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5500000002

第2章 命运之舟(1)

1915年的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没有人留意到,一个年轻人正在黄浦江畔绝望的踯躅徘徊。假如,他真的就这样跳进了黄浦江,那么,中国和世界将从此失去一位画坛巨匠。

这个年轻人就是——徐悲鸿。

《奔腾尺幅间》一书,收录着多篇徐悲鸿谈艺术、谈人生感悟的文章,其中一篇他这样写道:“吾生与穷相终始,命也;未与幸福为缘,亦命也,事不胜记,记亦乏味。”

大师在描述自己一生时带着的这样一种喟叹,是那样的平实而真诚,让每一个读到此文的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大师的关心,而不再仅仅是仰望他非凡的艺术成就。

徐悲鸿,他的名字在美术界振聋发聩,如今,他的一幅四尺见方的画作售价都极为昂贵,更有多幅名作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突破亿元大关。他生前是受人尊敬的教授和画坛领袖,办展无数,买他画作的收藏者也大有人在。按理说,徐悲鸿应该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典型,怎么又会“生与穷相始终”,又为何“未与幸福为缘”呢?

难道一个天才必然接受多舛的命运,要以牺牲常人的欢乐为代价吗?带着这些疑问,《百年巨匠》摄制组的创作人员开始研读更多关于徐悲鸿生平的资料,试图从中梳理出能够清晰展现在纪录片中的线索与脉络。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一个贫寒的农家。

那时,没有人能够知晓徐悲鸿将来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因为瘦弱的他实在太不起眼。

1915年,还不满20岁的徐悲鸿独闯上海。他本打算先在上海谋得一份工作,生存下来再图发展。但当时的上海美术界,正被旗袍美女的广告画和月份牌“覆盖”,而且多数被有名气的画师垄断。初来乍到的徐悲鸿根本无法挤进这个圈子,要想在这样的大上海生存下来,难度可想而知。而这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身上没带多少盘缠,在大上海又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社会关系。他托一位同乡给自己介绍工作,而就在他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花光的时候,翘首以盼的一个工作机会也泡了汤。

在那个绝望的夜晚,年仅20岁的徐悲鸿想到了轻生。孤独无助地站在黄浦江畔,徐悲鸿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上海的情景。

那时,他跟随父亲靠卖画为生,在一些香烟盒上看到画得栩栩如生的动物画片,爱不释手,便一路收集,用作临摹的参照。

在父亲友人家里,徐悲鸿第一次见到许多从未见过的动物标本,便开始对标本进行严格认真的写生。他还看到一些19世纪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复制品。从小学习中国画的徐悲鸿从未见过如此严谨的构图、绚丽的色彩以及光影的律动变化。他开始向往去欧洲学习美术,学习那些在家乡,甚至在中国学不到的绘画技巧。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上海半工半读。

原来,徐悲鸿真正的目的地还并不只是闯进上海,他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那么现在,难道还没有能踏上前往欧洲的航船,就要让自己沉入黄浦江底吗?

幸而朋友黄警顽及时赶到,劝服徐悲鸿抛下轻生的念头。

身无分文的徐悲鸿回到住所,旅店老板知道这个小伙子没找到工作,定是付不起任何的住宿费了,于是毫不通融,让他收拾铺盖走人。离开旅馆后,徐悲鸿深感世态炎凉,茫然四顾,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容身的立锥之地。他失魂落魄地朝家乡的方向走去。

回到老家,徐悲鸿把自己的烦恼向家乡一位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诉说。这个医生很怜惜徐悲鸿的才华,找到镇上一些小手工业者,募集了一笔钱,赠予徐悲鸿。其时,他那些乡亲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因此,徐悲鸿心里很清楚自己再度赴上海求学的机会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筹到了钱,徐悲鸿第三次来到上海。可是怎样才能站住脚呢?这个时候,还是他手中的画笔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一天,窗外飘雪。在旅馆中孤独作画的徐悲鸿看见这漫天飞雪,立即挥毫作了一幅写生的水彩画——《雪景》。他将这幅画装在一个镜框里,挂在墙上,准备托人带回老家送给曾经慷慨解囊帮助过他的乡亲们。没想到,就是这幅画,将他生命中一位贵人引到了身边。

黄震之,来自吴兴的书画收藏家,也是当时上海的一位富商,可以说,他是最早认定徐悲鸿为可造之才的人。当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徐悲鸿的那幅《雪景》,立刻被迷住了。于是,想方设法找到徐悲鸿,并出钱把画买了下来。

此后,黄震之总是热心尽力帮助徐悲鸿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有了黄震之的帮助,徐悲鸿总算可以喘息一段时间,一心练习绘画,不必再为生活奔波。那时,徐悲鸿甚至还一度给自己取名为“黄扶”,以表达自己曾被黄姓之人扶助的感念之心。但仅仅一年之后,黄震之却生意失败,几乎破产,不能再继续资助徐悲鸿了。此时,又到了一个飘雪的隆冬。

当《百年巨匠》摄制组采访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时,他也特别提到早年的那幅《骏马图》。“他第一张印刷的作品,就是马。那时是他生平最苦,一点儿名气也没有的时候。高氏兄弟给他的评价是:虽古之韩干未能过也。就你现在给我们寄来这匹马,就是拿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画家,画马的名家韩干来比,他都比不过你画的这匹马,所以当年这幅画得以印刷可想而知对他的鼓励有多大。”也许当年的那幅《骏马图》比起徐悲鸿后来名扬四海的奔马来说,还有些拘谨,但它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二人是中国岭南画派的著名画家。

他们当时在上海已经名噪一时。在收到徐悲鸿的投稿后,他们很快给予了答复,回信盛赞徐悲鸿画的马,并决定将之出版,虽然那幅奔马图还只是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辈之手。高氏兄弟请徐悲鸿为上海审美书馆再画四幅仕女图。可是,那个时候,徐悲鸿身上只有五个铜板,而要画完这四幅仕女图则需要一个星期。无奈之下,徐悲鸿只得当掉了自己唯一的棉衣,忍着辘辘饥肠,冻得瑟瑟发抖,直画得手发软,好几次差点晕倒。

这种饥寒交迫的绝境,徐悲鸿并不是第一次经历。但是这次他不会再轻易地去黄浦江意欲轻生了。毕竟,这是一份能见到报酬的工作。然而,当他终于画完,夹着四幅仕女图,冒着风雪送到审美书馆时,却见门上一把铁将军!——高氏兄弟因为大雪纷飞没来上班。怎么办呢?身上已经一个铜板也没有了。而不巧的是,第二天又是一个星期天。“‘明天呢?明日当来否?’‘明日星期日,彼例不来。’余嗒然不知所可,遂以画留致奇峰而归。信乎其凄苦也。”在徐悲鸿写于1930年的《悲鸿自述》一文中,描述了当时的对话和绝望的场景。门卫的话音飘落在了冰冷的空气中,而已经挨着饿连续工作了一周的徐悲鸿着实无可奈何,唯有“凄苦”之感。那时那刻,什么叫做“雪上加霜”,年仅20岁的他是体会得真真切切了。

如今,当衣食无忧的人们看到他日后笔下那些端庄美丽、仪态万方的仕女图时,恐怕永远无法知晓,早年的那几幅仕女图竟然创作于饥寒交迫之中,而这几幅画的意义,在那时那刻,对徐悲鸿来说,无异于救命的食粮。

此时,徐悲鸿根本顾不上为自己已经收到了震旦大学法文系的录取通知书而欢欣雀跃。他从来没有上过一天正规学堂,却凭借勤奋与好学,考取大学,而且居然是法文系,这堪称传奇,足见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强大。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学费怎么办呢?稿费未结,眼见自己连温饱都成问题,徐悲鸿只好向自己并不富有的老乡阮翟光告贷,勉强渡过了难关。

对徐悲鸿早年奋斗的记录,绝非要重复那些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我们做关于大师的纪录片,正是想从大师的经历中找出对当下的启迪。

且不说在上个世纪,一个家境贫寒的青年想要在艺术领域开创一番事业有多么不易,就是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周围也能见到许许多多与命运抗争的跌宕人生。“北漂”、“蚁族”、“房奴”、“孩奴”已然成了流行的词汇。其实,现实的困顿在任何一个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将是生活的常态和必须面对的人生考验,而能帮助我们跨越这一切的,除了机遇,唯有内心的坚持和精神的支撑。

绝处逢生的徐悲鸿,可以有很多理由在困境面前选择放弃,但是他相信了梦想,相信了远方。从水乡小镇到大上海,从黄浦江畔到大洋彼岸,他的命运之舟颠簸着、前行着,拒绝沉没,那强大的引擎则是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赤子情怀。

同类推荐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戴高乐

    戴高乐

    戴高乐,1890年11月22日生于法国里尔的一个天主教爱国主义家庭。1909—1912年在圣西尔军校学习,成绩优异,被誉为“未来优秀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英勇作战,曾三次受伤,在凡尔登战役中一度被误认为已阵亡。二战期间,当法国政府准备同德国谈判停战时,戴高乐离开法国前往英国,并于1940年6月18日在伦敦发出著名的坚持抗战号召。此后,他作为自由法兰西武装力量的领袖,带领人民积极反抗纳粹德国。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1965年他成为首任通过全民普选当选的总统。1968年5月由学生和工人发动的叛乱,动摇了戴高乐的领导地位。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击浪生涯

    击浪生涯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热门推荐
  • 铁血边翼

    铁血边翼

    李维森从2013年穿越到了2004年的西班牙天才雷耶斯身上。那个懦弱胆小的西班牙边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血边翼!马尔蒂尼能让左路变成“马尔蒂尼走廊”!李维森却让左路成了“雷耶斯禁区”!让阿森纳左翼重振、让西班牙重回边锋时代,尽在《铁血边翼》
  • 我的莫先生

    我的莫先生

    人人都说楚妍捡了狗屎运,能够嫁入豪门,可却没有人知道,她是被逼无奈。结婚三年,她不曾和便宜老公见上一面。换来的,只有无数的白眼和一纸离婚契约书。她微笑提笔,潇洒写上自己的大名,从此海阔天空,你我山水不相逢。莫成坤有个摆设妻子,直到离婚的时候他都没有看过一眼。在他的心里,这个妻子一直都是个爱慕虚荣,贪图荣华富贵令人厌恶的女人。他和楚妍的第一次见面,狼狈异常,鸡飞狗跳。第二次见面,他是考官,她是应聘员,彼此针锋相对。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最后,楚家为了利益……从此,纠缠不休,你的生活有了我,只愿不再让你颠沛流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静轩

    静轩

    静轩,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人。就像一片叶子:无意恋秋风,随意满天飞;本意心自空,有意来年生。而随着岁月的流失,她终却未改变:物事人非境变迁,已不再是十年前。纵有千般磨难缠,终却愚拙未改变。她一个人坚守;一个人在纷纷扰扰中坚持自己的孤独!
  •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名人幽默故事

    本书精选几百篇内容精彩的中外名人幽默故事,涉及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位名人,如伍子胥、孔融、冼星海、林语堂、爱因斯坦、达尔文、萧伯纳、小仲马、海明威、雨果等,内容广泛,故事引人入胜,是青少年休闲益智的首选读物。
  • 谜之魔盒

    谜之魔盒

    人气偶像安雅。外表光彩夺目,璀璨闪耀。但在真实生活中却是一个离开了扮演的角色就一无是处的自卑少女。安雅唯一的朋友是一个无法打开的盒子,她将它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小心的保存着。然而安雅因为盒子险些被神秘蓝发少年夺走,而开启了盒子的魔法。
  • 如画山河

    如画山河

    很简单,现代人穿越古代,发大财混高干的故事。故事里有点小感动,有点小热血,一路走来,体会人生百味,道尽世事蹉跎,挺好看,挺耐读,大抵如此。精心编一个故事,给大家消遣娱乐,仅此而已。顺便拜求支持,躬身拜谢。
  • 西游记(下)

    西游记(下)

    中国四大古典著作之一,世界神话传奇经典著作!《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
  • 抢个美男当相公:非卿不娶

    抢个美男当相公:非卿不娶

    (后援群:63547081)夏慕瑶为逃避娘亲逼婚干脆抢了个男人成亲,结果反被那长得祸国殃民的黑心狐狸骗去他家,还不准她去当女侠!好,搞得皇宫王府鸡飞狗跳,气得王妃皇妃呱呱叫……古代版花痴女与腹黑美男的爆笑爱情,正在精彩演绎……
  • 大国阴谋

    大国阴谋

    在人类发展最快的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发动了一系列掠夺式的战争,用自己的霸权制造了一个个陷阱,把整个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当我们回眸那段历史,却发现美国政府有着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战争手段,以及接踵而至的政治措施。这是美国经济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要?本书详细披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存在激烈争议的诸多政治、历史事件幕后的阴谋,用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与历史大相径庭的一面,力求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宇宙玄界

    宇宙玄界

    在远离地球遥远的宇宙星空之中,有一座巨大无边的大陆静静悬浮,它的体积比之恒星还要大上几百倍不止,它就是玄界。而在地球之上一位宿命少年正在慢慢崛起,搅动风云。。。在古代本是极度辉煌盛世的修道者文明,由于灵气的骤然消失渐渐在岁月长河中衰败,到如今已是几乎不可见了。完全被另一种科技文明所替代。而当未来某一天,天空炸裂,大地崩塌,有未知的天外来客降临地球,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他们自称来自玄界,人类的最初原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