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2100000013

第13章 名扬华夏(5)

1943年4月,马锡五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开始从事司法工作。创造了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马锡五审判方式”。1946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上,马锡五当选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全国解放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兼西北军政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马锡五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其间,他曾两次重返庆阳。1955年9月,马锡五来陕甘检查法院工作,特意来到庆阳、环县等地,在庆阳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像当年一样深入群众,到县城北部的二十里沟口同社员一起劳动,收割了一个下午的糜子。对庆阳县委负责人说:“这里是老区,你们一定要把党的老传统、好作风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扎扎实实地把老区的革命和建设搞好。”并约见了封芝琴。1961年9月,老专员马锡五又到庆阳,打算再见封芝琴,不料突发疾病,返回北京。1962年4月10日,这位德高望重的司法战线的老前辈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64岁。4月15日,首都各界人士在北京嘉兴寺举行公祭,沉痛追悼这位共和国的“法曹英贤”。周恩来、沈钧儒、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公祭大会。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惊闻这一噩耗,挥毫写下了情真意切、脍炙人口的悼诗:

昨日惊闻噩耗传,法曹顿失一英贤。

民刑案理三千卷,风雨同舟十二年。

未及病床谈片语,只瞻遗体痛长眠。

边区惠爱人思念,道马青天不置焉。

他走了,离开了他惠爱所及的陇东及西北人民!离开了他奋斗一生的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事业!但是,他创造的并以其名字命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至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还继续推行、应用、丰富和发展。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和当年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许许多多传奇办案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诸如昭雪曲子县错判苏发荣兄弟“谋财杀人”冤狱案,审理庆阳县樊家滩村张安邦、何爱香奸情杀人案,拐卖妇女案,干涉寡妇改嫁案,土地纠纷案等等。在陇东大地留下了诸如“乌鸦告状”、“黄牛鸣冤”等富于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而更多的是和“封捧儿婚姻上诉案”联系在一起的。马锡五成功审理封捧儿婚姻案被誉为中国20世纪八大名案之一。

封捧儿婚姻上诉案之所以令人难以忘怀,而成为“名案”,家喻户晓,备受人们关注,就是因为该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成为当时陕甘边区法制现状的象征,曾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法制的进程,具有法制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尤其是对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和推行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对新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起到了积极影响。当年的马锡五专员成功地审理了封捧儿婚姻案,使“马青天”饮誉华夏,刘巧儿传遍神州。可以说: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没有对党和人民忠贞的“马青天”的成功审理,就没有封芝琴的解放和婚姻自主。

马专员在陇东的司法实践中开创了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为根据地司法战线树立了一面旗帜。当时陇东分区曲子县著名的民间歌手、农民诗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孙万福在一个座谈会上即席创作了《马专员》这首诗,表达人民群众对马锡五同志的爱戴。

陇东分区六县,

马专员挂了牌,

组织六县人民发了财。

赛过周朝的姜太公、

稳坐钓鱼台,

组织的土里生金子,

万物都能来。

1944年1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说,要“提倡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以便教育群众。”什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呢?以封捧儿婚姻上诉案为例,“马锡五审判方式”主要特点: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全面地进行调查研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审判工作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二是贯彻群众路线,依靠群众说理论法,实行审判和调解相结合,审判工作贯彻民主的精神。三是审判工作始终坚持法制原则,坚决执行政府政策法令,又照顾群众生活习惯维护其基本利益。四是实行简便利民的诉讼手续,审判方式是座谈式而不是坐堂式。正如《解放日报》的评论中指出的“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就是充分的群众观点”。

新中国的法律传统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这一时期创造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以及由此推动的人民调解,成为新中国法律制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主要传统之一。这一传统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国的司法实践。这种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制度区别于前苏联的法律、日本的调解实践和美国的ADR运动,显示了法律文化中的独特性。它是现代法制与中国尤其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现实相结合的产物,这种适合当时当地的法律形式,成本最小,效率最高。这种方式使法律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渗透到乡村社会的治理当中,它所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使现实社会逐步符合现代法的规范和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过硬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使这种方式在整个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得到了空前的推广,甚至提出“调解为主,审判为辅”,“调解是诉讼的必经程序”等方针,调解成为陕甘宁边区司法的一个主要政策,不仅群众自己调解,群众团体亦主持调解,政府也出面调解,就连法院正式审判也与调解联系在一起,同时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成为组织宣传群众、化解矛盾、稳定社会、改变人们传统观念,教育群众,改造群众,进而改造整个社会的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比如审理封捧儿的婚姻上诉案,就使群众认识到买卖婚姻有悖政府法令。在这里法律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精髓和精神实质是民主和群众路线。尽管法律界对此一直存在着质疑和争论,但其群众观点和民主精神,是一切新中国的司法人员都应该学习的。

1946年4月,马锡五当选为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将“马锡五审判方式”推向了整个陕甘宁边区。他开创的审判方式,在当时的解放区淮南、山东等地也推行开来。他的司法实践也引起了国统区的仁人志士的关注。重庆《国民公报》一记者来延安参观边区司法工作展览后,亲笔题词:“实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使审判与调解结合于一,是边区司法的新猷。”

1954年,马锡五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毛泽东主席接见全国司法会议代表时,曾紧紧握着马锡五的手,热情、风趣地说:“马锡五你来啦?你来了,事情就好办了!”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在谈到我国法制建设问题时,再次肯定了“马锡五审判方式”。毛泽东谈笑风生地说:“还是‘马青天’那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问题”。

至此,“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新中国司法工作者学习、实践、研究的对象,成为法学教材的内容搬上了大学讲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希坡和韩延龙主编的《中国革命法制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对“马锡五审判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作为专题深刻分析论述,并列举了封捧儿婚姻案例,认为它是“这种审判方式的具体表现”。他的专著《马锡五审判方式》一书,不但列举了马锡五依法公判华池县封捧儿婚姻上诉案的案例全过程,还对马锡五审判方式作了总结归纳。他写道:“马锡五不仅调查案件需要依靠群众,最后解决纠纷,也要依靠群众。”马锡五常说“三个农民佬,胜过地方官”。张希坡教授写道:“马锡五断案,不是简单地一判了事,而是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针对当事人的特点和心理状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着重扭转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明利害关系,使当事人心悦诚服。他在审判华池县封捧儿婚姻上诉案中,批评了张金才兄弟,使之认识抢亲恶习的危害性,既破坏社会治安,又不利于两亲家和睦团结。批评封彦贵不应为了几个钱,把亲生女儿当货卖,那既是违反婚姻法令,又断送了女儿的终身幸福,万一发生意外,到头来你的晚年又依靠谁?说得老汉思想开了窍,既高兴又惭愧。同时,也教育张柏和封捧儿,使之认识到婚姻自主也应按照法律规定向政府申请登记,那样才是受到政府保护的合法婚姻。并且还告诉他们今后注意,应该尊重双方老人,搞好家庭团结和亲戚关系。这样马锡五同志以诚恳和蔼的态度,深入浅出的道理,说得真切感人,既合乎政策原则,又顺乎人情法理,不仅双方当事人易于接受,又取得周围群众的同情和拥护……”

张希坡教授把封捧儿婚姻上诉案作为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和法学理论研究之中,只要提到“马锡五审判方式”,他就会讲到封捧儿婚姻上诉案;只要讲到《婚姻法》,他就会举例封捧儿婚姻上诉案。这一案例已经成为法学教材的基本内容至今沿用。

作为名案,封捧儿婚姻上诉案在陕甘宁边区所在地省志、区志、县志上都有记载。翻阅《陕西省志·审判志》、《甘肃省志·审判志》、《庆阳地区志·审判志》、《华池县志》……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记载的个别时间、地点、情节不尽一致,但主要史实是一致的。好在封芝琴老人还健在,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对过去的事记忆犹新。在编辑这本史料时,我们就有关情节再次采访了她本人,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同类推荐
  • 平安扣

    平安扣

    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由作家毕淑敏创作的短篇小说《藏红花》是惟一一篇获得《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大奖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具有同类作品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和讴歌了边防军人的战友情和爱情,准确地把握了边防军人独特的感情世界,因为准确,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 水晶瓶塞的秘密

    水晶瓶塞的秘密

    选取了亚森?罗宾探案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分为瓶塞初现、悬崖上的古堡、危机四伏、密约等4个章节。在本书中,主人公侠盗罗宾遭遇强大对手,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尽在对方的掌握之中,甚至就连对手是谁也搞不清楚。神秘的水晶瓶塞中藏着惊天的秘密,一旦公之于众,法国的整个上流社会将毁于一旦。为了维护贵族的荣耀,罗宾决定挺身而出。
  • 纹在疼痛上的阳光碎片

    纹在疼痛上的阳光碎片

    本书是发生在古老江西赣南的青春小说。小牧和桑在古老的赣南陡水湖畔相遇,两人相爱,小牧为桑刺青,刺青像阳光碎片在手臂上脆弱绽放。而和桑青梅竹马的小川却像水杉树一样守候着桑,后来,桑因毁容主动提出跟小牧分手……
  • 南方和枪

    南方和枪

    妓女青蓝为到底是远走南方寻找新机遇还是留在花街同猎户高桑厮守而举棋不定,高桑则固守猎人身份不愿改行不愿缴枪,最后以自残的方式挽留住青蓝。小说写出了妓女和情人的特殊情怀,更凸现了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面临现实考量和梦想羁绊之间选择的两难,为作者的“花街系列”精彩的一笔。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论百合的可行性

    快穿之论百合的可行性

    从前有一只女配。有一天,她捡到了一个黑化的女主。含辛茹苦把女主养大,女主居然想睡她?!林裳:白小潋,快到我的怀里来~食用说明:1.略苏略雷,不喜绕道。2.1v1不解释。3.裸奔党,更文不定时。
  • Ponkapog Papers

    Ponkapog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雾恋迷途

    雾恋迷途

    萧慕谙一个普通女孩却身负血咒,血与魂将她、穆莫温和言临西的命运紧紧相连,前世今生三人两世追随,与谁误爱?与谁执手?
  • 这么远那么近

    这么远那么近

    是谁在对岸露台上对望,互相传递渴望,你熄灯我点烟,隔住块玻璃,隔住个城市,自言自语地,共你在热恋。其实根本在这大楼里面,但是每一天,当我在左转你便行向右,终不悔遇见。喜欢的歌差不多吧,对你会否曾打错号码,我坐在这里那坐过吗?偶尔看着同一片落霞。我买了两本几米的漫画,另一本,将它送给你。
  • 学易居笔录

    学易居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园欢聚

    校园欢聚

    三个校园的闺蜜,两个转校生的兄弟。五年二班的几个小鬼,到底会弄出什么样的笑话?敬请期待!
  •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家长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关注高考。近年来,关注孩子高考的家长日趋“超前”,在今年作者接待的咨询家长中,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的家长。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形成共识: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那么,填报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非常重要而我们又容易忽视的细节和技巧呢,书中自有志愿经。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末日重修

    末日重修

    千年前的吸血鬼亲王,从血棺之中苏醒而出。恍然发现,她的一身修为全部消失不见。无奈,她只能一步步重修而回。不过,末世什么的好讨厌,尤其是在丧尸更喜欢吸血鬼的情况下。脚踹无耻男,舌骂白莲花。叶血蝶表示,姐就是这么嚣张,有本事你咬我啊!————————新人新作,希望各位看官能够收藏支持。
  • 横行隋唐

    横行隋唐

    一个自幼便是孤儿的小混混死后来到了隋朝,并被杨广赐名杨铁,从此开始他在隋唐大陆的征战历史,灭突厥,契丹、土唂浑、铁勒、高丽等诸国,期间各色美女争香斗艳,尽收怀中。成为显赫一时的边境之王。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杨铁在大隋西北,以凉州为根据地,如何周旋于各股势力之间,收罗人才,逐步发展壮大。第二部分为隋末亚洲形成几大势力集团,相互之间征伐扩张。新书《争霸隋唐》书号1163798;《争霸隋唐》书号1163798;《争霸隋唐》书号1163798已经上传,请各位多支持,多投票!最终杨铁能否统一这些势力,请各位敬请关注!推荐哥们的一本书《中华一八九九》