本来清净的心。

人生幸福的意义,不在于你追求什么,而在于你守望什么,你需要亮起一盏心灯。

弘一法师指出:佛法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是一种迷信,而是可以称得上是解释人生和宇宙的智慧。因为,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恶行,而与以正行。幻觉,而与以正觉。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佛是人通过修行达到智慧圆融的一种境界,不是让你去崇拜什么,而是让你的智慧觉悟。弘—法师的那份严谨、认真、清静、执著,可以用来涤荡当前人们灵魂的浮躁。

太虚大师曾为弘一法师赠偈日:“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居士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道一12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道一说:“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道一被这种噪音吵得不能入静,就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

道一:“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禅师:“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禅师:“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沉默,没有回答。

怀让禅师又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所取舍,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如果你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听了怀让禅师的教诲,猛然觉悟。佛家有云:“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个人可以通过修身证悟,完善内在之我,进而改善外在之我。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

《金刚经》启发我们,破除诸相,自然清净,以获得“应无所住而生心”的人生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所住”即不执著,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对外界的一切现象既不着念,也不受其影响,即不住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五花八门的社会,人生的遭际也一定不会平坦。无论我们是在就学还是在就业,面对的总是各色人等和复杂的事物、纷繁的矛盾。在熙熙攘攘的人世,与其他人的欲望、利益的追逐、竞争,与不同性情的人相处的矛盾,使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要承受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和痛苦。人们往往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问题——“礼仪之邦”其实是别的意思;朱元璋是怎么篡改教科书的;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孟子要搞和平演变;自由主义在齐国;劳民伤财有助于社会稳定……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热门推荐
  • 琉璃公主逆生长

    琉璃公主逆生长

    她叫莞琉璃,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因为性子善,所以老受欺负.但,当那个长相玲珑可爱的女孩站在她面前,对她温和的笑着说:''琉璃,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姐姐了,知道吗?''的时候,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她被送到了一所皇家私立学校,却处处受到排挤,但她可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但是,在她的生活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命运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致命一击.就让我们翘首以待,看看琉璃公主如何化解一次又一次命运给她的考验吧......
  • 我的王牌校花女友

    我的王牌校花女友

    “泽哥,有人放学要打你。”“让他把中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抄十遍。”“泽哥,有人要拐走你老婆。”“叫他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超一百遍。”“泽哥,你刚才喝的是缩小药水。”“尼玛,别打劫老子的尿布。”
  • 欢倾之约

    欢倾之约

    "生在一个不齐全的家庭之中,她,蓝彩珊,从小便是过上不一样的人生。与她唯一互相依靠的是自己的妹妹,那是自己最后一个亲人。她以为,只要好好努力,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可以混出一片天,但是,这个社会的残酷却将她摧残的体无完肤。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才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片曙光。他,周月封,冷漠,英俊,霸道,像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没有人敢违抗他。但,蓝彩珊便是第一个对他说“不”的人,因此,两人的命运出现了交集,渐渐的生下了爱,与恨。所谓的幸福在哪里?两个男人,她又有什么样的选择?"
  • 邂逅之殇

    邂逅之殇

    南北在大连邂逅第一个花容月貌的美女,神魂颠倒地跪在地上求婚,并把美女带到自己借住的宿舍,当一回“柳下惠”痛苦煎熬了一个通宵。为了和美女结婚,南北赶回老家和性格不合,几乎是各过各的老婆离婚,不想在返乡的车上又与一个灵秀妩媚的美女邂逅,还把她带到自己的照相馆里成其美事。南北与泼辣著称的老婆离婚之后,是赶去大连和第一个美女结成伉俪,还是和第二个美女喜结连理呢?而南北是为了哪个美女而导致精神错乱,并疯狂地踏上永无站点的旅程呢?
  • 大邪僧

    大邪僧

    一个又一个的秘辛被揭露;一个又一个的真相被披露;一个又一个的秘密被暴露;自困难中崛起,带着孙悟空的灵魂。冷眼旁观世态炎凉,江河日下妖魔鬼怪。谁才有错?
  • 隐圣传奇

    隐圣传奇

    闻名天下的“云圣山”一战十六年后,“剑圣”林天成的故乡“邻山县”,一名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乞丐”赵星武,因为“身世之迷”与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存在于他内心的黑暗彻底觉醒!他从此绝情,视力量为一切!为了得到力量,他竟然不择手段!一步步挑起江湖锋争与天下混乱!他甚至挑战武林巅峰!但最后他却因一人之言,选择了……闻名天下的“十大名剑”与“魔兵”,乃至“神兵”竟都出自一人之手!此人又是何人?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中神

    中神

    在仙凡的神话世界里,有玄法通天彻地的修真大能,有平平凡凡、勤勤恳恳的修真菜鸟,更有手无寸铁的凡人,可是在这神奇玄妙的世界,却是好似被诅咒了一般,永远没有神的眷顾……且看主人公卞男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终成就无上神威。
  • 指天记

    指天记

    上古洪荒,猛兽,仙人,异族,凡人,魔族共存,一场大战决定人类存亡。战端一开,生灵涂炭,人类先祖铸神器保人族不灭,千年之后神器重现天下大乱....
  • 今夏,裙飞扬

    今夏,裙飞扬

    王璞颠覆了传统的高富帅,以其才高、学富、品帅的身姿在大学校园里获得了学业与爱情的双丰收。如果说大学是一个江湖,那么王璞无疑就是大学这个江湖中的令狐冲。他心有大道,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他生性率真,豁达开怀,向往自由自在。他有事能担当而又不贪恋权力。结果恰恰是与世无争的他成功了。且看大学校园版的《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